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教学体会

2018-01-24 05:24
黄梅戏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身段黄梅戏剧目

○ 张 萍

我由安庆黄梅戏一团调到安徽黄梅戏学校,由一名黄梅戏演员转变成一名专业的教师已有十年了,除教授专业课程外,还从事班级管理工作。2011年学校升格并更名为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我又分管表演系部分教学教研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以“勤学苦研、学以致用、诲人不倦”作为人生的座右铭并积极践行,得到了学院、家长的认可以及学生的敬重,成功实现了由专业演员到专业教师的角色转换。

作为一名黄梅戏职业院校的教师,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尽快地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更希望她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黄梅戏传承发展中的优秀人才。但是要让希望成为现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必须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并且要意识到教师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心,特别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性。现就自己这十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加强学生管理,因势利导育才

戏曲表演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犹如巍巍楼宇的基石,基础打得牢固与否,对学生在今后的专业道路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我在管理学生时,经常和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相互沟通思想,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他们在想什么? 想干什么?通过这种语言交流,和学生拉近了距离,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感情的桥梁,有了这种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真实的内心世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管理学生。比如:有的学生来报考表演专业,只是抱着一种兴趣,用学习黄梅戏来填补文化知识的不足;有的存有虚荣心,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目标;有的学生年龄尚小,不懂事、心思不在学习上。因此我们教师要把她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以母爱加以关怀,从心灵上加以启发,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观,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她们认识到勤学苦练打好各项专业知识基础的重要性,提升她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培养出她们高品位的审美能力。作为一名表演系教师、一名管理者,我一直践行为人师表,以自己规范的言行举止及科学的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是我在教学管理中感触最深的体会。

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数年来我担任教学的主要课程是“剧目排练”和“身段训练”。在排练大戏和折子戏中,结合身段训练积累了一些经验,从中也悟到了一些教学道理和方法。特别感到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对于剧目排练和身段训练更是需要学生自身去感受、去体验方能把握,教师是无法替代的。

最初我在接触剧目教学的时候,往往发现学生在表演上存在问题之后,就抓住不放,从演唱、念白、动作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要求,当场要他们反复练习,直到学生出戏为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死抠”。这种方法在一定情况之下学生也能适应,对于学习欲望特别强烈的学生也能起到一定效果。但一般来讲,这种“死抠”对有些学生常常会产生另一种结果,即越练越僵、相反还引起心理上的抵触。通过摸索后,我按照学生的个人条件和接受能力,及时变换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对部分同学采取肯定式教学和示范教学,这样训练更易于学生接受,往往要比“死抠”盯住学生弱点的正面进攻好得多。教师采取肯定式教学,并不是胡吹乱侃,也不是放弃评述,放弃指导,而是去发现和发扬她们的长处,并将讲述、引导、示范连成一体,随时掌握学习情况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悟。实践证明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表演,不得不去苦苦思考寻找答案、修正答案。

在教学中我所采取的措施是:从精神上给予她们以鼓励,帮他们树立信心;从言行举止、审美、基本功训练等基础筑起,提高她们整体综合素质;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帮助她们制定学习计划,确定排练剧目,进行课堂内外辅导;加强对其舞台演出实践的锻炼,使其在剧目排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几年来,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自己认真教学的努力下,培养了一些黄梅戏领域的优秀人才,先后培养的五名学生获得了全国戏曲大赛“小梅花奖”。

三、以功促戏,以戏代功

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探索、研究教学方法和育才手段。2013年,学院派我到中国戏曲学院进修学习,这次学习对我的专业水平和艺术理论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使我对艺术教育有了进一步认知。数年来我在担任“剧目课”教学的同时又担任了表演系女生“身段训练”课程的教学,通过总结历届学生的学习情况,我采取了以功促戏、以戏带功的办法进行授课,并编排了舞蹈式的“水袖”、“趟马”、“走边”以及“扇子”等组合训练。进行训练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身段技巧,通过文、武不同性质的组合进行训练,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要有尺度、都要规范,通过眼法传神达到它应有的身法韵律。初步的讲解让学生知晓后,就开始教授学生最基本的动作。

“走边”是启蒙学生必修课的基本功之一,在戏曲中“走边”是以舞蹈形式来表现剧中人物夜间行走的程式化表演技巧,并运用丰富多彩的戏曲舞蹈动作来表现深夜引路、寻找、观察等行动。而“趟马”是以马鞭代替马,以舞蹈形式表现人骑马行路的表演技巧,因此手持马鞭上场后运用圆场、翻身、亮相等基本功连续做出打马、勒马和策马疾驰的动作。二者皆由圆场、云手、山膀、亮相等基本功动作和身段组成,表现特点是轻、捷、灵、敏,表演手法主要包括神和型的运用,决断来表达行走的路线和目的。“趟马”作为武身段之一对于初学时的学生较难,因此学生在初学“趟马”时,先教会她们马鞭的基本拿法和一些简单的马鞭动作,然后再教“趟马”,教学生掌握好“趟马”中身法的规律:“趟马”中的圆场很重要,要有节奏感,由慢到快、既快且稳,身上要保持不能晃、不能僵、不能懈;再把“趟马”里的几个出头亮相一些基功技巧教授给学生,同时马鞭在手中要做些基础的招式、姿势造型到位,路线清楚,且做到不慌不忙,充分地表现出骑马奔驰的状态。

水袖组合和扇子组合,是舞的体现,是塑造人物形象,提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手段之一,是形体动作的艺术,并且还有表演因素,包括神与形的结合。学生在进行训练时,不论哪一功都要由内向外,通过形体动作表演来表达人物的思想表情。因此在塑势造型、步法行进、眼法传神上都要有独特风采和身法、手法的韵律,包括站姿、台步、手、眼、身、腰、步都要经过正确的方法来训练指、腕、肘、肩四者的协调和统一,舞出水袖、扇子的艺术感染力。

在身段综合训练中,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舞台上的身段动作和基本造型的灵活性;使他们学会身段动作,手、眼、身、腰、步有机配合的基本方法;使他们掌握身段动作的基本韵律与风格特点;提高肩、肘、腕、头、手、足各部位的相互依衬,达到手跟眼走、身随眼转的表演功力。

只有这样把单一动作(元件)与组合动作(组装)相结合进行训练才能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只有从单一到组合,再由单一的训练,不断深化,巩固,提高动作的要领与内涵,才能使每个动作一招一式、来龙去脉清晰、准确、干净、利索。以达到行由意生、内外一体、神形兼备。其训练的过程细微而艰苦,如何在“剧目训练”和“身段训练”的基础上融入新的育人观念、不时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其更科学有效,走出一条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多种方法,内容相互渗透的综合训练模式,“以功促戏”、“以戏带功”是十分重要的。

我通过数十年的舞台演艺经验和教学经验,对戏曲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研究和体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以“认真教学”为圆心,化“芊芊学子”为半径,画“传承黄梅戏”为整圆,为黄梅戏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身段黄梅戏剧目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舞台剧目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怀宁曹春山家族的身段谱录研究
《审音鉴古录》身段谱管窥
从昆曲身段谱说到明清时期《牡丹亭·游园惊梦》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