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练
金融去杠杆大背景下,新一轮监管风暴来袭,非标转标将是大势所趋。
2017年,在金融去杠杆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引导下,金融监管的广度不断拓展,力度也不断加大,无论是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还是同业、通道、资管、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都无一幸免地受到金融监管政策的辐射和影响。
进入2018年,金融监管政策非但没有放松,反而有进一步加强的迹象,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岁末年初的金融监管政策不断出台,尤其是在新年伊始,监管层即着力对资管、信托、委托贷款、债券交易、股权质押等业务进行全面的去通道、去杠杆,新年之初全面加码监管实属罕见。
当市场对2017年的金融强监管仍心有余悸之际,1月13日晚,银监会又发布三份重磅政策文件。第一,为持续推动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向纵深发展,银监会决定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对外发布《关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4号文);第二,为加强政策执行,突出工作重点,银监会同时印发《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意见》;第三,《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要点》。
实际上,早在2017年4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5号文),都是针对整治市场乱象,“5号文”直指“十乱象”,而2018年的“4号文”重点聚焦于八大乱象共22个小项,主要包括明确2018年重点整治公司治理不健全、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利益输送、违法违规展业、案件与操作风险、行业廉洁风险共八方面。由此可见,上述“八大乱象”基本涵盖了银行业市场乱象和存在问题的主要类别,同时单独列举了监管履职方面的负面清单。
为把握好监管的力度和节奏,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4号文”明确规定实行新老划断。对于存量业务,区分问题性质、产生原因和造成后果等情况,给予一定的消化期和过渡期,差别化处置;对于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开展以后(2017年5月1日后)的新增业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依法查处。需要强调的是,此次新规并未对新增业务设置过渡期,表明新老划断的标准更为严格。
银监会“4号文”再次强调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市场乱象,监管机构“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抓住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形成监管合力和长效机制。字里行间措辞严厉,监管高压愈演愈烈,新一轮监管风暴正渐行渐近。
2018年新一轮监管来势迅猛,与2017年银监会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简称“三三四十”)专项整治阶段时摸底式、询问式的监管要求不完全相同,显而易见,“4号文”对市场乱象的整治工作是有备而来,不设过渡期、整治随即开始即是明显的标志。
根据“4号文”的具体内容,2017年整改工作开启日期为5月10日,但是考虑当时市场对监管尚未“适应”,机构情绪极为悲观,银监会在通气会上做出了相对柔和的表态,并对自查报告的提交进度给予了一定时间的宽限,但是2018年“4号文”在时间要求上则更为果断。从报告提交的具体时间安排来看,整改工作每半年上报一次,并将贯穿2018年全年,据此,监管的因素将继续成为影响市场的主线。
刚刚过去的2017年被市场称为“最严监管年”,虽然2018年刚过去半个多月,但监管政策出台的密度和频率并不比2017年低。2017年,监管对机构情绪和市场调整影响最大的阶段,莫过于“三三四十”专项整治,导致随后债市收益率快速走高。
而2018年1月的“4号文”则是接棒“三三四十”,将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工作由表面问题进一步推入深层次问题,开始针对造就市场乱象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进行梳理、纠偏和整治。这向市场传递出明显的信号:2017年的从严监管没有结束,2018年会延续严监管趋势,而且范围会更广,时间会更久,力度会更大。
对投资者而言,充分理解监管才能应对监管,既要从业务层面,更要从监管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目标去分析解读。对投资者有利的事,当前的监管不仅会告诉市场它要整治什么,也会告诉市场它在开展工作时候的整体思路和工作重点,做到监管的透明和信息传递的有效,让市场形成“不能违规、不敢违规、不愿违规”的合规文化。根据华创证券债券团队的分析,“4号文”及其附件给市场透露出的监管思路和主要信息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治理乱象取得了阶段性结果,但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工作仍未结束,还需进一步推进。“4号文”整体立意是在2017年各项专项治理工作全面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照2018年整治乱象工作给出的相关要点,梳理风险隐患并及时整改,形成“整改-评估-整改”的工作机制。
