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仰文化结构的变迁
——以日本动漫《怪化猫》为例

2018-01-25 10:00刘克华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关键词:妖怪人类日本

刘克华 白 露(东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在日本民间信仰传承中,妖怪是指超出人类理解范围的奇异现象,或者是指引发这些现象、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的非日常、非科学的存在。妖怪在日本也被称作“物怪”“魔物”等。以妖怪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涵盖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并与文学、历史学、宗教学、艺术学、戏剧等领域的研究相互渗透。在民俗学领域,妖怪文化作为一般信仰之一,与预兆、禁忌、谚语等共同构成了民俗学中“民间信仰”的研究范畴。

“妖怪学”这一名称始于明治后期,但是并未像其他学问一样,由其研究者们集结成学会或者研究机构。制约妖怪学发展的最大因素,无疑是近代科学。近代科学将“妖怪”归为“迷信”这一领域,并企图将其消灭。但是如今看来,“妖怪们”并未因为近代科学、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完全消失。它们继续在都市传说、小说等领域“存活”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妖怪与妖怪学这门学问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依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存在。

不仅如此,“妖怪学”甚至还获得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新妖怪学”的概念。“新妖怪学”是由日本学者小松和彦在《妖怪学新考》(2007)中提出的,它的研究对象为人类想象中创造出的妖怪,换言之,“新妖怪学”是研究作为文化现象的妖怪的学问[1]11。妖怪已经成为一种与人类存在着深刻而复杂的关系,并存在于人类想象的世界中的事物。因此,“妖怪学”实际上已经成为“妖怪文化学”,是一门通过妖怪来深入了解人性的“人类学”。研究创造出这些妖怪的人类与其精神结构是“妖怪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妖怪文化通过电视剧、动漫等现代传媒途径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怪化猫》是由东映动画制作、富士电视台播出的怪谈动画作品,为动画《怪ayakashi》中的最后一个单元《化猫》的续作,全篇包含《座敷童子》《海坊主》《无颜怪》《鵺》和《化猫》五个故事。这五个故事均以日本妖怪为原型,以围绕这些妖怪的著名怪谈为蓝本对怪谈进行了大幅度地改造。这些以传统妖怪文化为基础的全新故事引发了热议。动漫播出后,凭借优秀的故事结构、对当下日本社会现象的深刻揭露与动画特有的浮世绘画风和华丽的视觉效果而备受好评。目前学界对于动画《怪化猫》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其浮世绘风格以及色彩运用的美学基础上,对其中体现的民俗学内涵的研究则较为匮乏。

鉴于此,本文拟以《怪化猫》为例,试图通过分析妖怪文化中妖怪主体、故事结构、传达意义、社会效果等方面在都市化改造进程的变化趋势,探究日本人精神结构、信仰所发生的变化。

一、妖怪与日本人

妖怪文化在日本历史悠久,受社会发展水平和科学认知的局限,江户时代之前,妖怪文化还停留在鬼怪、幽灵等低级认知阶段,远未形成体系化。然而到了江户时代,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及认知水平的提升,妖怪学内部分支渐趋明确,并逐渐走向体系化,对日本人的宗教信仰、精神归宿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妖怪文化可以说是日本人精神领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基于此,妖怪学在日本形成了特定的研究脉络,并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发展。

1.日本妖怪学的研究脉络

日本妖怪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妖怪学的研究领域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其中一个研究方向主张对那些相信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妖怪与种种妖怪现象的人们所叙述的妖怪进行研究。另一领域则是注重对于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妖怪进行研究。但在实际的研究中,这两个领域往往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近代妖怪学研究早期重要人物之一井上圆了在其代表作《妖怪学》中使用心理学理论对日本的妖怪文化进行了研究。 他指出,“妖怪”具有广泛意义,“是所有属于怪异、不可思议事情的总称”[1]14。他从妖怪的来源将妖怪分为物理性妖怪和心理性妖怪两大类,又将物理性妖怪细分为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几类,将心理性妖怪分为病理性、迷信性、经验性和超理性等几类。由此可知,在井上圆了看来,妖怪学和科学是分不开的。

