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工业设计产业培育研究

2018-01-24 14:07马洪骥
齐鲁艺苑 2018年2期
关键词:工业设计

马洪骥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竞争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引起重视,特别是在设计经济产业领域。这个时代被称为文化的时代,感性的21世纪。个人价值优先的竞争中,要确保经济的优势,文化和感性、形象和创造性的软实力是更加受人瞩目的。中国现在在各个领域都在强调创造力、创新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源动力,设计是制造业创造革新的重要途径,是创新性、产业性的源头,把创意、知识信息和技术进行转化,必然影响着生产与服务的品质感、价值性。像海尔、联想等企业的价值受到高度评价,都在向世界级的企业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具有创造力的技术力量,但这种技术产品的销售更脱离不了具有创新性的优秀设计。

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环境中,一流的企业存在的条件不仅要有好的产品,还能为客户提供一种令其感动的消费经验。总体消费体验是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价值体现,超越产品本身的功能性,让消费者更多地感受到文化价值、感性满足、个性表现、连带感等,对于这些若干元素的体验,消费者就是凭借感觉,这种感觉完全来源于设计。在全球化时代的环境下,设计产业正由简单地推进制造业慢慢变成带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方法之一。工业设计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支柱和重要经济增长的支撑点,在经济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工业设计都相当重视,把它视为实现本国的经济增长、促进国家创新战略的关键点。由于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扶持,一些设计力量强大的企业展露头角。智能手机的进步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史蒂夫·乔布斯通过设计创新将手机融合了现代通讯、网络社交、休闲生活、购物消费等多种功能,打破了传统概念的手机功能,将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进行整合,刺激了消费方式的革命,通过优秀的工业设计占领全球市场制高点,并使得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有了更深广的延伸。设计可以将技术转化为产业,不仅实现功能的转化,还对美有所追求,更融入情感和故事,最终形成品牌形象,实现产品价值的提升。

由于中国没有真正意义地经历过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因此使得代加工与抄袭模仿现象的出现,恰好又逢第三次互联网革命,呈现出的设计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与整个西方世界会异常迥异。近十几年来,中国内地的设计市场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升温的阶段,我国对于工业设计行业的重点扶持,使其得到了健康迅猛的提升,在长江三角洲一带,诞生了大量高水平工业设计机构,被世界先进理念和潮流观念的影响,借力上海这座城市的魔都效应,迅速凝结出了适合于中国自身发展特点的设计构成模式,包括院校设计工坊、企业内部部门、专业设计公司、国家行为设计机构等。但就现状况来看,整体水平仍处在普众与认知的阶段,尚未达到成熟。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随即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同年11月份召开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创新产品要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第一就是科技创新,第二就是文化创意创新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2016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杭州调研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时强调:“工业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结合产生的新的生产力,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未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抓手,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必由之路,要摆在‘中国制造2025’的突出重要位置上加以推动。”[1]要符合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实现这些战略目标,必须通过组织领导、规划引导、政策支持、优化环境多方面的力量一起努力,才能真正把设计产业提升上去。

一、完善设计创新体系

对于设计专业公司的培养,最基本的就是设计市场的健康规模化发展。打破原先在一般企业委托设计专业公司的设计费用较低,即便在大企业中也有80%以上为公司内部解决,或委托国外专业设计公司进行设计的恶性循环现象。市场规模越大,对应的专业公司,就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设计群集也是在这种观点意识下形成的。培养健康规范的市场规模最终的工作意义就是将设计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想培养这个市场规模,地方政府和企业应当扮演重要的角色。地方政府应当支持企业、设计公司、高等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体系,从根本上提升设计创新能力。企业应当委托国内专业设计公司解决自身的设计项目,大企业和专业设计公司之间的横向协作关系,通过市场力量去扩展和加强。设计集群构建的过程中,专业设计公司资本的组成和通过协同效应的产出实质上的增加,证明此种方式是成功有效的。由此可见,诸如此类的产业在不断地重复,在市场中设计群集的必要性便会以更加快速的方式进行变化。