根据监管层的表述,目前金融风险高发多发的形势依然严峻,尽管2017年治理乱象的工作取得了诸多阶段性成效,遏制了金融市场乱象和违法违规行为高发多发势头,但是“市场乱象生成的深层次原因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打赢银行业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的任务仍很艰巨”。
由此可见,2017年只是治理乱象的第一阶段,即“控制乱象增量”,2018年监管要更进一步“解决乱象的根源”;在2017年摸清底细的基础上,2018年监管的重点是“即刻整改”。从这个角度看,“4号文”就是2017“三三四十”工作的延续和具体操作的落地,未来深入整治工作的影响会更猛烈、更持久。
第二,新老划断的标准比市场想象的更严格,风暴模式即时开启。对于监管的影响程度,“新老划断”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如果老业务持续且设置新业务整改的过渡期,市场往往容易对监管影响产生偏乐观的解读。
“4号文”针对新老划断给予了及其透明的解释,且没有给予过渡期,并在附件一的工作意见中,监管新规对于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开展以后(2017年5月1日后)的新增业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依法查处。而针对2017年工作的评估报告提交时间是3月10日;2018年整治工作报告的提交时间是6月10日和12月10日。endprint
由此可见,此次整治工作即时开始,且要向前追溯到2017年5月10日,对于整治工作开始后依然抱有侥幸心理,继续做大业务规模的机构,监管惩罚可能会更严厉一些,而整治工作的即时开展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也会更显著一些。
第三,不要盲目担心“处置风险的风险”、“制约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创新停滞不前”,这些都不是整治乱象的制约条件,监管都已细致筹谋。市场机构对监管心存侥幸或叫苦连篇时,往往会拿出以上问题作为论战的焦点,而“4号文”及监管层的相关说明已针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阐述,既要打破市场对监管放松的幻想,又要稳定市场情绪,消弭不必要的市场恐慌。
从政策内容来看,市场担心的问题监管早已有所考虑,目前的政策是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推出的,既然有了前一年专项治理和评估的基础,当前监管工作的推进只会更有底气,也会更加坚决。
第四,监管从多个角度劝解市場参与主体,正确理解当前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树立新的长效化工作思路。“4号文”及其附件其实向市场传递了很多信息,总结为一句话就是“监管环境变了,市场要适应新的环境”。
从监管的严格程度看,“4号文”强调处罚和问责,提出严查案件风险,按照“一案三查、上追两级”的要求触发问责,发挥“处罚一个、震慑一片”的警示作用;从持续时间看,整治乱象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的一项常态化重点工作;从监管自身变化看,未来要强调并表监管、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监管部门之间会形成监管合力,提升监管的有效性。
从本质上看,监管已经从过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监管”的双重角色,开始回归到从严监管、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定位,监管部门的职责更加明确,市场机构则应顺势而变,更主动更快速调整才能赢取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逆势而动则将承担更惨痛的代价。
尽管市场对监管的强度有所预期,但2017年12月金融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对强监管的准备稍显不足。随着信用扩张增速的大幅下行,结构性调整仍有较大空间,从价格走势上看,对流动性的影响更偏重于量的收紧。12月的社会融资增速大降,贷款全面回落,居民的中长期贷款也呈现环比下行之势,M2增速更是回落至8.2%;而委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虽然高企,但这可能是金融机构在监管新规正式发布前进行业务冲量的孤注一掷。
根据恒大研究院的分析,2017年12月的金融数据低于预期,主要由于年末银行信贷额度限制、MPA考核、资本充足率等因素形成短期扰动,年末非标融资收益率持续上行,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较为旺盛。按照历史惯例,银行年末多进行项目储备预留年初投放,加之近期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均旨在封堵非标融资渠道,表外融资难度增大,表外回归表内程度将进一步深化,预计2018年年初信贷投放将显著提升,有力支撑社会融资规模。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12月M2增速创历史新低,并且显著低于名义GDP的规模,主要收缩因子来自金融去杠杆,减少金融部门内部资金循环和嵌套,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货币派生环境。只要金融去杠杆的政策导向不变,未来M2将继续维持在低位运行区间。
