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新华小学 朱碧月/文
在中国数以万计的成语中,“呕心沥血”算是很特殊的一个了。“呕心”,讲的是诗人李贺的故事;“沥血”,出自文学家韩愈的诗。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成了我们常用的成语ü “呕心沥血”。现在人们常用它来形容为了工作或是某些事情而穷思苦索,费尽心血。
韩愈和李贺是一对互相赏识的忘年之交,将这两者的故事组合成一个成语,也算得上是一桩相得益彰的美事。
我对这个成语中的李贺很感兴趣。李贺,字长吉,后人称其为“诗鬼”。你可能会有疑问:“鬼”在中国文化中的意象是阴森可怕、令人心惊胆寒的,为何李贺会被称为“诗鬼”呢?这是因为李贺的诗想象力极为丰富,经常运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在当时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的说法。
李贺虽有大才,可天妒英才,他的一生并不顺遂。李贺的字“长吉”意蕴着“长长久久的吉祥幸福”,寄托着父亲对他最美好的祝福。但事与愿违,李贺因怀才不遇,终日郁郁寡欢,加上疾病缠身,在27岁时就去世了,可谓英年早逝。
说起英年早逝,我不由得想起与他同病相怜的另一位诗人ü 王勃。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使这两位一生多舛的诗人有着惊人相似的命运。
李贺和王勃都生活在诗歌艺术最为璀璨的唐朝。王勃出生在初唐,而李贺则生活在晚唐。他们二人从小就显现出了不一般的才情,都因诗文出色,被冠以“神童”的称号,早早地就出名了。也许是光芒太过夺目,以致招来很多小人的嫉妒,所以他们后期的发展都不如意。李贺只做了三年的九品官;王勃就更惨了,还曾在狱中待过一段时间。满腹的才华和抱负却因人生的曲折波动而无法施展,这是一件多么压抑的事情。
然而,不幸却并没有停住脚步。同是在27岁时,王勃溺水而亡;而李贺,则是病死在床榻上……他们的早逝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但幸运的是,他们的诗并没有被人忘记,反而在历经岁月的打磨之后,愈发显得光芒万丈。
这正是应了那句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李贺和王勃二人,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