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雅祺
(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30)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沉淀,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了发展新时代。5G网络和AI相辅相成,将会大力促进人工智能的应用和普及。
人工智能(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项企图赋予人类思维和意识的新型系统。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扩展到生活的多个领域,如智能家居、机器人、智慧城市等,并在逐步发展壮大[1],具有以下特点。
人工智能是多种学科、领域经过不断发展进步而摩擦产生的结晶体,涉及内容极广,包容性极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将为更多领域注入新兴力量。
人工智能是一个拥有人类思维和意识的系统。为了防止它局限于人类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片面了解,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更需要结合实践来发现问题。
目前,人工智能的开发技术尚未成熟。研发初期是特别需要经验和探索的新时期,人工智能还存在许多神秘未知的性能。这一特点决定了人工智能还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科研人员不断努力开发。
2017年以来,电信通信新技术、新业务、新服务层出不穷,万物互联已经初具规模,视频、音乐、游戏等业务带来流量经营的爆发,不限量、免流量成为新时代的新选择。经济融合分享、人工智能等新兴富有潜力股的领域,成为电信行业数字化演进不断进取的力量来源。技术上,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如澳大利亚、新加坡关闭2G网络的同时,4G网络普及成为当前移动宽带的主流网络。此外,新加坡确保户外4G网络覆盖率到达99%;日本和韩国等的网络已接近全国覆盖。当下,5G技术被推上了发展风向口,北美、欧洲和国内全面开展5G网络的研究,关键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技术的进步和硬件性能的提升,大大提升了通信行业的战略地位,其他行业如果缺失通信业的支撑,将寸步难行[2]。
当前,通信业最具有发展活力的是5G技术。经过研究积累,5G技术在标准制定和网络搭建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这项技术是继4G之后面向世界信息通信发展的新兴产业,将以前无所有的传输速度连接世界的通信网络,为更多需要低时延的高科技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立足当前,5G技术的研发和标准制定并不成熟。随着产业链的不断成熟,展望未来,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多数领域将人工智能这项技术放置于重要战略计划,以寻求产业的转型突破。企图将系统赋予人类思维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而实现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港口和智能家居等行业发展。通信行业积极打造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应用,如港口选择AI开始尝试智能机器人搬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交通业在无人机、无人驾驶等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工业上的智能流水线,购物领域的VR智能换装,教育业的全面评测、高效化辅导等。
智慧城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种智能技术,对巨量的数据进行快速分类、集中、准确的分析,并且做出智能化处理。这是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也是城市化产业升级和新型社会形态形成的动力源。智慧城市的搭建不仅需要开发智慧、智能芯片、物理设备等基本因素,还需要信息技术核心的通信技术和通信的数字化转型。
当下,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太快,通信数字信息化发展不断壮大,通信行业乘上了现代化技术的“高速列车”。用户的体验感将在AI的加入下发生巨变,人工智能将改变以往的智能手机,发展更好的智慧手机。据相关部门预测,2025年,90%的终端用户将受益于智能手机个性化和智能化服务。目前,华为、小米等领先企业正在计划集成芯片和云的核心技术,为广大终端用户致力打造更好的智慧体验。
智能电视可以为用户提供超清视频,与用户形成人机交互。这种电视操作简单,不仅可以观看丰富的电视节目,还可以实现与人的对话,通过数据进行自主判断,实现超高的可靠性和智能性。
通过智能语音识别,实现语音与文字间的智能转换,分析、匹配大数据,能够辨别骚扰、诈骗等网络电话。
科技是把双刃剑。人工智能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必然导致通信业面临新的难题与挑战。
人类在视频、音乐、游戏上得到的满足会趋向于对画面更高品质的追求。视频流量的爆发已经成为当下的潮流。更多的人对高画质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网络传输速率的要求也会更加严格。一部流畅清晰的电影可以更好地为用户带来舒适体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运营商需着重考虑如何降低网络延迟和加大网络传输速率。
人工智能行业的繁荣发展必然会改变当前社会格局,对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冲击,数字技能人才将得到特别的重视。相对来说,自动化机器的投入使用会显著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社会对劳动力人才的需求日渐降低,通信行业人士也不可避免地面对职业挑战。
通信行业要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时代下抓准机遇,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人工智能的爆发意味着通信流量的爆发,通信行业的能源损耗也会遇到空前难题。同时,人工智能对CPU、传感器等方面需求强烈[3]。这就需要相关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提供雄厚的硬件支撑,使人工智能像新能源一样推动行业发展。
中国大多行业如超市购物、出行打车、外卖送餐等行业的用户数据,都按照公共服务数据纳入统计范围。生活被网络全面覆盖,所有的智能行为都需要网络作为载体。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下,个人隐私问题若得不到安全保障,一旦网络发生侵害,所有的AI将无法运行。因此,要深刻认知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网络威胁的持久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潜在的网络威胁往往不被用户所察觉,一般的企业很难幸免。
国家应当建立通信、医疗等相关领域的数据库共享机制,从立法角度明确数据的归属问题。2018年是决定5G发展的一年,需要相关企业相互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关键技术上的突破,抢占国际5G网络市场。
政府及教育行业需要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人才的培养,为高校智能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良好合作。未来的一个长期挑战是帮助通信行业的工人了解、学习新兴技术,以保障公众利益与社会的稳定发展[4]。政府和工业应及时确定哪些工作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并为受影响的工人提供再培训和再就业的机会,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节能降耗。
谷歌企业已经将人工智能投入到节能减排中,把机器学习引入数据中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操控计算机服务器和相关的散热系统,进而达到节省能耗的目的。这项尝试帮助谷歌节省了40%的能源消耗,使谷歌整体能效提升15%。AI彻底解决设备管理低效的短板,需从能耗管理出发,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软件—硬件—云处理三合一,采取深度学习算法发展神经网络,预测并改进数据中心能源消耗,从而节约通信行业能源与成本。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保护地球环境,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节能减排是国家经济转型的需要,也是通信运营商有义务遵从的政策。
网络已经扎深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安全是相关企业、政府所要保障的首要任务。因此,通信等相关部门要制定长远性保护措施,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保护机制,防止用户信息外泄,从而为用户打造绿色上网环境和网络保驾护航。
人工智能以5G通信技术为基础,极具有发展潜力,是我国信息化和产业化的重要举措。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通信行业必将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引领世界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同时,国家应尽快建立数据库共享机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人才储备,大力发展硬件设备,从而在人工智能的风向口顺势而上,打造中国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