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兴 甘肃省武威市和平镇综合文化站
公元400年,北凉敦煌太守李暠,拥兵自立,建立了西凉,定都敦煌,五年后,又迁都于酒泉。“五凉”之后,进入了南北朝,武威属北魏及其后的西魏、北周。当时凉州分为十郡,武威郡辖林中(姑臧改置)、襄城二县。凉州,至前凉以来,是文人荟萃之地,北魏灭北凉后,对凉州名士都能重用。西域音乐已传入凉州,几经发展,被称为《西凉乐》,北魏灭北凉后《西凉乐》又传到了整个北方,丰富了北魏的文化。后来到了“八王之乱”的西晋,即使中原大部分地区在战乱中,但凉州在张轨掌控下得到了相对的政治与经济上的稳定,并且持续发展,这样安定的环境引来了大批庶民来到凉州并定居下来,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原的汉民,他们将中原的清商乐(汉、魏旧曲)引入凉州并将其保存下来,随后又随着前秦歼灭前凉政权传到南方,所以说凉州对汉族古乐舞的保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
印度歌曲舞曲《沙石疆》《天曲》被引进凉州是在公元349年时随着来自天竺国(今印度)的使者送来的一队乐队与乐器带来的。公元381年,吕光率兵攻战龟兹撤出时,“以骆驼二万余头致外国珍宝及奇伎异戏”,这是西域艺术传入凉州的最早记载。《隋书·音乐志》记载:“西凉乐声,起苻氏之末。吕光、渠蒙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号为秦汉伎。”可见,《西凉乐》是融合了凉州当地音乐、汉族古乐、西域音乐和印度音乐而形成的一部有自己特色的燕乐。
《旧唐书音乐志》云:西凉乐的特色是“中国旧乐而杂以羌胡之声”。令人遗憾的是《西凉乐》的曲调未能流传下来,今天的人们无法欣赏它的美妙乐章了。从零散的史书记载中可以知道,《西凉乐》是一越调(正宫调)中的一种,其特点是音乐温婉娴雅。《西凉乐》又分为三种:歌曲(声乐曲)、解曲(器乐曲)和舞曲(舞蹈伴奏曲)。著名乐曲有《永世乐》《神白马》《万世丰》《燕支行》《于阗佛曲》《慕容可汗》《扬泽新声》《吐谷浑》《部落稽》《矩鹿公主》《白净王》《太子企喻》等。
《西凉乐》的舞蹈分为单人舞的白舞和四人合舞的方舞。这种群众性的舞蹈只有在宫廷表演中,或者重大节日、传统活动或者重要佛教活动等重要场合中才能看到。著名的舞蹈有《胡璇舞》《胡腾舞》《柘枝舞》《狮子舞》等,如大型乐舞《西凉伎》传入长安后盛极一时,成为唐朝宫廷重大活动中必演的节目。这里描绘的《狮子舞》是《西凉伎》中的一部分。诗人白居易和李端也写了《西凉伎》诗,盛赞西凉乐舞。白居易写道:“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
《西凉乐》的乐队组织与表演规模较其他表演形式来说是十分宏大的,参与其中的乐器与表演人数也十分壮观,这在隋朝乃至唐朝之前是绝无仅有的,也是当时宫廷乐队中最大的一支。《隋书音乐志》云:“其乐器有钟、磐 、弹筝、捣筝、卧箜篌、琵琶、五弦、笙、箫、大筚篥 、竖小筚篥、横笛、腰鼓、齐鼓、担鼓、铜钹、贝等十九种为一部,工二十七人。”有考古专家记载,在敦煌石窟中出土的第220窟的乐舞相关的壁画中有对《西凉乐》的描绘,其中描绘的演出人员就有28人,其中每个人的发色、肤色不相同,刻画的整体演奏规模也十分壮观,从其中的乐队组成、乐器种类和乐工人数与演出形式等方面来看,都和史书记载中《西凉乐》演出时的“工二十七人、歌二人”大体吻合。
《西凉乐舞》之所以能够流传于河西而风靡于中原,同样是因为河西保存并向中原输送了一大批艺术人才。这批人被称作“乐工”和“伶人”。《魏书·乐志》记载说:“晋永嘉之乱,太常乐工多避地河西”,“(魏)平凉州,得其伶人器服,并择而存之”。这批乐工和伶人及他们的后裔,或聚集于五凉的庙堂之上,或散布于河西的村镇之间,他们承先启后,通过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为魏周乐舞的复兴和隋唐艺术的发达甚至对唐朝以后的音乐舞蹈艺术,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后也对宋词的产生与戏曲说唱艺术的发展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对国内,乃至和当时古代东方各国的乐舞艺术的发展与交流也都对其他国家的音乐舞蹈艺术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今天的凉州《西凉乐舞》经过当地专业人士的研究和发掘,现在已经排演出了有着浓郁西凉音乐、舞蹈元素的大型仿古“六佾”乐舞,和其他题材的音乐舞蹈作品,使西凉乐舞这一古老的艺术在其发祥地又获得了新的生机,焕发出新的活力,搬上舞台,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