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山西民间剪纸艺术传承

2018-01-24 17:34
山西档案 2018年5期
关键词:剪纸作品剪纸山西省

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便在各种日常生产﹑生活及民俗活动中被广泛使用。它以特有的艺术形式记录和表达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承载了人们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人们的生产和消费形式也发生颠覆性的变革,继而影响到作为一种传统技艺性艺术的民间剪纸的生存和发展。从剪纸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讲,人们对这门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的研究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如何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剪纸艺术进行界定﹑研究﹑保护﹑传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山西民间剪纸艺术概述

山西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也是民间艺术大省。剪纸艺术更是山西民间艺术中的佼佼者。民间剪纸是三晋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山西民俗文化的活态载体,在山西省分布广泛,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内涵深刻。作为中国民间剪纸重要组成部分的山西民间剪纸,是表现当地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状态﹑传达当地老百姓精神需求的文化符号。它自形成以来便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绵延不断的生命力。

剪纸艺术来源于民间,体裁格式与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相适应。各地区百姓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标准使得晋北﹑晋中﹑晋西﹑吕梁等地的剪纸风格也各不相同,如晋南﹑晋中﹑晋东南﹑晋西北﹑吕梁山区的剪纸多为单色剪纸,风格质朴﹑粗犷。而以“广灵剪纸”为代表的雁北地区的民间剪纸,则多为婉约典雅﹑富丽堂皇的染色剪纸。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分布范围也相当广泛,遍布山西省各地市,其中以大同广灵﹑吕梁中阳民间剪纸最为繁盛。

2006年5月,吕梁中阳民俗剪纸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广灵彩色点染剪纸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2月,静乐剪纸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近年来省内各市县代表性的民间剪纸也陆续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种类已达20种以上,且申报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二、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传承的优势

山西民间剪纸所表现和传达的是在剪纸艺术“非物质性”共性基础上的山西本土特色。因此,需要在国家保护和传承的大框架下,根据山西的省情开展具体的传承工作。

首先,山西省民间剪纸历史悠久,世代传承,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剪镂的艺术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是在汉代纸被发明以后出现的,而山西剪纸也在汉代开始出现。可见山西剪纸历史之悠久。山西的剪纸艺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色,在全国各地的剪纸流派中自成一派,成就斐然。

其次,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流域以北,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当地老百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出多种多样﹑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分布于山西省内不同地域的晋南根祖文化﹑晋北佛教文化﹑晋中晋商文化以太行山区的红色文化等,为山西省的剪纸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及取之不尽的创作动力。

再次,山西省的民间剪纸艺术在三晋大地上分布广泛,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剪纸作品在老百姓日常生活﹑节庆礼俗等活动中应用相当普遍。至今,山西省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剪纸流派及剪纸艺术家,如孝义郭梅花﹑郭润芝,广灵张多堂﹑张栋父子,河津的杨毅,寿阳的石秀山,浮山郑洪峨,等等。这些剪纸艺术家在自己创作剪纸艺术品的同时,致力于通过各种方式传承剪纸艺术。

三、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传承的原则和依据

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活态文化。它的传承离不开特定的生长环境,更离不开传承人和传承人群的共同参与。因此,从民间艺术的传承主体来看,需要剪纸艺术传承主体﹑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构建一个系统的传承生态,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来保护﹑传承和发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先,构建科学合理的传承模式,要把握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特点。剪纸发端于民间,广泛流传于民间。它的创作是一种自发的集体式行为。剪纸艺术传承的自发性表现为剪纸艺人个体在创作的过程中,通过继承先辈的精湛技艺和审美经验,将深受亲朋好友喜爱的剪纸作品自发地制作并传承下去。剪纸艺术传承的集体性特点,主要表现为某一地域的剪纸作品因为特定环境的局限性而表现出高度一致的内容﹑风格和手法。剪纸作品一经问世,就受到当地百姓的评判和选择,符合当地民风民俗和审美喜好的作品将被集体性地普遍承认﹑效仿﹑传播和保存。山西省民间创作和传播的剪纸,多为各地老百姓尤其是农村妇女在农业劳作和日常生活中自发创作﹑集体传播的手工艺作品,具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深受百姓喜爱。

