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梅
摘 要:职业精神培养作为职业院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具备知、情、意、行要素。本文分析提出,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过程既要遵循德育的基本规律,也要体现自身特点,并构建自身知识体系,设置自身的场域,自觉实践。
关键词:职业院校 职业精神培养 规律
课 题: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招标课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研究与实践”(编号:GXZJ2016ZD03,主持人:杨捷)研究成果。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紧迫和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大规模的技术技能人才做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技术技能人才具备较高水平的职业精神。加强职业精神教育,提高职业精神水平,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从职业精神的内涵看,职业精神属于德育的内容,所以职业精神的培养过程是德育过程,应该遵循德育的规律。
一、职业精神培养要素
职业精神培养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职业精神认知与践行,逐步提高职业精神水平,形成良好职业精神的过程,这个培养过程主要包含知、情、意、行四个要素。
知,是对职业精神的认识,是学生对职业精神的各要素,如: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理想和职业荣誉等行为规范、准则、要求的理解和掌握。知是学生职业精神形成的基础,只有正确认识职业精神,才能产生正确的职业精神情感和行为。
情,指职业精神的情感,是职业院校学生认识和践行职业精神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表现为他们对职业精神各层面表现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是职业精神内化的重要因素。职业精神情感的形成对职业精神信念形成具有直接影响,对职业精神的实践具有定向的作用,是培养职业精神行为的催化剂。
意,即道德意志,是学生克服各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践行职业精神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即学生在进行敬业、勤业、精业、立业、创业等职业精神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克服障碍、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决心,是职业精神养成的重要保证。
行,是指在有一定的职业精神认知、情感、意志的支配下所采取的敬业、勤业、精业、立业、创业等职业精神的自觉实践,是践行职业精神采取的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行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关键和标志。
二、职业精神培养规律及特点
职业精神是一个精神体系,既包含遵守职业道德、职业伦理、职业操守,也包含建立在职业理想、职业信仰之上的精神追求,所以职业精神培养既遵循德育规律,也有自身的特点。
1.职业精神培养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一般来说,职业精神培养从职业精神的正确认知开始,“知之深而愛之切”,学生在对职业精神的充分认知下产生强烈的职业精神情感,推动学生克服困难和干扰,主动反复践行职业精神,最终形成个体职业精神。在培养中,各要素紧密联系、相互影响,职业精神的养成是各要素统一和谐发展的结果。
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知、情、意、行各要素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例如“知行脱节”或“言而不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职业精神养成的具体情况和教师的特长,选择不同开端、不同教学程序,如以情促知、以行育情,并不断提高要求,最后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2.职业精神培养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职业精神不是人天生具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与人们各种交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影响形成的。职业院校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职业精神的养成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如老师、父母、亲戚、好友、实习时接触的师傅和同事等,影响的因素十分广泛,所以职业精神培养具有社会性。
职业精神养成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它的认识、产生和发展更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把学生职业精神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职业精神要求联系在一起,为职业精神的认知和践行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学生在实践活动和交往中更容易接受教育和影响。学生是否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衡量和检验。
3.职业精神培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Deci和Ryan(1985)提出的动机理论认为,人们自主选择从事的活动比出于外在目的而从事的活动更具有激励效果,内在动机更强。职业院校的学生作为“准职业人”,主要是在校园和课堂里接受职业精神教育,他们独立和自主意识比较强,思想活跃,相比较而言更喜欢根据自己的兴趣对教育内容和要求进行评价和选择。职业精神培养的成效,主要来自于主体积极、主动的努力和追求,所以职业院校职业精神培养更需要主动性。
主动性的激发,使受教育者为了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主动根据社会和教育者的要求,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觉树立职业精神行为目标,自觉接受职业精神教育,自觉体验职业精神各项要求,形成职业精神养成的自觉性。自觉性是职业精神培养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的最好动力,也是职业精神养成最关键的因素。
4.职业精神培养的反复性和渐进性
职业精神的养成是知、情、意、行矛盾斗争的统一实现,需要长期的影响和塑造,它的形成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多次反复。职业精神培养从遵守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纪律,到形成职业理念、职业信念、职业操守,到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团队合作和科学创新较稳定的职业行为,目标是多层次的,需要经过反复实践。
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自控能力较弱,加上社会影响因素广泛而复杂,在职业精神养成的过程中,有时旧的矛盾解决了又出现新的矛盾,有时已经解决的矛盾再次出现,影响职业精神养成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交替产生,学生思想会时起时伏,经常反复,学生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职业精神水平不断发展,逐渐提高。
三、促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策略
根据职业精神培养的要素,遵循职业精神培养的规律,构建职业精神培养自身知识体系,设置职业精神培养自身的场域,引导和促进学生开展职业精神实践,将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精神形成和发展。
1.建立系统的职业精神培养的知识体系
目前,职业精神培养的知识比较分散,缺乏体系,没有与文化课、专业课及实践课融合,导致培养内容单一、枯燥,培养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认知职业精神。
职业院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行为特点,将职业精神培养目标列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中,充实和完善职业精神培养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课堂学习中,职业精神培养的内容除了德育课程的内容外,学校可以开发能帮助学生系统认知职业精神的校本教材,例如《职业精神读本》,同时按专业分析归纳和整理各行业需具备的职业精神,形成与专业结合的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在课外的学习和活动中,学校可以把《大国工匠》纪录片或系列丛书、当地各行业的劳动模范典型案例、学校“技能之星”成长案例等作为课外的学习内容,形成“层层递进,结合专业,课内外衔接”的系统的职业精神培养知识体系。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职业情感
职业精神要成为职业院校学生个体自觉自愿的内在修养、内在价值规范,不仅强调认知感悟和反复教育,更要创设情境化的教育,引发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融入情感的认知才能记忆深刻。
职业精神培养的情境创设就是教师根据培养的目标和需要,创设能引起学生对职业精神产生共鸣的环境或情景,给学生积极的感化和熏陶,唤起学生对职业精神情感的正向响应,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比如: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方法,使学生进入“职业人”的角色,引导学生体验践行职业精神各项要求所获得的愉快和满足,激发学生对良好职业精神的敬佩和仰慕之情;在德育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选择职业精神优秀榜样案例,特别是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或与学生生活相近的优秀案例,并设置两难情境,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判断、选择等体验,引导学生主动、自觉、自愿地参与思想情感的体验,充分唤起学生职业精神正向的情感体验。
3.构建实践平台践行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职业精神培养离不开实践。职业院校的职业精神培養更要充分发挥实训、实习和顶岗实习等特殊场域的作用,以实践为载体,开展有效的职业精神培养。
在专业课的实训教学中,仿真的工作环境、严格的岗位要求、标准规范的操作程序、高精度的产品要求,有利于学生自觉践行职业精神。在一次次的实训中,学生意志得到加强,职业精神内化得到一步步提升。
在顶岗实习环节中,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为学生职业精神的磨炼和行为养成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具体、更加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生通过实际生产和操作,真实地体验企业制度、岗位纪律、团队协作、产品标准的要求和岗位职责,加上师傅的榜样作用,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促进对职业精神的认同,并自觉践行职业精神的要求。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体验到良好职业精神带来的成就感。这种积极的体验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精神行为的外化和良好职业精神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刘晓航.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张宏.论知情意行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5).
[3]高明,陈美玲.高校德育过程规律解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作者单位:南宁市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