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慢新闻”:移动传播背景下新闻摄影转型的路径选择*

2018-01-24 15:37
未来传播 2018年1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摄影

周 浒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信息生产模式面临解构,传统新闻业危机四伏,转型成为传统媒体必须面对的选择。以图片为生产对象的新闻摄影在移动传播格局下需要应对多维度的冲击,一方面业余拍客、草根网民凭借着技术赋权的力量加入到了新闻摄影报道之中,他们大有取代专业摄影记者之势。多家媒体解雇摄影记者或是撤销摄影部的消息让专业新闻摄影记者陷于“丢饭碗”的恐慌情绪之中。另一方面,快速生产、追求眼球效应的图片报道难以满足社会化媒体崛起后的受众需求。读图时代已经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是视频时代。曾几何时,一幅幅经典的新闻照片记录了战争、灾难与奇观异景,共同构建了人类的视觉记忆,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时至今日,新闻摄影在这场由技术引发的新一轮信息革命中日益边缘化。

近年来,“慢新闻”的概念及生产方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对现有文献梳理后可以发现,学界对“慢新闻”的概念、价值与意义等问题已探讨得较为透彻,但对“慢新闻”之于媒体转型及“慢新闻”理念应用于具体新闻生产的研究还有进一步探析的空间。本文试图借助“慢新闻”的生产方式来探讨新闻摄影的实践转型,以期能为处于移动传播困境中的新闻摄影找寻突围之路。

一、“慢新闻”概念及其意义

“慢新闻”最早由《时代》周刊创始人亨利·卢斯提出。他把新闻分为“快新闻”和“慢新闻”两类,前者对应传统意义上的消息、快讯,后者则对应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等。[1]进入移动传播时代,人人可以传播信息,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类被彻底卷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社会的浪潮与漩涡中。此时,“慢新闻”的内涵与外延也有了新的变化。有学者将“慢新闻”界定为“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多方调查,完整深刻地揭示出其原因、结果、趋势与影响,以故事讲述的手法,唤起受众的反思与同情。慢新闻的标准并不在于报道时效、篇幅长短和叙事结构,而在于对新闻事件的深入反思和普遍价值的执著追求。”[2]与“慢新闻”理念比较接近的深度报道,其概念是指通过展示宏观背景,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包括因果分析)、解释或预测并达到相当深度的报道的总称。[3]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虽然两者在操作手法上比较接近,都不是流于表面现象的陈述与报道,都是强调深刻分析、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但是“慢新闻”的突出特点更加强调报道的视角与维度,适当舍弃时间与效率,注重内容的可读性、可视性与延展性以及报道形式的多元性与丰富性,从效果上强调反思与价值。“慢新闻”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更体现出准确性、专业性、融合性等特征,其生产实践是以互联网为背景,寻求的却是互联网崛起后新闻生产与盲目追求快、追求眼球效应相异的发展路径。

