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技术对机床电路的改造研究

2018-01-24 17:08:19
通信电源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机床电路效果

徐 彩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江阴 214400)

0 引 言

对于机床电路而言,实际改造工作中需合理使用PLC技术开展工作,编制完善的改造计划方案,科学处理,使用合理的方式进行研究与创新,更好地完成当前的改革与协调工作任务,以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1 PLC技术与原理分析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主要应用在工业设计中,通过数字运算操作方式创建电子系统,针对现场问题进行合理处理,保证存储器的编程效果。实际应用过程中,PLC技术简单、灵活,可以促进设计工作的合理实施。PLC与工业控制之间应相互统一,完善整体功能,并在实际应用期间促进扩充效果。PLC的基础硬件系统与微型计算机设备相同,可将电源系统、通信系统、功能模块、I/O接口电路系统与CPU系统等联系在一起。PLC在使用过程中可进行算术与逻辑运算处理,保证顺序控制效果,并定时开展计数工作,在内部存储器设备的支持下完成操作指令,从而在先进机械设备与生产过程合理控制的情况下提升控制效果,保证模拟I/O数字控制效果。工业生产期间,PLC技术的应用可保证整体工作效果,结合存储器存入顺序,开展用户程序的管理工作。扫描读取后,可以针对执行系统进行合理控制,明确主要原理内容。传统工作中,PLC技术的应用可以代替传统的继电器逻辑控制方式,在完善功能后,可以在各类领域得到较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逻辑控制工作的良好实施。

2 PLC技术在机床电路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在机床电路系统实际控制过程中,PLC技术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对其正常运行与管理产生一定影响,不能保证整体结构的运行效果。

2.1 执行动作方面存在误差

执行动作的误差,是指在PLC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系统不能正常发送执行控制命令。通常,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电磁干扰接触器不能保证接触的紧密性,且控制负载接触器发生了严重故障,导致PLC系统暗处信号无法在执行端执行。设备运行过程中,开关接触不良,设备自身存在故障问题,变频器系统的应用不能保证效果,难以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机制与模式,甚至出现动作偏差问题。

2.2 经常性的控制错误现象

PLC技术在机床电路中的应用,经常会发生错误现象,导致信号不能被合理读取。此类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不能保证现场闭合开关闭合的彻底性,且系统的数据信息传输与收集等程序出现了故障问题,影响PLC技术的数据信息处理效果,无法对其进行严格控制与协调。第二,一些线路经常会出现老化现象,受各类因素的影响,信号传输期间线路出现故障问题,导致经常出现错误。发生故障后,系统不能准确处理,经常会出现PLC技术加载方面的问题,如不能接收各类系统的运行处理信息,严重影响PLC技术的应用效果。

2.3 运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现象

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偏差现象,导致不能合理使用PLC技术控制方式进行处理,无法科学开展数据收集、输入等管理工作。不能合理针对程序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系统的合理使用和运行,导致各方面管理工作无法开展。使用时,系统软件模块不能形成特定工序的处理机制。系统运行期间,经常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偏差问题,如没有结合规定要求进行全面扫描,或是逻辑运算结果出现错误,无法合理进行运算处理等,将不能保证工作符合要求。

3 PLC技术在机床电路改造中的原则分析

PLC技术具有较高的特殊性。在进行机床改造期间,应注意可能出现的问题,遵循现代化工作原则,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保证改造效果符合要求。首先,应遵循机床型号确定性原则。对于不同型号的机床设备,明确其结构差异性,改造期间保证适应性符合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体工作效果。其次,应遵循动力系统的原则。在机床电路改造工作中,应进行动力系统的严格分析与管理。在多种机床动力系统差异性分析情况下,针对主动力与副动力系统的电动机设备进行严格处理,在明确设计方式与动力系统特点的情况下,使用革新方式进行改造,保证防腐效果符合要求,完善电动机的动力功能,满足自行锁定方面的实际应用要求。最后,改造管理工作中,应针对机床安全保护功能进行改革完善,结合联锁功能情况开展分析工作,完善电路保护功能,采取合理措施预防电动机反转问题,进行合理的机床电路改造处理,提升研究管控效果,以满足当前安全性与处理工作要求,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1]。

