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建平 黄永胜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高校学生社团是以高校学生共同的生活理念、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学术取向或其他方面的共同追求而自发建立起来的可以开展相对较独立活动的非正式群体,它在发展中往往具有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并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等来规范其成员行为[1]。学生社团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及重要路径,其在校园文化的优化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学生社会能力的增强及学生就业情况的改善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方式。
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提升自我管理和做好自我服务等多项内容的有效载体,所以也被喻为是现代大学生提升自我的“第二课堂”,同时也是体现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重要渠道。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团的独特作用,通过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以更好激发其作用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高校学生社团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指的是其给社团每位成员所带来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则指的是其对高校所带来的影响作用。在对大学生社团组织功能进行引导时,应将“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宗旨,将德育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及关心,及时了解其真实想法与需求,帮助其塑造积极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全面提升其个体综合能力。
大学生社团的出现与发展,既体现了国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现状,同时也展现了大学生思维理念、培养能力水平等。积极推动现代大学生社会实现健康发展是当前我国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和思政工作的客观需要与必然要求。
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群体生活的重要阵地,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高校学生社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育人功能和心理疏导功能,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间层次和衔接点。大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的作用突出体现在其给学生思维能力、知识教化及价值观形成等多个方面所带来的影响。举例来说,一些理论学习型的社团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携手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活动,可以激发社团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些文化娱乐型的社团开展“学习十九大精神,开展党团知识竞赛”的主题活动,真正可以借助学生社团这一重要载体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着力打造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呈健康、向上的新常态。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它是大学生技能提升与素质拓展的有效载体。学生社团与大学生技能素质拓展有很大的契合性,特别是一些专业型学生社团作为一种新的学生社团组织形式,以专业知识的对接,已成为专业知识拓展的助手,也成为专业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它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并逐步建立起“工学合一”的新发展模式。例如,山西药科职业学院的大学生社团——“中药知识我来讲”协会,在该组织的推动下在校园内开展了多场与中药相关的技能比赛,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包括中药性状鉴别、中药调剂及炮制等活动比赛。通过这些活动既让学生们对我国传统中药有了更充分的了解,也拓展了高端型技能,培植了学生们综合职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社团是素质教育拓展的有效载体,在内容、途径等方面均会为学校“第一课堂”提供必要补充。这主要是因为通过社团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时,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式都更为自由,可以充分反映出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自主性,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明显作用。所以说,通过社团活动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其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也有着较大帮助。学生在加入社团组织后,其知识结构体系会得到明显拓展与优化。具体来看,学生在社团中可以更好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同时也能够培养出新的兴趣爱好,这对于其陶冶情操等有着积极作用。同时,社团成员来自不同专业,其聚集到社团这个大平台中,可以在日常的交流沟通中学到更多非本专业的知识及思维方式,这对于社团成员今后的学习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2]。
学生社团具有广泛性、交流性、社会性,就是打破各系部和各专业之间的局限,面向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纳新,大家本着自愿的原则,而走到一起共同学习成长,共同交流生活,共同追逐梦想。从而不断的学习技能、知识,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与能力。社会化能力是个人走向社会、融入集体的必要技能,每个大学生其最终都会走入社会,他们的所有学习与努力就是为了更好的融入社会并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3]。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学生社团可以帮助其显著提升他们的社会能力,并让其较早接触到社会。
物质条件匮乏是制约高校社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困扰高校社团良性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社团物质条件的来源有三种途径:一是学校拨付专项经费,二是自身收取的会费,三是社会赞助经费。后两种是社团经费来源的主要支柱,但是,也因其社团发展不平衡,热门社团获取费用较多,冷门社团获取费用寥寥无几,会费收入是维持学生社团的基本费用,大多数学生社团收取费用一般在20元,以200人的社团为例,大学四个学年,一学年平均发展50人,一次性收取会费1000元,要用这些费用维持200人社团的发展是严重不足的。总而言之,一方面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财政经费的拨付不足。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对社团的认知不够,一些社团自筹资金渠道单一。