受众在面对海量的信息碎片无从选择时,正如Bill Kovach、Rosenstiel所著的《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一书中所言,处于一种迷茫状态,而此时高品质新闻、权威可信的专业媒体报道将会成为他们的选择。2016年,《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印刷版和数字版订户均出现多年未见的显著增长,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新闻频道的收视率更是创下历史新高。这印证了品质和信任对于媒体的重要性,同时这也要求传统媒体重视最能体现传媒专业性、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慢新闻”。[4]在传统媒体转型浪潮中,“慢新闻”已成为部分媒体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手段之一。“面临网络的残酷挑战,传统媒体要敢于并坚持用准确、专业的‘慢报道’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5]BBC打造的“慢新闻”计划将大量资源、人力、时间和新技术投入到篇幅更长、信息量更大、图片视频多媒体更融合的报道中。他们首先利用大数据的计算与挖掘,分析、研判热点事件、热门话题,借助可视化方式呈现新闻情境,再进行精确的信息推送。各部门进行精密配合,实现新闻产品的融合生产与深度表达。“不做第一个说故事的人,却要让所有人只记得我的故事。”这正是BBC等传统媒体向“慢新闻”转型过程中的定位与目标。这种做法对重新奠定BBC这种老牌新闻媒体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市场地位、专业性与权威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时效性始终被视为新闻的基本特性之一。有学者指出,“抢发新闻必然导致准确率的下降,虚假新闻的上升,这是规律性表现。”[6]近年来,一些“乌龙新闻事件”多是记者抢发新闻所致。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兴起之后,网民成为介入新闻报道的新兴力量,他们或是用简短的文字配上现场的图像进行图片新闻传播,或是借助手机开启直接呈现新闻事件现场面貌的直播。同步的实时信息传播让速度与效率到达了巅峰,技术的崛起已经逐步实现了去中介化的信息生产方式。当用户可以借助技术“直击”新闻,“参与”现场,把握视觉信息时,摄影记者的中介功能被消解,摄影记者的身份与角色面临巨大的危机。此时,让新闻摄影“慢”一些,不再单纯地、片面地追求速度,或许能开启一条转型的新路。

二、新闻摄影为何要走“慢新闻”之路

新闻摄影是以瞬间性、形象性为目标的信息报道方式。新闻摄影人普遍信奉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他们努力地以最快速度抵达现场,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画面传递给受众一种替代性的经验。将“慢新闻”的生产方式引入到新闻摄影的影像实践中,能有效规避新闻摄影记者在突发报道中的竞争劣势,重塑新闻摄影产品的价值,满足“后读图时代”受众对新闻图像的需求。

(一)“快新闻”模式下,专业媒体摄影报道缺乏竞争优势

移动互联网引发了一场以传播技术与传播方式为表征的信息大变革。外部环境的变化触发了新闻信息生产模式的转型。依托网络通讯技术、处于移动端的手机变身为新闻报道的利器。以往我们将摄影技术过硬视为体现职业摄影记者专业性的指标,随着影像技术手段的更新与普及,图片摄影拍摄的门槛会越来越低,人人可以摄影,人人可以发布新闻现场图片。

同时,网民的信息分享机制在移动传播时代被进一步激发。克莱·舍基指出,“人们使用媒介具有三种目的:消费、创造与分享。20世纪的媒介作为一种单一事件发展着:消费。但眼下我们正在越来越多地创造与分享媒介。”[7]迫切想要分享的动机加上“认知盈余”的力量促使网民使用最便捷直观的媒介——“图片”来进行社交连接与交互。他们分享传播的动机或许与新闻生产无关,但是他们的行为客观上丰富了报道的内容与视角。所以,在突发事件现场,有无数只手机进行图片视频的拍摄与发布,这些信息成为互联网社交平台上转发的热点内容。被专业记者垄断的信源优势、传统媒体具备的平台优势在数字时代被彻底打破。就报道的速度而言,专业摄影记者无法与“一直在场”的网民匹敌。因此,在信息报道专有权、发布权被解构的背景下,从时间维度上考量,传统媒体记者处于劣势。

(二)在快节奏、体制化生产模式下,职业摄影记者缺少创作与表达空间

有学者对传统媒体人离职告白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体制的禁锢、新技术的冲击、媒体经营的压力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等方面成为媒体阐述自己离职理由时的主要归因”。[8]“快新闻”的生产模式是按照高度标准化、流程化的方式进行新闻信息生成发布,追求效率至上,这也是所谓“体制禁锢”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布尔迪厄指出了“新闻生产的紧急性与思维之间存在的负面联系,他深刻地揭示了像电视这样的极速媒介实际是只是赋予一帮‘快思手’以话语权。在时间和竞争压力下,新闻生产变得模式化与趋同化。”[9]以图像获取为基础的新闻摄影产制方式也出现了模式化、趋同化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下,摄影记者为了完成媒体的拍摄任务而渐渐落入到图片生产的“套路”之中。部分有理想的摄影记者,从理想与责任出发,渴望用影像观照现实。然而在日常实践中,他们理想化的选题时常与市场化媒体的要求、受众的感官需求相悖。长此以往,摄影记者报道的热情会被体制化的生产方式磨灭,焦虑情绪和职业倦怠油然而生。因此,专业的摄影记者希望借助于体制的力量给予其拍摄创作活动提供便利。在单位平台上,他们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报酬以养家糊口,安身立命,同时获得自身价值实现的可能。媒体在转型中需要给予摄影记者足够的关怀,为他们提供“慢下来”、“静下来”的空间,同时摄影记者自身需要不断学习与思考,不急不躁,坚持用优质新闻摄影作品去追问现实问题。

