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
大理,一个神奇的地方,以秀丽的山水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著称于世。大理不但是云南历史文化的发祥地、南诏大理国的都城、古代云南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等桂冠于一身的最佳中国魅力城市,被称为“人类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和“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旅游者纷至沓来,领略大理的独特风采。
1
大理作为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城市,其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洱海东岸银梭岛贝丘遗址出土的器物为我们勾勒出先民生活的图景,他们创造了洱海地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文明,使大理成为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在大理设置叶榆县,隶属益州郡,正式将大理划归中央版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央王朝政权频繁更迭期间,偏安一隅的苍山洱海间崛起了一个新的王朝,走进了横跨唐宋,创造出辉煌灿烂文化的南诏大理国时代 (公元738-1253年),苍山中和峰下至今巍峨耸立的崇圣寺三塔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公元1254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军攻破王都羊苴咩城,结束了大理国的统治,在大理国的拓东城设置云南行省,从此政治中心由大理转移到昆明。明代,经过改土归流、府卫参设、政治移民后的大理,完全归属中央王朝,以儒家文化为尊,逐渐孕育出潇洒闲逸、淡泊名利、自信包容的文化特征。自清代,历史与文化的积淀相互交融,文风盎然,人文蔚起,“文献名邦”的称誉实至名归。直至今天,大理依旧以钟灵毓秀的山水气质和独特隽永的城市风格吸引着万千世人慕名前来,缱绻忘归。
大理古城,又名紫城、叶榆城,是苍洱大地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城邑。今天,当我们漫步大理古城,徜徉于街头巷尾,无一不被这座古城淡泊宁静的韵味深深吸引、陶醉。然而,每一个真正的大理人都懂得,相较于古城内繁华热闹的商业街区,那些大街小巷深处被浮华商铺遮掩住的古老建筑,才是大理古城真正的面貌,更是大理独特的魅力和精魂。
如今我们所见的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位于南诏大理国都城羊苴咩城东南角。从公元780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到明代大理城兴建,羊苴咩城作为南诏大理国都城和元代大理总管府驻地六百余年,是南诏大理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在这里,南诏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大理国承接南诏,延续了西南边疆的稳定政局。1253年,羊苴咩城被蒙古铁蹄攻破,失去了王都的地位,成为云南行省下大理路的治所,在大理总管段氏的割据势力下仍保持着云南核心城市的地位,直至1382年明军攻克大理后彻底废弃。一座仿照内地形制的新城池在故都西南拔地而起,以致如今除了桃溪南岸还依稀可辨的羊苴咩城城墙之外,这座曾经恢弘大气的国都已杳无踪影可寻。幸而,现今大理古城外围还遗存有见证南诏大理国历史风云的历史建筑,让人怀想曾经的辉煌气度,探寻那段遥远岁月中留下的一丝痕迹。
唐贞元十年(794年)的一月,雄奇伟岸的苍山上积雪还未消融,苍洱大地间春寒料峭,苍山中和峰麓的一座神祠内却是旌旗飘扬充满暖意而又庄严肃穆。此时,南诏王异牟寻与大唐剑南节度使韦皋派来的节度巡官崔佐时在此庄严盟誓,南诏从此归附唐朝,永不叛唐。四份誓词,一册藏于苍山神祠,一册沉于洱海,一册敬献朝廷,一册留在南诏。这次会盟结束了南诏反唐四十余年的历史,将天宝战争的干戈化为玉帛,留下了一段民族和睦团结的传奇佳话。而今苍山神祠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经历代维修重建,现为山神“点苍山昭明镇国皇帝”的本主庙,至今屹立在苍山中和峰山麓苍松掩映的密林间,不时吸引历代文人骚客到此探幽访古。
道光五年(1825年),岭南才子宋湘出任大理地方官,公务之余在云南提督罗思举的陪同下到苍山神祠登山游览,面对美景挥笔写就“西南雄阔地,苍洱大名垂;众壑雪同古,此峰云更奇;神灵趋白帝,风雨下金支;莫问劫尘事,仙人方弈棋”的豪迈诗句。宋湘以在此观赏到的苍山雪和云,赞美大理山川的雄奇,笔力苍劲,章法自然,一气呵成,整体气势磅礴,雄浑博大,被后人刻成诗碑嵌于苍山神祠走廊东壁,流芳后世,为曾写就传奇的苍山神祠增添了人文风采。
与苍山神祠遥相呼应的洱水神祠,亦称“龙王庙”,位于大理古城以东洱海之滨的龙凤村,始建于唐南诏时期,现存大殿和北厢为清末重建。洱水神祠殿内供奉着白族斩蟒英雄段赤诚塑像,神祠前建有临水亭,是观山览海的绝佳之处。明嘉靖十七年知府杨仲瑗在临水亭旧址上建浩然阁,又名“天风海涛楼”,以“海阁风涛”一景名列大理四大名阁之首。清嘉庆年间,邑人杨勋在浩然阁前筑台加以重修,称为 “古临水亭”。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迤西观察使李必昌将临水亭更名为“丰乐亭”并撰联:“民乐年丰,极衰牢而上,亿兆人耕凿雍熙,秋色西来天地阔;负天面海,自元室以还,六百载沧桑兴废,浮云日变古今新。”丰乐亭匾由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和美术家、国画大师张大千的老师李梅庵亲自书写,成为地方胜景。民国年间国民党将领张冲重建丰乐亭后屡有修葺,然而经年累月的浪拍水蚀终于在1984年损毁,如今只剩台基依稀可见。
无论是临水亭还是浩然阁亦或丰乐亭,这处洱水神祠前凭海临风处视野开阔,其景致可与岳阳楼相媲美。1944年南迁喜洲办学的华中大学著名学者游国恩到丰乐亭游览后将这份景色描述为“天净如蓝,波平于掌,东山如案,苍山如屏,海阔天覆,气象万千。须臾风起,波谲云诡,烟雾迷蒙,鸥鸟出没水中若隐若现,大雨骤落,点水面如碎珠。少焉雨止日出,碧空澄海,又复如初。真滇南之胜景,风景之大观也”。其实,在浩然阁明代建成之时,流寓大理的状元杨慎就和本土名士李元阳,联袂前来参加落成庆典,分别留下《海风行》和《浩然阁记》的佳作。明清以来,浩然阁一直是文人名士聚会的首选之地。前面提及的清代岭南才子宋湘与大理诗人沙琛、李蟠根同游洱海的诗词唱和写成的《洱海行》也被后人镌刻于大理石镶嵌于洱水神祠北厢房墙壁之上。民国初年,剑川学者赵藩来游丰乐亭时也留下一联:“昆明池当属斯,仿凿习楼船,汉帝雄心驰域外;浩然阁已无存,搜遗补碑碣,唐人高咏表楹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吟咏都给这里增添了别样的风采,然而如今,洱水神祠还在,岸边却只剩下空空如也的台基和亘古不变的惊涛拍岸声。
