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瑶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莫扎特(W.A.Mozart,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一位宫廷音乐师的家庭。父亲利奥波德·莫扎特是萨尔茨堡大教主宫廷的乐队成员和作曲家。母亲玛丽亚·安娜生于波特尔,是奥地利人。莫扎特还有一个姐姐玛丽亚·安娜(别名南内尔),比他年长5岁。
莫扎特是一位稀世的天才音乐家,在其短暂的35年人生中,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美生动、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也留下了许多坦率隽永、耐人寻味的书信。[1]从这些书信中,我们不仅可以窥探到他的性格、生活经历,还可以在不同时期的书信中了解到他的创作和演出经过、对同时期音乐家的评价,以及触及他更私密的生活事件等。
一百多年来,收集、编选和注释莫扎特书信的著作层出不穷。第一个系统地研究莫扎特的书信,把他们编成全集的,是德国音乐学家希德迈尔(1876—1957)所编的《莫扎特及其家人的书信》。继起者有英国的女音乐学家安德森(1891-1962)所收集、编译和注释的《莫扎特及其家人的书信》,此书现已成为英文版莫扎特书信集的权威著作。
《莫扎特书信集》由音乐学家钱仁康先生编译。全书主要由“莫扎特书信”、“莫扎特旅行路线图”、“莫扎特旅行年表”以及揭示书信内容的书后“索引”组成。书信大体上是根据英国音乐著述家布洛姆选编的《莫扎特书信集》中选出201封信,将其按照时间由远及近的顺序编排,并对每一封信加上按语和注释。由于阅读莫扎特的书信时,需要考察每一封信在哪一次旅行中写于何时何地,钱仁康先生为此撰写了“莫扎特旅行年表”,绘制了“莫扎特旅行线路图”。为方便读者深入阅读莫扎特书信,钱仁康先生特别为该书编制了《人名索引》和《作品索引》。
书信,古时也称尺牍、书简、书札等。在我国,按照获取文献的渠道和难易程度,书信一般被认为是一种灰色文献。莫扎特书信作为灰色文献,具有其独特性,它不仅记录着莫扎特生活的许多细节,具有私密性,更是见证了其所属时代历史的发展,兼具文献、史料、学术等多方面的价值。是后学研究莫扎特及其作品重要的文献资料。
《莫扎特书信集》全书的第一封信是1769年12月13日于威格尔写给母亲的信,信的内容不长,短短百余字。这时的莫扎特13岁,在他的信里,表扬了马车夫是个好人,马儿跑得快,向母亲表白了自己对她的尊敬之情,更重要的是一句“我懂得自己的责任”。可以看出在那个年纪,莫扎特就心思细腻,明白自己的责任。自1770年至1775间,莫扎特给姐姐的来信占多数。从信中和姐姐的交流不仅可以看出莫扎特自小就对音乐有着自己准确的判断并给予内行的表述,还可以透露出那个时代的音乐环境。譬如在1770年1月7日的信中对《鲁吉埃罗》演员的评价、1770年1月26日的信中对曼图亚的歌剧的演员的评价等等。1770年4月25日的信中描述到“咏叹调已经写好,交响曲正在抄(由爸爸抄写,因为我们不愿意拿出去抄,拿出去会被人抄袭)”。自1775年后,莫扎特给父亲的信居多。信的内容相对比较严肃、沉重。这时候的莫扎特已经有承担家庭开支的责任心,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了独到的想法。譬如1777年12月3日信中对父亲交代去巴黎的谋生规划等。
莫扎特的书信大多是百余字的小篇幅,其中也有一些篇幅特别长、内容特别丰富的信,因而能够比较详细、比较具体地反映莫扎特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和性格特征。譬如1778年7月3日,莫扎特的母亲病死于巴黎。写于7月9日的长信反映了他失去母亲的悲痛情绪。写于7月29日给他未来的岳父弗里多林·韦伯的信中,他建议阿洛伊西亚要用欲擒故纵的办法,先假装身体不舒服,极为勉强地登台演唱,然后再出其不意地大显身手,可见莫扎特处世接物是工于心计、很有策略的。又譬如1781年3月12日莫扎特奉萨尔茨堡大主教之命去维也纳。五月间,因不能忍受他的欺压和凌辱而毅然脱离大主教,定居维也纳,这是他在生活道路上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他在5月9日写于维也纳的长信中,向父亲描述了他对大主教进行斗争的详细经过。这封信里用了许多暗语。这种暗语在莫扎特家庭中是惯用的,其法是把成对的字母如a和m,e和l,f和i,h和u或ü,O和S等互相交换使用。莫扎特在这封信中还劝他的父亲也用暗语写信给他,可见莫扎特不仅富于斗争精神,并且非常讲究斗争的策略。[2]
综上所述,莫扎特书信是莫扎特用自己的语言流露自己的思想观点、性格特征和讲述自己生平事迹的书信,是个人私密性的资料。这在他的作品和生平中都得不到体现,也是对他研究最有价值、最重要的资料。因而,流传至今的莫扎特书信无可替代地就成为一代一代人们探索研究莫扎特的独特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表谱是一种专门性的检索工具,以图表的形式体现,着重反映时间和历史概念。[3]《莫扎特书信集》中的“莫扎特旅行年表”是以时间由远及近为顺序,对莫扎特整个旅行人生过程的记录,可以归属于一种专门性的年表。