当然,关于设计集群构成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营造制度的细节研究也需要相应出台。相关产业的培育和初期市场的扩展,特别是人才的培养和市场的形成都需要政府更加积极的引导。目前国内中小企业中很少拥有设计部门和对视觉、产品、环境等领域有所涉及的设计师,对于产业竞争力息息相关的工业设计领域的专业人才更是严重的不足。由于过去20多年间以大企业为主的成长政策,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差距逐渐累积,因此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无法适应信息、知识、技术、设计等知识密集型的经济环境。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大企业的领导层, 将以设计为中心进行公司的经营,同时加大了对设计的投资,不遗余力的提升自身产品的设计水准。 虽然中小企业对设计的必要性意识正在扩散,但由于设计要素不是必须的要素,而是作为设计要素,对设计的投资没有体现出很积极的状态。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面临着资金问题和人力问题等实质性的经营困境,即使设计价值作用再大,也无法进行充分的设计投资。为扶持中小企业,政府应该提供补助金,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我国设计产业的发展主要是由政府带头主导设计振兴经济。这不仅有助于设计领域的原动力发展,还会大大提高大众的共识。 因此,只有设计产业促进机关、专业团体、民间企业等保持共生的合作关系,才能实现设计产业真正的发展。 当今时代,设计活动已经不只关注于外在形态的问题,而更关注于产品的内涵,而这才是需要被大力宣传和推广的部分。[2](P155)

二、促进设计产业的平台建设

产品设计的优劣直接关乎企业的未来发展,凡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毫无疑问必然是设计精品,具有相当高的产品附加值。而竞争实力较强的企业必然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产品的竞争力则主要体现在设计上,设计是创造力,是好的想法,而创新更多指的是将这种创造力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如管理,技术、品牌、营销、服务等诸多元素融合。从国家角度出发,未来5年中国蓝图(十三五规划)中指出:以《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为方向,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支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加快促进工业设计产业专业化、集合化、精尖化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3]在经济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设计创新列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世界制造大国中国来说,我国工业设计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工业发展要求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工业设计更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蜕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例如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设计推进组织—1944年成立的英国设计委员会、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德国设计委员会、2001年成立的韩国产业资源部的直属机构—产业设计振兴院(KIDP),1969年成立的日本产业设计振兴会,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也于2014年11月成立,这些部门的设立对推动该国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重要作用。

三、强化大众认可意识,提高专业设计素质

设计社会地位重要性的增长不仅让企业家认可,更重要的是普通老百姓心中寻求共鸣。工业设计是为社会大众服务为目的的,对于提高消费者的审美趣味及能力,培养他们对于工业设计的认可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从我国的教育层面来看,虽然我国已有众多院校设立了工业设计学科,引进工业设计教育,但教育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基础薄弱,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整体来看,我国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水平与西方国家尚有一定差距。

德国工业设计的普及性教育早已展开。在中小学的课程里,除了一般的必修课外,更加激励每个学生发扬自身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特点不同,进而进行艺术基础知识、艺术修养及技能的课程安排。学生在就读大学期间,创新的意识已成为一种习惯。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里,在一些基础课程领域之外,还开设了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增长知识的诸多新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强调讲述设计程序与方法论,并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自身需求,自主的探索、理解、处理变化多端的信息并将其转化应用。这种教育方法从当今举办的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工业设计竞赛中,得到检验,德国的设计学生普遍成绩斐然。

在韩国政府对于设计的普及与应用也是下了相当大的气力,政府极非常重视设计产业大环境的培育。韩国的小学生在课堂中就接触有关设计方面的知识;生活中,供市民游览的公共产品设计,让外出游玩的人们充分感受设计的便利性;建设的东大门设计广场(DDP),可以通过新颖的设计,让参与者发挥充分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习和体验空间,让做家务的主妇们也能领略到设计的魅力。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宋慰祖认为:“设计师其实是一个思想者,是战略家,要耐得住寂寞,而且未来也不是培养大师的时代,最后实现的还是创新产品和服务。”[4]我们国家也加大力度,对于国内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需要加强创新,对原有的课程进行改革,并新开一些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知识面的新课程,尽可能地拓宽专业常识以外的知识面。我们现在的问题节点在于,设计师一定要是一个知识结构全面的人,通常这是对设计师的最高要求。现实情况是大多设计师无法达到此项标准,这和我们的教育制度欠缺合理性有一定的关联。目前设计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艺术生,在学习文理科知识的同时还要兼顾艺术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知识构架不够完整,深度也有所欠缺。设计师对于很多中国传统的东西并没有继承,以至于我们缺乏一个理念来贯穿指导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习设计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过于片面、单薄。合理的完善教育机制,构建新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科间的开放程度,提倡一定范围内的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就同一项目进行讨论的模式,并广泛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支持高端人才的科研创新,营造开放创新的文化环境,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将高端人才所具备的精湛技能充分展现,把丰富的海外人际资源网络有效的发挥作用,拓宽国际领域交流合作,使我国高层次、复合型设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获得更好的成效。