井上圆了之后近代日本妖怪学研究的两位代表人物是柳田国男和小松和彦。著名民俗学者柳田国男从民俗学视角对“妖怪学”进行了翔实的研究。他在日本全国各地收集妖怪的种类,明确其分布情况,并对妖怪以及幽灵的概念加以区别,此外还通过妖怪引发神灵信仰走向衰退的现象对妖怪加以说明。1956年,柳田国男将自身从事妖怪研究以来的相关论文进行汇总,发表了其妖怪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妖怪谈义》(1968),对于妖怪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田国男之后,日本妖怪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其中,介绍和解读存在于民间艺能、民间传承中的妖怪形象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如阿布主计的《妖怪学入门》(1968)、阿部正路的《日本的妖怪们》(1981)等。并且在研究妖怪“附身”现象、“魔”所支配的现象、以及文学领域也都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小松和彦。

小松和彦(2007)在其著作《妖怪学新考》提出了“妖怪学”的三大潮流[2]14。一是运用科学知识来否定妖怪现象以及妖怪的存在的研究。这些研究者们将妖怪划为“迷信”这一范围,试图通过科学的解释,将人们从“迷信”中解救出来。他们认为只要消灭了对于妖怪的信念,人类就能得到幸福。第二个潮流是试图通过现代医学,将对于妖怪现象的信任归结于幻觉、幻听、妄想现象等。这一方法特别被用来解释有关“附身”等现象。第三个潮流则是社会学方向的“妖怪学”。这一方向主张将妖怪是否属于迷信这一问题暂时搁置,而注重调查人们相信的妖怪及其产生与发展的社会背景,试图探寻其功能及其中体现出的信仰生活。

然而妖怪学、妖怪研究的发展仍然困难重重。“妖怪=迷信=现代人所不需要的东西”这一认知观在处于高度成长期的日本社会中不断蔓延开来。

2.妖怪学在现代的发展:失去的阴暗与新生

上文中提到,制约妖怪学发展的最大因素是近代科学。近代科学将“妖怪”归为“迷信”并企图对其进行消灭。但是妖怪并未因为近代科学、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完全消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妖怪与妖怪学这门学问,对于现代都市中生活着的人们来说依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

1980年代之后,妖怪文化得到了广泛关注。从这时起,普通民众对于妖怪文化的兴趣及热情空前高涨。宫田登在其著作《妖怪的民俗学》中指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残存着令人不可思议的世界,这个世界对现实产生影响,并为我们的日产生活带去某种意义”[2]30。他认为,妖怪文化实际上正反映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

妖怪学,或者说妖怪文化,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妖怪文化相关的学术书籍、妖怪图画、解说论著等相继问世,而在电视剧、动漫等新型大众媒介中,妖怪这一题材也引起民众极大地关注。

毫无疑问,妖怪文化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儿童,甚至是成年人,也会一边因为妖怪形象和各种不可思议的现象感到恐惧,一边又在内心中期待着妖怪的出现。现代社会中,只要现代人的内心深处仍存在着恐惧和不安,只要社会的某个角落仍存在着各种“黑暗”,妖怪就会以传闻、科幻小说等各种形式继续生存下去。都市人依靠着敏锐而细腻的感受性,借助妖怪文化控诉着社会发展中的扭曲,秩序的混乱,并试图通过妖怪文化寻求解答与救赎。

二、动漫《怪化猫》与都市化改造中体现的日本人精神结构

本文将以动漫《怪化猫》中的五个怪谈故事为例,通过将动漫中改造之后的妖怪形象、故事结构与妖怪的传统形象、怪谈故事结构进行深度对比,探究其妖怪文化的都市化改造中体现的日本人精神结构的变迁。