大理古城东西两侧,除了这两座历史悠久的神祠,南诏大理国时期遗存的建筑还有古城西北,苍山应乐峰麓,桃溪和梅溪之间鼎足而立,耸立千年的三座白塔——大理举世闻名的地标性建筑——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主塔又名千寻塔,为十六级密檐式空心方形砖塔,通高69.13米,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824—859年),南北小塔拱卫千寻塔左右,为十级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高42.19米,建于大理国时期,是大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塔以南不远处,还有一座古塔,是为弘圣寺塔,亦为十六级密檐式空心方形砖塔,通高43.87米,据考证建于大理国时期。两座佛塔外形简洁,线条优美流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造型既与西安小雁塔为代表的唐代佛塔相似,四角飞檐、券洞佛龛层层交替,端庄素雅,又兼具地方特色,塔身呈纺锤形上下收缩更显挺拔秀美。大理,古为泽国,建造佛塔,除了弘扬佛法,还有震慑蛟龙,清除水患,永镇山川之意。然而明正德九年(1514年)大地震,三塔虽未倾覆,千寻塔塔身却裂开二尺,形如破竹,虽然神奇地自行复合,却也是历经千年风霜岌岌可危。李元阳还是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重做木骨修补了千寻塔和南北小塔,嵌于崇圣寺南塔上的李元阳撰《重修三塔碑记》详细地记载了这一件事。此外,李元阳还在《崇圣寺重器可宝者记》这篇文章里记载了崇圣寺五大重器分别为三塔、鸿钟、雨铜观音、证道歌佛都匾和三圣金像。杨慎来游大理,在《游点苍山记》一文中称崇圣寺七殿八楼,李元阳修复功不可没。除了三塔,李元阳也维修过弘圣寺塔,杨慎在所作《重修弘圣寺记》里记述了此事。其时,李元阳和杨慎过从甚密,杨慎还将其所收藏的岣嵝碑摹刻于弘圣寺下,并做《禹碑歌》以记此事。
崇圣寺三塔下建有崇圣寺等寺院道观,直至清末全毁只剩三塔独立,1999年在三塔后恢复重建钟楼和雨铜观音殿,2005年恢复重建规模宏大的崇圣寺,现为国家5A级景区,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一睹古塔雄姿。而相隔不远的弘圣寺塔下先后建有王舍寺、弘圣寺,明初,一些日本僧人被流放安置到大理,寓居于弘圣寺。在一个秋风肃杀的早晨,日本诗僧天祥站在满地枯叶的弘圣寺里,思乡之情骤起,此时,城墙内传来一曲哀怨的军乐《小梅花》,平添几分孤独和惆怅。他的思绪越过晨曦中的洱海和黛色的山峦飘回了远方的故乡“十年游子在天涯,一夜秋风又忆家。恨杀叶榆城上角,晓来吹入小梅花。”据考证,弘圣寺是明初日本僧人在大理客居的主要场所。大理,以开放的怀抱,诗意的山水和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抚慰了多少日本僧人的心灵。圆寂后,不少僧人入葬苍山塔林,其中就有著名的“日本四僧塔”留存至今。弘圣寺周边先后还先后建有孔明祠、关帝庙、苍麓书院、大观堂等建筑,年深日久均废弃,唯有弘圣寺塔千年独立,现存有聚仙楼、玉皇阁和老君殿等道观建筑,于闹市中独守一方寂静,充满神秘幽远的气息。
崇圣寺三塔和弘圣寺塔凝结着大理先民的智慧,更是大理妙香古国的历史见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维修中,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佛教文物,为研究南诏、大理国时期宗教文化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如今,它们已然是大理古城的文化地标,傲然屹立于苍山洱海间,向世人展现大理妙香佛国从南诏大理国沿袭至今的风韵和神采。
2
1254年,蒙古铁骑踏破了妙香佛国的宁静,随着羊苴咩城被攻破,南诏大理国500多年来的王都气势一去不返,更名换姓为“哈喇章城”,今人只有通过浩瀚书海中的文献资料窥视元代大理城的点滴。随着元代统治者对儒学的大力推行,相关史实和政令被镌石刻立,如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大理路兴举学校记》、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大理路军民总管府立 《崇奉圣旨碑》、大德十一年(1307年)《加封孔子圣诏碑》等,见证着儒学在大理发展如火如荼的势态。然而,不到百年,随着元朝统治的覆灭,这批碑刻转眼间就被投入到新城的建设之中成为垫脚石。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经过战火兵燹后的哈喇章城已是一片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大理卫指挥使周能、郑祥、都督冯诚等开始新建大理府城。很快一座严格按照中原内地规制的新城在昔日羊苴咩城东南角拔地而起,那些元代的碑刻被作为城楼的基址,永远深埋入历史的岁月中。这座新城,就是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大理古城的雏形。新建成的大理城巍峨壮观,城为矩形,四周城墙围绕,垛口俨然,设四门,南北相对,东西相错。东门为“通海门”,西门为“苍山门”,南门为“承恩门”,北门为“安远门”,四隅设有角楼。城内主干道为南北纵向,东西巷陌延伸,根据靠山面水的地形屋宇多坐西朝东,整个形成棋盘式纵横交错井然有序的布局。1383年大理府城再次南扩,扩建后原来的南门位于城中,于是置巨钟、大鼓,成为城内的谯楼,凭借地形之胜被称为襟山带海楼,“谯楼襟带”亦成为叶榆十六景之一。后来,人们改称为 “五华楼”,以示对南诏大理国那座曾经辉煌壮丽的迎宾馆建筑群的纪念。
明清两代,近600年的时间,大理府城作为大理府和太和县治所在,重兵驻防。作为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交通枢纽,人口稠密、文化兴盛、商业发达,实为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模随之不断扩大,演化形成九街十八巷的城市格局,为现今大理古城的规模布局奠定了基础。除了四座城门和五华楼,现在城内还有包括文庙武庙在内的各式庙宇,衙门、书院、私家园林、祠堂等古建筑群落,经过重建修复的大理古城东西南北四道城门和五华楼依旧巍然耸立,为今人还原出当年的繁华胜景。
