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慧
“交叉小径的花园”——请允许我借用博尔赫斯的题目,来指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鲁迅文学院的花园,在我看来,没有比它更合适的称谓了。
梭罗说:“每个早晨,都是个愉快的邀请。”这是十月的清晨,夜里,淅淅沥沥的秋雨洒落下来。雨,落在望春玉兰茂盛的枝叶上,沙沙有声。初春时节,这些高大的玉兰树总是迫不及待地挂满硕大的象牙黄花朵,晶莹剔透,庄重地迎接春天的到来。那时,它们的叶芽儿还在枝干的母体中沉睡,要等到花瓣儿落尽,嫩绿的叶儿才伸着懒腰,不慌不忙地探出枝头——她们已经奉上了早春最妖娆的风景。
雨,洒落在茂密的银杏树叶上,镶了金边的银杏叶看起来润泽多了。九月初,我们刚到鲁院时,浓密的枝叶间是一串串、一团团淡黄色的银杏果,如今,银杏果已经金黄了,落地了,不知哪里去了,是随落叶一起扫走了?还是被人捡拾、收藏了?都不得而知。鲁院大门两旁,左边是棵高大的海棠树,右边还是棵高大的海棠树,都挂满了青绿光洁的海棠果,向空中竭力伸展的枝干上依然绿叶葱茏。
雨,落在花园中心的池水里,红鲤游得更欢了,每天都有游客、学员拿着面包屑、馒头渣来喂它們,鱼们养得越发红艳鲜亮,这是它们的天堂。池中的残荷被捞起,散放在岸边,有几只枯黄的荷叶依然挺立风中,那些熟透的莲蓬,变成了学员们书桌上的点缀。
待到它下一次绽放,这个院子已是我们记忆中的风景了……
为此,任何一次呼吸鲁院甜润空气的机会,于我们,都是生命中意料之外的惊喜。清晨、中午、黄昏,沿着林荫道一圈又一圈散步,目光贪婪地在花草树木、天空楼宇间流连,心中充满莫名的喜悦和感动。
这个被夜雨洗过的深秋的清晨,空气清凉湿润,干净的路面有块块水渍,片片落叶舒适地躺在地上,仿佛长久跋涉后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家。鸟们藏在茂密的枝叶间,浅吟低唱,唯恐惊扰了谁。太阳还没有从鳞次栉比的高楼间露头,文学馆A、B、C三座展厅大门紧闭,以巴金手掌印为模子的门把手静默在清冽爽净的空气中,耐心等待着今天第一个触摸它的人。两年前的8月19号,我们在文学馆C座召开《中原作家研究资料丛刊》出版座谈会,第一次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一次触摸到巴金手模的门把手,满怀虔敬之心,把自己的双手覆盖上去,一次又一次,仿佛有神秘的电流传遍全身。
与往常一样,整个院落宁静安详,但走进花园深处,你会发现,这里隐藏着一个时代的文学风云,关乎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精神塑造,折射出社会历史的复杂变迁。是的,鲁院的花园与别处花园最大的不同,就是坐落在绿地林间的文学大师们的雕像,这些雕像赋予了这座文学殿堂如本雅明所说的“灵韵”,让人既心怀敬畏又神往不已。
从文学馆大门进入,然后左拐,映入眼帘的是铸铁材质的鲁迅雕像,大写意风格,也是我所见到的最有个性的鲁迅雕像。脸部线条刀削斧砍般粗犷、简洁,只有一只左眼,这只眼睛凝望着世界,怀疑、审视、思辨的眼神彰显着思想家的锋芒,令人肃然、敬然。他“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他永远“在路上”,跟《过客》中那个决不妥协、决不放弃的“过客”一样,即使“受了许多伤,流了许多血”,即使前面是“坟”,依然义无反顾地往前走:“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他是“朔方的雪”,是“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意大利画家阿马代奥·英迪里阿尼曾说:“我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事物,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那些属于灵魂的东西。”