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林,李 晨
我国近现代中式洋装书刊的产生与结构设计我国近现代书刊装帧结构设计,应该是传统古籍在与西方文化交汇的过程中,以及在西方印刷技术影响下,书书刊装帧设计现代的变革。自1815年8月5日至1822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及其助手米怜在南洋创办的近代第一种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始起(每册 6—7页,12—14面,总共刊行 7年),由外国人印刷出版的《特选撮要每月统记》、《天下新闻》、《遐迩贯珍》、《中外杂志》……以及我国自创的《万国公报》、《湘学报》、《醒狮》等刊物不断出现,不仅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促进了我国现代书刊装帧设计革命。
随着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立,以及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等出版机构引入西方印刷技术,以《康熙字典》、《点石斋画报》等为代表的模仿西式洋装书取代了传统史书、诗歌、四书五经。1901年以后,作新社专门出版了模仿西方书装《女子教育论》和《物竞论》,以及1904年3月,商务印书馆创刊的《东方杂志》西式印刷和装订,推动了我国近现代图书出版印刷业的革新。
中式洋装书刊装帧设计为纸张双面印刷,线装转为平装,竖排渐改为横排,右开改为左开。字号比正文用字大,其行距取决于铅条的宽窄。注释类似古籍线装书,用比正文小的字体双行夹注在文中,页码不再像古籍卷编排,而是按册编排,各篇之间页码连续,也有采用西式页码的等,这些变化导致了书刊结构格局的改变,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西方引进的平装和精装印刷形式,在装订上并无截然分别,都是采用了骑马订(是一种将封面和书芯套在一起配成册、用铁丝从书脊折缝外面向里面穿订,弯脚使之订固即可)、三眼线订(是一种不需要任何设备就可以进行加工的手工操作方式,适合小批量的装订和较薄刊物的合订)方式联结书页,只是精装书在印刷选材、封面材料,以及编排设计效果上明显更上档次。装订虽然只是书籍装帧设计的一个环节,却被用来代表新旧书籍的各种效果差异[2]。
与线装书相比较,平装书刊在封面的纸张选用上比内页稍厚,起到一定保护功能,封面印刷逐渐精彩,一些书刊采用中式洋装的装帧形式。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莎士比亚故事集》即《吟边燕语》,在线装书形式上结合花边纹样进行装饰。还有鲁迅的《域外小说集》《莽原》《奔流》《语丝》《野草》中式毛边书。毛边书具有线装风格,除了书脊平直,其他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书口还需要读者阅读前自己将两页沿折痕划开。这种没有固定大小开本装帧形式,具有质朴的文人气息,体现出一种原始朴实纸质书本的自然美。
中式洋装书刊出现,是崇尚西方文化,追求西洋装帧形式的具体表现。采用进口纸张及新式印刷装订,包括套色印刷,为书刊增色不少。少量的精装书由于采用了硬性材料,包括纺织、皮料、麻布、绸缎、烫银书名、封面的楼空技术,以及封套或腰封装饰,显得醒目。其书脊设计主要有书名、作者、出版社字样,也有册数和其它说明性文字,文字编排讲究,印金和凹凸工艺并用特点。
中式洋装书刊装帧的结构设计,主要体现在开本、封面、扉页、版权、版式、插图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文献资料显示,虽然始于明代中叶(公元 14世纪)线装书有较为完整的结构组成,比如书衣(封面)、护页、书名页、序、凡例、目录、正文、附录、跋或后记,与现代书装次序大体相同,但近现代书刊装帧在装帧的结构上所具有的新变革,促进了我国书刊装帧设计现代化的进程。