民国初年成书的《大理县志稿》记载了大理主要街道的名称,这些称呼有的还沿用至今。清代街道旧名来自于约定俗成,体现了当时街区的功能。清代北门改为“三塔门”,南门为“双鹤门”,东门为“洱海门”,西门为“苍山门”,由北及南共有六座牌坊,于是,四牌坊、六牌坊的称呼沿用至今。根据地理方位的命名有 “府门口”“县门口”“书院街”“卫门口”“大水沟”“魁阁街”“青石桥”“上菜园”“东菜园”等,根据行业的特点的街道命名有“银行街”“鱼市口”“米市街”“金箔街”“打铜街”“打铁街”“卖糠巷”“卖鸡巷”等。民国时期,为体现新文化的古雅韵味,大理城的街巷名称有了一次统一的更改,留下了双鹤街(今文献路)、五华街(今复兴路南门至五华楼)、来远街(今复兴路五华楼北至人民路口)、崇仁街 (今复兴路人民路口至玉洱路口)、万安街(今复兴路玉洱路口至北门);永靖坊(今苍坪街下段)、永丰坊(今人民路下段)、善仁坊(今玉洱路上段)、仁寿坊(今玉洱路中段);清源里(今红龙井巷)、吉祥里(今博爱路南段)、延寿里(今青石桥南)、普安里(今玉洱路下段普贤寺巷);广武巷(今广武路)、经武巷、彩云巷等街坊里巷的名称,有的至今依旧为老大理人使用。
当时,顺应大理古城内西高东底的地势,形象地体现政治阶级地位,城内的主要军事政治建筑多位于城西高地一带,而民宅多聚集于城东,商业区则集中在南北城门附近,尤其是手工业者、匠人、小商贩多居住在城北。菜市则在城中鼓楼(五华楼)附近方便人们出行购买。大街沿线,除了鳞次栉比的店铺、老字号外,还在演武场、晓街子、文庙后等地有定期的临时集市,可谓货物云集、商贾辐辏、熙来攘往、热闹非凡。
会馆附近,多是来自外地的商品,以汇集众多金银店铺而得名的金箔街是大理古城的繁华所在,从南诏时期由四川内地工艺匠人手中留下的技艺还在传承,人们采购薄如纸片的金箔装饰美衣华服;在古城南北大街上走一走,天福号、务本堂、会文堂、集益书店、新民书局、明德书庄、新化书局、知新昌书店等星罗棋布,渲染得整条大街充满了文化气息。得闲去大理第一家照相馆光绘阁照个相,或是去小小的同文轩看上一场无声电影。要是夏天,渴了能在街头买碗“蜜雪”,小贩将苍山顶上的雪,调入蜜蜂和酸梅汁,沿街叫卖,喝上一口,酸甜冰爽,暑热全无。饿了就到大理最早的糕点铺——异品轩买糕点,荷香楼、天香楼、广和轩还有北门街五华斋、异美轩,红绿果子、什锦南塘、方酥、云片随你选。最好是到高居五华楼上的鼎颐祥吃点心喝茶还能看风景,才是最好的享受。向北望去,当满街的招牌中挑出一面“龙德轩”的大旗时,其时大理最有名小吃——破酥包子就新鲜出笼了!破酥包子,有甜咸两种馅料,包含洗沙、玫瑰、白糖、火腿等,千层酥皮包裹鲜甜馅料,喷香扑鼻,软糯爽口,就着一口清茶,滋味无穷,真是大理人的心头爱,也是曾经专属这座城市的味道!
时光流转,转眼六百多年的岁月从这座城市里匆匆流淌而过,新城变古城。1961年秋,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率团赴印度尼西亚和缅甸访问,返程中特意到访大理。早在1942年,郭沫若就以大理总管段功与元末云南梁王之女阿盖公主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了著名的历史话剧《孔雀胆》,如今亲自踏上了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郭老兴致大发,留下了精彩的诗作和墨宝,其中“大理”和“蝴蝶泉”二字被镌刻在了南门和蝴蝶泉边,与古都美景相得益彰,至今熠熠生辉。
如今,南门上郭老所书雄浑饱满的“大理”二字,作为大理固定文字标识,早已成为一块闪闪发亮的金字招牌。仰望城门上的”大理“二字,步入古城南门,踏着磨得光亮的石板路,穿过条石青砖垒砌的幽深券洞,仿佛穿越到了百年前的小城旧时光时空。登上城中五华楼举目四望,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尽收眼底,街道巷陌从脚下向四面延展来开,青瓦白墙的民居屋宇相连,追寻历史的痕迹,发生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的那些故事如一幅画卷向我们缓缓展开。
3
明清以来,大理城作为大理府和太和县的治所,大理府衙门、太和县衙门等行政机构都在城内,还有军事机关,现大理古城内还保留着一处完好的衙门遗址。大理古城南门往北500米,一座衙门矗立于西边高台之上,这里就是明代分巡迤西道署和清代的云南提督衙门,属于城南的军事机关,民间俗称军门。尤其是云南提督,设立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是云南省最高军事指挥中心。当时,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清除了盘踞在云南的吴三桂势力,便将原驻防保山的云南提督移驻大理府,与驻镇云南省城昆明的云贵总督、云南巡抚相呼应,形成控制云南的两大核心。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正是云南提督诺穆图带头捐资重新修葺大理城,恢复四座巍峨的门楼,规划完善南北东西纵横的大街小巷,形成了清代大理古城的基本格局。
云南提督府对面是演武场,也称校场。校场空间开阔,除了平时军士操练,也用作会场集会,发布公告,举办节庆等重大活动的场地。1950年,大理和平解放时欢迎解放军的入城仪式就在这里举行,现仍为部队营地,保留了使用功能上的延续。营区内建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军暨滇桂黔纵队第七支队烈士纪念碑”,为大理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咸丰六年(1856年),滇西爆发了杜文秀领导的大规模多民族反清农民起义。杜文秀(1823-1872),回族,字云焕,号白香,云南省保山金鸡村人。1840年鸦片战争后,云南汉回地主和商人因为兼并土地、争夺矿权矛盾冲突日益尖锐。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云南永昌府的官绅屠杀回民,制造了“永昌惨案”。杜文秀赴省会、京城奔走上诉,在回民中树立了威信。咸丰六年(1856年),昆明官绅屠杀回民,再次激化汉回矛盾,各地回民纷纷起义,开展反对清朝屠杀回民的斗争,杜文秀被推举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同年8月起义军攻占大理后,在原云南提督府内建“大元帅府”,设官建制,建立了大理政权与清分庭抗礼,坚持斗争18年。杜文秀在大理政权统治期间,响应太平天国运动的号召,实行轻赋税、重生产的政策,注意民族团结,大量启用各民族人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全盛时期,起义军控制云南半壁河山,四次打败前来进剿的清军。同治六年(1867年)十月,杜文秀组织20万大军乘胜东征进攻昆明,准备先肃清云南清军势力,再进军川黔,但因战术不当,包围昆明两年久攻不下。后因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形势急转直下,清军调集优势兵力转守为攻,起义军退守大理,东征失利。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军围攻大理,杜文秀服毒自尽,随后起义被清军镇压。杜文秀起义失败后云南提督黄武贤将其帅府恢复为提督府衙署,辛亥革命后先后归腾大、楚大及滇西师管司令部。