(三)盲目追求效率至上,破坏媒体的生命线,污染视觉信息环境

移动传播背景下,社会化媒体的资讯生产与分享方式对新闻真实性、准确性等基本伦理价值产生了挑战。“唯快不破”成为新闻信息产制的信条。信息的快速生产与高速传播加快了人类感知周遭世界的速度,却无法提升认知世界的深度与广度。新闻图片应当是以形象、生动的视觉语言揭示事件真相的报道形式,片面追求效率、追求眼球效应而忽视内容质量与伦理价值的做法会损害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根基。近年来,快节奏的新闻图片生产使得未经核实、有违伦理的报道屡屡出现。如2016年7月,卓伟的风行工作室动用无人机对明星霍建华和林心如的婚礼进行航拍事件,2015年1月,《深圳晚报》记者为抢独家新闻潜入太平间拍摄病逝女歌手姚贝娜遗体事件等都是置媒体的公共性、责任感和职业操守于不顾的行为,此类报道既有损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对整个社会的视觉信息环境也是一种污染。用“慢新闻”的理念来生产优质新闻摄影产品是重塑媒体公共性,体现公平、正义及媒体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三、新闻摄影转向“慢新闻”的路径与策略

美国《数字摄影记者》杂志主编哈斯泰德认为,全力捕捉一张照片去发表在媒体上的那种新闻摄影工作方式已经死亡。[10]“慢新闻”理念下的新闻摄影不再是一味追求突发现场的时效性的新闻摄影,而应该是让摄影记者面对突发新闻事件时先沉静下来,利用诸如数据挖掘与技术分析,发掘事件表象背后的社会动因与线索脉络,综合运用以图片为主要载体的信息呈现方式进行多视角、有深度、有情感温度的报道,实现新闻摄影的价值传播,促使实现受众“感性到场”基础上的“理性到场”。新闻摄影要转向“慢新闻”的生产方式,实现差异化竞争,需要调整、放慢生产的速度,尊重和解放摄影记者,让他们尽可能打造出具有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高品质新闻摄影产品。

(一)改革传统媒体管理体制,激发摄影记者的活力与创造性

社会学家乔治·里兹在《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提出了麦当劳化的概念,反映了麦当劳从生产到销售中所追求的效率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以非人的技术代替人的非人性化。目前,媒体的新闻生产模式在盲目追求效率方面也体现出麦当劳化的趋势。移动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对媒体的组织形式进行着重新整合与塑造,传统媒体的管理制度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新组织形态。很多媒体人跳出体制追求相对自由的个性空间。他们积极主动创造着高质量、有品质的内容生产,如创办了“罗辑思维”的罗振宇、财经媒体人吴晓波等一批自媒体创业者正遵循着自己的思路进行产品的生产与传播。媒体的新闻摄影生产走向“慢新闻”模式,某种意义上可以借鉴自媒体人的工作方式与运营思路,改革、完善现有的媒体管理制度,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体制内部给予摄影记者一定的自由空间和创作时间,激发摄影记者的活力与创造性。

