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伦:万壑心迹 神与物游

2018-01-25 22:12董萍
收藏·拍卖 2017年9期
关键词:画室山水画创作

对于画家王少伦,他的老师姜宝林说“少伦人好”,另一位老师尚涛说“少伦真诚”,一位与他相交20多年的收藏家说:“少伦质朴。”朋友们说的“人好”有几个意思:一是他受家庭熏染,尚书识礼,崇儒重道;二是他个性质朴,丰厚而不淡薄,深沉而不流滑,三是他画画极为真诚,真诚传达到画面,自然动人,还有就是他画画纯粹,从不把市场放在心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國艺术市场起步。或被时代裹挟,或众人皆醉我独醒,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画家王少伦,耐住了寂寞,经住了诱惑,初心不改,深入经典,一探堂奥,又跳出传统,追寻个性,形成了师古而不泥古,传统而当代的作品面貌。

用最大功力打进去

李可染说:“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王少伦深以为然。他说:“中国画首先要深深地进入传统,除非个人的当下意识太弱,或者整体素养不够,才走不出来。如果能在传统这条路走得更深一层,我会觉得很荣幸,自认为走的还远远不够!”

1985年,王少伦以洛阳地区美术状元的身份考取了广州美院中国画系。一到广州,他立刻感受到一种涌动的、全新的生命力。广州背山面海,长夏无冬,草木繁茂。广州更是近现代革命圣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那个时候,广州美院大师云集,不仅有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如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扬善深、高奇峰等座上宾,还有杨之光、陈金章、刘济荣、林风俗、尚涛、刘书民、方楚雄等恩师言传身教。长期的耳濡目染,吸纳实践,使王少伦将岭南画派长于写实,追求生命的鲜活意趣,富于创新的精神,渐渐融入他的创作心路。

王少伦的大学时代,恰逢85艺术思潮运动,中国画“穷途末路”甚嚣尘上,西方新的艺术观念轮番登场。他在学习传统的同时,他又感到矛盾而茫然。这一时期,他创作的实验性彩墨,用西方的观念,水墨的形式,狂涂乱抹,大泼大皴,释放了青春的冲动,也呈现了这种迷茫的状态。

毕业后的第一个十年(1990-2000年),王少伦一直在实践摸索,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画及岭南画派的技法,初步形成丰厚华兹的风格。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的个展和群展就已经引发轰动。后来其作品又接连参加重要展览并被知名机构收藏。虽有成绩,但他觉得还不够,自己需要对传统“补课”。因为他意识到,没有根基的艺术就像流浪汉一样。2003-2005年,他带着各种问题重归母校,攻读山水画在职研究生,明确地选择了对传统经典的研究,重点从临习古画中汲取养分。他认为中国画不能一味传统,也不能一味当代,没有传统的当代是苍白无力的,他认定对传统的研究是踏上艺术大道的必经之路。

“传统的另外一个名词就是经典。学习传统,就是学习留在艺术史中的经典。中国山水画到宋代已经发展成熟,技法、笔墨、构图、皴染已经十分完备,涌现了一大批山水画巨匠。学习传统,既要明晰历史脉络,又要有所选择,选择和自己契合的作品,吸收自己需要的东西。”王少伦说。

可以说临摹经典,贯穿于王少伦学习和创作的始终。大学时期,他就已经能够完整临摹北宋郭熙的《早春图》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及元代沈周的《庐山高》。读研时期,他沉下心来数临宋元经典,从精研古法中充实底蕴。而此时他所临摹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都已经非常到位。及至后来访学期间,他临摹石涛的《山水册页》则是把画面重新解构后再创造。王少伦对经典反复临摹,深入再深入。看他前后的作品,经典的脉络清晰可见。

“学习经典,是为了真正理解经典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一个是要客观,要走到画面细微的深处。二要感同身受,走到古人心境深处,感受他或低沉或轻快,或悲痛或奋发。不仅用眼睛观察,更重要的还是动手实践,从实践中才能感悟到更多容易被忽略的细微奥妙。”

他读取古人之法,又融汇于“家山”之上。学习创作期间,王少伦无数次回到家乡,走进太行,这里恰处于黄土高原与黄淮平原的断层带上,是典型的黄河切割地貌,既有苍茫浑厚的塬上风光,又有孕育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厚土。家山风物自然而然成为他艺术创作的来源。毕业后的第二个十年(2001-2011年),他创作的“家山”系列,不但表现出中原山水的雄浑厚重,又笔笔有来历、笔笔有出处。

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中国山水画有独有的透视法则和构图方法,我用山水画的方法来画石窟,我把山水画法的技法、理念和石窟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去写生或照搬对象。”王少伦谈到他2013年以来开始创作的“山水石窟”系列之《河洛逸风》新课题。

在王少伦的画室,画室迎门,挂的正是他的《河洛逸风》系列;画室一隅,挂的则是他大学毕业不久,用油画创作的《东方佛光系列》。两幅作品,犹如坐标,清晰地标志着他艺术的起点和去处。

