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传统木雕向现代产业转型文献分析

2018-01-24 12:39李精明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三义木雕手工艺

李精明

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社会经济不断增长,传统手工艺生产却有衰落之趋势。传统手工艺的文化资源价值、社会经济价值等为当前社会所重视。台湾社会纷纷提出传统手工艺产业转型升级的方案:有的提出工艺产业如何向艺术方面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有的提出引入产品设计,使传统手工艺产业转型为创意产业;有的提出利用传统手工艺资源发展观光旅游业;也有的极力推崇保护民间原生态环境,保持民间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正统。尽管这些方案的初衷是从发展经济、促进文化资源的再生产出发,然而种种方案并没有解决发展经济和文化资源永续之间的矛盾,而且产业转型过程衍生出其他新课题。

1.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状态

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经历转型,并且一些地区依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处于转型过程中。方李莉(2015)主持的《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发展》研究项目,认为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某些地方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还有些地方经历了从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的转型,中国传统手工艺却因社会转型而濒临消亡。中国大陆学者一般认为,传统手工艺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农业文明环境变迁之后,手工艺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社会环境,面临转型的困境。吕品田(2002)在《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一文中,认为原生形态的手工艺在不断没落、适应现代文明的蜕变形态逐渐衍生出来,构成中国民间美术呈现出的两种基本态势。[1]

台湾社会也经历了不同社会形态的变迁,从闽粤移民来台开拓、垦荒时期到日据时期,再到台湾战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等。陈寄闲(2007)的论文《台湾汉系木雕传统与现代性》认为台湾传统木雕的发展蕴含了整个社会体系的运作与文化内涵两个主要方面:早期与移民具有的社会结构和生态相适用,之后受日本“皇民化运动”政策和日本审美品味影响,战后受工商业复苏等影响。[2]任秀玲(2011)的论文《排湾族工艺的传统与再生——以佳兴村木雕发展为例》研究了排湾族佳兴村木雕的变迁,认为日据时代受外来政策与文化影响,瓦解了排湾族的社会制度。并且大环境的变迁,促使原本具有象征性的木雕品发生商业性变革,排湾族木雕作品从贵族阶级的专属特权转变成为市场中的商品,带动部落工艺品的延续与多元性。[3]

郑丰穗(2008)的论文《台湾木雕神像之研究》则以台湾木雕神像为研究主题,认为“台湾的神像雕刻工艺发展至今,正逐步地没落、凋零,社会文化环境的剧烈变迁是不可避免的大环境因素”。[4]诸葛正(2003)在《鹿港木工艺产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以相关史料文献解析为中心》一文中,认为鹿港木工艺产业在70年代以后由盛而衰的原因是劳动力工资成本的提高、台湾和海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因为工资成本的逐渐高涨,以劳力密集为主的木工艺产业不得不开始走向海外(大陆、东南亚)移转之路,并且因为与台湾市场(大溪、三义、台中、嘉义)及海外市场(大陆、东南亚回输之同构型产品)产生激烈竞争等原因,而开始面临衰退危机。[5]陈介英(2012)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随着经济局势的改变,三义木雕产品受到新兴工业地区低价品的冲击,面临转型的局面。[6]

从以上文献可以发现,研究者论述了社会环境的变迁使传统木雕的生存状态面临转型的困境。

2.台湾木雕工艺的转型

木雕工艺在社会空间中常常受到外界因素的主导。布尔迪厄(Bourdieu)在《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一书分析了“文化产品历史性的社会生成条件和环境”,认为文化生产场处于权力场之中,文化生产场“在权利场内占据一个被统治的位置”。无论文化生产场多么独立,仍然是“他律原则与自主原则之间的斗争场所”。[7]笔者研究了莆田木雕渊源与发展后,认为地方性传统手工艺一方面因深厚的传统而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它依附于其他力量,具有脆弱性特点。[8]

台湾木雕在社会变迁过程中随时代力量而转变。《台湾汉系木雕传统与现代性》(陈寄闲,2007)《台湾木雕神像之研究》(郑丰穗,2008)《排湾族工艺的传统与再生--以佳兴村木雕发展为例》(任秀玲,2011)《阿美族木雕技艺与风格变迁研究─从台东四位阿美族创作者谈起》(黄俊荣,2012)《台湾传统木雕应用于产品设计之研究》(张壹顺,2012)等硕士学位论文论述了台湾各地木雕的变迁。台湾木雕一方面随时代潮流不可避免地变迁,另一方面台湾各地重视木雕当前发展的困境和未来之趋势,主动引导木雕转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延续地方文化。

