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吴 玲, 伍秀秀
(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 内科, 海南 文昌, 571300)
脑梗死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属于常见脑血管疾病,致残率与死亡率较高。绝大多数突发脑梗死患者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给患者及家人带来心理负担与经济压力[1-2]。研究[3-5]显示,给予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偏瘫程度,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本研究探讨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的护理干预情况,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并经CT、MRI确诊的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5例。护理组男31例,女24例; 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2.5±3.8)岁; 病程2个月~5年,平均(2.9±1.5)年; 完全偏瘫17例,部分偏瘫38例。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 年龄42~76岁,平均(53.2±2.7)岁; 病程2个月~6年,平均(2.7±1.8)年; 完全偏瘫19例,部分偏瘫3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偏瘫程度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
1.2.1 肢体活动训练: ① 对于偏瘫程度较严重的患者,适当采用翻身方式辅助患者活动,防止长时间肢体受压,促进血液循环。注意翻身时应以侧卧位翻身,每隔1~2 h 1次,注意翻动技巧,不能使用暴力牵拉。② 待患者病情基本稳定且适当的锻炼不影响治疗下,可给予患者肢体活动训练。患者卧床无法自主活动时可给予被动活动,护理人员或家属对其进行按摩揉捏,从而促进肌肉组织活性或血液循环。每次按摩时长为20~30 min, 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可给予2~4次/d。③ 患者病情稳定且逐渐恢复自主活动意识与能力后,可鼓励并指导患者分阶段进行肢体活动训练。按照自主翻身、起卧、站立、行走的阶段逐步训练。④ 加强对患者偏瘫侧患肢的训练。以按摩与训练相结合,健侧与患侧向结合,强化患肢伸展程度与肌肉的力度。训练期间注意强度与难度的循序渐进,根据患者恢复状态进行及时调整。⑤ 当患者患肢逐渐恢复力度与灵活度后,鼓励患者每天坚持站立与行走,训练肌肉与骨骼的耐受性,抓紧恢复的关键期。
1.2.2 心理护理: 患者的认知与意识受到脑梗死的影响发生变化,随着治疗与康复护理可逐渐恢复认知与意识。但长时间的偏瘫易造成患者过重的心理压力,从而引起焦虑、抑郁或愤怒的情绪。因此,在加强患者肢体康复的同时,应关注患者心理状态与情绪的变化。护理人员应积极热情的与患者交谈,取得患者的信任,便于在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后采取相应的疏导方式。多向患者讲解关于病情相关知识的介绍,让患者对疾病与自身状态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病症,勇敢积极的接受康复训练,多向患者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树立起患者治疗的自信心与决心,从而提高护理依从性。引导患者自我情绪的调节,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有利于提高患者恢复速度。
1.2.3 电疗: 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可采取脑循环系统治疗仪电疗,以达到加速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使用前护理人员须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循环治疗仪的特征与治疗优势,提高患者电疗依从性,同时耐心指导患者配合治疗,消除患者治疗顾虑。治疗时将各路脉冲波电极放置于患肢主要肌群处,使用电极布固定粘贴好。上肢电极主要放于肱二头肌处、伸腕肌及指肌处。下肢电极主要放置在股四头肌、腓肠肌处。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肢体活动能力与患者耐受性进行调整,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患者可耐受的强度进行治疗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每次电疗时间在20~40 min。
1.2.4 饮食护理: 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关于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多食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丰富摄入食物的多样性与适量性。忌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为机体的恢复与康复训练的开展提供营养支持。
比较护理前2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差异。Barthel指数是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指标; 分值在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ADL越高。在患者出院之日时,比较2组患者恢复情况。
护理前, 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护理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较护理前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护理组患者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组肢体活动能力恢复率91.0%优于对照组7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梗死发作后易造成局部血管闭塞,引起脑部缺血级联反应,再灌注后产生的自由基使得脑神经细胞死亡,脑组织出现水肿,因而伴随出现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并发症[6-8]。目前临床上针对肢体偏瘫的改善治疗主要依靠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涉及的护理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肢体活动训练、针灸理疗训练、心理护理与饮食护理等[9-12]。任何一项护理内容都对患者康复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康复护理中,需在分析患者病情与个性后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以达到护理疗效。使用脑循环治疗仪电疗能促进局部肌肉组织细胞活性,提升肌肉学习性和关节活动度,改善肌肉痉挛及萎缩。心理护理改善患者消极负面清晰,释放患者康复训练压力提高护理效果。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中应注意患者饮食结构的调整,保证科学合理的营养以提供康复训练的能量供给。康复训练的开展通常需在脑梗死病情稳定、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步进行[13-15]。