1.《怪化猫》中对妖怪文化的改造

(1)座敷童子

在日本传统的妖怪文化当中,座敷童子(ざしきわらし)最初是在日本东北地区,在家庭内突然出现的小孩子模样的妖怪[3]326。座敷童子的出现,意味着这一家族将会逐渐呈现繁荣昌盛之势,座敷童子的消失则会导致家族走向衰退。因此可以说,座敷童子是能够为家庭带来幸福和好运的妖怪。

然而,在《怪化猫》中,座敷童子却被改造成了一个充满悲痛与厄运的存在。一个被人追杀的怀孕妇人逃到了一家旅馆,由于客满,老板娘把她带到一间不住人的房间歇脚。在去房间的路上妇人听到了小孩的声音,但是旅馆里并没客人带小孩来住。原来,这家旅馆曾经是家妓院,妓院里的女人怀孕了都是由老板娘堕的胎,而这些没出生就死了的小孩的怨恨让他们变成了妖怪。最后,女人的母爱拯救了这些婴儿的亡灵。

结合社会情况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故事实际上影射了都市社会中的严峻问题——堕胎问题。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一些年轻夫妇结婚之后,在心智尚未成熟、经济尚未独立的情况下,因为无力承担新生命降生所带来的一系列责任而选择对其进行扼杀,动画毫无疑问是在探讨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

那么,动画是如何通过对于座敷童子故事的改造来揭示都市人的内心世界的呢?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来探究一下妖怪的存在方式。有些妖怪是人在生前化身而成的,有些则是在死后化身为妖怪进行复仇。特别是那些对现世还存有念想,或含冤死后形成的死灵或妖怪,因为强大的怨念会再次出现在生前之人面前。就如同动画中的座敷童子,因为生命被扼杀而存在着强大的怨念,以至于最终借助妖怪这一形象重返人间,寻求复仇以及最终的救赎。这些怨灵的出现,实际上正是深刻的社会问题“妖怪化”后的具体形态。动画通过对座敷童子妖怪形象的改造,将“生育”“堕胎”“母爱”等涉及生命伦理及人性的问题残酷而深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引发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反思。

(2)海坊主

海坊主(うみぼうず),传说是在日本全国各地的海面上出现的妖怪,也被称作“海法师”“海座头”“海入道”“船入道”[3]1113。海坊主一般身形巨大并且全身漆黑。在日本妖怪文化中,若在海上航行时遇到海坊主,须将收获的鱼类献给海神,否则船只与主人均会遭到海坊主的袭击。

而在《怪化猫》的《海坊主》一篇当中,海坊主实际上指的是欺骗妹妹代替自己祭海的高僧(日语里和尚写作“坊主”)。五十年前高僧欺骗妹妹代替自己祭海而苟活,但他因妹妹替自己去死而产生的愧疚与恐惧所产生的怨念把海域幻化成了妖怪之海。

动画中海坊主的出现把剧情推向了一个小高潮。海坊主在桥头弹奏着琵琶,询问每一个人真正害怕的事物。尽管人们口中所说的并非内心真正惧怕的东西,但海坊主却将每个人真正惧怕的东西的幻像展现在人们面前,蚕食人心控制感官的恐怖蔓延在众人之间。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内心中存在着安全领域,但同时也存在着“黑暗”——不被人们为了生存而获得的理性与伦理所控制的“无意识”的领域。那里潜伏着的“妖怪”只要一旦机会到来,就会侵犯人类的“意识”领域,从而控制人类。这种情况表现为对于某个事物异常的执著心。这种执着会控制人的行动,甚至危害他人活动及生命安全。动画中海坊主自己不愿去死的执着之心促使其亲手将妹妹葬身大海。之后,对于妹妹产生的顽固而执着的愧疚之心又促使妖怪的形成。因此我们可以说,“妖怪”的真身其实就就潜伏于都市人内心的“恐惧”与“黑暗”之中。