台湾地方产业在发展策略方面,提出向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转型。诸葛正(2003)认为鹿港木工艺早期是完全生活实用取向的产业形式,现在则已被视为一种文化产业的形式,从早期的“经济型”转向“文化型”。许瑄、辜雯华、王进发(2012)认为原住民工艺受到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工艺经营者通过发扬原住民文化与创意,结合文化产业政策,才能在竞争的工艺市场上脱颖而出得以永续发展。[9]任秀玲(2011)认为日据时期以来,佳兴村在人(木雕师)、事(时空背景)、物(木雕品)的彼此交融中,在新时代的文化变迁与木雕市场需求下,将传统文化与当下流行工艺品相结合,促使木雕品有了再生的可能性。

传统木雕如何从传统产业向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转型方面,目前出现了三种产业转型途径:一是结合产品设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二是从工艺品生产转向艺术品;三是结合观光旅游业作为产业发展的营销策略。三种途径在一些研究案例中,通常是综合起来考虑。为了叙述的方便,以下逐项讨论。

首先分析木雕与产品设计相结合的研究文献。在工业化的冲击之下,传统手工艺有危机,也有机遇。手工艺向艺术设计转化,手工艺产业将迸发新的活力。[10]推动“经济”与“文化”共荣的力量来自于“设计”(林伯贤,2007)。许瑄、辜雯华、王进发(2012)的论文《原住民文化工艺产业发展之研究》研究了三家原住民工艺经营者以原住民图腾或基本元素去变化、创新,结合原住民族文化内涵与现代技术,注入故事性、要求质感与精致性研发出系列产品以提升产品价值。刘嘉琪(2006)的论文《振兴地方产业之研究-以三义木雕产业为例》认为结合观光及发展产品设计的创意附加值,成为振兴该产业的主要市场定位与行销策略。[11]黄崧铭(2011)认为三义木雕的发展已摒弃过去的代工型态,转而是以文化创意产业取代。[12]张壹顺(2012)探讨了文化传承上重新定义传统木雕可应用于产品设计的元素。[13]

其次,分析传统木雕向艺术转型的相关文献。手工艺产业对大众的影响力相对减弱,销路受阻,向艺术发展转向是其重要路径。[14]陈寄闲(2007)研究了台湾传统木雕向“现代木雕”转化现象,包括传统木雕出现“质变”的原因、传统因素的影响递减并转化为“现代木雕”的原因等。“传统木雕工艺形式,在受到生产方式、生活结构的大变动之后,使得其在现代化社会中脱离日常生活世界,木雕传统所保留的内在精神与形式技法在抽离掉时空背景之后,也迅速面临新世代重新审视的眼光,重新思考其存在价值或文化意义”。陈介英(2012)认为三义木雕除了存在着原有木雕工作者如何自我转型的困境之外,更根本的挑战在于如何可能扩大木雕艺术品的市场。“对三义木雕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未来如何使经纪者与木雕艺术评论者可以逐渐地增加,应该是其木雕艺术市场,可否形成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6]黄崧铭(2011)认为“在地的三义木雕师父和其它雕刻庙宇为主的师父不同,三义木雕早期曾拥有国际市场,现代更是和艺术的融合与提升,而再次迈向国际应是三义师父共同的长期目标”。从而造就更多像朱铭这样的知名艺术家。任秀玲(2011)激励身处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排湾族木雕师,找到时代价值与定位,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将工艺品提升为艺术品。

最后,分析传统木雕与观光旅游业的结合。三义木雕结合观光业,推动产业发展的案例为研究者所重视。三义地区以木雕为主题,结合当地客家特色风情,发展地方观光产业,被交通部观光局列为十二大节庆活动之一。[15]曾玟姝(2012)从传统木雕产业及个案公司分析,探究已经式微的传统产业如何转型为目前最具竞争力的观光工厂,并对个案公司提出行销策略。[16]彭映淳(2007)提出三义木雕文化创意产业感性行销的五个因子,即故事性、关联性、体验性、创意性、价值性。王靖雯(2012)探讨了鹿港鲁班公宴与地方传统工业产业发展的关系,从而分析鹿港鲁班公宴对工业产业的影响,建议未来鲁班公宴活动的发展策略。[17]江诗伟(2005)研究了屏东县来义乡排湾族木雕刻产业,认为排湾族独特的祭奠,来义乡周边原始自然风貌与景点,已经具有吸引游客的潜力,若木雕产业与观光业结合,发展出一条文化旅游行程,对排湾族木雕刻产业来说是一个相当好的机会。[18]