如原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视觉中心首席摄影记者、现澎湃新闻记者、“荷赛”突发新闻类一等奖获得者陈庆港在接受访谈时曾谈到,“如果媒体有能力支持一个记者去完成一个选题,就要尽量创造条件让他去完成,因为往往这样的记者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是想做出一些成绩的,否则他也不会甘愿去吃苦受累。”[11]陈庆港对中国西部贫困家庭、慰安妇幸存者等问题保持着长期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采访拍摄,完成了《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长篇纪实摄影专题《中国慰安妇》等作品。他的每一个专题都需要至少两年时间的打磨。这些优质内容的出现一方面得益于摄影师自身的认知积淀与深耕,另一方面也表明从制度上解放摄影记者,解除僵化的体制对记者的约束与限制,有助于从业者在“慢新闻”的生产模式中培育和孵化高品质的新闻摄影报道。

(二)新闻摄影人转变理念与思路,强化内涵与视觉表达水平

新技术条件下的图像信息生产方式与产品形态的革命正在倒逼着新闻摄影人加快转型步伐。面对新传播格局,新闻摄影人首先应该夯实核心竞争力,要在社会化媒体崛起背景下的“后真相时代”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信念,坚持对事实与真相的追寻。同时摄影人应当认识到“一图胜千言”的信条在视频崛起之后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正逐渐失效。任何单一的报道形态都已无法满足媒体和市场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探索视觉表达的新范式以适应新的新闻信息生产模式要求。其次,摄影人要厘清自己与媒体组织之间的关系,要在组织内部主动探索新的未知领域,利用不同形式的深造学习实现自身的认知迭代,拓展原有的认知边界,提升分析事件、思考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进而将这种能力运用于实际的影像生产与创作中。

在新闻摄影领域富有盛名的马格南摄影图片社旗下有诸多知名摄影师如布列松、卡帕、乔治·罗杰等,他们通常能就某一个社会现象或问题进行广泛调查后,深入拍摄。摄影评论人晋永权认为,“马格南的摄影师大多具有历史学家的情怀,并怀有高尚的梦想,在追寻现实世界的‘客观性’与表达摄影师的个性特征之间寻求令人难忘的契合点。”[12]马格南的模式给予当下还在为抢新闻而奔波的摄影记者很多启发,摄影记者在融合媒体时代需要成为专家型记者,能灵活运用视觉语言进行影像符号的表达。这与“慢新闻”的要求亦是高度契合的。“慢新闻”的新闻理念要求摄影人摒弃浮躁的工作方法,善于利用线索分析问题的脉络与发展趋势,并运用新的视觉呈现手法多角度地进行报道,摄影作品不仅仅在画面上有视觉冲击力,更重要的是要在情感上与受众产生共鸣。

(三)运用多元融合手段,重塑新闻摄影产品形态

“慢”生产要求摄影记者加强对过往热点事件、重大问题的深度挖掘与分析,找到新闻的“第二落点”,沉淀选题与思路。在拍摄时注重叙事性、故事性和可读性。将过往新闻摄影专注于图片的形态转向到融合式的深度叙事模式。摄影记者还需要不断探索VR、无人机、可穿戴智能影像设备等新技术,围绕主题与目标打造出融合性的视觉产品。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2016年启动了“南方名记培育工程”。视觉新闻部摄影记者张由琼在报社体制内部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团队,他自由组建队伍,运用最新的技术条件,秉持着对新闻产品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和严谨的职业态度完成了《文昌航天发射场首秀》《二孩时代的酸甜苦辣》《中俄海上联合演练立体夺岛》等多个视觉专题的拍摄,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网络媒体日益发达、资讯即时传递的时代,有深度、可信赖的分析和观点正在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传统媒介理应围绕中心工作、围绕老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及时发声,力争多出精品,多出一些独家报道、深度报道、有观点的报道。”[13]南方报业在转型中打造的新闻摄影产品正是在当今影像泛滥时代所稀缺的优质内容。这些精品的生产与传播不但给传统媒体带来丰厚的商业利益与价值,同时也传递了新闻摄影的社会价值,坚守了媒体的责任。