1942年楚大师管区司令赵诚伯在这里接待了一位尊贵的客人。虽然当时在大理的著名学者罗常培、费孝通、潘光旦、孙福熙等都是赵诚伯的座上宾,然而这位客人还是格外引人瞩目,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画家徐悲鸿。1942年2月,徐悲鸿在保山画展结束后赴大理,拜访老友赵诚伯,在大理停留三月有余,就下榻于楚大师管区司令部即曾经的云南提督衙门,杜文秀帅府。在大理期间,徐悲鸿游览了清碧溪、丰乐亭、三塔、无为寺、鸡足山等名胜古迹,留下了诸多画作,赠与赵诚伯的一幅《松鼠图》题记:“大理军署为杜文秀帅府,岁壬午,诚伯长兄驻节于此。庭后此物甚多,生擒其一,充我画材,玩竟放之,亦快事也。悲鸿记。”对于这份友情,他写诗记述道“儒雅风流赵使君,文章屈宋与争衡。苍山之下杜王府,剪烛倾谈罢不能。”在赵诚伯的支持下,徐悲鸿在大理举行过一次义卖,共卖出150多幅画收入3万多银元,全部通过富滇银行,汇往总部设在昆明的云南省各界抗敌后援会,传为一段佳话,也为这座府衙增添了传奇的色彩。
1949年12月20日大理和平解放后这里成为滇桂黔边纵七支队指挥部,后移交解放军十四军使用。1986年移交地方政府,建为大理市博物馆,历经岁月沧桑、刀光剑影的提督府内建筑已有不少改变,但仍保持原有格局。博物馆成立后,本着“保护为主,修缮为辅”的维修方针,修复、修缮了大门、紫禁门、大堂、议事厅及书房等建筑,建筑风格及格局基本保持原有的清代建筑风貌。1985年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展现大理古城历史文化的一扇窗口,每年迎接数百万的四海来客参观游览。
除了军事要地,大理还是闻名遐迩的文献名邦,早在元代,儒家文化就在大理生根发芽,直至明清时期,成为大理的主流文化。作为儒学代表的文庙建筑也散布在大理的各个地区,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当之无愧地成为大理古建筑遗存中最为突出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上的大理文庙始建于元代,明清两朝大理文庙因具有府、县双重级别而规模宏大,屡有修葺增建,一直是大理古城标志性的文化建筑。
大理文庙原址位于大理古城米市街东 (今大理一中校本部大门东)。据康熙《大理府志》记载,大理文庙由云南行省参政郝天挺所建,为元代云南最先的一批文庙之一。据立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的《大理路兴举学校记碑》记载,元初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推行儒学教化民众,其后继者脱脱木儿命郝天挺、焦征至大理督查办学并祭祀文庙之事也印证了此事。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大理路军民总管府刻立《崇奉圣旨碑》将皇帝崇奉孔子,宣明教化,保护学校的圣旨以碑刻的形式颁行于世。随后,还有《加封孔子圣诏碑》也是将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圣旨和至大二年(1309年)尚书省据旨行文各地建立“加封孔子圣诏”碑石的文告及刻立碑石职事人员名单刻碑立石的实例。1972年,《大理路兴举学校记碑》于五华楼基址出土,《崇奉圣旨碑》《加封孔子圣诏碑》也先后在古城内被发现,成为大理自元代创建文庙的最初实物见证。
明清时期,文庙在地方官员和乡绅的支持下历经天顺、成化、弘治、嘉靖年间的不断维修、扩建,规模越发宏大,形成了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群。然而也经历了正德十年(1515年)的地震和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火灾,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塑像受损,殿宇被毁,以及兵燹毁损和人为侵占,文庙屡兴屡废,依旧在大理城中占据一席之地。直至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因发展受限,经士绅合议,将大理府、县文庙合并,迁至报国寺(现文庙所在地)。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云贵总督岑毓英的倡议支持下,于报国寺原址上重建大理文庙。重建后的大理文庙,规制完整,规模宏大,建筑群坐西向东,整体为中轴线对称、逐台递进式的平面布局,逐步形成大理古城独具特色的建筑群落。民国时期,曾在文庙设劝学所,成为教化民众的重要场所。解放后,文庙附属建筑先后被拆除,改建为大理文化馆、图书馆,成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原文庙建筑仅存大成门,是整座清代文庙建筑的唯一遗存,昔日风华不再,直至2015年恢复重建后的文庙再次惊艳亮相大理古城。沿着东西向的中轴线,迈进巍峨的弘道门后就是万仞宫墙照壁,照壁后泮池上飞跨状元桥,四周雕刻着精美的汉白玉石围栏,泮池之后高高耸立着棂星门,紧随其后的大成门翘角飞檐,金碧辉煌,是唯一留存至今的清代老建筑。大成门后,庄严华美的大成殿雄踞于天子台上,正殿八根青石柱上满雕盘龙,工艺精湛气度非凡。殿内供奉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孔子金身塑像,左右两侧厢房为先贤祠和乡贤名宦祠,大成殿后还有崇圣祠等附属建筑。恢复重建后的大理文庙规制完整,建筑古朴典雅,气势恢宏,造像精美生动,既有中原正统文庙殿堂式建筑风格,又融合大理白族建筑艺术特点,成为古城内一处展现儒家历史文化底蕴的胜地。
自古文武相对,有文庙就有武庙。大理古城博爱路上红龙井酒店前矗立着一面体量硕大的照壁,这里就是曾经的武庙留存下的大照壁。大理武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俗称关帝庙,和文庙一样,武庙也具有相应规制,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层层递进,排列有棂星门、武成门、庑殿、大殿等建筑。历史上的武庙曾多次毁于战乱,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云南提督桑格和各级官员率众军士重建武庙,立下《关圣帝碑记》,康熙三十年(1691年)云南总督范承勋受云南提督诺穆图所请,在到大理视察时亲撰并书《重修关帝庙记碑》,将关帝的忠义之气推崇备至,大理武庙也凭借雄伟壮阔的大殿辉煌鼎盛成为滇西武庙之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帝除了尚武精神还象征财神代表财运亨通,因而也受到世俗民众的欢迎,除了每年关帝生辰在此举行庙会,大理武庙还是大理春蘸会的主会场。春蘸会是大理地区独有的民俗活动,又叫“迎灵官”或“办皇坛”,是民间祈福禳灾的宗教活动,大理古城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举办,活动期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武庙会也由宗教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集祭祀、歌舞、文娱、商贸于一体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代代传承,浓缩了最独特的大理民俗文化风情。
