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林 吴雨遥 邓 甜
少数民族伦理档案文献遗产是少数民族先民在长期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汉文直接形成的,以纸质、石刻或口碑等载体记录和传承少数民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的历史记录。少数民族现存伦理档案文献遗产内容丰富,涉及到各民族善恶伦理思想、个人品行修养、家庭友爱和睦、和谐团结社会和自然生态伦理等方面,按载体形式可划分为纸质伦理档案文献、石刻伦理档案文献以及口碑伦理档案文献等类型,以下分别论述。
少数民族纸质伦理档案文献多以古籍的形式,或以少数民族文字,或以汉文直接撰写而成,如以少数民族文字撰写的有彝文《劝善经》《道理书》《教儿教女书》《礼仪书》《教育子女书》《道德书》《尊敬父母》《彝汉教典》《天神劝善论》《师箴文集》《彝汉教典》《教育经典》,傣文《召片领判事条例》《事务准则》《接诏仪式》,以及藏族地方政权以藏文制定的《神教十善法》《十五法典》和《正直明镜鉴》等。少数民族纸质伦理档案文献遗产所记录的伦理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条律,处人处事的礼俗、礼仪,道德伦理故事,以及少数民族长辈教诲子孙的训言等。其特点是内容全面、论述系统,在研究少数民族伦理思想、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有较高的档案史料价值。如傣族先民在历史上产生了大量的傣族伦理档案文献典籍,主要有《土司对百姓的训条》《祖父对孙子的教导》《教训儿子处事的道理》《传家祖训》等。这些伦理档案文献保留下来了许多优秀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如爱护同胞、民族友爱;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热爱劳动、征服自然;广行善事和维护社会公德等。在维护傣族社会秩序,促进傣族社会历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云南彝族在历史上也产生了丰富的伦理档案文献,记录了丰富的古代彝族善恶观念、民族团结和孝敬长辈等诸多方面的伦理内容。如彝文经卷《经书的写法》记载:“人生在世时,好事要多做,坏事要少行;善事要多做,恶事绝不行!”从这些记述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先民已经有了明确的善恶观念,并以此劝戒他人,戒恶扬善[1]。彝文经书《彝族礼法经》记载:“人间的事呃,千样万件事,孝顺父和母,是头等大事,赡养好父母,献祭好天地,祭奠好祖宗。”[2]。云南彝文伦理经书《训迪篇》则是全面阐述了古代彝族孝敬父母、家庭团结、邻里和睦;反对祭神献鬼、野蛮破坏自然物;珍惜光阴、勤俭节约、节制饮酒、学习汉文化以及一个人应该如何度过一生等方面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3]。云南少数民族纸质伦理档案文献遗产数量丰富,内容涵盖其伦理道德知识体系的各个方面,在载录、传承与弘扬少数民族伦理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
云南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半山区,许多民族素有刻石纪事的习俗,常常把伦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或乡规民约等刻写在石质载体之上,用以警示世人、维护社会秩序。云南少数民族石刻伦理档案文献遗产的记事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劝诫性、约束性和禁令性。如洱源县邓川镇保存有明代《大理白族洗心泉诫碑》,碑文倡导“善者众共尊之,恶者众共除之。邻保相助,患难相恤。过失相劝,德业相成”,劝诫人们“不可集聚赌博,不可习尚懒惰,不可沉迷酒色,不可损坏桥路,不可增减秤斗,不可用强买卖,不可倡率凶武,不可相诬词讼,不可泼骗咒骂,不可婚姻论财”等,并指出,“但凡一人首倡良善,则一家皆良善,一乡一郡相效,而同为良善,礼义之俗自此成矣。自然福寿康宁,灾害不生。父母妻子,同庆太平之世。”[4]大理市吊草彝族村土主庙发现两块镶在墙上的乡规民约碑,一块是《永远护山碑记》,刻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碑铭告诫乡民山林是国家民生的根本,要严加保护,不得随意乱砍乱伐。另一块是《永立戒赌碑文》,立于清光绪甲辰年(三十年,公元1904年),内容主要讲述赌博的危害,呼吁乡民共同制止这一社会陋习。此外,许多少数民族山区都遗存有乡规民约碑石,禁止砍伐森林和破坏水源。如楚雄市郊区保存有《楚雄摆拉十三湾封山碑记》,建于清代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二月初三日。碑文首先阐述人们对森林的破坏,“竟有不法横徒,纵放男妇盗砍树木作柴薪,以及牧童纵放牧畜,任意践踏,劈明子,折树头,种大□,端害不可言,将见山空水涸,有伤民命,莫此为甚。”