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的分析

2018-01-23 00:09俞秀南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1期
关键词:对策

俞秀南

摘 要:近些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各个地区开始响应国家政策,积极的退耕还林、开荒造林、封山育林,经过了几年的努力,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出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在营林育林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一定高度上阻碍了营林育林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将会对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提升措施,以更好地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6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不仅可以承担净化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而且还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在这种植树造林、营林育林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建设、抚育、改造和保护以林为主的营林育林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先进的营林育林技术不仅可以推动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而且还可以更好的拓展森林资源,以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目的。

1.营林育林工作的重要性

如今,世界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难免会给人类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天然林资源被过度的砍伐利用,这样不仅会打破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还会导致森林资源的锐减,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生物群体的减少和灭绝。目前,虽然营林、育林、管林意识的逐渐提高,但是营林育林技术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进入21世纪后,国家政府部门对营林育林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为推动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我国林业的基本国情进行分后制订了“生态安全、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营林育林工作理念,并制定了一系列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开荒造林、封山育林工作,以更好地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2.我国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森林资源均属于国家所有,并且我国发展林业的主要模式是林场,其同样也是各项林业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主要阵地。国营林场的建设规划完全是按照国家林业政策来对其进行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在计划经济时代,现有的一盘棋规划大纲包含了十分巨大的建设能量,其能够为我国林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通过对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开始慢慢地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方式,要想更好地推动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的开展,就需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因地制宜地来开展相关工作,以更好地满足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3.推动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的措施

3.1营林育林工作中的管理措施

要想确保营林育林工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制定好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营造适宜的林分环境,创建合理的林分结构,从而形成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通过营林育林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扩增森林资源,以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首先,需要加强管理工作的宣传,以更好地提高人们对营林育林工作的认识,并尽可能的动员可以动员的力量来投入到营林育林工作之中,以确保营林育林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完善森林管理责任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森林管理责任制,并将其落实到每一个人,以实现制度化、经常化。同时,还需要做好定指标、定任务、定质量、定标准、定职责,从而保证营林育林工作的整体效果和质量。最后,健全森林档案。营林育林工作人员要全方位的了解和熟悉所管辖区域的森林类型及抚育情况,选择营林育林管理和监控样地,并对其开展全方位的监测和评估工作,从而有效的了解营林育林工作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提高营林育林工作的整体水平。

3.2营林育林工作的改进措施

3.2.1对营林育林工作进行科学规划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林业的发展,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来对国家层面的规划纲要给予重新制定,不仅要兼顾我国的基本国情,而且还需要兼顾地方特色。在进行营林育林规划大纲制定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加大林业生态建设所占据的比例,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构给予动态调整。同时,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还需要落实好相关政策,让营林育林工作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还需要对现有的林业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极力倡导承包经营体制,完善国有经营林场的经营责任制和监督问责制,以更好地提高营林育林工作水平。

3.2.2重视科技创新运用

我国一直倡导科技强国、科技兴国战略。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现有的科技含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林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无法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此时,就需要对营林育林技术的应用给予高度的重视,重视科技创新运用,加大对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并对已有的科技创新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在进行营林育林工作过程中,应该把握好当今的机遇,重视科技创新运用,推动营林育林工作轻装上阵,转型升级,为实现强大的中国目标而为之努力。

3.3加强苗种基地建设

在营林育林工作过程中,选用合适的良种是达到优质高产的关键。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已经建设了大量的苗种基地,一些种子园的建设已经开始跨入第二代,但是一些林业企业的云杉和落叶杉种子园还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而阔叶树的种子园建设好处于起步状态,这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有了明顯的差异,因此不管是从经营类型来说,还是从建设规模来说,我国的营林生产用种与种子园发展的需求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出现了树种更新缓慢、经营树种单一和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要想更好地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就需要选择一些生长速度较快、保持水土能力强、符合市场需求且品质较好的树种。常绿阔叶林在保持水土能力方面效果比较理想,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发展和培育珍贵阔叶林基地,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水土的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实现林木良种化的目的,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营林育林工作地发展需求。

3.4加大营林育林技术创新

在营林育林工作中,要尽可能的立足于林区的发展现状,从科学的角度来加大对营林育林技术的创新。对于不同类型的树木,最好根据营林育林的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来制定不同的技术创新理念,如“去大留小、砍大留小”或者采用大小综合利用等抚育技术,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人为的干预来对营林育林工作进行集约经营,以更好的培育优秀的森林资源,维持森林物种的多样化发展。在发展林业过程中,营林育林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其是造林生产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也是实现植树造林的可靠武器。在森林工程中,从最开始的林种研发、苗木培育、苗木栽种、经营管理到最后的成林采伐,都需要借助科学技术的支持和指导。但是,我国林业发展起步相对比较晚,现有的技术起点也比较低,还未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管理模式,这样一来就需要加大对加大营林育林技术的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营林育林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语

森林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资源。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最好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来制定一套与之相对应的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方法,并对现有的营林育林技术进行创新,这样不仅可以建设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而且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艾洪发.对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的思考[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7(10):57-58.

[2]王勇萍.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1(31):141-142.

[3]刘士林.关于营林育林技术管理工作的探讨[J].种子科技,2017,2(4):88-89.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