(3)无脸怪

无脸怪(のっぺらぼう)是一种外形与人类似,唯独脸上没有眼睛、鼻子和嘴的日本妖怪,经常出现在落语、怪谈等文学作品中。无脸怪作为妖怪只是以吓人为目的,并不会对人类产生更为严重的伤害。在一些地方怪谈中,无脸怪也被称为“ずんべら坊”(意为“马马虎虎、吊儿郎当的人”)。其中,津轻弘前(今青森县弘前市)怪谈中的“ずんべら坊”最为著名。该怪谈中说一个拥有出色歌喉的男人在山间小路上听到了远比自己更加出色的歌声,询问对方身份时却发现对方是没有脸的无脸怪。男人受到了惊吓逃到邻村的友人家中,却发现友人也变成了无脸怪。无脸怪的传统妖怪形象由此形成了怪谈故事的基本结构。

而在动漫《怪化猫》中,无脸怪这一传统形象及相关故事内涵得到了全新改造。故事的女主人公对于母亲的要求言听计从,逐渐失去了个性与自我。为了满足母亲的虚荣心与家族的兴旺而嫁入贵族家庭,却遭受婆家人和丈夫的虐待。她因为悲伤与抑郁而自杀,却因为自己杀死了丈夫家的人而需要承受刑罚,无脸怪则在每次处刑前将其救出,并送回夫家,由此陷入了无限轮回的境地。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脸怪实际上就是女主人自己。她对于母亲的教导言听计从,以至于完全失去了自我,成为了甚至不记得自己以前样貌和身份的“无脸怪”。无脸怪实际上是她内心的悲哀与压抑幻化而成的妖怪。在动漫《怪化猫》中,“无脸怪”这一妖怪形象的内涵得到了极大地丰富,从之前单纯的没有脸的妖怪,转化成迷失自我、丧失个性的灵魂,妖怪的形象也完成了由物怪到人的转变。

关于自我意识,土居健郎在其著作《日本人的心理结构》中曾指出:“日语是常常省略第一人称代词的,这样一来,反倒迫使人们要格外强调无自我意识。”[4]99在集体主义至上的日本社会,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即使个人会承受痛苦,也不希望脱离集体。在《无脸怪》中,女主人公为了母亲与家族的兴旺而宁愿忍受被虐待的痛苦,牺牲自我利益。对于女主人公来说,母亲与家族无疑是自身立足的根本,如果与集体对立,将会使自身丧失立足之地。因此为了表示个人对集体的忠诚,放弃个人与集体的对立成为唯一的选择。

经过动漫改造之后的怪谈《无脸怪》,实际上正是反映了集体主义至上原则下个人的生存状态。为了保全个人的立足之地、维护自身与社会之间的纽带,有时不得不承受个体的痛苦与个人利益的丧失。在当今社会中,被迫放弃自我与个人利益,忘记个体本来面目的“无脸怪”绝非个例,而已成为一个尴尬而严峻的社会问题。

(4)鵺

鵺(ぬえ)出现于《平家物语》中,是一种拥有猴子的头、狸的身躯、老虎的四肢和蛇的尾巴的怪物。《平家物语》中记载,平安时代末期,鵺经常于夜间出没在近卫天皇所居住的御所清凉殿,天皇深感恐惧,招揽高僧施法却未能驱除。随后天皇命令源赖政作为驱魔者,源赖政成功将鵺射杀,这一事件也被称作“黑云退治”。实际上,鵺是一种在夜间发出悲伤的啼叫声的鸟[3]P529。因其叫声过于悲伤,而被认为会招致不幸。