进而提出了“盗砍大树一棵罚钱壹两;砍小树一棵,罚钱五钱;砍枝绑罚钱三钱;折松头壹个,罚钱叁钱,采正顶松叶,罚钱壹钱;见而不报者,照例倍罚”等破坏林木处罚条款[5]。这些管理碑刻对制止人们砍伐树木,破坏水源,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取得了积极作用。云南现存少数民族石刻伦理档案文献遗产类型繁多,其中有记录民族团结史事件,如北宋《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清代《开远市倮施黑永垂不朽碑》,以及1951年建立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等;有劝诫人们为贤向善的,如明代《大理洗心泉诫碑》,民国《大理世德堂张氏祖训十诫十务浅言》等;有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乡规民约,如清代《宜良县万户庄乾隆乡规碑》《德宏阿昌族村村规民约》等;有保护森林爱护水源的,如明代《保山孝感泉四村班水碑记》、清代《宜良县万户庄(朝阳寺)植林护林碑》等;有戒除群众戒除恶习的,如清代《迪庆本寨藏公堂限制送礼的公约》《易门县浦贝杨姓家庙戒赌碑记》《武定县万德禁赌碑》等[6]。这些石刻伦理档案文献遗产反映了云南各民族群众的淳朴民风,是少数民族社会道德风尚的真实记录,有极其珍贵的少数民族伦理史料发掘价值。
少数民族口述伦理档案文献遗产形成于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之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少数民族口述伦理档案文献没有固定的形式,多散存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故事、人物故事、仪式歌、生活歌、出门调、劝诫曲和歌谣、谚语等之中。如云南少数民族注重团结和睦、与人为善的伦理道德观念,彝族创世史诗《尼苏夺节》说:“道德有十种:能尊老爱幼,能孝敬父母,先公而后私,能救济穷人,不谋财害命,不偷鸡摸狗,不玩弄妇女,行走能让路,不做缺德事,说良言善语。”[7]。少数民族口述伦理档案文献十分强调集体力量的重要性,如彝族民间故事《小青蛙除害》讲述了小青蛙联合蟹、蚌、鱼、虾等朋友一齐除掉了捕食小动物的霸王乌鸦的故事,故事内容倡导团结互助的精神,告诫人们团结就是力量,集体智慧大于个人智慧。云南壮族地区流传着一种专门传播伦理道德的《传扬歌》,意为将做人道理传播人间的歌。《传扬歌》种类较多,内容倡导人应当孝敬、勤劳、诚实、正直、尊友、睦邻,反对懒惰、欺诈、偷赌、欺友、扰邻,主张夫妻相敬、兄弟相帮、姑嫂相让、照顾鳏寡老人等伦理观念。此外,云南民间还散存有大量少数民族伦理谚语,承载了丰富的少数民族道德思想和伦理观念。如“世人从幼长,人往高处长,兔往高处跳,火往山上烧,箩筐往上编,向上莫做坏”;“夜里哼叫的羊不长毛,当众自夸的人没本事”;“能干的人说话谦虚,无知的人说话癫狂”;“能忍是长者,能容是父母”;“人要勤俭好,桶有淤泥好”;“孔雀比雄鸡好看,名声比金子珍贵”等[8]。这些口述伦理档案文献从多方面反映了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和审美观念等,在传播少数民族伦理思想、规范人们行为举止和维护各民族地区团结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重要的云南少数民族伦理档案文献还有哈尼族创世古歌《十二奴局》、祭祀歌《斯匹黑则》;傣族神话《英叭开天辟地》《天地万物的来历》,英雄史诗《厘俸》;纳西族的英雄史诗《黑白战争》,民间故事《狡猾的鳝鱼》《燕子和葫芦》;苗族民间歌谣《苗族古歌》,英雄史诗《格洛格桑》;瑶族的创始史诗《水淹天》,历史传说《候大苟的传说》;壮族的古歌谣《盘古歌》,历史传说《竹简打马对》《三点会》;佤族的创始史诗《司岗里》,民间故事《骄傲的老虎》等。这些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文献遗产数量丰富,亟待发掘利用。
云南现存少数民族伦理档案文献是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形成的,数量丰富、种类繁多,凝结了各少数民族先贤哲人以及广大民族群众的智慧,是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伦理档案文献遗产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到少数民族善恶伦理思想、品行修养、家庭友爱和睦、民族和谐团结、自然生态伦理观念和爱国主义情怀等各个方面,对研究云南少数民族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有珍贵史料价值。少数民族伦理档案文献遗产是各民族伦理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些档案文献遗产价值珍贵,采用编研出版、展览展示和教育传承,或通过广播电视、网站平台,以及社交媒体等方式传播开发这一民族伦理档案文献遗产,对推进云南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民族传统伦理文化和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