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素敏
在国家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可以预见,调和油市场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技术及研发的升级,
并为市场提供越来越多的优质产品
迈入新的门槛,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满怀期待。
“新制定的食用油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预计一两年内将正式实施。新标准最大的特点就是今后要求调和油必须标注油品成分配比,但含量在2%以下的可以不标。”王瑞元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透露。
他之所以对此期待不已,是因为上述国标的缺失,导致了中国的食用调和油市场长期乱象丛生。
目前,市场上多数食用调和油是以廉价的大豆油或菜籽油为主,花生油及其他坚果油的含量极少,但相当一部分品牌却有意在名称上突出价格昂贵的配料,虚假营销。而正是因为无需公布配方配比,才令其有漏洞可钻。
本刊记者采访到的多位业内人士均对新国标的即将实施表示期待,认为这将进一步引领食用油领域的消费升级。
“新国标对食用油配比标注的严格要求,将规范市场发展,令一些厂商不能再以次充好、虚假营销,更重要的是,科学的调和油配比,将会对消费者的健康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国家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可以预见,调和油市场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技术及研发的升级,并为市场提供越来越多的优质产品。” 中粮油脂副总经理兼中粮福临门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庆荣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大多数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对于“油”的童年印象中,少不了一种叫“猪油渣”的美食香味,那种大铁锅熬炼猪油之后剩下的产物,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多少填补了缺油水的肚皮。然而,时过境迁,曾经作为中国人主要膳食油脂来源的猪油,如今除了用于少量的特色美食以增添风味之外,几乎只是充当了一代人难忘的历史记忆而已。
由于原料来源更丰富、加工工艺更成熟以及品质更好等原因,我们今天所谈论的食用油主要是指植物油脂,常见的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子油、棕榈油、玉米油等十几种。过去30年,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植物食用油消费市场规模一直在稳步增长,目前人均消费量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食用油市场的总供给量达3466.5万吨,其中食用消费量为3075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为338万吨;出口量为13.5万吨,合计年度需求总量(即消费量)为3426.5万吨,年度节余量仅40万吨。
然而,中国食用油行业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自给率偏低。“2016年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仅为32.3%,与上年相比还下降了1.9个百分点。这离国家要求的2020年食用植物油自给率达到40%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王瑞元说。
对此,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执行会长、武汉轻工业大学教授何东平认为并不需要过分担忧。
他认为,中国土地有限,首先要保证粮食的种植面积,所以进口食用油辩证来看,甚至可以理解为是利用国外的土地为中国种植油料作物。而且进口价格并不贵,最终是消费者获益。而自给率低的问题解决办法有很多,比如着力发展不与粮争地的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加强油脂加工企业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出油率,等等。
在他看来,中国食用油产业供给端最大的问题不是自给率低,而是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对从业企业来说,更应该关注的是行业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考如何在优胜劣汰的洗牌中生存、壯大。”何东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一般来说,调和油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油品以一定比例调制而成,脂肪酸组成的平衡性应好于单一植物油,含有更为丰富多样的营养成分,同时兼具部分植物油所没有的风味,被认为比单一油品更具优势。
然而,数据却表明,市场并未对具有多种优势的调和油更加青睐:2016年销量位居前三的菜籽油、花生油、调和油占比分别为20%、19%和19%,其中前两名的比例是上升的,调和油的占比却在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多年来消费者受到了各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调和油的欺骗和伤害,对调和油产生了不信任感。
据了解,行业标准缺失使得个别不守规矩的企业出于对商业利润的过分追求,往往以次充好混淆概念,“比如加0.5%的芝麻油就敢说自己是芝麻调和油,加一滴橄榄油就声称自己是橄榄调和油”,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是调和油被市场“冷落”的主要原因。
乱象背后是利益驱动。
2011年开始,随着油脂加工企业不断扩张,食用油市场产能开始严重过剩,截至目前,油脂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0%。为了抢占市场,各地食用油价格战一度愈演愈烈,产业利润持续缩水,一大批中小企业或被兼并重组或被淘汰出局。
为了生存,一些油脂企业便开始压低成本。
业内人士透露:100元的大豆油,除去生产、包装和销售成本,只能赚3元钱,而相同容量的以大豆为基础油的调和油,每100元则利润可达6元。因此,粮油企业往往对调和油“趋之若鹜”。
在王瑞元看来,得益于“金龙鱼1:1:1”概念多年来的市场教育,“调和油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共识。他认为,问题并非在于需求不足,而在于市场供给不足,“不是消费者不想买调和油,而是市场缺乏好的调和油。这说明调和油市场存在巨大缺口,企业的机会在于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同时满足大家的知情权,重拾消费者信任。”
近年来,食用油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除了一些为压低成本而“以次充好”的中小油企扰乱市场之外,大型油脂企业的竞争也进入了同质化阶段。
其后,中国一些企业开始尝试打破调和油配方比例不透明的潜规则。
2012年8月23日,首度进军调和油市场的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在发布旗下首款调和油产品的同时,公布了委托权威机构监制的调和油配方和比例。此前这是被各企业视为最高机密,中储粮打破了整个行业多年秘而不宣的默契。
2017年12月26日,中粮福临门又推出了新品营养家食用调和油(以下简称营养家),不仅公布了配方比例,还公布了营养成分,这既解决了调和油不透明的消费痛点,也使得消费者享受到真正营养均衡的食用油成为可能。
“实际上,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各品牌其实都是依靠进口,用同样的原料生产名字不同的食用油,产品之间缺乏差异性。”何东平认为。
实际上,中国油脂市场4000亿~4500亿元的市场蛋糕是固定的,各品牌之间此消彼长,争夺战只会愈演愈烈。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没有机会脱颖而出。
以福临门此次推出的营养家调和油为例,一经亮相,便引来业内、市场的广泛关注。在工艺上,中粮研发了“营养环”配方工艺,涵盖了从原料到技术,再到包装工艺的一系列环节。
一般来说,调和油各种油料的比例要求并非绝对精准。以计量为例,国内常规的做法是取油之后看看容器的刻度高度下降了多少,而中粮使用的是流量计,取油量更准确,要求误差不能超过1%。5种油料调在一起,还要经过两次的精准调匀。
再以脱臭工艺的改进为例,中粮将脱臭塔的结构工艺参数做了改造,降低了整个脱臭温度,使得油料中植物甾醇、维生素E的含量提高了15%。
据了解,这个参数和温度的控制非常关键,中粮经过了大量实验,加上整套制油设备的不断改进才得出来。
在产品灌装方面,营养家采用的是不添加抗氧化剂的充氮灌装技术,为了防止产品在运输、储藏等过程中阳光直射,使用的是防紫外线的包装瓶。
“营养家每个环节的技术工艺虽并非独创,但对整个流程进行了集成创新。”王瑞元告诉本刊记者。
在业内专家看来,今天的消费需求还在进一步细分,如何在一个存量竞争的市场中寻找规模、利润的增量,考验的是企业对这种需求的洞察力和满足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