四、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时势变迁,很多传统习惯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大众的审美观念与消费观念也在改变,从工业时代到e时代,互联网把人们想事情的方式改变了,与此同时也把从业者的头脑与措施转变了。现如今,工业产品不单单突出功能效用上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而是将使用者的环境与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巧妙结合,把原本高大上的设计转变的更加私人化、普泛化、亲民化,充分的渗透到使用者的消费过程中。 在“互联网+”的时代,以微博、微信、QQ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自媒体传播方式,传播好的设计,任何人都无法将这种自发的评价方式进行阻拦,使用者将第一时间做出优劣评价,这可以使我们未发布的产品,在短时间内了解真实的目标用户群体规模,对应市场的反馈及时反映,迅速的做出应对。网络平台的建立能确保很好的为设计师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互通反馈,改变之前的设计以生产方式为中心,做到顾客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供应什么 ,真正的把需求中心侧重到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坚持不懈的探索分析用户的需求变化,这在电商时代影响尤为突出。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5]目前一些传统制造企业的生产经验丰富,在新产品的加工制造、硬件水平都达到了先进的技术标准,但是对于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也就是使用者的交互体验设计的底层软件系统及上层用户交互体验存在缺陷,导致不能真正充分体现设计的魅力。“互联网+”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有共享意识,合作的观念。健全工业设计行业数据库,打通不同企业的数据分享思路,利用互联网的特点,使价值链的连接方式更广,逐渐让整个应用和内容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才能达到最佳的用户体验。探索“互联网+”环境下新的商业模式,发展设计创新成果交易市场,创建与设计相关的法律咨询评估、 知识产权、市场金融交易等多功能性的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能力。积极推广共享经济,把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促进成果推广应用。

21世纪的设计,是引领产业革新的时代。 现在不考虑设计的企业只有在世界竞争中被淘汰,从苹果的成功事例中可以看到,只有给消费者带来感动,才能让企业成长为全球性的企业。才将会从物质上的设计转变为以价值为中心的创造性竞争。为此,培养高级人才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绝对条件。必须考虑如何应对骤变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设计相关的所有环境变化。从策划到生产优秀的产品,政府、企业、大学都需要制定相应合理的政策。为了培养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相互共存方案、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创造就业岗位战略也需要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2016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工业设计市场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在整体社会环境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部分龙头企业继续起引领作用,部分新创企业大步向前,诞生了很多行业拔尖人才和顶尖的产品,有些设计不仅摘得中国的设计最高奖“红星奖”,还得到了德国“红点奖”的认可。2014年12月17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立。一切都说明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水平在稳步提升,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设计产业蓬勃发展,虽然整体设计水准与相对发达的国家有一定的距离,但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将会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设计趋势的亦步亦趋,问题就在于如何正确合理地引导, 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升自身设计产业的发展水平,强化大众认可意识,找出适合我国发展的模式,实现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腾飞。

参考文献:

[1]马凯.在浙江调研工业设计时强调:把工业设计产业搞上去[OL]. 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205/c64094-28923940.html.

[2][德]克劳斯.雷曼.设计教育 教育设计[M].赵璐, 杜海滨译.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

[3]“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发布 勾画未来5年中国蓝图[OL].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603/t20160318_14010432_11.htm.

[4]借力互联网大数据 高效整合设计经济产业链[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50923/082923324779.shtml.

[5]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OL]. http://tech.china.com/news/net/156/20150310/19365177.html.

猜你喜欢
工业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谁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BAT”?
工业互联网,在路上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