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战杰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高等摄影专业教育获得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开设摄影专业的高等院校有200多所,师资、教学体系相对完备。进入新世纪,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成像设备(如数码相机、手机、旋翼机等)、传播路径、影像评价标准和体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原有的高等摄影专业教学体系面临着新技术、新传播媒介与新评价标准的挑战。本文结合《建筑与环境摄影》课程的实践环节,着重探讨项目教学在摄影实践教学中的基本理念与价值、设计原则、实践探索及经验总结,以引起同行对项目教学改革的重视与探索。
在近代,项目作为一种管理方式,源于二战时期美国陆军部研制原子弹计划即著名的“曼哈顿计划”军事行动。[1]简单地说,项目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目标范围,在有限的时间进程里,运用相对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所进行的彼此相互关联的一次性任务或活动”。[1](175)而当今,项目围绕范围、进程和资源有效地完成预期目标,成为一种重要的思维体系和系统方法。项目教学作为西方许多高等院校成功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我国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探索。其特点是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与学,包括目标内容、真实情景、过程控制、评价评估四个要素。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认为项目教学“是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是对复杂且真实问题的探究、设计、规划与实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2]
项目教学是在真实的情景中实践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模块中课程各自分割,实践脱离实际的问题,以及社会行业的真实需求。学生则在教学中受到能力训练。
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实践作业存在着学生为老师而作的倾向,有时甚至单纯为了追求高分;还有一种倾向则是学生比较“自我”,自认为拍摄和创作完美,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以及老师的建议。因此当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后,学生的后续改进经常得不到落实。这些缺乏完整度的半成品作业往往因此而沉寂在角落里,失去了后续挖掘的社会应用价值。
而项目教学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和自我表达,学生学习课程的效果如何,是以项目的形式在社会或市场中进行检验,是以能否满足社会需求为考量标准,使学生在动力和压力中成长,解决了学生做作业是为老师而做和“盲目自信”、“过度自信”的任性行为。因此,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实践,是符合社会与行业需求的。
在教育的主体性上,大多数学者都持“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说”。不过,“在实践层面上来看,高等教育延续着传统的教学关系,教师依然是教学的支配者,学生作为教学对象而存在,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传道与授业。尽管学生已经发育出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并对传统教学表现出了怠倦与抵制,但传统教学模式并未改变学生主体缺失的状况。”[3]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主要是理论讲授和教学实践两大块。在实践教学中,主要围绕理论教学所涉及的知识点而展开。作为与之配套的实践作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兴趣点和主动性普遍不高,大部分人“为作业而作业”,疲于应付,往往作业质量较低。而项目教学则是按照项目进程和各阶段任务展开,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在“干中学”和“主动实践”的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一种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的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课的内容大多体现在作业上,从学生角度讲,就是完成一个常规意义上的作业,进行基本的训练,获得老师的认可与评判。从教师角度讲,是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课程的基本掌握。许多学生以不挂科为前提,没有更高标准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认真和投入均显不足。而在项目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与自我价值能够在不同阶段体现,因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基于职业的创新、沟通、协调与就业能力。
项目教学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探究,建构新知识的过程。项目教学强调以客观现实为背景,打破学科知识被人为分割过细的现实。项目的实施与目标的实现需要按照项目需要建构教学内容,以创新思维,实现教学内容的吐故纳新。每一个项目都是唯一的,项目的实施也是一次性的。因而项目教学不是强调理论的验证和直观的技能,而是面对从未遇过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构建新的知识,是实践的创新应用。因此,项目教学的中心重点是知识的应用,经验的积累,以及学生的实践。
具体对于一个摄影项目的完成,需要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而项目在不同阶段需要的能力也不同。因此,从整体把握项目的实施——前期策划方案,中期执行与落实,后期反馈改进——都是项目教学内容充实与更新的过程。另外,当今应用类影像的生产,不仅仅体现在拍摄的技术层面,更多还表现在拍摄者的素养以及对行业与职业的认知方面。因此项目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商”、职业意识、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方面都将起到促进作用。因而项目教学有着重要的推广价值。“任何教学方式都不是某种教育层次的专属,项目教学不仅适用于职业教育,而且也适用于本科以及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其区别仅仅是内涵上的的差异。”[4]项目教学,通过项目的实施与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真专注的态度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探究改进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促进师资队伍的优化。
合适的项目设计是项目教学的关键。一方面,项目需要尽可能地覆盖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项目的目标难度设计要做到既能让学生达到,又具有创新的空间,培养其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项目教学的设计需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一是真实性。项目设计与日后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问题与目标须是真实的。因此项目教学设计要做到项目目标、角色分工、工作环境、过程控制、绩效评价等方面都要给学生以真实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二是综合性。项目中的一切活动与问题解决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彼此构成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也是综合性的。例如摄影实践项目应包括策划文案、拍摄计划、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展示传播等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活动。因此,在项目教学设计中,项目的难度要考虑进去,要强调综合的教学内容,注重项目实施中新内容、新方法的运用和变革。三是可评价性。项目实践中涉及的知识和概念,所培养的思维习惯和预期能力在过程和结果中要能够评价,项目实践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到适当的评价,有助于纠正偏差、强化学生的自信,增强其内在动力。
国内大多数院校的摄影专业在其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基本都有类似的文字表述“……具备较强的摄影专业理论和技术技能……能够运用摄影语言进行影像创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摄影教学与社会应用相结合……”[5]同时在摄影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的比例往往占据较大的份额。如在《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教育调研与分析》中“理论课占39%。实践课占61%。”[5](7)这说明重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是摄影专业的特性决定的,摄影实践教学在整个摄影专业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摄影实践课程成功与否,关系着摄影专业教育的成功与否。因此,摄影专业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教学。