在大理文庙和武庙之间的道路上有一个南高北低的斜坡,古城的人们将这里称之为“吉利坡”。路边有两棵高耸入云的大青树,枝繁叶茂,高达数十米,树龄上百年。曾经上面栖息着成百只白鹭,往来飞舞,蔚为壮观。曾经树下的川主宫又称川庙或四川会馆,是全蜀旅榆同乡会所在地。川主宫大殿坐西向东,供奉川主李冰的塑像,神龛两侧供有药王菩萨和黑虎玄坛赵公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李冰寿诞之日,在大理的四川人便举行聚会,更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大殿对面的华丽戏台,是古城内夜间唯一的娱乐场所,大理古城内知名的戏班“云富班”、“富春班”和外地戏班“玉林班”、“天华班”、“福寿班”、“庆云班”等都在此处演出。1935年,还放映过国产默片《关东大侠》。川主宫后来改为大理市文工队驻地,现建为古榕会馆,世事更迭,只有门前的两棵大青树至今还枝繁叶茂。白族先民有在聚落或重要建筑前栽种大青树作为风水树的习俗,传说这两棵大青树一公一母,就是大理古城的风水树。过去每当有人家添丁,都要在孩子满百日这天抱出门来,到文庙、武庙拜拜,走一走吉利坡,认一认风水树,祈祷孩子将来文武双全,一生平安!
4
大理古城复兴路459号,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每天都热闹喧嚣,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古城旅游时都要到此参观,在云南省第一个专题电影博物馆和国内第一家专题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里重温和感受每个人关于电影最古老的记忆。曾经,这里是大理古城最早的电影院,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繁华热闹后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又悄无声息地归于沉寂,直至2011年,改建为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后才又重新焕发了生机。而紧接其后的一座古老建筑却被电影院所遮挡,始终被人们遗忘。这座孤单的大殿翘角飞檐,气势不减当年,这里是清代滇西北童生考举的场所——大理府考试院,原临大街,由东至西照壁、大门、过厅、大堂、考棚和后院一应俱全。大理府考试院是大理府和太和县举办科举考试的场所,明代已有,原在古城西北角,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于现址新建。大理县试,多在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通过县试即可参加府试。府试则多在四月举行,由知府主持,通过县试、府试者成为童生,可赴省城参加院试。明清两代,不知多少滇西学子从大理府考试院开启一生漫漫求取功名之路,也不知道多少人折戟沉沙于此。清咸丰同治年间,考试院毁于战火,重建后于清末改为饷械局,收储军队粮秣武器,辛亥革命后为大理专员公署,后为军产,直至1984年移交地方政府并将前院改建为大理电影院,现仅存后院考棚为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古城作为大理府、太和县的所在地,除了府学、县学,还有多所兴起于明代中期的书院在明清两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文化教育作用。古代书院一般由本地文化名人出资兴建或担任山长,拥有大量藏书和文献典籍,书院汇集了各种人才,或参加科举,或隐逸乡野,都对大理文化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理古城原有书院很多,有史可考最早的应为明弘治十二年(1499)御史谢朝宣建于城外弘圣寺塔下的苍山书院,又名苍麓书院,在当地官员的支持下,达到一定规模,并有大量学田,直至清乾隆时期逐渐荒废。
明嘉靖年间,大理文化名人李元阳闲居故里时捐资兴建中溪书院,开展文化教育。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云南提督诺穆图与乡人在其基础上扩建并更名为桂香书院。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创建桂香书院的李氏子孙刊刻了《桂香书院碑记》以记先祖功德。其后,雍正、道光年间,地方官员也很重视,均有捐资维修扩建。清代太和县令刘安科曾为桂香书院题写“文笔健于塔,书声高出城”的对联。大理著名文人李玉振也为桂香书院作“壮时能得几何,希贤希圣希天,吾侪修学尚早;古今人何不相及,立功立德立言,他日有志竟成”的对联。咸丰六年 (1856),桂香书院毁于兵火。同治十二年(1873)夏,云南巡抚岑毓英决定重建,并改名“敷文书院”,后经云南提督杨玉科捐款督建始成。清末改为大理府中学,民国时并入大理中学,现为大理一中初中部。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同知汪应昴也曾于太和府学西边捐建源泉书院,至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知府李斯佺重建并改名崇敬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知府范琼章将其列入公产,并入西云书院。西云书院是大理地区最著名的书院,创办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为云南提督杨玉科捐献府第、田产及其他产业所办,现为大理一中的前身,办学至今已145年,有着“滇西学府”的美誉。西云书院坐西向东,保留着一进四院、四合五天井的建筑格局,极具白族建筑风格特色。书院现存南花厅“湛园”为清代所建,牌坊鼎立,亭榭曲廊交错,奇花异木环绕,一派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景致,将中国古典园林风格和大理地方民族建筑特色完美结合在一起,尽显古雅秀丽的园林之风。
书院照壁上,镌刻于光绪三年(1877年)的《西云书院序碑》详细地记录了杨玉科创办西云书院的历史。杨玉科(1838-1885年),字云阶,白族,兰坪县营盘街人,祖籍湖南,清朝武将,曾任云南提督,1885年在中法战争中战死镇南关,被清政府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武愍。西云书院以迤西云阶命名,捐资办学和为国捐躯两件事令杨玉科名垂青史,于书院内敕建“杨公祠”以示褒奖。西云书院于1906年废除科举后改办新学,先后为迤西高等学堂、大理府师范传习所、大理府初级师范学堂、云南省第二模范中学堂、大理府中学堂、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省立大理中学,新中国成立先后为大理人民中学,1953年命名为 “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至今,走过了145年兴文重教不断前进的道路,也培养了成千上万杰出人才和平凡的劳动者,正是他们薪火相传,延续着大理的文化血脉,描绘出苍洱大地上最为钟灵毓秀的风景!