另一方面12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14万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5738亿元,外币贷款新增168亿元,表外融资新增3567亿元,直接融资新增1413亿元。低于预期部分主要来自于新增信贷,在银行额度耗尽的情况下,社会融资规模明显弱于季节性,叠加金融去杠杆进程的持续推进,表外非标融资资金供给明显收缩。表内投放减少导致社会融资弱于季节性,强监管下表外融资将收缩,表外回表内、非标转标将是大势所趋。
由于监管一直在封堵表外融资通道,短期表外融资肯定将收缩。12月的表外融资新增3567亿元,同比少增3676亿元,其中,新增信托贷款2288亿元,新增委托贷款602亿元。受金融去杠杆的影响,12月表外融资明显弱于季节性,信托贷款是增长主力,委托贷款同比增量大幅萎缩。从全年来看,新增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15.3%,比2016年的17.1%明显下降。
尤其是10月份以来,随着非标收益率的明显提升,2-3年贷款类信托收益率升至7.9%,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并不弱。但12月出台的银信合作“55号文”叫停银信通道业务,银信通道融资需求明显受到监管的压制。进入2018年,监管对融资通道的封堵有增无减。近期出台的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及监管对于资管产品投资信托贷款的意见指导,均体现出监管对于非标融资坚决封堵的态度。因此,未来表外融资需求将面临两大趋势,一是回归表内;是通过产品设计在交易所及银登中心等机构实现非标转标,短期表外融资规模难增。
12月存款新增-7929亿元,存款余额同比增速为9%,环比增速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存款新增1.3万亿元为增长主力,M2增速8.2%,增速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并创历史新低。12月影响存款派生的原因除了新增信贷大幅减少外,也与金融去杠杆带来的同业存款派生能力的降低密切相关,12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减少9129亿元。
此外,12月财政存款减少弱于季节性,一定程度上拖累存款的增速。12月末M2增速创历史新低,且低于名义GDP增速的情况历史上少见,其主要收缩因子来自金融去杠杆,减少金融部门内部资金循环和嵌套,这虽然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货币派生环境,但贷款缩量及金融去杠杆会影响同业存款的派生能力。在去杠杆的背景下,2018年,M2增速仍将保持个位数运行。
而在直接融资方面,12月新增1413亿元,同比多增2633亿元。12月债券发行利率保持高位,继续影响企业发债意愿,债券融资新增621亿元,维持低量;股票融资新增792亿元,同比规模基本持平。
不过,IPO融资趋缓对社会融资规模下行也有影响且仍将持续。自从2017年10月新一任发审委开始正式审核首发申请以来,终身问责制对于审核风格的改变将有很大的影响,审核进一步趋严,近三个月的首发过会家数均仅为18家,通过率在50%-60%,与以往相比大幅降低。再考虑到当前IPO排队企业仅剩461家,堰塞湖压力有所降低,预计2018年的IPO发行节奏会比2017年有所下行,大致在300-350家的区间内。endprint
与IPO融资审核新政相比,近期对权益市场影响最为直接的因素则是股权质押新规。新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规范质押杠杆比例,防范大比例流动性风险。单一证券公司、单一资管产品作为融出方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0%、15%,单只股票市场整体质押比例不超过50%(即股本数量比例),证券公司设置的股票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即初始交易金额与质押标的证券市值的比率)。第二,规范质押交易金额,禁止小额业务。首笔初始交易金额不得低于500万元,后续每次不得低于50万元。第三,加强对资金融入方以及用途的两头围堵。融入方不得为金融机构或相关业务的其他机构或者产品,严禁资金用于打新和买入股票等。
本次质押新规自2018年3月12日起实施,新老划断使其对存量业务的影响有限。根据统计,当前质押比例高于50%的上市公司有127家,加上40%-50%共有330家,其中,市值在300亿元以上的比例为8%,100亿-300亿元为36%,100亿元以下为56%。预计在整体金融协调效应下,融资环境趋严的闭环将持续加速流动性数量的下行,未来中小盘高估值板块的流动性仍会加速析出。
从债券市场看,监管的影响将从前期的情绪为主转为机构行为调整为主。由于市场对监管的目的、态度和要求更加熟悉,不会再像2017年二季度一样产生由于情绪极度恶化而带来的市场快速调整,未来监管所产生的情绪影响有所钝化。但是,随着监管执行力度的加强,整改内容的具象化且逐步涉及业务本质,机构行为的调整将主导监管对于市场的影响过程。
伴随着监管政策的频频落地,机构将进入被动去杠杆阶段,未来收益率仍有较大的上行压力。随着监管和机构间博弈的升级,机构行为逐步调整进入主动去杠杆阶段,收益率曲线开始出现平坦化的修复,但是由于新增配置力量的不足,市场仍将处于震荡环境之中。在新的规则下,机构业务重新布局调整,市场回归本源,监管影响出清,债券也将回归基本面、流动性、供需关系的主导环境。
在12月M2增速创历史新低、社融规模低于预期的情况下,监管层并未放松对资管资金对接非标业务的规范,且在现有已知的通道上对非标对接的信贷业务进行全面的封堵。
1月12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发布《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再次重申并强调私募基金备案的注意事项,明确私募基金的投资不应是借贷活动,“私募投资基金是一种由基金和投资者承担风险,并通过主动风险管理,获取风险性投资收益的投资活动。私募基金财产债务由私募基金财产本身承担,投资者以其出资为限,分享投资收益和承担风险。