莫扎特旅行年表记载开始于“1762年春,父亲带同姐弟二人去慕尼黑,在宫中演奏”,结束于“1791年利奥波德二世加冕波西米亚国王,……莫扎特为此去布拉格”。整个年表非常清晰地给读者展示了29年间,莫扎特在车轮、马背上的丰富旅行生活经历。年表条理清晰、简明扼要,便于读者浏览、查看莫扎特整个或某个时间段的旅行过程与经历,是钱仁康先生深入研读莫扎特书信后,以时间为轴线,辅以地点、事件等,对莫扎特旅行生活的立体勾连,与此同时,钱仁康先生为读者所虑的良苦用心跃然纸上。
“莫扎特旅行线路图”是钱仁康先生根据莫扎特书信中反映内容所涉及的地点绘制而成。线路图详细记录了莫扎特八次旅行线路,为了区分每次线路,分别用不同样式的线条表示,并在图下作以说明。图面表达清晰明了,具有直观性。
总之,通过钱仁康先生汇总、绘制的莫扎特的旅行“年表”、“线路图”,读者和研究人员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一封写于哪一次旅行以及何时何地,为我们研读莫扎特书信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不仅节约了读者查看的时间,还可帮助读者贯通每一封信之间的联系。
为了深入揭示书信内容,便于读者阅读、查找,钱仁康先生特别编制了长达28页的书后索引。书后索引,又称为内容索引。因其置于每书之后,所以被称为书后索引,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检索书中的内容。[4]它的功能在于,可以迅速锁定书中特定信息,提高检查速度,节约查询时间。也可以将书中零散分布的信息集中显示,方便读者全面系统地对某一专项问题进行探究。
《莫扎特书信集》的书后索引包括“人名索引”和“作品索引”。人名索引,是以图书中人物为标目而编制的索引。作品索引,是以著作中出现的作品为标目而编制的索引。向读者提供了该作品在著作中出现的位置,使读者可以迅速锁定该作品在书中的位置。
为了便于读者使用书后索引,钱仁康先生在索引前附有简短的索引前言,用以说明排序方法、地址标识方法。例如“人名索引”的“说明”部分,除了说明人物按照译名(以汉语拼音字母次第为序)排序、按页码地址标识外,还特别说明“莫扎特的父亲、姐姐和妻子在书信中出现频繁,一律不列入本索引,他的孩子也不予列入”;“作品索引”的“说明”部分,除了说明作品以克谢尔(Ludwig von Köchel)的编号(K.)排序、按页码地址标识外,还特别说明“本索引所列曲名不包括书信中提到的全部作品”。提醒读者、避免不必要的误检。
上述“人名索引”、“作品索引”均采用页码标识法。这种方法直接指向作品或人物所在正文的页码地址,指示明确,有助于提高检索效率。例如,莫扎特与贝多芬同属维也纳古典乐派,贝多芬在很多方面直接继承和发展了莫扎特艺术,二人曾有过面对面的音乐探讨和交流。我们若想在莫扎特书信中进一步了解二人的交往和联系,便可通过“人名索引”搜索查询。在“索引”中找到“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条目,地址显示为正文99和351页。按图索骥,在99页和351页中,我们可以相应查检到有关“贝多芬”的信息,分别出现在1777年10月23-24日于奥格斯堡寄给父亲的信中以及1787年4月4日于维也纳寄给父亲的信中。同样,在“作品索引”中,也可以某一作品为检索点,检索到某一作品在哪一封信中曾经出现过以及当时的具体情况。总之,《莫扎特书信集》的书后索引是对书信内容的深度揭示,通过“索引”这种检索工具,其文献史料价值大大提升。通过“人名索引”和“作品索引”,可以加深我们对莫扎特书信内容的了解,有助于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
除此之外,《莫扎特书信集》中还附有《莫扎特一家》的画像(由画家约翰·内波穆克·德拉·克罗齐所作,大约作于1780年,即莫扎特从巴黎返回萨尔茨堡的次年)、莫扎特书信手迹等。《莫扎特一家》画像,给读者直观地展示了莫扎特的家庭成员构成。莫扎特书信手迹则清晰地展示了莫扎特本人的真迹。这些细节的展示,进一步拉近了读者与天才作曲家的距离,使读者走近莫扎特、近距离感受莫扎特。
《莫扎特书信集》,通过钱仁康先生的精心编译,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最真实、最贴近生活的莫扎特,带我们走进了天才音乐家不平凡的一生。“年表”、“线路图”等的撰写绘制成为莫扎特研究重要的“第二手史料”。[5]与作为第一手资料的正文书信相互印证,加深了读者对莫扎特及其作品的理解。书后索引的编制,不仅符合国际学界惯例,更增加了莫扎特书信的可读性和学术分量,从中也体现出钱仁康先生的学识、风范和境界,值得后学学习和借鉴。总之,《莫扎特书信集》由于钱仁康先生的译介、加工和深度整理,处处闪现出文献学的色彩。是一部深入了解、探研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的独具特色的研究史料。
注:布洛姆的按语由汉译者作了增补;信中的夹注一部分是布洛姆的原注,一部分为汉译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