这于鲁迅是再恰当不过的写照,先生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他以清醒深刻的理性审视一切陈见、习俗、传统、定势——“从来如此,便对么?”狂人的质问如劈开浓黑乌云的闪电,炫目轰鸣。与此同时,他更无情地解剖自己,在《墓碣文》中,他这样描述:“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他以创痛酷烈的自我解剖,促使我们独立思考,期待并帮助我们成长为拥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新人”,这是先生留给世人最可宝贵的财富。先生去世已经八十年了,但他始终是一个无法忽略的巨大精神存在,如林中响箭,穿越时空,呼啸着飞向遥远的未来。
沿着鲁迅雕像往后走,经过一个不大的篮球场,就是鲁院的小花园了。时值深秋,虽春红凋尽,但树木葱茏,枝繁叶茂,碎石铺成的小路在绿地林间时隐时现。穿行其中,偶一抬头,但见茅盾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大衣的下襟被风微微吹起,双手轻扶身后齐腰高的褐色石基,身躯微斜,正极目远眺,从头到脚洋溢着一个伟大作家、理论家以及左翼文学领导者的深邃、理性和睿智。这位从浙江乌镇走出的文学大家,十二岁时就在作文中就写下了一生的抱负:“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并化用庄子《逍遥游》寓意,抒写自己的“鸿鹄之志”。他以毕生努力践行诺言,他在身上,实现了“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他所开创的社会剖析派小说,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和形式的创造力,充分显示了文学记录历史、介入现实的强大功能和铁肩担道义的价值追求,就连颇为偏激挑剔的夏志清也说:“茅盾无疑仍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共产作家,与同期任何名家相比,毫不逊色。”
在器宇轩昂的茅盾雕像不远处,是瘦小的巴金雕像,巴金老人身着有点皱巴的中山装,低眉顺眼,若有所思。显然,这不是写“激流三部曲”的巴金,而是写《随想录》的巴金。那时的巴金意气风发、激情澎湃,此时的巴金历尽沧桑、身心俱疲。但他却历时八年,呕心沥血,完成了长达四十二万字的《随想录》,对于年届八旬的老人来说,不仅意味着工作的艰辛,更是一次对自己心灵的无情拷问,是历经磨难后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这部“遗嘱”般沉重深刻的“忏悔录”,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找回了久已失落的社会良知。
花园东南角是艾青身披大衣、手执香烟的坐式雕像。诗人面带惬意的微笑,令人想起他的《黎明的通知》《向太阳》《复活的土地》等充溢着新生的希望与喜悦的诗歌。“土地”“太阳”是艾青诗歌的经典意象:endprint
早晨,我从睡眠中醒来,看见你的光辉就高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多么热切的歌唱!这位“吹着芦笛的诗人”,从“彩色的欧罗巴”采撷艺术之菁华,诗歌创作却始终与多舛的时代、厚重的大地、苦难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多么浓烈的深情!“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最忠实的代言人,最高的艺术品,永远是产生他的时代的情感、趣味、风尚等等之最真实的记录”,这是他的诗歌宣言,也是他衡量诗歌优劣的标准。诗是最精致、最美丽、最凝练、最抒情的文体,遗憾的是今天的诗歌越来越成为个人化、圈子化的自言自语、喃喃呓语甚至胡言乱语,诗歌的读者日渐寥落,诗歌的影响力日渐式微,难道诗人们不应该反躬自省吗、扪心自问吗?
