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虎杰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身体的健康状况影响着自我的发展,同时也关乎着国家的命运。然而近些年来的研究调查显示,当今大学生的各方面身体素质已经大不如从前,肥胖﹑疾病等现象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关注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大重点问题,课余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必将得到更多关注。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得到健康的身体﹑获得锻炼的需求仅仅靠体育课的上课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课余体育锻炼等活动弥补体育课学习时间和锻炼内容的不足。目前我校建筑类专业的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情况已经初具规模,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学生体育锻炼经常遇到瓶颈。所以对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其规律,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为今后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及相关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随机抽取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各系200名大学生(其中男生87名,女生113名)为调查对象。
在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学生中总发放200份问卷,回收2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80%。
借鉴查阅了与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和掌握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收集﹑整理与本研究有关的数据资料。
与我校部分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访谈的形式获取与本研究有关的信息资料。
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自身主动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数据显示有39人选择非常喜欢体育运动,有74人表示喜欢,分别占总人数的19.5%和37%;在是否经常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调查中有35.5%的学生会经常参加课余体育锻炼,45%的学生有时会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其中男生相对女生略加喜欢体育运动,差距没有特别明显。这些数据表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运动有好感并能积极主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然而还有83名学生(占总数的41.50%)对体育运动的爱好程度表示一般,更有2%选择不喜欢体育运动,有37名学生很少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占总数的18.5%。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有不少的同学对体育锻炼不怎么感兴趣甚至有反感情绪。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状态,大多数同学对体育锻炼兴趣尚可,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喜欢课余体育锻炼。在对课余体育锻炼的爱好程度上男生比女生略加喜欢体育运动,但男女差别并不特别明显。
数据显示:有42人每周参加5—7次锻炼,有45人每周锻炼3—4次,分别占总人数的20.80%和22.71%;有56.49%的学生每周只参加两次(49人)甚至少于两次(64人)体育锻炼,其中男女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差别很大,男生每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要多于女生的次数。有人研究观察到:当每周锻炼多于三次时,最大摄氧量的增加逐渐趋于平坦;当锻炼次数增加到5次以上时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就很小;而每周锻炼少于二次时经常引不起改变。由此可见:每周锻炼3—4次是最适宜的频度。因此,我校有近半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频度达不到合理的指标,无法完成锻炼身体的任务。
在每次锻炼时间方面,有63人(约总人数的31.33%)选择不到半小时,以女生为主要群体。显然,这部分学生在自觉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时强度并不大,这对心肺功能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微弱。
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时往往选择自己喜欢﹑有能力完成,并且场地设施可以满足的项目,锻炼项目的选择情况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应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实际操作能力。数据显示在所有体育项目中有51人选择跑步(含散步),占总比重的25.61%,为最多,其中有40.71%的女生选择跑步,可见女生尤其以小强度的慢跑为主要锻炼方式。其他竞技类项目中篮球与排球选择的人数较多,各占总人数的20.12%和18.89%,这可能与这两项课程的广泛开展有关,学生接触较多,这两项运动的运动氛围浓厚,场地条件也可以满足。其他项目如乒乓球﹑健身器材等项目选择的学生较少,学生认为与之相关的场地设施不足。 女生较为集中在跑步﹑羽毛球这些小强度的项目,男生较多地集中在篮球﹑足球两项,新兴项目不受欢迎。
锻炼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它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动力。调查数据显示有22.37%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锻炼身体;10.71%是为了发泄情绪愉悦身心;有13.36%的学生是出于个人兴趣,这三种态度是积极健康。但是还有20.62%的学生是因为课程(考试)要求不得不进行锻炼;有15.46%的学生只是为了塑造个人形体形象或者是为了减肥;更有4.31%的学生认为是因为从众心理所致,这些锻炼动机都是因为其他原因而被迫产生的,这不应该是我们提倡的锻炼动机心理。
数据显示除了有0.68%的学生身体状况不允许进行体育锻炼以外,有26.15%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时间,27.06%的学生认为是由于学业繁重所致,这两项因素都不应该成为主要因素,不能作为限制个人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作用力量。另外,有23.37%的学生认为我校场地设施不完善,11.33%的学生认为自己找不到合适的锻炼项目,这两项成为影响当前我校大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
1)兴趣。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兴趣较高,能够经常进行课余体育锻炼,为我校开展课余体育锻炼奠定一定的基础。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兴趣不高,自觉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能力不够,即使偶尔参加也是迫于其他方面的原因。
2)时间。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时往往以小强度的慢跑散步为主,锻炼频度低,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往往锻炼时间不足,这种锻炼效果无法达到锻炼需求。
3)指引。有的学生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时由于自身因素或者缺乏指导从而导致锻炼项目单一集中,主要以篮球﹑排球这两项公体课开展较广泛的项目为主,还有的学生根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和合适的场地设施。
4)动机。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不尽相同,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课余体育锻炼作用的重要性,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但是也有部分同学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时的动机有待改正。
5)外因。影响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集中在场地设施不足﹑学业繁重﹑没时间等几个方面。
6)教学。我校体育课的开展基本满足学生需要,不少学生认可当前的体育课,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广度不够,学生学到的项目有限。
1)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健康第一”的理念。学校应该积极开展以“健康”为主题的思想教育﹑学生座谈﹑广告宣传等活动,向学生宣传体育锻炼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
2)组织体育竞赛活动,建设体育氛围,以引起学生体育兴趣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用体育强烈的感染力影响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体育锻炼。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广播﹑报纸﹑板书﹑讲座等形式营造体育氛围,让学生随时感知到体育的存在。
3)专门成立课余体育锻炼工作组织成立课余体育锻炼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每天特定时段的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组织,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在专业指导下参加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提高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同时还能发现更多锻炼项目,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运动兴趣。
4)体育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扩展体育知识体育课要结合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单纯地以运动技能的获得为主要内容和评价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向学生灌输广阔的体育内容,把体育课上得更加丰富有意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实际效果。
5)加强体育设施场馆的利用与改造保证现有体育设施的质量,注意保持与维修的同时还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可以活动的场地设施,在一些空余或者利用率较低的地方改造成可以让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