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东兴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问题成为中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以完善现行教育内容和机制、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指向的“研学游”越来越“火”。笔者关注、思索中小学生研学游活动日久,现将粗浅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其中第十五条的内容是:支持研学旅行发展。把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支持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鼓励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机制。旅行社和研学旅行场所应在内容设计、导游配备、安全设施与防护等方面结合青少年学生特点,寓教于游。加强国际研学旅行交流,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生赴境外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文件中的“研学旅行”一词,与我们所说的“研学(旅)游”基本同义。对上述文件,我们不妨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解读:
1.“研学游”虽属新生事物,但是它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可在中外传统文化中寻得根基。在中国,“游学”的说法由来已久,如《北史·樊深传》有:“游学于汾晋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古人也非常重视游学对人格养成和知识积淀的重要作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著名教育家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是游学的典范之举;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韩愈等人的丰富游历更是“游学精彩人生”的经典范例。
放眼世界,游学也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我们熟知的马可波罗游历中国、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都是具有国际视野的游学。而在现代教育范畴,“游学”又是指20世纪随着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Experien⁃tial Learning Model),主要形式为组织学生到国外,学习语言课程、参观当地名校、入住当地学校或寄宿家庭、参观游览国外的主要城市和著名景点等等。
2.“研学游”属于教育范畴中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在当今基础教育高度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研究游”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应该是体现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3.“研学游”的主阵地不是学校,而是比学校更为宽广的社会。
它将更好地实现将学生培养成能够充分参与社会的人。文件中主要列举出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及境外一些地方等,这表明“研学游”具有非常大的空间,这个空间既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实践方面的。
4.“研学游”的受益主体应该指的是学生,实施主体首当其冲的是学校。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万万不能缺席的。但是仅凭学校无法完全去实施,还需要跟旅游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社会团体、研学资源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士协同打造。就学校来说,这是与时俱进的教育发展方向;对旅游市场开发来说,这是一块新的市场蛋糕;对社会运行来说,这是关乎未来社会发展的公益事业。
理想化的“研学游”将实现“立德树人”的社会公用,为培养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社会需求的一代新人而助力。“国民研学游”也应该成为社会向高层次发展的一个推动力,但这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畴,本文主要探讨由学校主导或发起的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研学游”。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旅游局、保监会、共青团中央、中国铁路总公司11部委员联合下发了《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这意味着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成为由政府全力推动的重大项目。
那么学校该如何实施好研学旅行呢?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1.学校要明确研学旅游的意义和原则要求。
研学旅游应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目的;以“预防为重、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为着力点;以“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了研学旅游要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教育性原则: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
实践性原则: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
安全性原则: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
公益性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同样的教育。
2.学校要用“大教育”的视野来推动研学旅游。
研学旅游必定要由一部分学校先行一步。“关起门来办教育”的局面必须加以改变。我们也应该明确,推动研学旅游,学校不是社会的全部,不是研学旅游的唯一责任者。本着“全社会共同做该做的事、全社会共同承担责任”的原则,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去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要和发改、公安、财政、交通、文化、食品药品监管、旅游、保监和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建立工作协调关系,共同组织和实施研学旅游工作。
3.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高度融合的推动机制。
从一些试点学校的经验来看,由学校作为唯一活动组织的主体,往往存在安全等诸多方面的隐患,也极可能招致一些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诟病,还会面临涉及经济利益方面的社会问题。许多学校健全了家长委员会的职能,将家长委员会作为常态工作机制运行起来,既增加了做事的人手,也开拓了学校的资源,还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学校和交通部门规范合作,确保了交通的安全;和卫生监管以及餐饮部门规范合作,确保了饮食方面的安全;和一些文化场所、旅游景点等规范合作,争取了政策支持,经济优惠,确保了研学的文化内涵;和新闻媒体等部门合作,提升了活动的社会影响力。活动经费则采取政府部门支持一点、学校经费投入一点、家庭消费付出一点、社会公益争取一点的思路解决,经费使用要合法、规范、透明,避免产生腐败问题。
4.要从课程和文化的高度设计深度融合的研学活动。
传统的学校教育有规定的课程设置。但是,按照国家发布的文件,学生的研学应该纳入到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如果将其作为附加的教育内容,势必会加重师生负担,而且无法形成优质教育。建议学校将研学旅游跟学校文化构建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甚至是学科教学统筹考虑,以教育科研的心态去研究研学旅游和学科教育的融合点,研学旅游和校本课程的融合点,研学旅游和校园文化构建的融合点,研学旅游和社会、家庭教育的融合点,研学旅游和社会文化的融合点。要力争使研学旅游成为国家课程的深化、校本课程的组成、校园文化的特色、社会文化的亮点。
在开发研学旅游课程的时候,要注意开发和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循序渐进:地域上由近及远,内容上由点到面,时间上由一日游开始到多日游,规模上要力所能及适当掌控,频率上由偶尔为之到常态运行,研学旅游项目要从零星几个到逐渐建立一批常态化项目,形式上也应该逐渐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