3.转型过程的反思

转型中的传统木雕,获得了市场,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但却面临新问题。首先,技术获得了发展,手工劳动的价值却发生变异。徐明君(2013)研究了凤山三民路木雕场域的变迁,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忧虑:一是,传统木工艺匠师弃“艺”从“商”,使三民路完全失去传统的技艺,成为充满商业气息的街道;二是木工产品生产制作过程,从传统手工制作转移到了全自动化的机械生产,从业人员由“艺”到“役”,既改变了场域的性质,也转化了参与者的权利与地位。[19]手艺产业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面临着危机,濒临灭绝。而手艺产业成全了人性,也成全了社会,它的崩溃损害了个人人格和社区生活的完整。[20]机械生产技术取代手工技艺,将传统手工艺引向了危险的境地,导致社会问题的出现。柳宗悦(2002)在《民艺论》一书中认为“对于民艺的成长来说,最希望做到就是复兴地方特色,就是将工作与家庭联系起来,就是运用手工的传统,就是立足于当地的资源。这些条件,将会把工作引上健康的道路。这是因为,如此就把民艺的安全基础置于自然条件之上了”。[21]然而,现代工业技术产品是在“去除情景”的基础上而得到效率的(劳伯格,2005)。“现代社会在区别生产与审美和道德的调控方面是独一无二的。现代社会无视它们的对象嵌入社会的方式,用包装代替了一种内在的审美技巧,对技术的意外后果给人类和自然产生的影响漠不关心。各种系统的危机就源于这种技术、道德和审美的人为分离”。[22]雅斯贝斯(2003)认为技术化的道路不可回避,需要人们去超越,“技术化是一条我们不得不沿着它前进的道路,任何倒退的企图都会使生活变得愈来愈困难乃至不可能继续下去。抨击技术化并无益处。我们需要的是超越它”。[23]台湾木雕如何在转型过程中超越技术化带来的弊端,将是未来传统木雕现代转型需要考虑的课题。

其次,市场化、全球化的冲击,造成本土特色的消失。杨雅惠(2002)认为台湾“借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创造经济效益,企图解决地方产业经济问题,但事实上产业面临的问题仍然未解决,反而地方为应因观光,导致地方、社区对于自己的文化认同开始消失”。[24]早在1914年德国工作同盟(the Deutscher Werkhund)成立初期,同盟成员穆特休斯(Muthesius)和威尔德(Velde)就针对德国工业的发展途径产生尖锐冲突。穆特休斯提议设计师们更加致力于发展标准或者说规范化的形式,亦即生产那些能以高质量而满足出口贸易所需求的东西。威尔德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标准化会扼杀创造性。反对者甚至认为大规模出口意味着在迎合低劣的外国趣味的同时,德国的民族特色将丧失殆尽。[25]

传统手工艺如何面对现代化的问题。方李莉(2008)在《本土性的现代化如何实践——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技艺传承的研究为例》一文中认为,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现代的重构和再生产,本土性的现代化才有发展的可能性,才可能实现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并存。[26]面对全球化的同时,展现地方特色,日本的“造乡运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案例。“造乡运动”强调内发性,即一村一品,各不雷同,由当地居民做起。台湾的社区营造也已经推行了二十多年。李永展(2009)认为通过社区营造展现创造性能量,让更多人参与地方,对“地方”观念的强调及塑造成为社区面对全球化潮流的一个出路。[27]陈介英(2015)认为独属于当地之文化资源的创造,能够形成社区共同意识、唤起大家对社区事与物的共同关怀。[28]台湾传统木雕转型过程中,如何实现全球化进程中保存地方特色,是产业转型过程中需持续探索的课题。

