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湘锋
2014年,全球科技领域资深记者罗伯特·斯考伯在其著作《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移动、传感、数据和未来隐私》中,预测了未来25年里场景时代的五种技术趋势是可穿戴设备、大数据、传感器、社交媒体和定位 系统,在场景时代,随着媒体对数据需求量的增加,传感器新闻将崭露头角,原因在于通过传感器能够收集更多的信息,为万物媒介化的驱动提供可能。早在2004年5月,《休斯顿记事报》记者戴娜·卡皮耶洛为了确认当地一家化工厂是否释放有害物质,特别向专业的研究机构订购了徽章大小的物体监测传感器,将其布置在化工厂周围,并分发给众多的志愿者,通过传感器的数据反馈,最终确认化工厂的确排放了有害物,借此完成了题为《身处险境》的新闻报道,这种新的新闻生产模式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轰动。因此,通过使用传感工具来收集新闻数据,可以帮助媒体查验那些看不见、听不到或摸不到的事物。201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托尔数字新闻中心在其著作《传感器新闻》中,将传感器新闻定义为:“传感器新闻是在互联网逻辑支撑下,依靠大数据形成的一种非独立的新闻报道类型,是依托传感器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来抓取数据,可供新闻媒体进行新闻内容制作的一种方式。”
通常来说,新闻事实包括一般性事实和趋势性事实两大类。因为一般性事实大多具有雷同性、重复性和平庸性,如学校的上课时间等,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不具新闻价值,因而大多没有被纳入媒体的报道范围之内,只有当一般事实包含令人关注的要素时才会被媒体发掘。而趋势性事实则倾向于阐述事物的发展方向,因为从哲学角度而言,世间万物存在着必然性联系,因而趋势性事实显现出高度的集合性,在未来的某一时间节点通过集中爆发,引发事态产生显著的变化,从而构成重大事件,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话题。总体而言,由趋势性事实为主体形成的预测性新闻能够通过对事象及其元素的撷取,为受众揭示其所关注问题的未来走向。
1943年,德国学者弗莱希泰姆首先提出了“未来学”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末“未来学”理论开始兴起,进而推动预测性新闻发展成为媒体报道的一种独立类型,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于我国一些传统纸媒上有所呈现,以专栏、专版等为主要标志。与新闻的经典定义——“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不同,预测性新闻是一种根据已知事实(或数据)来推测未知、着眼未来的新闻报道形式,它关注事物的发展趋向、后果和未发生的事件。一般而言,该类新闻的生产依据是记者的新闻敏感度和专家的经验判断,而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媒体欠缺预知未来的能力,且有时专家之言又过于绝对,因此对于社会的洞察能力越来越需要以数据予以支撑,以解决预测性报道的失实问题。
美国雅虎公司首席专家邓肯·J·瓦茨认为,得益于海量数据库的发展,个人在真实世界中的活动记录变得有迹可循,且这种记录的力度很高,频度也在不断增加,为社会科学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比如,气象组织是媒体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借助地球卫星这一传感器来预测未来的天气信息并及时向公众传递。针对趋势性事实存在着数据集合度不高导致结果存在偏差的问题,通过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无疑更加科学精确,克服了随机抽样的弊端,因为当前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等个人化终端得以广泛使用,兼之植入其中的传感器种类的增多,受众数据信息的采集已变得相当便捷,进而庞大丰富的个人数据不断汇聚成源源不断的数据流,通过提取和分析,可以相对准确地预测未来某个阶段即将发生的新闻事件,从而进行前瞻性的报道,进而在社会系统中担任更为重要的角色,真正实现麦克卢汉意义上“人的延伸”。
“众包”新闻的本质是UGC(用户生产内容),英国《卫报》作为数据新闻生产领域的代表,在“众包”新闻领域的实践无疑是成功的,其方式是整合公众在社交媒体上对某事件的意见、观点,改变了传统媒体对突发性新闻“地毯式”简单再现的尴尬局面,并结合自身掌握的新闻资料以调整版面位置与报道篇幅,根据公众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相关评论进行进一步跟进报道,而不是对评价内容的简单复制。现今,新闻媒体的数据收集模式不断进化,出现了以传感器为代表的“众包”模式,通过动员公众使用身边的传感设备,如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中的传感器,或者媒体发放的特制传感器等,引导公众完成数据的上传工作。