(四)探索、引导移动传播语境下的受众需求,提升受众的视觉素养与思考能力

进入到移动传播时代,图片的泛滥和视觉信息的超载造成了受众在获取新闻时无法把握真相,此时需要专业的摄影记者、编辑将信息进行有效筛选与过滤,并将信息碎片整合成完整的图景提供给受众。因此,新闻图片的功能定位需要转变,不能仅仅停留于感官刺激去满足受众视觉消费的需求,而应当用富有人性温度的思考、精湛的图片创作技艺以及摄影人对事件独到的观看视角,去呈现新闻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与脉络。

新闻摄影图片依靠瞬间的形象、生动的画面直接诉诸于人的感性思维,而如何调动人的理性思维进行思考,实现“从感性到场”到“理性到场”的跨越就需要摄影记者深度的表达技巧,用讲故事的叙事手法来挖掘新闻事件真相及其来龙去脉。传播学者迈克尔·舒德森认为,“真新闻,而不是假新闻、宣传、谣言,总是把真相放在首位;它不会让诚实的报道屈从于意识形态或政治鼓动。它不会讨好广告商,或逢迎出版商的商业利益,甚至也不会迎合读者的口味。”[14]转型中的新闻摄影应提供更有深度、更有温度的视觉作品以丰富受众视觉体验,提升受众视觉素养,改善当下的视觉信息环境。

四、结  语

“慢新闻”的理念与实践方式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摄影转型提供了路径。传统媒体的摄影记者应把握自身在新形势下报道速度上的劣势和报道深度、广度上的优势,换个思路进行差异化竞争。传统媒体要给职业摄影记者以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摆正心态,生产好作品,这既是新闻摄影转型的需要,也是媒体实现自身社会责任、创造新价值的需要。著名摄影记者贺延光说过,“记者是神圣的职业,要懂得自己尊重自己;一个摄影师的成功不是他见证了多么重大的新闻,而是怎样在平常的生活中‘于无声处听惊雷’”。[15]摄影记者需要重新定位和审视自己的职业,用工匠精神打造出新闻摄影精品,为人类留存经典的瞬间和视觉记忆。

参考文献:

[1]李凌达,苏小平.媒体融合时代的“快新闻”与“慢新闻”[J].中国记者,2015(06):111.

[2]林纬.慢新闻:概念界定、实践模式与生活美学指向[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2):4.

[3]丁柏铨.深度报道:概念辨析及深度探源[J].新闻记者,2014(10):73.

[4]史安斌.“慢新闻”缘何有机会火起来[N].人民日报,2017-06-26.

[5]林晖,胡蝶.“慢报道”: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竞争优势[J].新闻大学,2013(02):48.

[6]高海英.当下新闻缘何“唯快不破”[J].青年记者,2015(05):21.

[7][美]克莱·舍基.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M].胡泳,哈丽丝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0.

[8]陈敏,张晓纯.告别“黄金时代”——对52位传统媒体人离职告白的内容分析[J].新闻记者,2016(02):16.

[9]杨雨丹.新闻惯习的生产与产生——惯习视角下的新闻生产[J].国际新闻界,2009(11):51.

[10]任悦.1416摄影辞典[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73.

[11]王向令.行走不止的“拾穗者”——陈庆港访谈录[J].新闻战线,2013(03):50.

[12][英]卢塞尔·米勒.世界的眼睛——马格南图片社与马格南摄影师[M].徐家树译.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3:8.

[13]吴星星,靖鸣.传统的传播介质如何做好内容[J].新闻与写作,2017(02):50.

[14][美]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的真实面孔——如何在“后真相”时代寻找“真新闻”[J].新闻记者,2015(05):75.

[15]李楠.影响:中国当代摄影精神交往录[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3:296.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摄影
浅谈新媒体时代摄影记者的现状与转型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郑治国:穿越新中国核弹爆炸中心的摄影记者
相隔40年的中国:变与不变
爆破瞬间
对话王丽莉:中国第一位全权报道“英超”的摄影记者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