根据中基协最新发布《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明确了下列三种情况不属于私募基金范围,未来不再予以备案:1.底层标的为民间借贷、小额贷款、保理资产等《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七)》所提及的属于借贷性质的资产或其收(受)益权;2.通过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方式直接或间接从事借贷活动的;3.通过特殊目的载体、投资类企业等方式变相从事上述活动的。而且,从2月12日起,协会将不再办理不属于私募投资基金范围的产品的新增申请和在审申请。
协会同时指出,私募基金应当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任何形式的“资金池”业务,不得存在短募长投、期限错配、分离定价、滚动发行、集合运作等违规操作;涉及关联交易的,应当在风险揭示书中向投资者披露关联关系情况,并提交证明底层资产估值公允的材料、有效实施的关联交易风险控制制度、不损害投资人合法权益的承诺函等相关文件;对投资人进行风险提示时,风险揭示书“投资者声明”部分所列的13类签字项应由全体投资人逐项签字确认。
此外,根据证监会的通知,近期各地证监局也对券商资管计划的投资渠道进行了相应的规制,尤其是涉及信贷业务的券商资管计划更是监管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上海证监局关于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参与贷款类业务的监管规定,具体要求如下:1.不得新增参与银行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贷款类业务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一对多);2.已参与上述贷款类业务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自然到期结束,不得展期;3.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一对一)参与上述贷款类业务的,管理人应切实履行管理人职责,向上应穿透识别委托人的资金来源,确保资金来源为委托人自有资金,不存在委托人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况;向下做好借款人的尽职调查、信用风险防范等工作,其他监管机构有相关要求的也应服从其规定。
而且,已参与上述贷款类业务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发生兑付风险的,管理人应及时向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报告。管理人应切实履行职责,做好风险处置工作,不得刚性兑付,同时应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
再结合此前重要的几项规则:资管新规限制非标业务、银信合作业务严格限制、多家信托承诺2018年信托通道业务只降不增、委贷新规禁止任何受托资金和不具备贷款资质的机构作为委托人发放委托贷款等,再加上刚刚发布的整治市场乱象的文件,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监管已基本形成了四条道路联合封堵非标的态势。对非标的打压已成为当前整治市场乱象的重点工作,且已上升到“一行三会”同步协调出台监管政策的较高层面。
在多方强力封堵后,非标资产投资未来很可能集中在官方认可的部分交易平台,虽然这几个平台登记或流通的资产暂时未达到“一行三会”制定的“标准化资产”认定标准,但在监管无处不在的大环境下,它们至少可以成为非标资产投放的重要渠道。
在面临近十几年最严厉的监管格局下,2018年非标业务量或将呈现巨额缩量的趋势。从目前看来,表外资产回归表内的进程在2018年一定会加速进行,这也是监管层所愿意看到的金融回归本源的局面。
虽然尚未有正式文件的出台,但已有多家券商资管收到了口头通知,实际上已暂停投资信托贷款的券商集合和基金专户新增产品的备案,这也符合2017年以来监管层一以贯之的监管趋严的趋势。结合2017年出台的大资管新规来看,未来债权类业务应属于持牌金融机构的特许經营业务,券商资管、私募基金将回归到不能做债权类业务(借贷及类借贷业务)的起点。endprint
在非标和资管投资通道被封堵的同时,此外,市场还于近期传出了“根据2018年同业存单备案新规,各家银行同业存单备案额度将限定在2017年9月末总负债的三分之一,再刨除同业负债后的所得值”的消息。
据了解,同业业务在过去两三年成为监管套利以及推升金融体系杠杆水平的重要工具。实际上,2017年的相关政策已经逐渐收紧,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监管力度再次加大。银监会于1月5日下发的《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规定,对于同业客户,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监管要求,其风险暴露不得超过一级资本的25%;并对同业客户风险暴露设置了4年过渡期。