其次,构建科学合理的传承模式,还要把握好传承的基本原则。文化部2006年颁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针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根据这一办法,各省﹑市﹑县等政府部门也分别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相应的保护和传承办法。山西省民间剪纸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有入选国家级非遗的中阳剪纸﹑广灵剪纸﹑静乐剪纸等,入选省级非遗及其扩展项目的数量更是多达20余种。对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剪纸﹑其他已经入选和即将入选的各级非遗项目的剪纸应遵循上述条例中的原则进行传承。

再次,构建科学合理的传承模式,要对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对象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于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必须充分重视三大要素,即剪纸艺术传承人﹑优秀剪纸作品以及剪纸艺术原生态环境。传承人是剪纸艺术关键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相关知识和技艺,是剪纸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优秀剪纸作品是剪纸艺术中的精品,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优秀的作品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得到保存﹑研究﹑展示和教育。剪纸艺术还产生﹑发展于特定的文化生态中,多样化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审美经验﹑民间礼俗等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剪纸类型及风格。山西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剪纸类型。在非遗抢救与保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各地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确立民间剪纸艺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对他们所掌握的剪纸知识和技艺进行挖掘﹑抢救﹑记录﹑保护和传承。各地还通过开辟各种空间场所和相关展示宣传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研发优秀剪纸作品及其衍生品,扩大当地民间剪纸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剪纸艺术相应的文化生态圈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保护。

四、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传承的模式和路径

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需要科学﹑系统的模式和路径。

首先,要寻找具有传承条件的民间剪纸艺术家。剪纸艺术发端于民间,尤其是农村地区,因此要动用各种基层渠道发掘民间剪纸艺人。剪纸艺人作为剪纸艺术爱好者,在日常生产生活之余,将自己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剪纸艺术的创作中,经过长年的坚持,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题材,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民间剪纸艺人直接影响其子女及周围拥有共同爱好的乡邻,吸引他们切磋技艺或专门学艺。尽管该现象属于自发式传承,但对于剪纸这种民间技艺来讲,依然是一种不可取代的传承模式。

根据各种资料和新闻报道,许多民间剪纸艺人在传统技艺传承模式下,面临多重困难,他们当中全职﹑专门从事剪纸艺术创作与生产的人较少,多数民间剪纸艺人是利用生产劳作之余进行剪纸艺术品的创作,并无清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思维,也无明确的市场化﹑产业化的需求导向思维。少部分民间剪纸艺人自己开设剪纸作坊或工作室,小规模地按需生产剪纸作品,并以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招收学徒。还有少部分民间剪纸艺人则受雇于具有市场意识和产业化路径的厂家或中间商,承担生产环节中的剪纸作品设计者﹑流水线技工的指导者角色。当前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依然需要继承和延续上述传统,但时代在发展,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应当且必须把传统方式与当代手段结合起来。

其次,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传承模式,除了确保传统路径下剪纸艺人自身﹑家庭及师门的自然传承,还要确立“政府—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现代社会组织化的传承系统。民间剪纸艺术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当中,单纯靠传统家庭式﹑师徒式进行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便显得势单力薄,也不符合当前国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划和原则。

再次,各类社会力量对于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有着更加广阔的发挥作用的空间。在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下,在文化艺术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将剪纸艺术及其周边产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创业的项目;越来越多的学校或培训机构也将剪纸等艺术教育纳入各种性质的课程体系当中,发挥他们特有的保护和传承作用。还有大量的社会组织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他们不具备公共权力,也不追求纯粹的市场利润,但位于政府和市场之间,承担着不同于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社会角色。这类社会组织由特定人群自愿组织参与,旨在公益性地推广和传播民间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民间剪纸艺术“政府—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传承生态构建起来之后,将通过行政部门﹑立法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各级各类学校等承担起民间剪纸艺术的抢救﹑保护﹑收藏﹑展示﹑教育等功能,使民间剪纸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从而丰富民族文化的宝库。

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意义深远。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传承,既需要依据《非遗保护法》制定出整体的保护和发展框架,也需要将政府﹑社会﹑个人等不同主体所参与的传承模式细化成明确目标和具体措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方式,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民间剪纸艺术传承生态,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继承并发展。

猜你喜欢
剪纸作品剪纸山西省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作品
季玉兰剪纸作品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剪纸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于富业剪纸作品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