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飞
大概十年前吧,那会儿我还很小,看了一些网络小说,突然想着自己要不也歪歪一下,写个兰陵笑笑生代表作那样的小说。因为自己贫瘠的阅历,这本小说最终没有动笔,不过主题至今还记得,就是“锈”。
在我看来,锈蚀是地球上最不得了的化学反应,地球上绝大多数金属,都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锈蚀了。
人类最伟大的一些建筑,比如埃菲尔铁塔,比如港珠澳大桥,它们可以在战争中幸存,可以抵抗台风地震,但它们唯独避免不了的死亡,是锈蚀。
所以,人与人之间,不管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终结,我都愿意将其比喻为“锈”,这是一股神秘的力量,我们可以欢乐,可以痛苦,但谁都不能逃脱这个囚笼。
这浓浓的“宿命论”,显然不是我一个主张唯物论的人应该感慨的,但谈到锈蚀的话题,我深刻觉得,这种无力的悲凉感,似乎就在我们身边萦绕。
两年前,当我受邀翻译《锈蚀》这本书时,我随手翻了翻,很快就答应了。
当时我看的是书中第一个故事——自由女神像为了迎接百年庆典而维修的经过。谁也不曾想到,揭开自由女神像修复工程序幕的,居然是一次抗议活动——抗议者在自由女神像身上攀爬,而事后管理人员去检查他们是不是亵渎了女神,结果却发现女神早就快不行了,只不过,亵渎她的是“锈蚀”。
整个维修过程一直持续了两年,期间各种“撕逼”不断。工程师们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却又被一些投机商钻了空子,把女神的皮肤毁得面目全非,而政客们却借着这个事件为自己的声望造势。
当然,修复工程中,也促就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合作。百年前捐送自由女神的法国人,是为了纪念两百年前为了美国独立而形成的法美联盟,而这一次,他们再次站在了一起,对面的敌人换成了铜锈。
有意思的事情也不少。因为这次修复,人们发现了自由女神像的设计者巴尔托迪,在一个很隐蔽的位置刻下了自己姓氏的首字母“B”,不过更多的印刻還是“到此一游”之流,一位大概是在平安夜失恋的小伙子,在半个多世纪前,留下了他对女神的意淫。
这本书一共有十个故事,每个故事长短不一,其中比较大的故事,除了自由女神这篇,还有布里尔利发明不锈钢的过程,易拉罐防锈涂层的是是非非,美国国防部推出的一个防腐科普电视节目,以及在阿拉斯加输油管里追“猪”的经历。
不过,翻译的过程中,我个人最受感染的却是其中一个小故事,也是这本书英文版封面的来历。一位女摄影师,常驻废弃的伯利恒钢铁厂多年,即便是寒冬腊月,她也一脚高一脚低地踩过积雪,猫过围墙,记录着这座钢铁巨兽“腐烂”的过程,同时也在发掘着它的美。我们常常将“真善美”连在一起说,但是在文学作品中,要想同时做到这三点,往往很难。诗歌是美的,可通常都不真,而作为一部纪录性质的科普作品,则刚好相反。
这本书的作者瓦尔德曼,本是一位媒体人,作品中他不讳言自己对蕾切尔·卡森的崇拜。卡森是一位热爱诗歌的生物学家,所以不管你是否赞同《寂静的春天》中所表达的立场,你都很难否认这部作品的美感。而在《锈蚀》中,瓦尔德曼为伯利恒写下的这首挽歌,也让这部作品在真与善之外,又增添了几分美意。
这大概也是我愿意不遗余力推荐此书的原因。
这本书是我翻译的第二本书,然而并没有轻车熟路的感觉,反倒是更加艰辛。前后一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仅仅是校对打磨文字,就耗费了三个多月。书中有一百多条批注,每一条至少经过维基百科的确认,部分内容还翻阅了原始文献。偶尔,我也会因为这本书而失眠,距离呕心沥血的程度或许还比较远,但也算体会了一把苦吟诗人的“推敲”。当然,这些相比于作者深入的调查,实在是不值一提,只求咱们中文版的读者,能够很顺畅地阅读下来,同时尽量不丢失英语环境下的那些风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