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成
(大同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山西 大同 037006)
建筑给排水是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设施设备。但是,在当前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中水回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并为城市用水提供了一种新的水源。该技术是以城市污水、建筑群或单栋建筑排出的生活废水作为基础水源,经过技术过滤、处理之后,将污水再次处理成达到一定标准的生活生产用水,以供生产、生活所需。该技术处理后的中水,可用于建筑施工,例如,冲洗建筑场地、建筑设备及建筑清洁等方面。或者经过技术处理的水资源,还能实现园林灌溉、冲洗厕所、道路保洁、冷却用水等。中水回用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实现了水资源的再利用,减轻了我国水资源使用的压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要求。可以说,是解决城市用水紧张的重要途径。
对于建筑中水而言,水源水质的选择是根据用水的水质要求决定的。而建筑中水中,一般是以废水为原水,通过水量、排水等状况,确定中水回用的要求。一般原水主要来源于盥洗排水、沐浴排水、洗衣排水及厕所排水等。
工艺处理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法,一级,原水-格栅-调节池(流量调节);二级,曝气-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沉淀;后处理: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中水。按照这个工艺流程实现中水回用。但是,在应用中,由于原水和中水使用都不均匀,对处理设备的要求也较高,必须实现水量平衡,这是中水回用实现水资源控制的关键。
由上述可知,水量平衡是影响该技术应用的关键,必须加强水量平衡的计算与控制。即要对原水与处理水量之间,平衡中水产量与中水回用水量之间的平衡。一方面,需要确定能使用的中水原水;二是需要确定中水的实际所需水量;三是中水回用系统可处理的用水量。通过多方面的均衡控制,实现给排水循环使用。
中水回用水处理中,大部分原水资源里面含有腐蚀性的成分,如果在管道敷设时,没有合理考虑该情况,将导致管道敷设投入使用后被腐蚀,引起给排水系统工程返工等严重问题。因此,中水回用中,对管道及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必须合理选用管材和相关设备。
中水回用中的原水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再次被污染。所以,必须加强对原水的质量管理,在中水回用中,应该对再生水进行水质和水源管理,保障给排水系统的运行,对再生水进行合理的化验,确保用水安全。例如,可以实施《生活杂水水质标准》等水质控制标准,以全面提高中水回用的水质和原水资源质量。例如,现阶段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对水质进行合理管理,缩减给排水工程项目成本和处理成本。
在中水回用工程中,如果工程设施能力不足,也会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投入,导致项目成本过高。而控制居民中水使用平衡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在工程设计中,一定要对设计规模进行合理控制,尤其是在居民用水推广中,应该制定中水回用使用的阶梯价格管理,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居民中水设施的使用及运转,给予适当的补偿,这样可以提高中水回用的使用质量,并且能有效控制水量平衡,实现循环使用的稳定、持久目标。
在水平衡处理中,应该注重合理选用水平衡调节方法,注重做好水量的贮存,同时,要合理对其运行进行调节。首先在贮存方面,常见的有前贮存、中贮存、后贮存及前后贮存。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应用该技术,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贮存方法。例如,前贮存水时,将中水原水在处理前贮存,该调节方法便于操作;但是,在前贮存时,沉淀与厌氧腐败现象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如果是使用中贮存方式,则需要考虑预处理选用的耐冲式设备。在中水回用中,还需要对运行进行调节,合理掌握设备运行,控制水位,使用水位信号控制并确保运行的时间和班次,这样来使用中水原水和用水之间的均衡,以实现稳定循环使用。
中水原水本身是一些城市及生产中的污水和废水,本身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在进行中水回用时,给排水管道及设备的敷设必须确保能满足高标准的规范要求,能耐腐蚀。例如,在实践应用中,管道及设备可以使用现代新型的塑料管、玻璃管及复合管材等。但是,管材使用也需要合理,必须定期对日常水进行管理,做好设备、管道的防腐工作,保持其表面光滑,也避免中水再次污染。此外,还应该确保中水管道、设备颜色的选取,按照规范的技术标准要求,选用管道和设备。同时,在中水用水中,要保证给排水系统处于一个封闭,无人为因素干扰的器皿中,冲洗浇洒均采用地下式给水栓。
综上,中水回用技术是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工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缓解城市供水严重短缺等问题。其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技术在应用中,能减少排污量的释放,减轻生活生产中,水设施负担。所以,该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推广应用,可以满足现实需求,尤其在资源短缺的今天,该技术的推广更加具有远大的前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