5
大理古城作为明清时期大理府和太和县驻地,规划完整,除了官衙民舍屋宇相连,城内还遍布道观寺院,成为城内居住百姓的精神和灵魂的依托。
一座城池由城和隍构成,护佑城池的神灵便是城隍,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供奉城隍爷的城隍庙。大理城隍庙始建于明初,正统年间和嘉靖年间,大理知府贾铨和李元阳先后重修,同治年间改为清真寺,光绪年间重修,民国年间曾用作地方法院,后为军产归部队管辖。经年累月,人们已经忘记了大殿内供奉的大理城守护神是谁,城隍庙只剩下大殿孑然独立,留下古城内现存建筑年代较早、体量宏大的古建筑能让后人遥想当年气派。因为城隍庙是民间“接金姑”民俗活动的重要场地,为满足实际需要在古城南门外双鹤桥东新建城隍庙、火神庙,而一直闲置的老城隍庙在一番休整后终于在2016年重新开放,人们可以一览城隍大殿面阔七间单檐前廊式歇山顶,雕梁画风抬梁穿斗的恢弘壮丽。
明清时期,大理古城寺庙最集中的地区则在上菜园(今博爱路口)至吉利坡一带,从南往北分布着兴福寺、雷祖殿、大我寺、火神庙、川主宫、财神殿、小生殿、弥陀寺、巧圣宫、灶君殿、文昌宫、东岳宫、眼光寺……有大寺也有小庙,各有功能,都寄托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虔诚信仰。
据道光二十三年所立《兴福寺碑记》所载,大理城南兴福寺始建于明,雍正年间重修,而后又逐渐颓坏,僧人有心修缮而力有不及,经二十多年苦心累积才终于完成,正殿虽不甚巍峨,佛像却极为庄严,住持大师法名大可,既通晓贝叶经又懂医术,具有普度众人的情怀。勤读书,能诗善画,擅长大小篆字,喜好收藏,尤其是名人书画,与文人交往甚密,受到世人的爱敬。而今,兴福寺早已不存,原址改为市委党校,现为大理古城一号院酒店。
与兴福寺相隔不远的大我寺,建于明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重修,据《重修大我寺碑记》记载,大我寺因赵州密教神僧董伽罗之后人董贤于明永乐年间赴京城开坛做法,得到明成祖朱棣的嘉赏,谓其为“天下之大,我所信任者,惟此一士也”而得名,并由皇帝特派內监至大理命太守张度地在大理古城西南角选址建造寺院,周围四十八丈,建有圣旨坊、祠堂,梵宇琳宫不可胜数,却于崇祯末不慎毁于火灾,董氏后人董邦绍极力维修,仍挡不住大我寺被左右军民逐渐侵占,直至清末,僧人广志发愿修持,多方募化新修正殿,重振大我寺。一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我寺才因倾废残败被拆除另做他用。
沿博爱路一直向北出城,有座东岳宫,供奉东岳大帝。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位居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万物发祥之地,因此泰山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掌管人间生死的重要职能,并延伸出新旧相代、固国安民,延年益寿、长命成仙,福禄官职、贵贱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统等功能。东岳庙里供奉东岳大帝,大殿两厢塑有十殿阎罗,过厅有黑白无常,刀山地狱,院内有血湖池、奈何桥,平日阴森可怖。只有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诞辰这天举行的东岳庙会至今盛况空前,大理古城周边的善男信女都前来烧香祭祖,为逝去的亲人祭奠超度,祈求生老病死的顺利循环,这一天,人们准备好活鸡、米饭、水果、茶、酒等祭品到东岳宫诵经祭拜,并在附近烧纸钱、松香,生火做饭,直至傍晚才散去。古老的民俗逐渐演化为一项隆重的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兴盛不衰。大理人相信,这天行善积德,施舍乞丐,能够积累更多的福祉,于是东岳庙会这天还可见到成群结队的 “花子”(行乞者),东岳庙会又被称为“花子会”。据说,东岳宫大门上高悬着一架算盘,两边是“人有小九九,天有大算盘”的对联,以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万事皆有定数,切莫作恶的道德观念,也体现了民间对东岳大帝如此尊崇的意义。
大理古城东北还有座眼光寺供奉道教女神眼光娘娘,专职负责医治民众眼疾的女仙,如同城内财神殿、文昌宫、火神庙、灶君殿、雷祖殿等一样具有实际功用的道教殿宇,供人们寄托朴素单纯的愿念。玉洱路下段原名“郑回里”的一条小巷尽头有座清官庙,又称郑公祠,纪念的是一位传奇人物郑回。郑回,唐代河南人,原为唐朝西泸县(今四川西昌)县令,后为南诏所俘,因有学识渊博而得到南诏王阁罗凤的重用,任为王师,后为南诏王异牟寻的清平官(宰相),积极推行汉文化,促进南诏与唐王朝重修旧好,传说《南诏德化碑》就是郑回所撰。郑回的功德被后世歌颂赞誉,奉其为本主,建清官庙,纪念这位“一腔孤愤西泸水,千古流传南诏碑”的传奇人物。至今,行走在玉洱路,不经意间依旧能瞥见清官庙已被四周房屋遮蔽无几的琉璃瓦顶,感怀起一位中原汉人在大理这片热土上颠沛流离又再度辉煌的一生。
时移世易,玉洱路下段青石桥附近的普安里,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始建的普贤寺依然香火兴旺。与其相对的文殊寺却清净无闻地淡出人们的视线。而今,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认知水平的提升,随着古城人口的增长和民居民宅的不断变迁,这些寺院逐渐消失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只有在老一辈的大理人的记忆中还闪耀着星星点点的光芒。
