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川里中学 闫永坤
二十年前师范毕业,我被分配到了唐县最偏远的深山区中学——倒马关中学,距县城近两百华里。斑驳的石墙和破旧的木窗难以遮挡深山里的漫天风沙,简陋的教室和宿舍是一排排翻修过的不知哪个年代的建筑。这工作环境一时让我心生退却,但望着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一双双期盼的眼睛,我的内心逐渐地坚定了:我要留下来,教好每一个娃,我要竭尽所能帮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可现实并不是一帆风顺,一天课上有几个调皮的男孩子们在课堂上故意捣乱,我终于忍无可忍,大发雷霆,最后甚至扬言不干了,愤愤地摔门走出教室。可没走出几步,学生们居然追了出来,有的拽着我的衣襟,有的拉着我的胳膊,一个个哭着说:“老师,您别走!我们听您的话!”“老师您一走没人管我们了!”一双双泪眼中充满了乞求和渴望,那几个调皮的男孩子一脸歉意地望着我。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呼唤感动了我,我暗暗发誓:这辈子我都要对他们不离不弃。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哪科教师短缺了,我就第一个顶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语文学科不擅长,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要比别人多花一倍甚至几倍的时间备课,常忙到深夜。
但即使付出诸多努力,我发现仍有许多孩子学习跟不上,甚至主动放弃学习,听天由命,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
记得那个叫李宁的孩子,紫红色皮肤,朴实得像地里的高粱。他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一年半,语文成绩从来没有及格过。我问他哪里不会,他很平静地回答:“我的语文一直就不会!”一句话堵得我哑口无言,但我不死心。语文课上,学生们自由朗读,我发现他读得不错,就推荐他在班上朗读,他有感情的朗读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称赞,他平静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不久,学校组织朗诵比赛,班级评选上了他,但他断然拒绝了。我不放弃,对他“三顾茅庐”。先找他谈话,分析参加活动的益处和机会难得,他铁青着脸丝毫不为所动。我又找他的好朋友劝他,还是无功而返。我仔细分析原因,是他长期学习落后对自己没信心。于是,我在班上发动全班同学鼓励他,还让他解除后顾之忧,“只要尽力而为就行,得不得奖并不重要!”他犹豫再三,终于接受了。在比赛中他用粗犷而铿锵有力的声音朗诵了《安塞腰鼓》,赢得了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热烈掌声,获得了他上学来的第一张奖状。我看到了他紫红的脸上有了阳光和自信,他在日记中记下了这件事,还写道:“谢谢语文老师,是您帮我树立了信心!”爱是在细微处,在爱的驱使下我发现、挖掘孩子们的潜力,让孩子们树立自信、对学习和未来有了信心。
农村留守的孩子越来越多,隔代抚养,疏于监管。家长见到老师时总说:“我们没文化,也没时间,孩子全靠你们了!”对这些留守孩子,我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与更多关爱,促使很多孩子发生了转变。曾记得闫帅是一个性格顽皮的孩子,学习很差,违反校规校纪是常事。我认真地给他分析恶习后果,鼓励他:“学习每天进步一点儿就会赶上的,要有信心,老师帮你!”于是,课上提问他简单的小问题,多给几个关注的眼神,课下帮他辅导功课。生活上,天凉了,提醒他加衣服;衣服破了,给他补上;生病时,照顾他。不知不觉中,他变了。一次,他看到我打了个寒颤,就把上衣脱下来递给我。期末,他拿着试卷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及格了!”毕业的那天,他悄悄地给我打满两大桶水,还留下一张字条:“老师,谢谢您的不离不弃!等我上班挣钱了,第一个来看您!”
在那段日子里,我被学生们的懂事和贴心感动了,我感受到了付出后的收获,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体味到爱在身边,德育无形。我们以爱感染学生,以德树立标杆,落到实处后立德树人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