在古籍向近现代书刊装帧过渡中,书刊仍然延用了雕版书籍的尺寸,内文从右向左竖排版,保持从左边翻开的传统形式,但是书刊大小显现出西方开本痕迹,相当于今天32开本(长宽在23.5厘米X16.5厘米左右)。如现存晚清四大小说刊物《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以及 20世纪初在日本印刷的《浙江潮》《江苏》刊物开本,基本上都采用了。另外,有些画册(开本较大)在印刷装订上的特殊工艺,其大小存在着不同变化,并且呈现不规则的23开本、25开本等。中式洋装书刊结构的转变,还表现在新体制实施的书刊的扉页、版权页、广告页和出版标记的要求,这些新的结构改变了传统古籍的文字编排布局和封面设计方式。1849年美华书馆在宁波印刷的《天文问答》,封面上印有华花圣经书房字样,并且封面书名竖排于中间文字,左右分别出现版权和印刷时间的告知;1899年铅印出版的线装《茶花女遗事》,楷体书名直接位于封面中央,题签有文武边线,四角相接成图案,题字两边也有图案。1902年创刊的晚清四大小说刊物之一的《新小说》,封面左边直题书名,右上是国画紫藤,采用深蓝色和浅蓝色套印变化作为底色。当时,无能平装,还是精装书刊,封面之后并不直接见到“序言”或者“目录”,而是还有环衬和扉页,至少会有扉页……更多的书刊会使扉页和书的内容或封面有所呼应,加上专门设计的图案或插图配合横排或竖排的书名,视觉效果繁简不一,单色印刷最多,偶有双色[3]。
近现代书籍扉页主要是传统三栏式、简洁式、图案式,则是以书名、作者、出版社与插图或装饰性图案构成的扉页,多为封面的复印,接近我们今天平装书刊的扉页设计。如《萧伯纳在上海》扉页,上有书名、作者、萧伯纳的照片为画面主体,有照片人物说明,以及出版社和出版时间字样。而版权页,因没有严格之规定,版权页可以放在扉页之后,或者放在封底之前,版权页上面的信息大致是书名、作者名、出版机构、印刷单位、印刷时间、售价、版次,还有一些书刊加印“版权所存,翻版必究”类字样,许多版权页排版成线框式和花线式的独立样式。那一阶段的书籍版权形式美观,内容完备,有些还附有广告、丛书目录和本出版社书目。版权页上明显地可以看出日本书籍版权的影响[4]。由于传统书籍版面的版心靠近书口,不利于内容的保护和阅读,一些文学书刊装帧版面设计改为版心居中,天头、地脚、订口,书口四边留出较多空白。版面自动采用了左起右行的横排格式,并且完全模仿了洋装书版样式。此外,新式版面在天头、地脚还加上了书眉、页码,版面版口文字直观、明晰,一些版面以摄影图片、插图、装饰纹样插页形式出现,既丰富了版面艺术效果,也体现出注重书刊装帧整体意识。
中国与近邻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文化交流。近现代很多留学生到日本学习,受到了日本艺术的熏陶。其中鲁迅通过编印日本艺术家竹久梦二、蕗谷虹儿的插画画集扩散影响,由于蕗谷虹儿的作品,采用黑白画的形式,工笔线描,笔法纤细,造型唯美,擅长抒情风格。当时深受青年人喜爱,所以在留存下来的 1930年左右的书刊插图当中,能够见到各种“翻版”的蕗谷虹儿。丰子恺是一位漫画家,他擅长以漫画手法表现书籍封面、扉页、插图及补白,这种风格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当时深受青年人喜爱,所以在他留存下来的书刊插图当中,特别是在丰子恺大量的书刊插画设计作品中隐隐体现出日本艺术家竹久梦二和蕗谷虹儿的画风韵味。丰子恺是一位漫画家,丰子恺为俞平伯的《忆》所作的 18幅插图,给诗集增添了新鲜活泼之感觉,与诗相映成趣独具特色。书刊装帧的插图内容由于多表现新思想,贴近大众生活,还有以西式的钢笔速写、水彩绘制的插图。如司徒乔,以钢笔速写的形式绘制的书刊插图,讲究对线条曲直、疏密关系的处理。闻一多采用水彩画绘制的插图《对镜》,形象传神生动。这时的书籍插图不仅装饰性强、趣味性浓,具有丰富的内涵而成为了一种专门的艺术。
19世纪末在西方文化与西方先进印刷技术传播的影响下,国内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和民族出版行业的共同推进下,在努力追求西洋化,因最终西方文化融合而形成了近现代中式洋装书刊设计。现代书刊“开本合理,文字量大,便于阅读,便于携带,便于储存,是现代社会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良好载体[5]。”近现代书刊装帧设计的出现,一方面完成了中国古籍向西方书刊结构的靠拢,另一方推进了我国现代书刊装帧设计多样化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