少年时代的记忆,往往成为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出生于河南的王少伦,在他的记忆里,龙门石窟曾是儿时捉迷藏玩耍的最佳场所,龙门二十品可随手触摸,奉仙寺的力士小腿不知环抱过几度。大佛的庄严和慈悲,以及大佛蕴含的无限神秘,令他痴迷不已。

1992年夏,王少伦在西北艺术之旅两个月,返回广州后,年青气盛的他很有创作敦煌题材的冲动,恰逢邀请,于是一口气创作了10多幅油画作品《东方佛光》系列,并先后在广州和香港展出。

时光穿梭二十载。2012年,王少伦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此时,他正处于长久积蓄能量之后,艺术上思变的痛苦时刻。他觉得师古人、画家山,还远远不够,必须找到自己清晰的面目。

在北京访学期间,他再度陷入矛盾和茫然中,甚至陷入了自我怀疑。在持续的自我诘问中,他神使般回家探亲,专程拜瞻龙门伊阙,在与龙门石窟一尊尊熟悉的佛像对视中,他视线逐渐模糊,隐约中仿佛被当头棒喝:“还找什么找,不就在眼前?”

此后,王少伦以龙门石窟为起点,创作了《河洛逸风》系列。不但自觉创作能量喷发,圈内交流备受赞誉,导师姜宝林亦充分肯定:“他的石窟题材,不是用块面的、素描的关系来画,而是选择了线条为主的表现手段,画中用线条组成一个整体的旋律美,给人以崭新的感觉,这是他成功的一面。”endprint

《河洛逸风》系列,王少伦充分运用书法的笔意,线性勾画刻写,皴擦描画,创造了新的山水画皴法“短线皴”。这种笔线,若断若连,或长或短,见笔见墨,灵动有力,见魏碑之精神,疏密得法,笔路清晰,慎彩尚墨。整个画面气韵生动,充满了音乐的节奏感和流动感。

在谈到未来的创作构想,王少伦说:“我想把石窟山水系列这个大课题一路画下去,不断往深处和高度去追,先把点线的语言用到极致,越纯粹难度则越大,用纯粹而有特性的点线来表现,把书写精神自然融入,兼以水墨、彩墨等语言来丰富作品的内涵。”

“每个地域的石窟都不一样。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时代演变、雕刻艺术都不一样。我想一个一个地去画。佛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意念。太实,则无趣,太虚,又无从辨认。我想在虚实之间,找到自己特有的表达符号。”

万壑心迹 神与物游

“什么是成功?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走进他自己最佳的状态,我认为才是真正的成功。”王少伦有自己的名利观。

在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王少伦过着“一手抓面包,一手抓画笔”的生活。他有过焦虑和彷徨,也有过寂寞和无奈,但他选择了不回避,慢慢克服和解决问题。

1992年,一位台湾老板找到他,开出优厚的报酬,条件是按照台湾市场定制作画。那时他刚毕业,画一幅画就能解决一个月的生活,不能说不诱人。但是他最终还是放弃,因为画的过程中,内心的冲突让他无法接受那种被动的痛苦。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几十年中,他坚守自己。别人跑关系,他在画室里;别人升官发财,他在画室里,别人泡酒吧卡拉OK,他在画室里,别人画拍出天价,他还在画室里。别人都觉得他很傻,他自己心里清楚想要什么,他享受画画时全然投入,物与神游的状态。

如果说《山坳里的回音》代表了他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创作状态,《清流》则代表了他在作了大量理性思考之后,所进行的艺术的冒险。前者是他手臂受重伤,静养一年后,重新拿起画笔创作,一种沉重而激昂的情绪由心而发。后者则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他提出挑战,要把光融进去,把影融进去,把色彩融进去,还要把水的透明感画出。尽管泼墨晕染无法控制,却颇有几分天成的意趣。

“全然融入的感觉,是血液都在随着画笔流动,人和画融为一体,有一种神助的感觉。画家一定要进入到自己的空间,排除杂念,融入其中。能进入到这样一种状态,感觉是非常享受的。”王少伦说。

直到现在,王少伦仍然安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以忘忧的生活。在他的画室里,摆放最多的陈设就是石头和树头,他去全国各地写生,随手带回来大大小小、圆圆钝钝的石头。从这些平常的木石上,他欣赏它们的美丽花纹和富有禅意的形态,更从中窥见山川大河,星汉灿烂。

一个艺术家,走了多少路,到达什么高度,追求的是什么,是否全然投入,都可以在作品中全然呈現出来。经过三十载磨砺的王少伦,其作品语言趋于单纯、气韵越发生动、画面越显成熟。古人讲,“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长恨歌》里说“能使精诚动魂魄”。他对艺术全然沉浸的状态,从其作品就可一窥究竟。

(编辑/董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画室山水画创作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Jazz
藏在画室里的声音
创意画室
科学画室体验记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