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推广普通话,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许多地区的汉语方言面临着无人会说、无人听懂的境况。在此背景下,各地档案馆开展了对汉语方言资源的采集和保护工作。然而,仅依靠档案部门自身力量,难以在全国范围内高质量地完成汉语方言资源的采集、整理、保管与利用工作,档案馆应积极与其他机构开展跨界合作。
1.1 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导的汉语方言资源建设
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导的汉语方言资源建设分为两个阶段,即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以下简称有声数据库)阶段和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阶段。
2008年,为全面记录保存中国境内的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普通话,国家语委启动了有声数据库建设工作。该工作包括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及地方普通话等中国语言资源的调查采集、验收入库、开发使用等内容[1]。由于江苏省是较早开展并完成国家语委的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的省份,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将江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及相关档案资料提供给江苏省档案馆,这也是省档案馆与教育部、国家语委在汉语方言资源上的首次跨界合作。但这次跨界合作仅仅停留在资源共享的层面,没有涉及方言资源共建,更没有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合作。2015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决定启动语保工程,该工程是对原有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的进一步扩充、整合,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全国范围开展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工作,逐步建成多媒体语言资源库,提高我国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
1.2 各省级档案馆主导的汉语方言建档工程
目前,浙江省、天津市、陕西省、湖北省以及江西省档案馆这5个省市开展了省档案馆主导的本省汉语方言建档工作。最早开展方言语音档案建档工作的是浙江省档案馆,早在2011年,浙江省档案馆即开展了省内方言语音建档工作,以数字形式将浙江方言建档保存,并形成了《乡音的呼唤》这一重要成果。2014年,天津市档案馆发起了天津方言语音建档工程,通过两年时间构建了内容完备的天津方言语音档案资源库,并将方言语音资料完整系统地保存。2015年,陕西省档案馆启动全省方言建档工程,计划建成省、市、县三级方言语音数据库和相关文字档案。2015年,湖北省档案馆顺利完成全省方言建档工作,收集了全省17个市(州)、105个县(市、区)的方言资源,形成纸质材料92册、光盘801盘,建成了省、市、县三级方言档案专库[2]。2017年,江西省档案馆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提出启动本省方言建档工作。
2.1 跨界合作前景广阔。汉语方言资源建设项目需要采集的数据范围广、工作量大,档案馆与教育部、国家语委进行跨界合作存在必要性。在档案馆层面,中央档案馆尚未开展汉语方言采集建档工作,各省级档案馆中只有几个省份的档案馆开展了这项工作,且在这其中只有浙江省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完成了本地区的汉语方言建档工程。在教育部层面,虽然其下属的国家语委早在2008年就开展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工程,但截至目前,只完成了北京、上海、江苏三个省市的汉语方言数据库建设。从全国来看,大部分的省和直辖市档案馆以及地方语委没有完成或正在进行汉语方言采集整理工作,可以说汉语方言资源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档案馆和教育部、国家语委可以通过跨界推动项目的进展。在档案馆已经完成汉语方言建档工作的省份或直辖市,档案馆可将资源共享给地方语委;在地方语委完成的省份,地方语委可将方言资源共享给当地省级档案馆;在双方都未开展或都正在开展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跨界合作,共同完成汉语方言资源建设。
2.2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档案馆与语委的跨界合作建设汉语方言资源并开发利用,属于对文化资源的梳理与共享,一方面保护了正在消逝的汉语方言,另一方面国家语委将收集的汉语方言资源录入到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档案馆将口述方言资源开发成文化产品,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如,在第二届世界浙商大会上,浙江省档案局(馆)将浙江方言典藏——《乡音的呼唤》,以档案文化礼品的形式赠送给了与会的浙商代表,引起了浙商们的强烈共鸣与反响[3]。《乡音的呼唤》就是在“浙江方言语音总库”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打造的档案文化产品,也是该届浙商大会中唯一一个以方言为特色、以档案为特征的文化产品,切实为浙商回归提供了服务。
2.3 节约双方成本。档案馆与教育部、国家语委跨界合作,可以有效节约双方开展方言资源建设的资金和时间成本。以浙江省档案馆的方言建档和国家语委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双方相同的各种工作标准有:调查点选择上,都以县为单位;音标标准上,都以国际音标为标准;成果体现上,都以录音录像为主要成果。双方相似的标准有:调查对象上,浙江省档案馆要求每个调查点不少于2名方言语音发音人;国家语委要求每个调查点有4名发音人,其中男、女各2名,老年、青年各2名。调查内容上,浙江省档案馆以400至500个当地方言常用词汇、语句和语法组成的自选文本作为调查内容;国家语委调查内容分为语言结构调查和话语调查两大部分,前者由1000字调查语音、1200个词汇和50个句子构成,后者分为讲述和对话两部分。双方在调查点、调查对象、调查内容、音标标准、成果体现等方面存在很多相同或相似点。档案馆与语委开展跨界合作,可将很多重叠性的工作简化,有效节约双方成本。
2.4 发挥各自优势。档案馆在数据管理和档案资源开发上具有优势。在汉语方言资源建设过程中,会产生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数据,这就需要发挥档案馆的优势,利用档案馆在数据管理上的专业知识以及充足的保管场所来保存和管理这些数据。在方言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档案馆有着丰富的档案文化产品开发经验,能够将汉语方言数据库中的资源转化为档案文化产品,发挥汉语方言资源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教育部、国家语委在语言学的专业知识、专家人才和研究院所上具有优势,体现在两方面,即国家语委在具体项目执行上有语言方面的专业能力和人才储备,国家语委的上级机关教育部拥有着众多的高校和研究所资源,能够吸引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方言资源建设中。如,2017年国家语委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其中有语言学、民族学、民俗学、计算机技术以及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的22位权威专家、学者,这些专家、学者能为汉语方言资源收集提供智力支持与成效保障。
3.1 跨界合作前明确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
各省档案馆与教育部、国家语委开展汉语方言的资源建设工作进度和建设标准存在不同,各自建设的汉语方言资源内容也不尽相同,有的省份省级档案馆已经完成汉语方言资源建档,有的省份地方语委已经建成汉语方言数据库,有的省份双方都未完成汉语方言资源采集。在双方工作进度不同的情况下开展跨界合作,需要进行汉语方言资源共享,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要明确方言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即明确资源的所有者是双方还是其中一方、资源是由双方共同开发还是各自针对本行业需求开发。
3.2 跨界合作中建立统一的工作标准。在跨界合作中,建立统一的标准是必需的,国家语委和多个省级档案馆在收集方言资源之前,都建立了一套涵盖调查点、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建库与开发等内容的完整标准,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跨界合作会涉及两个或更多的部门,随着部门数量的增加,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难度增大,只有建立统一标准,才能减少各部门之间协商的时间和次数,在提高跨界合作效率的同时建设高质量的档案资源。
3.3 跨界合作后做好提供资源利用工作。在当前在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资源获取途径过多过繁、信息碎片化等问题。在跨界合作中,档案馆应重视合作后资源利用共享的问题,可采取建设单一站点或者由中央档案馆集中展示的方式,方便用户利用。
注释与参考文献:
[1]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工作规范[EB/OL]http://moe.gov.cn/s78/A19/s7067/201412/t20141210_181076.html,2014-12-10.
[2]龚亚芹,李莉.留得住乡音记得住乡愁——湖北宜昌方言建档工作纪实[N].中国档案报,2017-04-10.
[3]浙江省档案局资源建设部.浙江方言典藏——《乡音的呼唤》在第二届世界浙商大会精彩亮相[J].浙江档案,2013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