距离艾青几步之遥,老舍、曹禺、叶圣陶“三老”正在兴致勃勃地聚談,叶公身着长袍马褂、老舍手拿拐杖,二人分坐在褐色长椅的两端,闲散舒适,曹禺手扶椅背站在他们身后,曹、叶两位先生都目视老舍,炯炯有神,他们是在讨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还是《雷雨》《日出》《北京人》?我想起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博物馆里展出的艺术家们的手稿,人物分析、舞台说明、场次安排、服装造型、研讨记录、修改意见、观众反馈等等,一沓沓、一本本,或工整细密、或圈圈点点、或简笔勾勒,发黄变脆的纸张诉说着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是的,每一部经典的诞生都是智慧和心血的结晶,都凝聚着艺术之灵与思想之魂。
“三老”斜对面,篮球场东北角,年轻的冰心留着齐耳短发,身披大衣,一手托腮,端坐在浓密的树荫下,耽溺于“爱”与“美”的沉思。这是整个花园中唯一的汉白玉材质雕像,冰清玉洁,端庄秀雅。不远处的池塘边,儒雅的朱自清戴着眼镜,身着长袍马褂安详端坐。清风明月送荷香,惠风和畅柳丝长,这是属于朱先生的一方天地,他终于可以永久享受他的“荷塘月色”了。然而,就是如此儒雅的朱先生,却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铁骨。他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毅然签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二日,贫困交加的朱先生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还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也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绕过荷塘,茂密的竹林边,年轻的郭沫若正踮起脚尖,高举双手,向着太阳大声吟唱,《凤凰涅槃》《站在地球边上放号》《天狗》……这些激情昂扬的诗歌彰显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和浓烈真挚的浪漫情怀,曾使多少“五四”青年激情澎湃,投身到时代洪流之中。紧挨着郭沫若的是丁玲,这是延安时期的丁玲,标准的女战士装束,身着厚重的棉大衣,丰满健壮。“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现代女性“莎菲”的苦闷抑郁、忧伤彷徨在革命洪流的激荡下,早已无影无踪,今日丁玲,毛泽东誉之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丁玲从国统区历经艰辛到达延安,毛泽东设宴款待并题词相赠。丁玲果然不负众望,很快组建了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担任主任,带领全团历时六个月,辗转三千里慰问、演出、调查、采访,在戎马倥偬中写下了《记左权同志话山城堡之战》《速写彭德怀》《南下军中一页日记》《到前线去》等大量速写、通讯,这些作品生动讲述了红军将士的革命斗争生活,洋溢着高昂的革命激情、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是知识分子以笔为枪、献身革命的生动样本。
不能忽略的还有赵树理的雕像,这个雕像毋宁是一个生动的叙事文本。赵树理身着朴素的中山装,背着手慢慢踱着,身旁是一头小毛炉,驮着一个大姑娘,这姑娘低着头,黑黑的大辫子松松地从肩头直垂到胸前,期期艾艾,满腹心事,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愤懑和忧伤。作为描写农民的“铁笔”“圣手”,不论是硝烟弥漫的四十年代,还是和平建设的五六十年代,赵树理的作品,都真实地表达了农民的心愿、心声、心情,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作家像他那样关注农民、理解农民。他将生活和创作的根牢牢扎在农村、农民之中,以清醒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全心全意地“写农民”,兢兢业业地“为农民而写”。《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作品以细腻生动的笔触谱写了中国农民从物质到精神、从身体到心灵全面翻身解放的时代史诗,散发着原生态的醇厚质朴之美。
在鲁院花园闲庭信步,总能与大师们不期而遇,那些风格迥异、形神兼备的雕像是坦诚的告白、诚挚的倾诉,更是无声的召唤、殷切的期盼和热情的鼓励。一切都那么那么鲜活,仿佛触手可及。他们的灵魂在云端、在树梢、在花瓣、在草尖;在鸟儿婉转的歌唱、在空气无声地流淌、在岁月流转的沧桑;他们的气息与露珠一起晶莹,与雪花一起飘洒,与春雨一起淅沥,与秋风一起缠绵。大师们的才情、气节、追求,凝聚成不朽的精神、永恒的风骨,同他们的作品一起滋养着每一位走近他们的人。
这是文学的力量,是永远生发着的向上的力量。
碎石铺成的小路在花园深处蜿蜒、延展,不断分叉又叠合,无论从哪个路口都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这座“交叉小径的花园”是隐喻亦是象征,是天启亦是神谕:文学之路,虽然蜿蜒曲折、荆棘丛生,但只要走进去,以自己的方式和路径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就一定会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况且,在每个拐角、路口处,都有前辈大师们在引领、召唤着后来者。“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忠告历经百年风雨,依然振聋发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