而说到大理古城最古老的寺庙,南门清真寺可算其中之一。南门清真寺,始建于元初,原位于苍坪街下段,规模宏大,尤其是杜文秀起义占据大理城期间,成为南门回族礼拜的重要场所。杜文秀起义失败后,南门清真寺改为大理城隍庙。1916年,回族教友集资在武庙以南建成新南门清真寺(今址),1939年在寺内成立明德小学教化回族子弟,曾作为大理回族促进会、大理回教救国协会、大理回族青年会和大理市伊斯兰教协会的所在地。1951年,中央组织慰问团对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进行慰问,授予在南门清真寺内的大理县回族联合会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锦旗一面。至今,南门清真寺依旧是大理古城伊斯兰教徒举行礼拜,进行伊斯兰宗教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离南门清真寺不远处的西门清真寺历史同样古老,始建于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和西门清真寺同为云南省内最古的清真寺之一。乾隆年间,甘肃河州(今临夏)德高望重、精通西语文字、学识渊博的哲人、大经师保善(1689--1778年)不远万里来到大理执教于西门清真寺五十余载,被教友尊称为“保老师祖”。同治元年(1862年)回族起义领袖杜文秀为了继承保老师祖的遗志,弘扬伊斯兰文化,在西门清真寺创办“都掌教学堂”,除研习古兰经、圣训外还教法、汉文、农业、医学、正史、练武,培养了一批经书兼通、富有革命思想的青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杜文秀起义失败,西门清真寺作“叛产”被没收直至1912年归还重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西门清真寺在伊斯兰教徒的努力下逐步扩建重修后面貌焕然一新,新建的朝真殿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颇具有地方民族特色,至今仍是大理城内伊斯兰教徒活动的宗教中心。
地处西南通衢要道上的大理,也是多元文化汇聚的中心。1905年,大理古城最繁华的金箔街(今平等路)下段,一座与古城建筑风格迥异的西欧教堂拔地而起,石拱大门坐北向南,礼拜堂高大敞亮,祷告室、钟楼等附属建筑一应俱全。由此,自清同治五年(1866年)就在大理传播的基督教在大理古城内终于拥有了正式的活动场所。这座名为“中华基督教礼拜堂”的教堂南北向长26米,宽12米,能容纳二百多人同时礼拜,中西合璧的装饰营造出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大理基督教堂不但传播耶稣福音,还曾开办“惠榆小学”和“福音医院”,为古城增添了新的文化风景。
随后的1927年,大理天主教堂也在大理古城人民路下段一条幽静的小巷内落成。青石垒砌的门墩,拱形门楣上长方形大理石边框正中楷书“天主堂”三个大字,门后不远处矗立着的教堂建筑坐东朝西,采用中国传统抬梁式土木结构,主体为重檐歇山顶,正面为白族“三滴水”式门楼,檐口以米字形斗拱装饰,斗拱下平板枋、额枋、挂枋均雕花,层层飞檐上装饰着白族风格的雕刻和中国传统的彩绘描金绘彩,与蓝色为基调的雕檐画壁相得益彰,更显富丽堂皇,和谐气派。门楼柱子装饰着中式楹联,四角攒尖顶的钟楼具有浓郁的中式建筑风格。门楼后为七开间进深的重檐礼拜堂,室内面积达600平方米,可容纳500多教徒礼拜。一条大理石铺砌的甬道直通东面祭坛,正中供奉着圣母像,四壁挂着圣画,显得庄严肃穆。教堂屋顶上高耸的白色十字架直插云霄,檐口均有龙凤狮象插头斗拱雕饰,翼角鳌鱼或凤凰起翅。整座教堂将白族的石作、木作、彩绘工艺和西方建筑格局完美融合,具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色彩,可谓白族文化与西方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建筑典范。大理古城内的这些宗教建筑,不论是寺庙道观还是清真寺,教堂,都见证着大理古城多种宗教和谐共荣的发展,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自成一体,形成了文化多元,极具包容性的特征,六大宗教信仰在大理古城内形成了兼容并尊、和谐共处的格局,在世界上堪称独一无二。
6
漫步古城,除了这些辉煌宏丽的建筑之外,更多的是低矮普通的民居,利用苍山溪水中冲积的鹅卵石,层层叠叠垒砌成坚实的围墙,一簇簇的仙人掌顽强地在墙上生根发芽,形成天然的围栏,一缕缕的藤蔓环绕其间,增添一份灵动摇曳的秀色。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排列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格局。依山就势引入清冽的山泉从城内穿过,房前屋后溪水潺潺,灌溉滋润着这里的每一户人家。依赖得天独厚的气候,大理四季花草繁茂,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古城里的人们也养成户户种花的习惯,户户流水,院院飘香,不但是大理的一道独特风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漫步大理古城街头巷尾,那些不起眼的屋舍下,总会流传出一个个传奇的故事。
大理明代文化名人李元阳弃官回乡后在古城内建造“默游园”,他在《默游园记》写道“园中竹树花卉,蓊郁蕃茂,芳香艳丽,十倍于初。心满意足,更无他愿。如鸟归巢,不知林深;如蛙得坎,不知海阔。”为我们描绘出大理古城内这处园林的美妙惬意。李元阳营造默游园,最终在他归隐大理时,成为他心灵的居所,在这里,他交朋会友,吟诗唱和,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和佳作,在《默游园记》里他写道“吾李氏,世居苍洱之间,城中文化坊石马井巷乃居第也。”而今,石马井还在,石马巷却不知所指,一代名人的故居也无迹可寻,实为遗憾!
