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怡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重大自然灾害社会风险形成的原因,从动态发展的视角,运用神经网络的方法,按照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对其产生的社会风险进行分类识别,以预测社会风险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重大自然灾害;社会风险;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P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4-0230-01
重特大灾害社会易损性的产生和发展并不遵循简单的单向发展,会有时滞,会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甚至会有放大或缩小的动态变化。灾害的现实情况、舆论的导向、社会的运行等交互力量下动态变化,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易损性。重特大灾害过后,必然有经济的损失,社会的失序,但是如果在灾害发生后能做出可靠的预测,对可能产生的社会风险进行干预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1 文献综述
李华燊[1]研究了企业在自然灾害中的行为反应,通过对万科在汶川地震后的社会反应行为进行考察,构建相关概念模型。李强[2]将服务型政府理论纳入灾害应对研究,对地震灾害救助中政府角色定位的现状展开了分析,并从机制保证的角度探讨地震灾害过后政府的角色定位。缪世岭[3]以实时性止损角度为研究出发点,从灾民在自然灾害发生过程所遵循的个体心理行为规律着力,详细分析了在灾害应对中个体心理与行为体现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王晓红[4]以日本大地震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从中获得启示,提出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中,媒体链具有“功能补偿”作用。
2 重大自然灾害社会风险形成的原因
重大自然灾害与其产生的社会风险,又被称为社会易损性,其成因来自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客观原因主要来自重特大灾害本身所造成的灾难现实以及由灾害导致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地震后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污染食物、水源、土壤,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该地区的植物生长异型、畸形;水产品海产品不能食用。灾民抢购食物和水。房屋倒塌导致多数灾民无处安身。主观原因来自于人类身心健康、社会关系、组织结构、公共安全等非经济因素的各个方面。总体来看,重特大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的冲击,生存困难、交通和通讯中断甚至失联。从小群体的视角来看,重特大灾害对家庭生存条件的冲击,对家庭结构、功能的冲击与影响。不安、恐慌的情绪从小群体蔓延至社会大群体,如果社会秩序的维持者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或者是不恰当地救助都会可能导致无法预测的后果。
3 社会风险的识别框架
重大自然灾害所产生的社会风险并不会如同灾害本身所引发的瞬间物理性冲击,而是表现为受灾地区、受灾人群所处社会长期变化的整个过程。例如,人员伤亡对其家人的心理打击、不当救援和重建行为造成的额外经济或非经济损失、灾难造成社会组织或社会关系网络的破坏等。
(1)1类社会风险: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前,国家防灾减灾部门从社区、单位到个人已经运用多种渠道传递给民众减灾备灾的理念,提倡从社区中人的需求出发,发动社区参与,有效整合社会各界减灾资源,评估社区可能面临的各种灾害及其影响、社区的能力及脆弱性,关注社区脆弱群体面临的风险性质和水平,设计出适合本社区的防灾减灾具体规划并付诸实践。此时的社会风险包含并未被激化的各类社会矛盾。
(2)2类社会风险:在重大自然灾害后,72小时以内属于黄金救援时间,在此阶段内,营救生命是唯一目标。在这段时间内的社会风险就是人的生命不能得到救助而产生的不理智的社会行为。
(3)3类社会风险:72小时之后,进入救援、安置阶段。此时的社会风险又加入了更多影响因素:第一,获救的灾民情绪敏感程度增加,强烈依赖外界援助,需要特别注意救援中物资的发放和分配方式,避免出现对立情绪;第二灾害发生后导致的通讯障碍、交通障碍等已经开始严重影响灾民的生活态度,例如基层公共组织的运转不灵甚至瘫痪,社会秩序失调等,此时应避免社会风险易损性的进一步扩大,继而爆发更严重的冲突。
(4)4类社会风险:抗压指数较低的个体人群,在失去亲人,特别是失孤家庭或者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个体不一定能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导,进而影响整个关联家庭,负面情绪的扩张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会对社会的稳定性产生更多影响。同时,如果医疗卫生等救助行为不能遍布每个角落、救灾物资不能公平发放,偶然性的病痛、略小的不良事件产生都很可能会被当作谣言进行舆论传播,会很快在社区甚至更大范围里产生负能量的影响。
4 群体反馈时滞神经网络模型
由于重特大灾害发生对社会影响具有时间序列特性,我们构建的模型在关注输入动态过程的同时还会反映输出的社会易损性的时序特征。所以,采用群体反馈将输出社会易损性反馈回网络第一层建立预测模型。模型可用下式表示:
(1)
式中:T(t)为在时间t的时点上,重特大灾害的社会易损性;q(t)为地震、洪水或者灾害在时刻t的预测值,可包括波及地区范围、地震级数等,对模型参数进行提前一步预测训练,训练完毕后,若要预测24小時后的社会易损性,需要将灾害发生后的社会易损性数据输入,即需预测0+24小时的数据,需要输入0小时的数据。可将(1)改为:
(2)
其中为在时间t,重特大灾害产生的社会易损性的预测值。
5 结语
因此,建议广泛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运用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科研院校学生和老师等社会力量以及社会团体、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力量,参与灾害社会影响评估的数据收集和调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华燊,陈蓓蓓,刘军伟.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评估现状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6-131.
[2]李强,史玲玲.社会影响评价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学术界,2011,(5):20-27.
[3]缪世岭.基于群际情绪的群体事件羊群行为研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6):77-80.
[4]王晓红,张进.试论灾害新闻报道中媒体链的“功能补偿”——从日本大地震媒体报道中寻找启示[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2,(20):90-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