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历
【摘 要】本文立足于学生长远的发展、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论述通过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研究性阅读,构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B-0125-0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课堂是开展阅读教学的主要阵地。如何在课堂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关系到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教师需要通过改善课堂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自我专业技能,发展自我;学生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读书态度,即知读、好读、乐读,进而获得提升与发展。传统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实现或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学生阅读的方法态度、兴趣,习惯、效果时有忽略。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构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课堂势在必行。
一、掌控课堂,传授方法,尊重学生阅读的体验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于要让我们的学生明白语文课堂应该学什么、怎么学;而教者也要清楚自己该教什么、怎样教。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中指出,课堂阅读教学是为了突出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而不只是纯理性的分析。学生是课堂阅读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的引领者。因此,教者既要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又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体验。
(一)教师是课堂阅读的引领者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意义。譬如学习文言文,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渠道。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精当,能让人通过感受古汉语的韵味来增强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再譬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新闻等实用类的文体,它们在学生今后实际生活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教师要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有侧重地实施教学方法。高中阶段,学生在教材中接触到更多的文学作品。教学时,教者应针对不同的文体开展教学活动,像散文教学需要理清结构、分析语言,领悟意境;小说教学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梳理情节,分析典型环境;戏剧教学要指导学生感受戏曲,分析台词,分角色朗读等。
再次,教师如何利用好手中的教材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高中语文教材是按照题材、文体来编排的,教师在备课阶段应该了解单元提示,总结各单元文体教学特点及方法,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重点选择讲授每单元 2 个篇目(高中新教材每单元有 3 到 4 个篇目),余下的课文,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保障教学进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放开思维,学有收获。
(二)学生是课堂阅读的主体
学生是课堂阅读的主体,课堂上,教者应该在教学前带领学生熟悉单元每个篇目,在此基础上,从标题、体裁到作者,教师要一一传授阅读方法和理解方法,让学生樹立单元全局意识。
以诗歌教学为例,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一节,单元提示介绍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因景缘情的解读方法,那么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先让学生了解方法,以此贯穿单元学习,这既是阅读的教法也是学法。
譬如教学姜夔的《扬州慢》,先通过阅读让学生进行体验,感受基调,得出悲凉、伤感的情感体验。再具体来看,词当中有哪些意象直指悲凉?我们让学生在词中寻找、圈画并再次体验意境和氛围,很快明确是萧条、凄凉的。那么曾经的扬州城又是怎样的呢?学生继续深入阅读、寻找意象,从“竹西”“佳处”可以感受到扬州是个好地方。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对“春风十里”典故的补充,让学生了解扬州曾经的繁华,这就是置身诗境的过程。接下来是因景缘情了,学生很快又体验到了昔盛今衰。那么原因是什么呢?最终通过知人论世以及词的相关线索,得出战争的因素。由此,作者对战争的态度,学生也很快领悟到了。
教师善教,学生方能知学,课堂方有成效。有了阅读方法的指引,又有阅读的自主性,学生“知读”的火把很容易被点燃。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另一关键在于教者能组织和启发学生的思考,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或者实施追问。学生学习的进步以及成就感的满足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唯有获得,才得以好读。学贵有疑,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然而,传统的课堂,大多数问题是教师提出的,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被动思考的境地。那么,假如课堂上的问题产自于学生本身,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呢?