当前高校社团规模存在着数量繁多,质量较低的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学生社团主体性培养和管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高校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不够重视,缺少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社团活动在运行过程中“个人主义”色彩较浓重,会长对于社团活动有着决定权,如果会长出现变化则社团发展模式会完全改变。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使得会员管理缺乏制度化,管理难度更大,容易造成社团疏于管理的现状[4]。
学生社团在最初设立过程中会呈现出自主性及松散性较强、复杂性较高等特点。加之,社团与企业组织不同,缺乏全新思维方式和创新文化载体。如果学校团学部门对社团的管理认识不足、把握不准,社团在发展中会出现不平衡等情况,对于成立之初所设定的目标难以坚持。一般来说,社团成员往往都具有较大热情,且其在活动策划初期想法及创意都较多,但到了具体执行阶段所容易面临管理混乱及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社会活动开展的目的是为了对校园良好文件进行宣传,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业务文化活动,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得社会管理过程中经常面临许多难题。
如何有效拓宽学生社团功能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它不但要求社团自身能力的加强,也要求学校及有关部门对社团给予积极的引导,不但要为社团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如资金、场所等的支撑,又要加强其软件建设,如理念、原则等。社团的发展还依赖立法和制度的创新,通过各种法律和制度安排,激励政府和经济组织积极支持社团的发展和工作,为社团发展提供宽松的发展氛围[5]。
我国有关文件明确指出,对于学生社团通过为社会企业或商家等提供有偿服务获得相应活动资金及社会赞助等模式要给予积极支持及正确引导,同时还要加强对这个过程的监督学,为此学生社团可以采取有效手段拓宽多渠道筹集资金,科学管理,合理支配。第一,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学生社团不能单纯依靠团组织下拨经费,应该把社团经费纳入学校整个的年度预算体系中,争取更大比例的经费来源,或者与学校的职能部门(比如,教务、工会、体育、科研等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便开展活动时,能够得到场地、物资上的支持,保障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第二,拓宽创收方式。要充分挖掘社团的潜力和充分利用社团提供技术服务的条件,比如,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中药鉴定”协会,可以通过发挥社团的技能型优势,提升社会服务的功能,从而创收经济效益,也可以努力打造精品社团,尽可能获取国家经费的支持。例如,山西大学红枫志愿者协会“我们是你的眼”通过在太原盲童学校组织趣味体育锻炼、主题心理辅导、盲人感官知识宣教等活动让盲童孩子更好的看待自己、看待社会、看待生命,并将志愿者的感悟传递给社会群众。此社团旨在通过各种形式活动形成良性循环带动更多的人理解尊重盲童,共同营造和谐社会。因此,该社团在2014年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荣获银奖获得1万元的项目经费支持。第三,适当提高会费比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成本越来越高,可以适当提高会费。第四,寻求长期赞助商。学生社团要结合自身特点,并围绕商家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创新且可操作性强的商业合作企划书或方案,以此来获得赞助商的投资,或者与校办工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首先,高校学生社团在组织管理上应引入分级管理模式,基于该管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社团重复建设可能性,对社团组织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同时,直属校团委还要认真履行其所承担的监管领导职责,围绕学生活动辐射范围、参与积极性等内容开展有关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6];针对部门组织结构从属于二级学院分团委的学生社团来说,则应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系列课题研究。其次,要从制度上为切入点,注重顶层设计,对学生社团建章立制,加强绩效考核与管理,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均衡、持续发展,建构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机制。一方面,严格社团准入审批与运行考核制度。发起成立学生社团承载着每位青年学子的梦想,不能光凭学生的满腔热情,须应从社会、学校、个人层面的实际情况着手,要增强时效性和实效性,因此,要严格社团准入审批,对条件不具备的社团要严格“把关”。在社团运行过程中要注重考核管理,重点推进学生的评级和淘汰机制。例如,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中药系编制了《社团星级评定管理办法》,基于该办法从多个指标对学校社团进行打分评级,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优秀社团评选机制,并通过树立典型、标杆,建立激励机制,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大胆发挥创新意识,创新管理思维理念及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在对两千社团教育培训及素质测评制度进行修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定期开展以团学干部为主要对象的培训活动,根据社团情况的不断积极开展分类指导与管理,使其能够科学化、规范化运行。并将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情况进行统计和考评,为其建立日常活动档案,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社团活动各类机制,如组织考核机制等[7]。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的重要组织之一,其对于知识信息的传递及校园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既可以达到对社团自身的宣传,同时也可以加强对校园文化的推广。对于社团来说,其活动质量高低直接决定其未来发展,因此社团对于社团活动要给予高度关注,从每一场活动的策划起步阶段就要按照高标准、严要求来进行,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根据需要不断完善优化。而且在活动过程中要有明确的主题,要将校园文化的传播作为活动的基础,在活动中要充分反映出时代性和创造性,通过对社团活动质量的提升慢慢提升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及吸引力,进而扩大其成员规模。[8]。
[1]李朝阳.高校学生社团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13.3.
[2]翟承强.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及其拓展问题探讨[D].山东大学,2007.26.
[3]张新华,包纯玉.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功能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
[4]宋燕萍.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策略[J].统计与管理,2014(4).
[5]陆益龙.中国社团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前瞻[J].学会,2005(3).
[6]周先进.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优化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9(1).
[7]李莹.浅议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制度建设[J].大学时代,2006(8).
[8]张坚.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意义、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