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融媒时代“新闻共建”传媒教育的转型实践

2018-01-24 03:19郭苏豫
传媒 2018年6期
关键词:业界媒介校企

文/郭苏豫

融媒时代的到来,高校传媒教育为了满足业界对新闻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纷纷以“共建”的方式整合资源、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主动融合的方式应对传媒生产变迁对传媒教育带来的挑战。借助多种“共建”形式,结合学界、业界优秀新闻资源打造全媒体实训平台,提升新闻人才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成为全媒体语境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新方向。特别是在传统媒体纷纷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缓解新闻人才的就业压力,培养学有所用的新闻人才是高校传媒教育者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新闻共建”传媒教育现状

1.“政校共建”“校校共建”“政校企共建”“校企共建”的共建教学模式。为了将优质新闻资源融入传媒教育,培养全面的新闻人才,通过“共建”形式深化传媒高等教育改革,打破高校单纯培养理论型人才的弊端,将教学视野融入更广阔的新闻实践领域,“共建”的四种模式值得深入探讨。一是高校和政府联合办学的“政校共建”模式,以上海市委宣传部2001年与复旦大学共建的“复旦新闻学院”为例,通过政府获得政策资源优势,在基础设施、实习实训这块拓宽新闻教育实践平台。二是知名媒体与高校共建的“校企共建”模式,以光明日报社与中国政法大学共建的光明新闻传播学院为例,双方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在智库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上发挥校企共建优势,使传媒教育培养的新闻人才更符合大众传媒需求。三是高校联合办学的“校校共建”模式,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印刷学院签署共建协议,通过实践与理论资源共享,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四是“政校企共建”模式,即高校、政府部门、企业联合办学的模式,例如,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由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广播电视局、湖南广播电视台合办共建,充分将政府部门与传媒集团优势资源融入到新闻教育中,将职业导向、传媒实践与传媒教育有效融合。为了充分发挥共建双方人才优势,解决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脱轨的弊端,媒体与学校联合办学,共同制定联合培养计划,通过课题研究、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的调整,业界人才到学界当兼职导师,高校老师去业界指导理论,共同组建一支既是传媒专业教师又是编辑记者,集理论、实践为一体的全能型教师队伍。

2.课堂教学与“传帮带”结合的培养体系。“共建”教学将课堂教学与“传帮带”结合,发挥了传统“学徒式”培养模式的优势。学生具有了双重角色,除了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外,也去业界实习工作,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能更好地与“实训课堂”结合,逐渐缩小与工作岗位的差距。此外,学生在业界老师的实践带领下进行“一对一”学徒式培养指导,改善了课堂上“一对多”集体式教育的劣势。

3.理论实践相互融合的课程设置。跨学科知识融合人才是业界新需求,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是新闻传播学与人文社科、理学、工科等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形势下,媒体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多元化,许多新闻院系进行了课程设置细分化的改革。传统新闻专业课程主要为新闻写作、编辑、评论、广告等基础理论知识,缺乏媒介素养的教学,导致学生在走上新闻岗位时,在新闻价值选择判断上缺少媒介关怀。新闻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新闻“共建”的基础上,更应该加强新闻人才媒介技能的培养,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理论功底扎实,业务技能突出的融媒体人才。

二、“新闻共建”传媒教育模式的优势

融媒时代的传媒业需要采、写、编、评、剪辑等各项业务技能突出的多元化媒体人才,为了更好地应对传媒的多元化发展,“新闻共建”教育应运而生,有效促进了传媒教育发展。

1.传媒业界参与新闻教学,使媒介生产反哺媒介教育。“政校共建”“校企共建”“政校企共建”是为了有效整合政府主管部门、传媒业界资源,共同参与传媒教育,使媒介生产反哺媒介教育,为传媒教育注入最新鲜、最实用的技能;而“校校共建”办学则能够有效弥补部分地方性高校、专科学校在资源、师资力量、项目合作等方面的不足而带来的教学内容滞后问题。政、校、企的新闻教育合作办学,有利于产学研资源合理配置,能充分将高水平研究成果转化为优势生产力。

2.“共建合作”弥补了师资力量不足的缺点。“共建式”教育能够实现单一教师团队向以学界、业界共同组成的“双师型”师资团队转变,这既能给学生提供实训锻炼的平台,又能给媒体提供人才储备。通过“共建”,将传媒业界精英引入到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毕业指导中,无形中促进了传媒单位的“定向培养机制”,为业界提供了有“针对性”人才,缩短了学生从“生手”到“熟手”的新闻职业成长规划时间。

3.封闭教学转为开放教学,拓展眼界。“共建式”教育有利于将媒体典型案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不仅从书本中了解案例,更在实际中进行采访锻炼,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政府部门、传媒集团与高校的新闻“共建”教育由之前高校封闭式理论教学转变为开放的新闻现场教学,拓展了新闻教育的理论广度与深度,让学生能在新闻实践中合理消化在课堂中学习的理论知识,获取直接的传媒技能,打破课堂知识与新闻一线业务不统一的困境。

三、“新闻共建”传媒教育趋势

“共建式”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融合多项资源,在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式更新、学生实践平台搭建和个性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更好地满足了全媒体时代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

1.科学安排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教学更新内容。传媒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以多元化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将文学艺术基础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课程合理配置,让新闻人才既有独立思考的思辨能力,又有采访、写作、拍摄、剪辑的实践动手能力,更好地适应传媒行业的需要。随着媒介转型的迅速发展,传媒教育也应该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补充适合传媒实践需要的专业课程。

2.“共建”打造全媒体实习实训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新媒体技术发展对于新闻报道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随着视觉化传播的优势凸显,具备图、文、音乐、H5动画全景化优势效果的新闻更能满足受众需求。新闻教育在实习实训中,也需要不断加强采、编、播、评、后期剪辑制作等跨越不同媒介终端阅读效果的全媒体技能,这对新闻“共建”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3.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中,一些新闻“共建”教育根据融媒时代要求,不断对课程进行调整,根据共建单位特色,将整齐划一的集体性教学转为针对性强、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针对网络视频直播随时报道新闻的要求,进行采编播一体化的全能型记者培养。在实习中的“一对一”教学中,实习老师能对学生的理论涵养、知识储备、技术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和培养,激发其潜能,使学习效果更佳。

四、结语

“新闻共建”人才培养是为了弥补理论与实践无法对接的缺点,培养实践型、复合型新闻人才。“政校共建”“校企共建”“校校共建”“政校企共建”等办学模式能够实现新闻传媒主管部门和传媒集团,以及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体系的资源整合,进一步开拓新闻人才培养的新视野,延伸传媒教育的内容,促进传媒人才与新闻业界有效对接,是我国高校传媒教育在融媒时代转型发展的有效探索。

[1]辛欣.美国新闻教育思想的源流与发展[J].现代传播,2012(02).

[2]刘丹凌.全媒体语境下高等传媒教育“共建”现象探析[J].编辑之友,2014(07).

猜你喜欢
业界媒介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