而在大理古城广武路大理二小校园一角,有个沉寂的小院落却来头不小,因为这里是民国军事学家杨杰的故居。杨杰(1889—1949年)字耿光,白族,云南大理人,近代著名军事家,被称为军学泰斗。杨杰出身于滇军,曾两次东渡日本求学,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加入同盟会。先后参加过护国战争、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曾出任陆军大学教育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中国赴苏军事考察团团长,负责组织苏联援华军火物资的运输,后任国民政府驻苏联大使。1940年秋回国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顾问。他一面宣传抗日救国主张,一面从事军事理论研究。著有《欧洲各国军事考察报告》《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大军统帅学》和《战争要诀》等军事著作。抗日战争结束后,倾向中国共产党,投身于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与蒋介石决裂。1949年9月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香港中转期间被蒋介石派来的特务暗杀。杨杰故居为典型的“三坊一照壁”白族名居建筑,后扩建为四合五天井,解放后为办学使用,现仅存前院过厅及左右两侧厢房。斯人已逝,故居犹在,杨杰将军作为民国著名军事学家、民主主义战士和白族人民的优秀代表,受到世人的敬仰,这里也成为人们缅怀先人追忆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2012年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名人故居,宗族祠堂、地方会馆在大理古城也星罗棋布。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所在地常为同乡官僚、缙绅和科举之士居停聚会之处。据史料记载,大理古城中曾有四川会馆、剑川会馆、鹤庆会馆等。清末,剑川会馆被买下改为基督教福音堂,鹤庆会馆借蒋公祠而建。一进两院的蒋公祠是清廷为褒奖蒋宗汉而建的祠堂。蒋宗汉(1838~1903)字炳堂,彝族,云南鹤庆人。咸丰六年(1856年)加入清军,历任鹤庆把总、千总、守备、副将,因骁勇善战,于同治九年(1870年)升任参将,赏加总兵衔,两次获赏巴图鲁名号。光绪十一年在 “马嘉里事件”中,时任腾越总兵的蒋宗汉慷慨激昂,不畏强权,据理力争,虽败犹荣。后随冯子材给予入侵法军沉重打击。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先后任贵州提督、云南提督。任职期间关心桑梓,修书院兴水利办交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病逝于贵州提督任上,谥号壮勤。蒋宗汉死后,归葬故里。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特许其后人在大理古城四牌坊下建祠堂纪念,辛亥革命后改为鹤庆会馆,解放后为公产,先后成为中和幼儿园、大理市文物保护管所,2012年将这座古城内保存最完好、最具白族建筑特色的清代祠堂建筑群改建为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游人前来感受大理古城的独特魅力。
而对于每一个大理古城的居民,最深刻温暖的记忆还是来自于那些散布在古城街巷深处的花园茶室,从最早的上菜园杨家院到玉洱路杨家花园,从南门的花园茶室到北门的银苍茶室,从东门的琼园茶室到西门的憩茗茶室都留存着大理人最质朴亲切的回忆。作为大理最为著名的茶室,杨家花园声名在外,位置却很隐蔽,一座寻常老宅的院门,不经意就容易擦肩而过,走进院门,可谓别有洞天,花园茶室之花园名不虚传,放眼望去庭院中遍植花木,以茶花为主,杜鹃、玉兰、芍药、牡丹、玫瑰、月季、丁香、蔷薇点缀其间,争奇斗艳,各吐芬芳。假山池塘,一步一景,其间一张张大理石桌巧妙放置于花园的各个角落,支起帆布的躺椅,舒服地半坐半躺,或烤着冬日的暖阳,或躲在遮蔽暑热的阴凉下,要一壶热茶,就着点葵花籽、草豆,三五好友就能消磨一整天的闲暇时光。大理人追求的闲情逸致和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在花园茶室中体现无遗。20世纪90年代,这份洒脱超然的气息映衬着苍洱秀丽的风光吸引了无数的外国友人前来大理观光,大理古城护国路上的红山茶宾馆被指定为涉外旅游饭店,护国路一代出现了许多的“老外”,各式餐饮店、酒吧、古玩店、扎染店、画廊随之兴起,热闹的小街由此得名“洋人街”享誉中外,在改革开放不久,国人还非常保守的时期,引起诸多的好奇和关注,也彰显着大理古城包容、开放的城市气质。
大理古城依山傍水,登高远望,东边的洱海如闪着蓝色光芒的缎带,西边的苍山如屏拱卫,山环水绕怀抱着这片土地。天气晴朗的日子,在古城举目山顶可望见苍山小岑峰海拔4092米处矗立着世界海拔最高的电视台,从那里可以将整个苍洱美景尽收眼底,那里是属于登山者的视角,普通游客可以在苍山中和峰半山的中和寺找到最佳观赏点。
中和寺相传建于南诏时期,明清历代具有重修,因位于苍山中和峰而得名,现有凌霄宝殿、聚仙楼、王母殿、灵官阁等道教建筑。清康熙皇帝曾为中和寺御笔亲题“滇云拱极”石匾,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九月九日云南提督偏图在《御笔钦题中和山匾题记》中详细叙述了康熙皇帝题赐中和山的经过,可惜“滇云拱极”的石匾在解放前已经被毁坏。从这里居高临下俯瞰大理城,整座城池方正规整,四座城门把守于东西南北,南北水库好像两只眼睛仰望苍穹。城内,屋宇相连,城外道路纵横,田畴万里,绿油油的田地如地毯铺展至洱海边,一片片村庄点缀其间,描绘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山水画卷。
这里是故国王都,也是边疆小城,这里拥有最辉煌的过去,也走过漫长黯淡的时光,苍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见证着这片土地上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洱海里日夜不息的浪涛在柔声倾诉属于这里的传奇。蔚蓝的晴空下,温柔的风吹过,抚慰着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人的心房。这里有最清新的田园风光,这里有最厚重醇香的人文历史,这里有最绚丽多姿的名族风情,这里就是大理,一辈子都不愿离开的地方,这里就是大理古城,凝聚时光淬炼的一曲华章!
编辑手记:
作为一座曾经的都城,大理古城自有其如书画般的浑厚和如山海般的气度。背靠雄伟连绵的苍山和庄严肃穆的寺观,面对碧波浩渺的洱海,古城内的五华楼、元帅府、文武庙、规整的街道、布局严格的建筑群,甚至是城门上的匾额和城墙的某一块青砖,都在向我们展示,这幅苍洱画卷所包含的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大理古城自建成起就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阶层和谐共存,体现了都城该有的气度。该文作者以时间为纵轴,以城内各元素为横轴,描写了大理古城的规制沿革、政治变迁、文化沿袭,没有灯红酒绿与喧嚣浮躁,这才是大理古城的“魅力与精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