姜帆 李艳红
摘 要:满族舞蹈风格特异、色彩斑斓,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满族舞蹈对于研究满族的审美观、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论述满族舞蹈的特点与社会价值,提出保护与传承满族舞蹈的具体措施,以期唤起对满族舞蹈的保护意识,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與繁荣。
关键词:满族;舞蹈;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8)10B-0013-02
满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的民族,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的11个满族自治县,并遍及全国各地。满族人民乐观开朗,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中,满族舞蹈形式多样,程式化与即兴表演共生共存。满族舞蹈强悍粗犷、刚健挺拔,其具有浓郁的民俗性、宗教性和地方性特点。满族舞蹈体现了满族人民的心理、风俗习惯和审美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满族舞蹈为萨满舞。萨满舞的形成源于满族人民的图腾崇拜,其认为世界的一切均由神灵主宰。这种原始崇拜逐渐形成了原始宗教信仰,并通过萨满舞的形式得到彰显。萨满舞是满族人民与神灵沟通的途径,其以台鼓、手鼓、腰铃等乐器伴奏,强劲的节奏感中透露出神秘的色彩。
一、满族舞蹈的特点与社会价值
满族舞蹈大致可分为民间舞、祭祀舞和筵宴舞三类。 其中,萨满祭祖的“跳家神”,如“腰铃舞”“跳鹰神”“跳虎神”等最具特色。满族舞蹈的第一个特点是其对大自然的模仿。例如,《东海蟒式》对马和蟒蛇的模仿,以及其他满族舞蹈中对老虎和熊等野兽的模仿均体现了满族人民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总结。满族舞蹈的第二个特点是其豪放彪悍的个性。从沉重的萨满神衣,到野狍子腿制作的道具、再到旋转跳跃的舞蹈动作和强有力的打击乐器,均体现了其强悍粗犷、刚健豪放的特点。此外,满族舞蹈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其包罗万象,集文舞、戏祭、美丑、雅俗、歌舞、动静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身。
满族舞蹈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满族舞蹈是研究我国古代人民生活与民族史的活化石。通过研究满族舞蹈,特别是萨满舞,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人民祭祀礼仪、宗教信仰、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满族各历史时期的经济、思想和文化发展程度。因此,满族舞蹈与其他满族的有形物质遗产一样,在研究古代史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满族舞蹈体现了满族人民的文化属性、民族身份与文化特征,其体现和代表了东北地区的文化特色。在满族舞蹈发展的历史中,其势必受到了其他民族舞蹈的影响,吸收了其他民族舞蹈的风格和元素,因此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与认同。研究满族舞蹈能够对如何通过艺术传播的手段促进民族团结与融合提供历史参考,并具有现实意义。
二、满族舞蹈的文化传承
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形式,舞蹈在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满族舞蹈在东北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充满了地域特色,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至今依然对当地人们的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有许多地方保留了这一文化传统。正是因为满族舞蹈文化拥有的顽强生命力,才使其精神与文化历经沧桑依然得以传承到现在,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然而,其传承与发展也受到历史原因、人口迁徙、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面临困境与挑战。近年来,随着全球文化交流活动的日渐频繁,人们面对着丰富的世界文化冲击,开阔了视野,有了更多选择和体验的机会,但民族的传统文化却在不断失去发展的动力,后继无人,后劲不足。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一些民间艺人逐渐放弃传统技艺,年轻人对此不感兴趣,满族舞蹈的发展陷入低谷,这严重威胁到传统满族舞蹈的继承与发展。传承和发展满族舞蹈不仅可使后人在研究满族文化时有据可依,同时在增加民族文化的吸引力,提高满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感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除了依托广播电视媒体手段加大对满族舞蹈文化的宣传外,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促进满族舞蹈的传承与保护。
(一)申请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在某团体或人群中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传承和保护满族舞蹈的第一步在于提高对其的保护意识。可通过文化考察、现场采访和实地拍摄等手段,制作满族舞蹈纪录片,并积极将满族舞蹈申请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的保护下,提高其知名度,并唤起公众对其的保护意识。在保持满族舞蹈的“生态性”的同时,使满族舞蹈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后继有人。同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满族舞蹈也能够为世界文化宝库作出贡献,增加全球的文化多样性。
(二) 依托地方高校传承发展满族舞蹈
长期以来,各高校舞蹈教材中“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舞蹈占有主要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造成了阻碍。目前,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满族舞蹈教学体系。各地满族自治县可依托地方高校的舞蹈专业,进行传统满族舞蹈的教学、创作和改编,赋予满族舞蹈以新的生命力。通过满族舞蹈进课堂,激发师生对其学习、继承和创作的热情,为满族舞蹈提供舞台。此外,可依托各高校的满族历史文化研究所等机构,开展满族舞蹈研究,并通过举办主题展览和学术会议等活动,促进满族舞蹈的保护与发展。
(三)与世界各国开展文化交流,使满族舞蹈走出国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本土文化不被外来文化同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民族文化应利用全球化的机遇,采取“走出去”战略,促进世界文化大繁荣。为提高满族舞蹈的国际知名度,应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满族舞蹈团与各国舞蹈团进行互访演出等交流活动。满族舞蹈可吸取西方芭蕾等舞蹈团的成功经验,在世界范围内赢得更多观众与关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满族舞蹈本身的知名度,同时有助于提高满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于包括满族舞蹈在内的整个满族文化体系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举办满族舞蹈节,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
满族舞蹈可吸取美国印第安的习惯做法,每年举办传统舞蹈节。2015年美国承认的印第安部落有566个,其中绝大部分拥有独特的舞蹈文化。例如,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卡多(Kaddo)族印第安人,每年3月举办传统舞蹈节,在提高其民族成员参与性和对自身文化认同性的同时,提高公众对其民族舞蹈的认识。各满族自治县可通过举办满族舞蹈节,依托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契机,在吸引游客、加速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此外,通过举行“互动参与式”的舞蹈节目,邀请游客穿着传统满族服饰,佩戴满族饰品,与民族艺人一同载歌载舞,增强游客的体验感。最后,通过赠送和出售各类具有满族特色的饰品和纪念品,使游客将美好回忆与实物一同带回家。
综上所述,满族舞蹈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一种民间的、具有参与性的表演形式。因此,其具有“生态性”的特征。然而,为了弘扬满族舞蹈,使其不断发展,在保持其“生态性”的同时,也应考虑其“活态性”。所谓“活态性”是指满族舞蹈不是静止的,而应该是动态发展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民族独特的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以上办法,可以促进满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刘莉.满族舞蹈的传承与社会价值[J].中国民族,2009,(9).
[2]李诺.论满族舞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1).
[3]陈庆国.中国满族舞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兰台世界,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