教师可以在课堂进行一些实验尝试,先让学生进行阅读,而后让学生随意就文章不明白之处提出疑问。我们先不管学生会提什么问题,只需关注提问的学生即可。之后教者对问题进行解惑,会观察到:凡是提问的学生,遇到自己的问题时会非常认真地听。因为课堂上关注学生的问题,就是关注学生本身,学生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当然,课堂上我们无法为每一位学生解惑,但我们仍然可以解决学生的某些问题。
具体来说,要做些课前准备。教师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针对相关文本特点准备若干问题,问题基于学生本人对阅读文本产生困惑的地方。为了让学生的问题规范、有效,教者应侧重于指导学生准备一些全局的问题,譬如诗歌,问题应侧重在于手法、思想情感;文言文侧重于语句翻译,小说侧重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四要素,散文侧重于语言结构、情感等。作为教者,更要有所准备,要从学生的角度设想他们会有哪些问题,做好课堂解惑的准备,此外,教者也要有自己的“问题”,以弥补学生问题的某些不足甚至空白。
到了课堂,教师将逐一提问各组准备好的问题。待学生陆续提出各个问题后,教师选择其中的一到两个典型问题(在众问题中属于更为全局性的问题)来解惑;可以根据情况在课堂形成讨论,让提出某问题以外的其余小组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解决一些浅显易解决的问题,而较难的问题,再由教师重点解决、补充、完善。
以屈原的《湘夫人》为例。第一课时先扫除字词、内容障碍,第二课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该课文塑造或重点写的是“湘夫人”还是湘君?2.《湘夫人》表达屈原怎样的思想情感?3.这篇文章与作者的经历和遭遇有关联吗?4.这篇课文与《离骚》有什么相同点?5.作品用的意象有象征意义吗?5.读完《湘夫人》,感情基调如何?以上这些问题,有些是可以通过回忆学过的《离骚》马上解决的,比如第 4、5 个问题;而有些可通过学生课堂讨论解决,如第 1 个问题,有些需要深入学习才能解决,比如第 2,3 个问题,而第 1、2、3 个问题又可以合为一个问题,即主题思想的问题,像这样需要时间进一步学习讨论的问题,就是核心、全局性的问题,是这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一节课师生若能目标明确、共同努力解决好一两个重要问题,这就是一节能让师生有获得感的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建立起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教学课堂,并形成一种常态的教学,让学生的“好读”蔚然成风。
三、整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教者明确文体特点及教学方法,还需要整合教学阅读文本资源,尝试“整本书阅读”。单纯地讲授课本上的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局限性。毕竟,很多文学作品在教材中是节选,无法展现作家作品的全貌,那么学生对作家及作品的了解和理解很容易陷入单一、浅显、碎片化的境地,阅读容易浅尝辄止。
怎样才能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培养学生长久阅读课外优秀作品的习惯呢?在这方面,深圳语文特级教师吴泓给我们课堂阅读教学指出了一条路径,打开了一扇窗口。在其所著的《教学实施中的行与思》一书中,他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他把“整本的书”分成了几类学习的材料,“整本的书”即某作家的某一部作品,某部作品部分篇目的组合、同一作家多篇作品的组合,能让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思考和研究,最后写研究性习作。
和吴泓老师的做法类似,从高一开始,笔者根据本校和班级的学情,在学习高中必修、选修课文的基础上明确了专题的研究材料。譬如高一阶段,研究鲁迅、苏轼专题,《诗经》、《史记》部分人物传记篇目,高二阶段研究《论语》、沈从文《边城》、李白、杜甫专题。课堂集中进行研究学习和阅读,每周抽出一节课作为专题研讨课,或分享读书心得,讨论人物、情节、作品艺术手法,或进行某些话题辩论;每半个月进入一次网络教室,针对研究的专题在特定网络平台浏览作家生平事迹、研读教师提供的一些评论性文章,以组为单位,期中、期末两个阶段分别形成若干篇 2000 字左右的研究性论文,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全体师生共享阅读。
歸根到底,“整本书阅读”其实就是一种研究性阅读,它既是新时代下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它的意义在于,在教者的指导下,学生阅读兴趣被激发,获取知识主动,阅读动力持续;更重要的,以研究性学习为课堂的切入点,培养和促成学生长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过程中让学生享到了受阅读的快乐,营造起了“乐读”氛围,最终达到拓展阅读面,提高语文素养、发展个性特长的目的。
综合上述,阅读教学包括几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课内学习性阅读,要教授阅读方法,尊重学生阅读体验,二是课内探究性阅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学会提出问题;三是课内外研究性阅读,要培养学生长期持久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唯一应遵循的就是: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阅读的主角,而教师始终是一个引导者、指导者、训练者。虽然,在短期内无法简单地用成绩来衡量阅读教学的效果,但当我们发现学生知读、好读、乐读进而对语文学科知学、好学、乐学的时候,就是学生进步、发展的时候,也是教者实现专业技能提升和自我发展的时候。这一切,即是我们阅读教学和课堂有效性的最好证明。
【参考文献】
[1]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吴 泓.《教学实施中的行与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