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致文
读文章想画面是一种阅读能力,指读文章时要边读边想,基于日常生活经验,分辨和解读其中具有画面意义的内容,在头脑中浮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形成相应的画面。这样能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长期以来,这一阅读能力仅仅作为一种陈述性的知识存在,无论是在教材设计还是教学实践中,都缺少策略性的方法指导,似乎学生只要了解了这一概念便能习得这种能力。如人教版教材《观潮》的课后题中,让学生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北师大版教材《月光曲》的课后题,让学生欣赏第9自然段,聆听《月光曲》,想象它描绘的画面。这些课后思考题中都提出了想象画面的要求,但对如何想象画面语焉不详,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采取复述课文的模式化方法对学生进行检测。
事实上,语言文字经过大脑的图像转化形成画面,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美国学者梅耶(Mayer)在《应用学习科学》一书中,以“选择”“组织”“统整”三个关键的认知历程来说明,有意义的学习须经历一系列的信息转化过程。读文章想画面就是如此。这一转换首先依赖于学生对文字的解读和选择能力,即能否正确、合理地理解并辨识语言文字中具有画面意义的内容,这是读文章想画面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要将语言文字中具有画面意义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然后将表象组织、统整为画面,即将语言文字经过一定的排列组合转换为形象,这种转换依赖于个体的想象能力。当个体形成了对语言文字具体的形象化想象后,才能实现读文章想画面的目标。可见,读文章想画面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包含认知、理解、想象等多种思维活动,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加强策略性的方法指导,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读文章想画面的能力。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谈谈读文章想画面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具有画面意义呢?所谓画面,是色彩、光影、形象等一系列具有不同特性的视觉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特定布局,是具有表达内容、传达感情功能的视觉性有机整体。具有画面意义的语言文字,就是文章中带有视觉特征的语言文字,如关于色彩、光影、形象的表述。读文章想画面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感知、理解和分辨出文章中与上述画面构成要素相关的内容。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表示时间、地点的词句。这类词句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基本的时空,这是画面构成的基础。如在人教版教材《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课文第1自然段旁边有个泡泡语“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就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抓住“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这句话,通过“早晨、山坡、坪坝、小路”等表现时间和地点的词语,营造出一个基本的时空环境,初步形成学生上学路上的基本画面。
2.描写事物形状、色彩、大小等的词句。这种词句具有鲜明的画面感,可以帮助学生想象事物的外在特征。如人教版教材 《我爱故乡的杨梅》中,可以抓住“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等描绘形状、大小和颜色的词句,学生将这些特点结合起来,就可以了解“故乡”杨梅鲜明的特征,形成新的形象认识。
3.关注描写人物容貌、神情、服饰、动作神态的词句,帮助想象画面。如人教版教材《西门豹》中,当西门豹要求士兵把官绅们扔进漳河时,官绅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就非常有画面感。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其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想象当时官绅们慌张害怕的样子,形成相应的画面就轻而易举了。
4.抓住描写景物形态、光影等的词句,把握其画面感。如在苏教版教材《月迹》一文中,有一段描写孩童在院中望月的文字:“尽院子的花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犹如月宫仙境的画面。“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描绘的是圆月清辉的光影之美,构成了画面的底色;而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叶、累累的骨朵儿则形象地展示了金桂的姿态。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就不难想象出月光中桂树亭亭而立的美好画面了。
通常情况下,文章中具有画面意义的语言比较丰富,在分辨和找出这些语句之后,学生还需要把上述内容加以组织、统整,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画面。对于学生来说,组织、统整具有画面意义的语言文字,再在头脑中还原画面的难易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当学生对文中相应的内容非常熟悉时,想象画面并不困难。像《荷花》这类所述事物学生相对熟悉的课文,只要将其中的画面构成要素进行简单组合,学生就不难想象画面。
而一些离学生日常生活较远的文章,学生可能就需要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改组、改造,才能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画面。比如《观潮》,没看过钱塘江大潮的学生可能很难想象出它的气势,但是如果能抓住课文第4自然段中两个极富画面感的比喻,就能轻而易举地想象出“浪潮越来越近”的画面了。钱塘江大潮有多大?“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钱塘江大潮有多响?“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学生对奔马有感性的认识,头脑中就会出现它们的典型特征,再将其适当地改造,想象万马奔腾时的状态。通过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与熟悉的事物特征联系起来,学生就能在头脑中形成关于钱塘江大潮的画面,想象出钱塘江大潮来时雄伟壮阔的样子。
如果想象画面还有困难,就让学生反复读或读得慢一点,并通过增加表象储存的方式,扩充想象画面的空间。因为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的表象储存还不够丰富,这会影响他们对画面的想象能力。比如,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时,学生对文中的画面构成要素可能会比较陌生,初读时可能很难想象其中描写的景象,如“大峡谷的两边可以说是垂直的自然博物馆”,因为他们缺少相应的知识和体验。这个时候,就可以借助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把握对象的语言符号意义,帮助他们建立起对雅鲁藏布大峡谷中雪山冰川、原始林海等事物的直接印象,增加表象的储存,再将这些表象组合起来,想象大峡谷独特神奇的地理风貌。
有时候,一篇文章描绘了多个连续的画面,学生就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想象,以适应新的细节。如《火烧云》一文,起初描绘的场景是“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这是一个画面。火烧云后面还有极多的变化,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一会儿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画面变化极为丰富。学生就要根据课文内容,及时调整和更新,想象火烧云不断变化的画面,才能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
读文章想画面是理解文本、挖掘文本、内化知识的基础,是一种需要过程指导、不断强化的阅读能力,只有明确策略和方法,反复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形成这种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