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铮男
摘要:乡土情结在中国文学中有着较为深刻的体现。以农村和农民为对象的叙述主题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内容。中国作家不仅关注农村的生产变革,也关注着底层农民,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体现着农民在生产变革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其中柳青的《创业史》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两个不同时期的书写乡土历史生活的典型之作。本文通过对《平凡的世界》和《创业史》两部作品的比较,说明路遥明显继承了柳青的传统,但又有所创新与不同。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创业史》;比较
一、《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作品,是一部全方位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小说。它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这十年为背景,深刻揭示了社会矛盾,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出了各阶层广大人民的形象。严重的城乡差别,激励着有志青年走出贫穷的乡下,摆脱愚昧和落后的环境,向着崭新和自食其力的新生活而努力,体现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改革后带来的巨大改变。
二、《创业史》
《创业史》是近代著名作家柳青的作品,是一部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史诗化巨著。它反映的是渭河平原下堡乡蛤蟆滩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村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开展互助合作运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式,但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阵营,一是支持互助合作运动的梁生宝等互助组;另一个是抵制互助合作运动的梁三老汉。最后,通过梁生宝互助组“买稻种”、“进山割竹”等一系列的故事,说明我们只有积极面对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发展生产才能适应历史的发展。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农民的自我革命与超越。
三、《平凡的世界》与《创业史》的比较
作为反映农村社会生活题材的两个典型作品,《平凡的世界》与《创业史》在很多地方有着共同的特点:描写对象都是陕西农村;作家有在农村生活和写作的经历;采用地地道道的陕西方言等。但是,通过史诗性品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手法上的比较,发现《平凡的世界》并不是对《创业史》简单的模仿,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和超越。
(一)史诗性品质
当代中国长篇小说领域存在着一种史诗性品质的追求.“史诗”不仅是许多中国作家写长篇小说对自身的要求,也是评论家衡量长篇小说作品的标准之一。有了这种对史诗性品质的追求,作家才能准确把握时代或者是社会变革的整体过程,理解当时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对于《创业史》的主题,柳青有过这样的说明:这篇小说就是要说明“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回答要通过一个村庄的各个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来。”因此,《创业史》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思想来展开的。柳青通过描写关中地区下堡乡蛤蟆滩在农村合作化运动过程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也是农村合作化运动初期的社会矛盾,凸显了在这场变革中人们在心理和思想上的变化过程。普通农民梁三老汉一家在旧社会思想指导下的创业失败和梁生宝互助组通过农村合作化运动最终获得胜利,歌颂了中国广大农民在党政策的指引下而不断努力、艰苦创业的精神。柳青作为一个在党长期培养下的革命作家,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充实的理论知识。他把文学当作人民和党的事业,表达出他对革命的忠诚度和坚定的信仰。柳青是这场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亲身参与者和指导者,所以他更要把这一革命创造成一幅充满史诗性品质的画卷。
同样,路遥也有着一样的追求。当谈到《平凡的世界》的创作目的时,路遥说过这个作品是从70年代中期描述到80年代中期,力图全景式地反映中国在这十年间历经的社会变革以及对于各个方面的影响。路遥作为新时期的杰出作家,受到新时期文学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影响,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命运。另外,路遥出身于穷苦家庭,更能切身体会到广大劳动人民的疾苦。因此,他的作品深深关注了人自身的命运和价值的实现。《平凡的世界》以广大劳动人民在巨大的历史变迁下的努力拼搏和追求新生活的决心作为主要内容。以孙少平和孙少安为代表的社会青年,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不屈服于命运,不惧怕苦难,而一直奋斗。《平凡的世界》歌颂了广大劳动者在平凡的生活中所具備的互帮互助、坚持正义和努力拼搏等不平凡的品格。从这点来看,《平凡的世界》是反映“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变革和广大劳动人民命运的史诗性作品。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
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构成现代小说成就的重要元素。柳青和路遥作为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虽处于不同时代,但都为文学创作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由于时代不同和作家自身经历、感受的不同,《创业史》和《平凡的世界》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面也有不同。
柳青是一个忠于革命、忠于人民的作家。他为了更为深切地感受社会主义时期农村的新生活,从北京搬迁到陕西长安县皇甫庄农村住了十几年,而且柳青非常注重对理想人物的构建。因此,《创业史》不仅真实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这场革命,还着重抒写了以梁生宝为代表的翻身农民在政治和精神上对党的政策的觉悟与阶级意识的觉醒。梁生宝出身贫苦,经历了旧社会的压迫和创业的失败,最终坚定地支持农村合作化运动。互助组初期,当庄稼人都在羡慕富裕中农郭世福时,他积极去买稻种,做起了稻麦两熟;“活跃借贷”时,富裕中农不愿意再向困难户借粮食,梁生宝却大胆领着庄稼人进山割竹,鼓励大家与供销社签订扫帚的收购合同。当别人遇到困难选择退缩时,他却迎难而上并且愿意带着庄稼人一起承担。可以说,梁生宝不仅团结群众,具有革命的理想激情,而且脚踏实地,具有务实精神。但事实上,一个深受旧社会影响的农民是无法摆脱落后思想的渗透,心理上的矛盾都以政治权力间的斗争形式表现出了,缺乏自身灵魂深处的挣扎。所以说,梁生宝这一形象是社会主义的理想人物。
路遥长期生活在普通人之间,他对普通大众充满着热情和关心。路遥在刻画普通劳动者形象的同时,也重视他们内心复杂的感情和心理变化。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是复杂的,好人也会犯错,完美又高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平凡的世界》以深厚的感情反映了普通劳动者生活在底层时的状态,他们有痛苦也有快乐,有成功也有失败。其中,孙少安、孙少平是塑造的主要人物。在改革开放初期,孙少安在家乡实行生产责任制,办砖厂、建学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不平凡的人。与此同时,作品也真实地刻画出了他不可避免的缺陷,就是他成家富裕后的私心。相比较之下,路遥塑造的人物形象比柳青笔下的更丰满,也更真实。
(三)艺术手法的表现
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追求史诗性品质,是柳青和路遥共同的艺术追求。《创业史》和《平凡的世界》都描写了普通劳动人民在不同改革时期的生活和命运。在叙述角度上,两者都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相结合的方式。《创业史》中有大段的内容直接进行政治的评论与议论,柳青就是利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倾向。而《平凡的世界》具有更浓郁的自叙色彩。作品在叙事的同时进行作者的叙事情景,展示了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和观念,也自由表达了作者自己的爱憎和心灵。这样的内容就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平凡的世界》与《创业史》另外一个不同的地方是关于城乡交叉地带青年男女爱情的悲剧。《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充满着悲剧情结。孙少平与田晓霞,孙少安与田润叶之间的爱情揭示了城市的先进文明和农村的艰苦落后,这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对于艺术创造来说,悲剧是一种崇高美,《平凡的世界》的爱情悲剧同样体现了路遥的艺术追求。
四、总结
《平凡的世界》和《创业史》都描述了普通劳动者人民在不同的社会变革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通过在史诗性品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手法的表现这三个方面的比较,发现两者有相似,但《平凡的世界》是在《创业史》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也在变化,只有跟上变化,才能创作出时代需要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J],延河1963
[2]严家炎,关于梁生宝形象[J],文学评论1963(6)
[3]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4]廖晓军,红色经典中的时代英雄与平凡世界的普通人—《创业史》与《平凡的世界》比较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35(4):127-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