4 PLC技术在机床电路改造中的应用措施

对于机床电路而言,实际改造工作中需合理使用PLC技术方式,编制完善的工作方案,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提升机床电路改造工作质量,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4.1 针对控制系统进行改造设计

在使用PLC技术开展改造设计工作前,应结合设计系统的运行特点,开展设计与规划工作,安排掌握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参与设计工作,在全面分析机床运行特点的情况下,完善程序运行系统,保证更好地进行更新管理,保证改革政策与规划符合要求。改造处理工作中,还需结合生产情况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合理沟通,全面分析机床系统运行的应用情况与生产特点,结合改革需求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信息,提升改革创新的成功几率[2]。

4.2 针对输入信号与负载进行改造设计

在输入信号与负载改造设计工作中,应科学使用PLC技术方式完成任务。结合系统的运行特点,提供良好的依据与数据,应用科学手段开展设备更新与管理等工作。改造设计时,需结合PLC技术开展继电器设备的革新工作,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作体系,提升技术的应用效果,降低改造风险,保证能够针对PLC信号进行合理观测研究,提升规划设计与改造效果,促使改造工作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3]。

4.3 针对程序进行改造设计

程序改造设计工作中,应针对软件系统与程序进行合理改进,将PLC技术作为主要依据,深入开发企业的技术产品,保证更好地进行管理程序创新和改革,提升整体工作效果,确保合理使用先进的软件技术[4]。设计工作中,需结合PLC技术的应用创新服务方式,开展程序的设计工作。使用辅助性软件开展工作,结合技术的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的设计与改造方式,充分发挥PLC技术的积极作用,提升继电器设备与系统程序的管理效果,明确设计变更目标与方式,提升PLC技术在机床电路改造中的应用效果,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5]。

4.4 合理使用分离交织改造设计方式

机床电路改造设计工作中,需合理使用分离交织改造设计方法开展工作,提升电路的运行效率,并结合电路改造工作合理开展研究工作,保证运行安全性。改造设计部门应结合具体规定要求,针对线圈控制系统进行良好的分离处理。在链接结构完善设计的情况下,要实现设计器系统与梯形图系统的设计目的,提升设计与编排工作水平,确保设计与改造工作的合理性,以满足当前的改革发展需求,提升分离交织改造设计的工作质量[6]。

4.5 科学使用减少信号交替改造设计方式

对于减少信号交替改造方式,应结合原来价格的特点进行机床电路改造研究,保证合理使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提升整体工作效果。对于电机交流系统而言,应保证接触器电路的良好调节。在单调方式的应用下,结合继电器设备受到的影响进行严格协调。实际工作中,需结合原件的运行情况进行继电器设备的良好改造,提升设备运行效率,结合电路改造工作特点要求,减少继电器设备与PLC技术的应用问题,促进OLG开关的合理使用。在此期间,还需合理开展信号输出的控制与观测,提升各方面的工作水平[7]。

4.6 科学使用闭触点信号传送控制方式

在PLC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明确闭触点与开触点的实际情况,了解系统的运行特点,保证电路稳定运行。日常管理中,需明确开触点与闭触点的差异,结合各方面电路改造设计影响因素,提升系统的可操作性。要明确改造与研究中是否存在设计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在提升改造设计工作效果的情况下,保证整体改革工作符合要求。在机床电路改造设计时,应创建现代化的工作体系,遵循科学化原则,在提升改造工作效果的情况下,充分发挥PLC技术的积极作用,逐渐提升PLC技术的应用质量与可靠性,保证工作符合运行要求[8]。

5 结 论

对于机床电路而言,实际改造期间应合理使用PLC技术方式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协调改造设计工作之间的关系,保证在使用PLC技术的过程中提升机床电路系统的应用效果,增强整体改造工作力度。

猜你喜欢
机床电路效果
机床展会
机床展会
电路的保护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解读电路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电子制作(2019年24期)2019-02-23 13:22:20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电子制作(2018年17期)2018-09-28 01:56:44
抓住“瞬间性”效果
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