同时,在“众包”新闻生产过程中,应结合传感器的特点和公众的需求,并充分考虑新闻项目是否具备可操作性和共享性,即数据收集工作要简单易行,且与公共环境和公共健康等公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才能吸引公众主动参与并自愿分享数据。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在2014—2016年间发起了一项名为“溪流实验”的项目,指导本校学生和社会公众独立制作水质感应器,并将其投放到河流当中以便近距离体验传感器新闻的内涵,同时媒体及时将收集到的数据予以发布,进而促进了媒体记者、环保组织和普通公众加入到环境感知的行列当中,直面美国的水质污染问题。
“溪流实验”的成功之处在于“参与式感知”,消除公众对新闻生产的陌生感,进而激发起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因而媒体在制作“众包”新闻中应保持足够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建立起媒体和公众之间的高度信任感,通过交互时间轴将收集得来的数据呈现出来,让参与报道的公众能够充分体验到乐趣。因此,在数据新闻中,公众不再被局限为被动接受的角色,而是演化为新闻生产的参与者,通过“共情效应”产生了强烈的沉浸感,能够真正地体验到新闻“温度”,也同步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公众关注度,从而提升了媒体的影响力和新闻的价值,最终吸引公众持续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态势,这是传统报道形式很难实现的传播效果。
传感器新闻的生产基础是数据收集,而传统的数据收集方式是通过记者的感官观察和从业经验来进行的,且获取的数据是静止和陈旧的。因此,在数据裹挟的时代,要充分利用传感器来发现事物背后隐藏的信息,当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等深度报道“遇到”大数据时,必然会如虎添翼,传感器的使用使新闻更接近现实驱动和舆论驱动,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视,因为通过传感器不仅可以准确、细致地记录原始数据,还能够重复再现,无疑拓展了信息采集的深度。
面对鱼龙混杂的各种信息,公众总会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有着不太确定的风险感知,通过传感器可以高效地从事物中发现这些规律,方便媒体及时为公众总结、分析和报道,尤其在气象、环境和科技等领域,数据处理更能发挥自己独特的价值,成为深度报道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传感器获取的影像数据可以通过软件系统以像素为单位进行解读,从而成为考量事态发展的依据,从这个意义而言,传感器提高了媒体信息采集的效率,扩大了新闻报道涵盖的选题范围,有助于新闻从业者从一系列数据中寻觅到重要的、隐藏的联系,发现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新闻线索,使新闻来源从以往的单向转变为多维度,拓展了媒体的发展空间。
可以预见,未来不论是在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在深度报道领域传感器在数据监测和抓取方面的贡献不容忽视。新闻媒体是数据信息的主要采用者之一,通过对传感数据的洞察和观测,可以挖掘传统新闻生产模式下不易发现的线索,以弥补传统新闻在宏观描述层面的不足。如美国佛罗里达州多个城市的警察有权无需缴纳过路费即可将公车开回家,因公众怀疑这些警察会超速驾驶而导致交通事故,但这种抱怨缺乏证据的支持,《太阳哨兵报》的调查记者萨莉·克丝汀和技术专家约翰·梅因斯通过传感器从公共设施中获取相关的交通资料,以精准的量化方式发现在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期间警车存在超过6000余次的超速行为,后来在2013年凭借题为《超速警察》的新闻赢得了普利策新闻奖中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报道奖。
综上所述,虽然传感器新闻的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内容、品质和生产方式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手段与新闻生产的高度融合,可使传感器新闻成为新闻生产的“新常态”,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是隐私保护问题。媒体从业者需要思考如何处理传感数据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公共场所放置传感器是否会侵犯公共隐私权等,故而媒体和其他参与主体均需秉持严格自律的原则,在使用传感器收集公众个人数据时应事先征得当事人的授权方可进行;二是数据同源问题。当前国内新闻媒体传感器新闻的生产,其数据收集大多来源于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等,且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专业供应商提供的云计算服务,不同媒体之间相对统一的数据来源会导致新闻报道的同质化,具体表现在现象解释居多而缺乏洞见性的观察、预测及意义扩展,因此,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媒介机构应尽快自建传感器和传感数据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