动漫《怪化猫》的《鵺》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得到一种神秘的沉香“东大寺”的人就能得到天下。想要得到“东大寺”的四人便慕名前来,用闻香的方法来决出胜负。但是比赛当天只有三人到场,在比赛过程中却发现了第四位参赛者的尸体,并不断听到鵺的悲鸣。最后发现第四位参赛者是被其他三位参赛中的一位杀死,而沉香“东大寺”的所有者琉璃姬也惨死于一位参赛者刀下。原来,所有的参赛者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死亡了,而琉璃姬还有仆人老婆婆都是沉香“东大寺”变化而成的。沉香“东大寺”化作妖怪,将渴望通过得到沉香而得天下的人折磨致死,每个夜晚让他们继续进行着永无止境的组香游戏,以致鵺的悲鸣不绝于耳。“东大寺”为了保持自己沉香的盛名,制造出能给拥有它的人带来荣华富贵的传闻,并将这些慕名前来的人一一杀害。而为了得到天下,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与无尽的财富,一波又一波的人来到这里。被自私与贪婪蒙蔽了双眼的人最终死于彼此与“东大寺”的幻想之下。

《鵺》篇中借用“鵺”这一物怪的形象与其悲鸣,描绘了一个存在于幻象之中,被自私、贪婪与欲望束缚的充满着神秘与悲伤的世界。鵺实际上是为那些束缚于自己的贪婪与欲望中,无法得到救赎的灵魂而悲鸣。

(5)化猫

化猫(化け猫),如其名称所示,是由猫变化而成的妖怪。猫因其具有的特性——眼睛的夜视性,瞳孔奇妙的色彩,走路不发出声音等——而被赋予了妖怪化的能力。日本妖怪大全中记载[3]568,安永年间(1772-1781)居住于泉州堺市(今大阪府堺市)的平濑,夜间阅读兵书的时候突然被一只巨大的手抓住。震惊之余平濑提刀将其砍断,翌日早晨发现其为一只巨大的猫的爪子,原是猫化作妖怪作祟。在日本,有老猫易化作妖怪的传闻,也有养猫三年易化作妖怪,或猫的重量达到一定程度易化作妖怪的传闻。另外,也有当家中出现死者则必须将猫寄存于其他人家,否则猫易侵扰死者身体形成妖怪之类的传闻。

动漫《怪化猫》的《化猫篇》主要讲述了地下铁开通之际,几个看上去毫不相关的人被关在一节独立车厢内。在列车行驶过程中这节车厢里不断出现恐怖的猫妖,车厢里的人陆续消失。最后发现一切事由均来自一个枉死女记者的复仇。这节车厢内看似毫无关系的乘客,实际上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女记者的惨死相关。但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选择了说谎或者缄口不语,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动漫将满含怨恨的人类灵魂寄托在传统的猫妖形象之上,通过其恐怖的复仇行为,抨击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自私、背叛与冷漠。

日语中有“他人”这一词汇,主要是指自己以外的人;外人,无血缘关系者;局外人,旁人。关于“他人”概念,土居健郎在《日本人的心理结构》中指出:“日本人认为只要他人不介入自己的圈内,那么他永远是他人,与自己所处的彼此依赖的社会毫无干系。”[4]52可见,“他人”在日本人精神结构中处于与“内”相对的“外”部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他人身上所发生的事,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则多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但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则会骤然转变态度。《化猫篇》中的女记者发现了市长贪污内幕,试图将其公之于众。由于涉及各方利益而最终被杀害。然而直接或间接看到、听到真相的人们却因为事件主人公是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他人”,而选择隐藏真相,并且在事件爆发时也并没有进行悔过而是极力为自己开脱,最终导致怨恨积聚酿成悲剧。

《化猫篇》中女记者的怨恨形成物怪,而选择对真相视而不见、缄口不言语的旁观者们则加剧了这一悲剧的形成。可以说在现代都市,引发人类恐惧的不再是自然事物——猫,而转为人类本身——女记者的怨恨与群众的自私、冷漠,由此产生的物怪无疑是人类内心的外在表象化。换言之,现代的妖怪形象,存在于都市人的内心之中。

