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桂艳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内蒙古 宁城 024200)
眼底病是一种病因复杂、病种繁多以及病情多变的疾病,主要包括眼底血管、视网膜、视神经纤维、视神经乳头等眼底部位病变。患者在发病早期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随之病情进展,视力会逐渐下降,且具有一定的失明风险。为探寻眼底病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对近一年的部分患者实施激光光凝治疗,临床疗效已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做以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是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眼底病患者作为对象,病例总数为92例,均符合《眼底病诊断与治疗》[1]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被确诊。其中有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集中在41~74岁,中位年龄为(52.6±4.1)岁;其中35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为视网膜静脉阻塞,9例为视网膜血管炎,8例为视网膜脱落,10例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6例,即实验组(68眼)与参照组(64眼)。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对于此次研究均有知情权,自愿加入研究小组,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法,术前0.5 h,予以适量的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散瞳,而后行点眼麻醉。麻醉起效后,使用多波长激光治疗仪进行治疗,激光输出功率为150~500 mW,曝光时间为0.1~0.3 s,光斑间隔长度为一个光斑直径左右,采用全视网膜镜对患者的眼底病变部位进行观察,瞄准光点对准病变组织后,发射激光进行治疗。术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予以相应的止血处理及抗感染治疗,并佩戴眼罩保护眼角膜。如果病情较轻,一次治疗即可,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可采取2~4次的分期治疗,两次治疗的间隔时间为1~2周。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疗法,复方血塞通胶囊,口服给药,3粒/次,3次/天,同时辅以维生素B1、B2以及维生素C等进行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2]:经治疗,水肿、黄斑等症状消退,视力恢复为1.0,则为显效;患者水肿、黄斑等症状有明显好转,视力的改善程度在3行及以上,则为治疗有效;患者症状、视力均未见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则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并发症包括眼压升高、玻璃体积血、眼内炎等。
1.4 统计学方法:整理研究数据,核对无误后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检验,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为计数资料(n,%),比较结果行卡方值检验;其他计量资料(x-±s)的比较结果行t值检验,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68眼)中,显效55眼,有效12眼,无效1眼,治疗总有效率为98.53%(67/68);参照组患者(64眼)中,显效32眼,有效22眼,无效10眼,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54/64)。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5%(5/68),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44%(15/64)。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眼底病主要是由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病毒感染等原因所致,患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视力会逐渐下降,对日常工作及生活均有严重影响。由于眼底病的病因多、病情多变,且眼底结构复杂,致使患者的病情治疗更具难度,还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以往多为该类患者采用保守的药物治疗,但对于部分病情严重、复杂的患者而言难于获得理想效果,我院现阶段主张为患者采用激光光凝疗法。
激光光凝疗法的适应证较广,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底病变者,采用该疗法均可获得理想效果。该疗法是利用激光所产生的生物热凝固效应致使病变组织被破坏,并凝固形成瘢痕[3]。激光光凝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内缺氧环境,对新血管再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促使水肿、黄斑等眼底病变症状消退[4]。该疗法对病变组织的破坏较为彻底,也可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此次研究中,实验组予以激光光凝疗法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激光光凝技术治疗眼底病变有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应用激光光凝疗法治疗眼底病效果理想,且适应证广、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 展素梅.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眼底病变的全程护理[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2014(11):68-70.
[2] 林冰,刘晓玲.眼底病激光光凝治疗操作技术要点[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3,29(5):526-528.
[3] 李云云.激光光凝手术在眼底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14):257.
[4] 孙宇,周宏峰,苏婷,等.眼底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5,34(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