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疏寒
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艺术一直是人类表达情感、思想的一种媒介,如传统的绘画、音乐、雕塑等。动画电影已以崭新的艺术方式成为人们抒发情感、记录历史的又一新媒介;动画艺术与传统的艺术形式相比更形象、更生动,而且创作空间更大、承载能力也更强,因此在现代动画电影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动画艺术的创作和任何艺术品的创作一样都会受到民族、文化、环境、时代的不同的影响,要想创作出一部成功的动画作品只有具有丰富的文化创作元素才能为观众呈现出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造型、故事场景、影片风格;这样的作品才能使得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在观影后依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国动画艺术发展道路经历了80多年的苦苦探索可以称之为风雨历程,早在70年代初期中国动画的前辈们就已经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形式在世界动画历史上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在80年代中国动画也曾在世界动画大舞台上以他独特的民族特色被大家所喜爱,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也曾有许多动画大师是受到中国动画的启发才有了后来的成就。其实因此,中国动画艺术必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画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点我们无用质疑。
地球上古文明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千年的悠久历史,曾创造过许多世界之最,深厚的传统文化使得中国的传统艺术设计理念、设计思维和艺术形式更加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因此在世界文化的长河中中国的文明历史和艺术成就显得更具独特的光芒;从国家的文化形态演变过程来看,这本身就是一部绚丽多彩的动画巨作,所以民族传统文化必将是动画艺术创作最丰富且厚重的生存土壤;辩证地看中国动画艺术的创作同样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再创造,那么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在动画艺术设计中是尤为重要的。但现实总是不那么乐观,从近年来出品的动画作品中分析,我们现在看到的国产动画片大多偏离了本民族传统艺术根源的审美取向,国产精品动画片较少大多原因都是缺乏本土特色、难以取得观众的共鸣;而国外的动画片在近几年时常可见将中国传统元素应用在自己的动画角色设计上而且效果还不同凡响。这也是我们中国动画人最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
剪纸艺术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早在有剪纸文化的记录到发展至今长达数千年历史;剪纸文化是一种包罗万象的艺术,在其中人物塑造、生活风采、故事刻画都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最早出现了一些被称为“类剪纸”的艺术作品,如汉代在金银箔上剪刻出虎、象、兽、鸟以及云气纹样的饰片等;随着纸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就逐渐呈现出我们现在常见到的纸质的剪纸艺术形态了。剪纸文化从产生到日后的传承一直扎根于民间,最初用于装饰如:窗花、扇面、刺绣打样等,与人们生活紧密贴合;杜甫就曾对剪纸作品有极高的评价“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婚。”的诗句。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剪纸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的一点在于更多的是一种女性艺术体现。从事剪纸的大多都是女性,过去剪纸的技艺是作为待嫁女性必须掌握的“女红”之一,多为口传心教的形式传教。在婚后生活中女性除了生活物质需要如:衣样、鞋样等,剪纸也成为女性在苦难、欢喜时的一种精神寄托,将生活中的人物、场景、故事以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在陕北剪纸中以鱼和荷花组合表示两个人情谊圆满,石榴和牡丹组合寓意富贵多子,仙桃与荷花组合象征长寿与高洁等;更有具体的符号如:扫晴娘娘、抓髻娃娃等剪纸符号,他们也同样表达了人们对平安吉祥的期盼[1]。
民间传统文化由于自身的客观原因所致其生产方式是非常脆弱的,更加之许多民间文化并没有像经典文化以及典籍文化那样用各种方式进行加强保护。同时,民间文化自身也有着致命的弱点,就是大多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大都是“口口相传”师徒传授、子承父业等这样的形式,其中一些技艺更有胜者既然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禁忌,导致传承的范围更加狭窄,一旦出现断线就有消亡的可能,对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难度日渐加大,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当今的民间传统艺术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许多民间传统艺术、技能已经濒临失传甚至绝迹;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的速度与民间艺术资源保护成反比,使得大量民间艺术珍贵实物和资料惨遭损毁,民间传统文化陷入经济越发展、破坏越严重的沼泽之中。如何去保护?谁来传承?怎么发扬?这些问题已不再新鲜了。
剪纸动画片就是将传统剪纸艺术的特点运用到动画创作和设计制作中去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片类型,主要以剪纸特色的剪、刻形式为主,同时与皮影艺术的动作相结合进行尝试。其中所用到的道具、人物、场景都是以平面的片状纸质材料而制作的;动画效果也采用传统皮影的运动特点,应用关节钉或关节胶的方式来将每一个解剖图装配连接,就变成我们所看到的成为活动自如的纸偶;背景多为带有雕镂、刻划、拉毛等处理的纸质画面;剪纸动画的画面构图也是遵循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法则以散点式为主,讲究画面的完整。曾创造出许多典型的优秀剪纸动画并获过多个国际大奖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通过剪纸动画为例我们发现,剪纸艺术为中国动画创造提供了艺术源泉,动画艺术形式则又为中国民间剪纸文化传承和发扬创造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时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人们容易对外来新鲜的东西产生兴趣把本土的东西扔掉,导致我们的文化没有载体了,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要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最理想的就是寻找到一个新的艺术载体。现代动画艺术则是正是可以承载民间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型载体。近年来国产优秀动画电影《小门神》《大鱼海棠》《神笔马良》《大护法》等上映之后就掀起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热潮,其中在各大影院播映了《大鱼海棠》之后,由于片中出现的场景原型来源于中国福建客家围楼,从而引发了当年福建南靖的“电影旅游”热,使本来平静的小镇变成了热闹的旅游圣地,片中椿住的“神之围楼”的原型永定土楼也当地标志性的建筑了,这使得客家传统的土楼建筑文化也备受关注;因此可见,动画语言的通用性就是弘扬我国民间传统艺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笔者认为,中国民间文化独特的本源文化特征和旺盛的生命力与动画艺术相结合将中国动画作品更具有民族性、本土性,同时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文化内涵。所以,足于对本民族文化深刻地理解和深厚的感情将是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的必要条件。在近年的大学生毕业作品的就涌现出一批类似的优秀作品例如:传媒大学的毕设《白鸟》,故事发生在他的家乡新疆阿勒泰地区,展现现代哈萨克人生活的一面。美术设计上,参考了哈萨克族长相的特征,更偏向于西方人,高颧骨,深眼窝。片中出现的图腾也是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喜用的花纹和浓郁的颜色。这部作品从故事叙事上虽然略显稚嫩,但整体的创意构思和设计元素都是一次传统文化和动画完美结合的尝试。
综上所述,一方面动画艺术是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一种新艺术载体;其传播效果之快,覆盖人群之广不仅在国内受众可以接受,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可以共享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与动画技术的相结合也为动画创作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和适宜的环境,可以形成较为独特的具有本土文化风格的原创动画精品。动画作为一种文化符合和文化载体担当着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职能,通过动画创作实现民间传统文化的经典化保存和大众化传播,利用动画产业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再生价值,是促进动画产业与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双赢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