2.妖怪文化改造中的精神探索

人们的内心时常存在着恐惧感。除去疾病因素,触发人类内心恐惧感的客观危险因子存在于外部环境。小松和彦将这种外部环境归结于三个方面[2]p32。一,自然因素。自然中隐藏着危险,自然的某些状态容易使人产生不安与戒备心,并可能激发人们对于妖怪的幻想。地震、雷电、火灾、洪水等现象更会成为恐惧的对象,并由此与妖怪文化相连。二,人类创造出的工具、建筑物等也会因为场合、情况的不同而具有危险因素。例如附着在器物上的妖怪、“鬼屋”等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危险因素。都市中被创造出的物体也极有可能引发人们的恐惧,如高层建筑物等。第三种危险因子是人类自身。人类在某种情况下也会具有危险性,成为妖怪。死者的灵魂,甚至是生者的灵魂都有袭击人类的可能。

纵观近些年活跃于文学、影视等领域的妖怪形象,大多数以人类形态的幽灵(亡灵)的形式出现。究其原因在于,现代人虽然已经不再相信动物会变成妖怪这一现象,然而仍旧有很多人相信人类形态的幽灵是存在的。比如近几年大热的“学校怪谈”,其中包含着丰富的都市女性的幽灵形象。这一趋势实际上反映出现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疏远,人类对于自然的恐惧之心正在逐渐丧失。

因而,在现代都市空间中,引发人类恐惧的不再是自然事物,而转为人类本身。如同动漫《怪化猫》中经过改造之后的怪谈一样,这样的故事被认为是一种人类内心的外在表象化形式。破坏了社会道德、社会秩序,做了身为人类不应该做的事的人,在民俗社会中难以存在,因而将其化身为“魔”“妖怪”,并且从社会中抹杀掉。

妖怪文化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电视剧、动漫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的生活当中,这一现象也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关于妖怪的话题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一个原因在于:

人类拥有的好奇心——与对于“不可思议的事物”的追求。这种渴求之心,一方面推动着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一方面又激发着人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想象力创造出了不同于人类社会的另一个“异世界”。另一原因在于,现代社会中人们内心深处隐藏着的不安、恐惧与“黑暗”。这些恐惧与黑暗通过妖怪形象获得了“实体”,反映当今社会发生着的众多社会问题。妖怪文化实际上随着现代都市生活的变化、人们内心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人们内心的黑暗,正在不断地扩大。可以说,只要人类存在,人类对于未知的好奇与恐惧就不会停止,那么妖怪文化的生命力也永远不会消逝。

如同柳田国男所预言的那样,一百年后、两百年后,妖怪们也会以与那个时代相符合的形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如果妖怪不再出现的时代到来的话,也意味着人类不再存在的时代,人类逐渐灭绝的时代到来了。

三、结语

妖怪文化是日本人精神领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随着都市生活的发展,妖怪文化未因近代科学、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完全消失。妖怪学这门学问,对现代都市中生活着的人们来说依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存在。

近年来,妖怪文化通过电视剧、动漫等现代传媒途径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动画《怪化猫》以日本妖怪为原型,将围绕这些妖怪的著名怪谈作为蓝本,对怪谈进行了大幅度地改造。动画中出现的怨灵与妖怪,实际上正是深刻的社会问题“妖怪化”后的具体形态。通过改造后的座敷童子、海坊主等妖怪形象将“堕胎”“母爱”“贪婪”等当下都市中存在的涉及生命伦理及人性的问题残酷而深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试图引发人们的对这些问题的反思。现代的都市空间中,引发人类恐惧的不再是自然事物,而转为人类本身。“妖怪”实际上存在于都市人内心的黑暗角落。

因此我们也可预测,只要人类存在,人类对于未知的好奇与恐惧就不会停止,妖怪文化势必在今后也会继续活跃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猜你喜欢
妖怪人类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黄金时代》日本版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妖怪来了
妖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