最后是发展经济与传承文化之间的平衡问题。由于经济场域和文化场域的逻辑不同,导致发展经济与传承文化之间产生矛盾。尽管工艺和产业是两个独立的主体,它们互为主体,却又共营共生。[29]但台湾一些地方“传统文化资源,被工商业文明过渡消费,既没有回馈到原始文化的拥有者,亦无补于既有文化的保存与再生”。“传统民居建筑快速消失,细水潺潺的小溪也被停车场所掩盖,连纯朴的民情也被短视近利的商业利益所蒙蔽”。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Horkheimer)和阿道尔诺(Adorno)提出“文化工业”的概念,与“大众文化”相区别。大众文化“仿佛同时从大众本身产生出来似的”。文化工业则相反,“文化工业本质上是反大众的”,“它是一种更隐蔽、更微妙、也更具成效的统治意识形态,是一种欺骗大众的启蒙精神”。[30]文化工业对利润的追求阻碍了对艺术的超越性追求。文化工业将廉价的东西偶像化,也就是将普通人英雄化。“艺术抛弃了自己的自主性,反而因为自己变成消费品而感到无比自豪”。[31]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指出,追求巨大的经济利润促进文化全球化,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全球化趋势成为必然,“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是使地域文化消解。[32]这些都是时代变迁的产物。在木雕产业转型过程中,是否可以找寻到一条途径,让经济的追求和文化的传承同步。这也就是产业转型面临的重要课题。

注释:

[1]吕品田.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J].文艺研究,2002(2)

[2]陈寄闲.台湾汉系木雕传统与现代性[D].台南: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

[3]任秀玲.排湾族工艺的传统与再生——以佳兴村木雕发展为例[D].宜兰: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11

[4]郑丰穗.台湾木雕神像之研究[D].台南:台南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2008

[5]诸葛正.鹿港木工艺产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以相关史料文献解析为中心[J].设计学报,2003(1)

[6]陈介英.三义木雕文化产业的转型与挑战[J].文化创意集刊 ,2012(1)

[7][法]布尔迪厄,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8]李精明.莆田木雕工艺源起与发展探论——从社会与文化的变迁视角考察[J].莆田学院学报,2016(6)

[9]许瑄,辜雯华,王进发.原住民文化工艺产业发展之研究[J].台湾原住民研究论丛,2012(12)

[10]潘鲁生.手艺创造财富[J].中华手工,2014(8)

[11]刘嘉琪.振兴地方产业之研究——以三义木雕产业为例[D].云林:环球技术学院中小企业经营策略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

[12]黄崧铭.为何木雕产业能在三义兴起?国家竞争优势模型之分析[D].台南:台南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11

[13]张壹顺.台湾传统木雕应用于产品设计之研究[D].台北:大同大学工业设计学系硕士论文,2012

[14]方李莉.技艺传承与社会发展——艺术人类学视角[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15]彭映淳.文化创意产业感性营销之研究——以苗栗三义木雕为例[D].桃园:中央大学客家政治经济所硕士论文,2007

[16]曾玟姝.木雕产业转型观光工厂竞争策略之研究——以丫箱宝为例[D].新竹:中华大学企业管理系硕士论文,2012

[17]王靖雯.鹿港鲁班公宴对地方工艺产业影响之研究[D].台中:朝阳科技大学建筑及都是设计研究所硕士论文,2012

[18]江诗伟.屏东县来义乡排湾族木雕刻产业之研究[D].屏东:屏东科技大学木材工业系硕士论文,2005

[19]徐明君.由“艺”到“役”:传统木工技艺场域中劳动意义之变迁[D].嘉义:南华大学应用社会学系硕士论文,2013

[20]费孝通.费孝通全集·第4卷 1946[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21][日]柳宗悦.民艺论[M].孙建君,黄豫武,石建中译.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

[22][美]劳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3][德]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4]杨雅惠.地方博物馆政策理念与执行过程之探讨——以苗栗县木雕博物馆为例[D].台南:台南艺术学院博物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25]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26]方李莉.土性的现代化如何实践——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技艺传承的研究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8(6)

[27]李永展.全球时代下的台湾社区营造[J].国家与社会,2009(7)

[28]陈介英.小区营造与文化资源的创造[J].庶民文化研究,2015(12)

[29]罗聿伦.交织的表象——三义木雕的实质、内涵与传统[D].台北: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30]李思屈,李涛.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1][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2]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三义木雕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含蓄三义
三义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手工艺·温州发绣
木雕鱼
奇特的三义井
三义庙
木雕创作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