与此同时,根据相关报道,央行重新设定了2018年同业存单年度备案额度测算公式,即2018年各家银行的额度将限定在2017年9月末总负债的三分之一再减去同业负债后的所得值。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启跃表示,额度管理新政将对部分依赖同业资金程度较高的银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防风险,去杠杆”的监管基调下,2017年以来,监管层密集发布相关去杠杆的政策,经过一年多的整治,高杠杆市场乱象初步得到遏制。根据银监会的数据,截至2017年11月,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同业负债自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收缩,其余额分别比年初减少2.8万亿元和8306亿元。此外,2017年前11个月同业理财累计净减3万亿元,理财中的委外投资较年初减少5888亿元。与此同时,2017年以来,代表金融体系流动性的M2增速持续在低位运行。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金融部门加杠杆主要是通过开展表外业务、理财业务、同业业务、委外业务、通道业务、代持业务等多种渠道,其中不少资金在空转、在套利,并导致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上升。在2017年加强金融监管初显成效的背景下,近期针对债券交易、同业存单、委托贷款等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相关指标和业务规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抓住了金融部门高杠杆问题的要害。上述政策落地实施,堵住了监管套利、脱实向虚的行为,有利于引导金融回归本源,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線。”
针对市场乱象整治的思路,监管层提出了四个需要协调的关系:“稳”与“进”,短期化和常态化,合规发展和金融创新,防范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上述“四个关系”的描述表明了未来监管工作的基调、节奏、发展方向和核心目标,值得市场重点关注。
本次政策文件对于从金融机构到监管机构的报送全抄送的要求,使得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存在隐匿问题、选择性报送的空间,表明监管细化的程度非常高。这也呼应了“4号文”第一条的内容:所有人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国家、市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首先要学会敬畏市场,而且要学会用正确的风险认识意识去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这是所有市场参与机构及个人都需要在2018年年初看清楚的事情,如果意识走偏了,可能不仅是思想会犯错误,投资收益也会很不好看。
华宝证券认为,总体来看,“4号文”包括两个附件实际上非常清晰地指明了未来两个方面的监管方向,即公司治理和人员问责,并以此为契机,力争从根源上重塑金融机构和市场。公司治理包含股权管理、激励机制、风控机制、管理机制、责任机制等,是激发人员行为和约束人员行为的根本;与此同时,所有的金融行为和金融流程最终都会落实到具体的人,而人本身既是风险治理的主体,又是风险创造的根源。
除此以外,“4号文”再次强调了规范股东行为和股权管理的重要性。商业银行是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而不是股东获取利益的牌照工具。2018年,市场可能会看到更多没有认真开展银行业务的小银行要进行大力整改,不管这种整改是主动为之还是被动而为,都会在一程度一定范围引发一定的风险,包括违约及由此产生的挤兑、资产抛售的恶性循环自我加强,这些极有可能诱发局部风险的爆发。
从风险防范主体角度看,加强公司层面问责体制的建立是必然趋势。从公司层面来看,董事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下面所有的部门、人员都相应地承担责任,风险案件层面则严格遵循“一案三查,上追两级”的原则,若能执行到位,违规成本就会大大提高,那么,所有人也会更加谨慎于自己的行为。因此,塑人、塑机制是从根源上理顺机构的管理和人的行为,是金融市场2018年面临的核心基础问题。
或许2018年金融业并没有以往多年那么好过,业务创新发展也不会是主旋律,稳风险防控的地基才是核心。“谨慎”这个词有其两面性,正面是“防风险”,反面是“不作为”,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可能是决定未来金融机构乃至金融行业发展路径的重要一环。
整体来看,同业、理财、表外依然是金融市场乱象丛生的主体中心,而嵌套、套利、杠杆依然是问题的行为中心,“4号文”对于这类痼疾给予了比较明确的态度。既然是肯定要根治,但又不能触发“处置风险的风险”,那么,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的同时要不断评估延伸效应,并及时微调执行力度和方向,并且要防止“政策叠加和力度叠加”,这也说明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融合。对于存量业务也会新老划断,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不同的过渡期,这可能是未来对资管新规执行思路的基本原则,所有业务类型一刀切的过渡期可能并不会发生,取而代之的是根据业务和风险化解需求调整的个性化过渡期计划。
2017年的治理经验值得回味,在上半年专项整治工作之后,一些金融机构的部分业务仍在努力续命,于是,我们看到5月底以后同业存单发行量开始有所回升,此后机构和监管的博弈一直存在。加上随后一段时间由于没有实质性的执行文件下发,很多机构都在和监管“抢时间”,想赶在文件下发前把业务做大做起来。此次“4号文”直接将时间划在了2017年5月1日,此后抢做的违规业务都可能面临问责和处罚,也算是对市场敲了一个警钟。对于违规行为的查处,则采取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态度,鼓励机构自主回归合法业务的正途。
总之,“4号文”对于同业业务、理财业务、表外业务、合作业务乱象的描述体现出高度的专业性和实操性,监管思路和资管新规的要点相一致,市场不应该再存在诸如穿透问题能不能放松之类的侥幸心理,不要总想着去进行监管博弈和监管套利,未来市场和业务的重构是必然趋势,2018年在对监管政策的学习和落实中踏实进行业务投资才能最终有所收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