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的“同课异构课”带给我的收获

2018-01-24 11:40蔡盈利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8期
关键词:数学

蔡盈利

摘要:“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了解了空间几何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认识了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之后所研究的,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既能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数学猜想能力,这部分内容能体现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为学习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奠定基础,为学生今后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数型结合法。

关键词:平行定理 直线与平面 数学

听了李老师的这堂课之后有以下几个亮点很值得我学习:

1.“自然引入”激發学生学习热情

李老师首先通过师生互动复习了直线与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对这三种位置关系的三种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进行演示,并指出平行关系是本节课也是立体几何模块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接着复习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发现利用定义判断直线和平面是否平行只需判断直线和平面有没有公共点,但是直线是无限伸长、平面是无限延展,如何保证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呢?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感受到接下来研究直线与平面平行所要满足的具体条件什么,对本节课充满了好奇。通过设置问题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自然引入”让学生在充满好奇的求知欲中来学习新知识,同时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自然过渡”唤起学生的思考

李老师首先通过教室现有的一些实例(灯管与天花板的关系,直尺移动时与周围墙面的关系等)让学生进行直观感受;其次让学生从前面第一章的简单几何体的直观图中去观察,寻找线面平行的案例,使用所学的几何体中的例子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比较连贯,“自然过渡”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及教材设计的本意,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奠定基础;另外李老师还使用简单的几何模型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索,有利于学生进行几何的抽象概括,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唤起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归纳等猜想出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经历了整个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思考问题的能力。

3.“自然引申”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本节课李老师讲述了一个例题和三个变式训练,例题与变式训练的设置以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这一考点知识始终为中心,主要利用情境、互相配合、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独立思考、交流等形式解决问题,进而总结本节课直线与平面平行这一知识的本质-------概括为:一线面外、一线面内、两线平行从而推出线面平行。例题讲解之后又“自然引申”了三个变式训练,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及时总结解决直线与平面平行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紧扣,教师始终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充分理解,使得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水到渠成。

4.“自然强调”使学生成就于细微处

例题讲解中李老师特别强调需注意问题(三要素):线在平面外,线在平面内,两线平行。规范的解题步骤,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展示线面平行的关系,此题可以帮助学生由线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书写。学生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以学生讲述、老师板书的方式来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让学生体会“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加深巩固判定定理,运用定理的关键是找平行线,归纳平面内平行关系的转化:中位线、平行四边形,平行线的传递性,这些细微处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李老师强调得及时到位。

5 “自然教态”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环境造人,环境育人”李老师整堂课都是以真诚友爱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讲解生动、幽默、风趣,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和典范,具有感召力,能与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甚至是完全错误,也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大多数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真正让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投入其中,乐此不疲;.李老师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渊博学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经过这节课身临其境的听课学习活动,我感受颇多,总之一句话:教有定则但无定法,只有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索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

猜你喜欢
数学
中等数学
中等数学
中等数学
中等数学
中等数学
我们爱数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难过,因为我看到数学就难过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