吴淑苗[16]研究,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在治疗后及时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肢体活动性。康复护理的疗效好坏与患者病情、年龄、护理时间等诸多因素有关。王芬等[17-20]研究提到早期的康复护理与活动训练有助于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加速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本研究对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进行对比后,护理后护理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护理前有提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通过联合肢体康复训练与电疗,促进患者偏瘫肢体内组织神经的突触再生,强化功能代偿,提升患肢的活动性。此外,由于患者偏瘫后身心易受到重创,康复护理中应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并及时给予干预疏导。加强对患者意志力与自信心的锻炼,为患者康复训练做好心理基础。针对性格孤僻或负面情绪严重、脾气暴躁的患者,可采用心理学方法、转移注意力法、音乐疗法等方式逐步疏导患者情绪[16-20]。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心理护理干预中,多关心谅解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从而降低负面心理对大脑功能恢复的阻碍[21]。本研究中康复护理效果可见,护理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后能独立行走、恢复自理能力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能有效激活患肢细胞组织活性,同时通过心理干预、营养支持建立起脑侧支循环,促进患者大脑功能重组与代偿,多方面综合训练改善患肢功能,从而提高行动能力。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行动能力,但该过程漫长且需要耐心与毅力,患者与家属均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多方面综合的康复护理才能有效提高患者肢体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陈妙虹, 袁宝玉, 吴毅. 脑梗死病人瘫痪肢体的康复护理[J]. 护理学报, 2001, 8(4): 52-53.
[2] 胡静. 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 26(5): 514-515.
[3] 穆艳芹. 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4, 24(7): 152-153.
[4] 倪琴. 穴位按压配合功能锻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J]. 求医问药: 学术版, 2013, 11(3): 244-245.
[5] 陈玉. 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体会[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21): 30-31.
[6] 王慧平. 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 当代医药论丛, 2013, 11(8): 255-256.
[7] 陈素芹, 赖葱葱, 廖丽霞. 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6, 31(5): 72-73.
[8] 吴淑苗. 循证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4): 18-20.
[9] 张艳.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 2015, 28(12): 118-120.
[10] 同艳风, 李青.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康复效果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8): 17-19.
[11] 李晓君. 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护理经验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 222-223.
[12] 王烁. 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探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19): 3037-3040.
[13] 甘晓锋. 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34): 6807-6807.
[14] 蔡启兰. 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探讨[J]. 大家健康: 学术版, 2016, 10(13): 207-208.
[15] 代鲜鸽, 别小宁, 徐翠玲, 等. 6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体会[J]. 临床护理杂志, 2011, 10(1): 27-30.
[16] 吴淑苗. 循证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4): 18-20.
[17] 王芬, 杨霞, 刘革梅. 脑血管病肢体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与护理指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19): 252.
[18] 唐月嫦, 张丽, 李凤桃. 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19): 152-153.
[19] 方园, 黄圣明, 李欣欣. 脑血管病肢体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与护理指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19): 91-92.
[20] 梁桂茹.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11): 95-96.
[21] 陈秀芳, 王朝军, 罗国英, 等. 早期康复训练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评价[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1): 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