下面,笔者以《建筑与环境摄影》实践课程为例,对项目教学的实际应用和探索过程进行剖析,试图总结出项目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笔者在项目教学的实践环节中设计了两个项目:一个是虚拟项目——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拍摄项目;一个是真实的社会项目——浙江档案馆新馆的拍摄。
1.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项目实践拍摄
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摄影项目主要针对学校的主体建筑以及环境景观进行专业拍摄,旨在充分体现江南水乡和现代建筑景观的结合,为学校委托方提供相对完整的建筑环境摄影资料。围绕这个项目,笔者在14级摄影1班展开教学实践。这个项目对于刚刚学习过建筑与环境摄影理论课程的学生来说,是一场实际演练,是一次把知识转化为经验的积累。在为期两周的项目实践中,学生所表现出的主动性与创作性是对课程最大的肯定,也是项目驱动下摄影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2.浙江档案馆项目实践拍摄
2017年4月,浙江档案馆新馆在杭州丰潭路409号建成,成为文化浙江建设中又一座新的文化地标。在新馆正式启用之前,档案馆需要珍存一套专业建筑图片资料。同时还希望这套图片亦可用来做宣传与展示,要求在投入使用前(6月1日)完成所有拍摄。接受这个委托拍摄项目,一方面可以为文化浙江的建设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建筑与环境摄影》项目教学运用于实践。于是笔者让学生组成了一个拍摄项目团队。教师在此过程中成为学生的伙伴或合作者,帮助和促进学生建构对拍摄物的理解。这样的项目教学课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构成了挑战,因为它不能容忍拍摄失败和学生的不认真与任性行为。除了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项目实施一个月后,项目组精挑细选出100幅专业建筑与环境的画面,完成了档案局的委托拍摄任务,受到委托方的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教学关注的是专业应用、学校教育、社会需求、个人表达与社会角色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内容。随着实践教学的逐步展开和项目的结束。笔者对项目教学总结出一些自己的感悟与反思。
一是应付怠倦向重视认真转化。学校教育和实践工作之间一直存在着差距。项目实践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不断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社会应用意识,培养他们做事的认真习惯与态度。学生通过对一个项目的前期调研、沟通到项目的实施,以及后期制作与传播的全过程体验,完成了一个课程的有效学习。从而把老师和书本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项目中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对摄影应用的复杂性和技术、艺术以及文化层面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感悟与经验积累。使得传统教育方式下学生常有的应付、怠倦感,变为压力与挑战。因此,足够的重视与认真的态度是项目开始的基础。
二是完成作业向完成项目转化。在项目教学中,项目就是作业。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理解、训练、消化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常规意义上的作业(课堂内容讲授的演练),而把作业的训练转化为项目的完成。作业不再是堆在角落的半成品或废品,而是具有社会应用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媒介传播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进而使学生的价值感和社会参与度都有提升,进而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兴趣。
三是单项训练拓展向综合项目转化。相对课程作业的单项训练,项目教学是一个整体的综合性训练。为完成项目要求,教师必须把创作的单一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去认识、理解和把握。并运用一系列具体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意识、建立正确的认知,掌握科学的方法。既掌握了课程所设定的目标,又训练了学生与社会业界的对接。上述《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项目》《浙江档案馆项目》的项目教学实践,都是建立在《大画幅摄影》《商业广告摄影》等课程的基础上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四是教师讲授向控制评价转化。摄影实践项目是不容失败和重来的。因此,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参与和把控项目的进程,对项目的整体性和学生的具体拍摄方案进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修正。项目教学要求老师从台上走到台下,从灌输变为共同探究,把学生从懒于动手向忙于问题的解决与完成方面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汲取能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当然项目教学在实施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难题,也是笔者在教学改革中困惑的地方。一是项目教学的目标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差距。一个项目的实践,应该充分考虑、兼顾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人数、课程时数等多方面因素。有些项目虽然是市场和行业需要的,但由于与教学目标不一致,也会带来项目教学改革的失败。例如某服装公司发布新产品,需要拍摄大量的产品广告,而这个拍摄项目却与《建筑与环境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一致。因此在选择实践项目上就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另外,现在大学扩招造成正常教学班级人数相对较多,而许多项目往往不需要过多的学生参与,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有的项目需跨学期和地点,在教学管理上需要给予理解和信任:“教育管理者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包容各种形式的教学创新,让教师自主地安排好教学时间、空间和方式,同时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性服务,解决师生遇到的问题,满足教学改革的合理需求。”[3](119)
二是项目教学对师生双方产生的不适应性。项目的实施与完成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付出较多精力。项目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对于老师和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实践强度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另外,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面临着各种变化,这都需要老师和学生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些惰性和惯性,付出更多精力不断地学习,去解决新问题。从而在项目实践中共同成长、收获。
综上所述,摄影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课程大多与社会行业结合紧密。项目实践教学尽管与现实教学管理之间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项目教学作为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应该受到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视。同时,社会发展、行业变化也都要求教学自身要不断修正与调整教学目标和手段,要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探索出更好的适合本专业发展的项目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宋培义,谭华.影视制片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176.
[2] 李路平,曹军,张拥华.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
[3] 徐卫华.高校课题教学的理念与实践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5):116.
[4] 宗亚妹,李建启.系列化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44.
[5] 宿志刚.中国高校摄影教育概览[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