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第一课时的精彩
——品钱冬梅《大还是小》教学

2018-01-25 01:40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7期
关键词:用语词语课文

孙 健

在公开课教学中,执教第一课时的实在不多,能够堪称经典的,更是少之又少。

不知从何时开始,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似乎只能是:(1)把课文读正确,读出流利、有感情;(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厘清课文层次;(3)简单提出自己的见解;(4)识写本课生字。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过程设计原本无可厚非,能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踏实达成已实属难得。但也正是这样的教学活动,造成了教学环节的固化,以至于常年来始终如此教学,学生早已深谙此道,不等教师教,学生已知道今天的几个教学环节,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再则,教学环节的亦步亦趋,常年不变,看似条理清晰,实则重复之处颇多,有时只满足于走过场,走形式,而忽视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了儿童本位的存在。

正因为第一课时的教学简单、刻板,很少有教师耗费更多心思细细打磨第一课时,他们宁愿按照一般的教学套路将第一课时草草了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二课时,放在解读文本的精彩部分,以期打造自己心目中的精彩课堂。

努力追求一堂课的精彩教学是每一名教师的职责,但为了第二课时的精彩,而有意无意间疏忽懈怠了第一课时的教学,是否有“拆东墙补西墙”之嫌?既然有课时之分,理应让它们各司其职,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领略文本的秘妙。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我们尚未将自己的脚步踏出如此之远。

第一课时是学生与文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此时,学生对文本尚处于一种朦胧状态,教师应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引导学生走近文本,亲近语言。如果教师抓住这一前提展开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也可以很精彩。

下文以钱冬梅老师执教的统编本一年级《大还是小》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设计第一课时,才会使整个课堂情趣盎然,灵动扎实。钱老师在第一课时只是带着一年级的学生写写生字,读读课文,聊聊内容,说说想法。但这样的课堂,看似简单朴实,实则暗藏玄机。

一、游戏化的教学设计

大声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语文课,一定要书声琅琅。在钱老师的课堂上,朗读随处可见,教师范读,学生自读,个读,齐读,读词语,读句子,即便用“三处一小读,五处一大读”来形容整堂课的朗读亦不为过。

应该说,像这样大批量的朗读,在低年级第一课时教学中是必要的。但是更多的时候,这样大量的朗读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随着课堂的不断推进,我们会见到学生的朗读越来越无趣,越来越索然无味。可喜的是,在钱老师的课堂上,这样的情况自始至终从未出现过。且看钱老师是如何指导朗读的。

课文的第2、第4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所在,学生初读这两段文字显得晦涩、拖拉,或有读错字、读破句的情况出现。钱老师深谙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情况,课前早有预设。当课堂上出现此种情况时,钱老师将这段话中的关键词语单独拎出,由读句段转换成读词语,降低了朗读难度。形式上的转换,带来自信心的高涨。即便是入学仅仅两个多月的一年级学生,面对词语完全可以轻装上阵,学习的积极性就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读好词语,钱老师又将难度适当提高,将刚才的词语放入各个分句中,再请学生试读。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不再觉得难读,反而将它视之为挑战,越读越带劲。之后,当钱老师再请学生读第2、第4自然段时,学生的畏难情绪已经消失殆尽,朗读水平大幅度提高。然而,钱老师仍不满足,再次带着学生往前迈一步,一边做句子中描写的动作,一边大声朗读。因为动作的加入,学生再次朗读时自然不能再看书本,朗读早已演变成背诵,无形中积累了课文的语言文字。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钱老师将朗读指导设计成游戏闯关,由读词到读句,由读句到读段,再到读出动作,由易到难,稳步推进,逐步上升。学生由生涩到正确,由正确到流利,再到背诵积累,学得认真,学得欢快,学得扎实。因为游戏化的教学设计,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二、家常式的教学用语

教师的教学用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简单梳理钱老师的课堂教学用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句子的铺排,更没有矫情的做作,如同和学生聊家常一般,亲切自然,娓娓道来。但若是细细品读这些课堂教学用语,不难发现,钱老师的任何一句话语看似随意,实则意有所指。

当学生一边做着动作,一边朗读完课文第2、第4自然段时,钱老师顺势接上一句:“啊,我终于明白‘觉得自己很大’的原因了。原来是因为——”学生听了,恍然大悟,将第2自然段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回答得清楚明了。这样的教学用语,旨在引导。

当一名学生很腼腆地站起来,轻声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胆子很小”时,钱老师微微一笑,亲切地回应道:“我知道,但当你站起来的那一刻,胆子已经大起来了。”之后的课堂,这名学生越来越自信,声音越来越响亮。这样的教学用语,旨在激励。

当学生困惑于“有时候,我觉得自己_____”的句式训练时,钱老师及时提醒学生:“有时候,表示并不是所有的时候。在课堂上,我们有时候干什么呀?”一语点醒梦中人,学生的思维迅速打开,畅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所作所为。这样的教学用语,旨在唤醒。

像这样的教学片段,俯拾皆是。面对不同的学生,钱老师总是如此这般,用最浅显易懂的家常式教学用语,或引导,或激励,或唤醒,带着学生行走在课堂之上。学生倾听着钱老师家常式的教学用语,不但能很快理解教师的要求,而且能迅速调整学习状态,做出恰当的回应。因为家常式的教学用语,课堂变得亲近起来。

三、趣味性的教学氛围

就一堂课而言,决定教学质量的最关键因素也许并不是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只有产生愉悦积极的情感交流,才能形成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产生扎实有效的教学效果。

在钱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专心地侧耳倾听,积极踊跃地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快乐地放松下来,身心愉悦地走进学习场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效果的达成,恰恰源于钱老师善于营造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氛围。

比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和“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时,钱老师出示同一张课文插图,读前一个句子,将图片逐渐放大,读后一个句子,将图片逐渐缩小。如此一对比,无须钱老师多费口舌,学生已了然于胸。读到“很大”时,声音高亢而响亮,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读到“很小”时,声音轻细而悠悠,羞涩之情溢于言表。一张图片,两个特效,教师教得用心,学生学得开心,趣味盎然的教学气氛自然形成,弥漫在整间教室。

以上所述仅仅只是课堂的某一个教学环节。钱老师总能在不经意间营造出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氛围,朗读如此,点评如此,写字亦如此。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听得认真,学得快乐,和钱老师一起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因为趣味性的教学氛围,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钱老师的第一课时教学,活跃、亲切、生动,她的教学设计、教学用语、教学氛围,总是依据一年级教学的整体目标而设计,总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展开,不矫情,不做作,自然而灵动,扎实而有效。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心之所向的课堂。

这样的第一课时,是不是也很精彩呢?

猜你喜欢
用语词语课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找词语
背课文的小偷
用上礼貌用语,写“打电话”的故事
背课文
礼貌用语大家学!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