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
老北京的胡同和大街上没有树,树都在皇家的园林、寺庙或私家的花园里。北京有了街树,应该是民国初期朱启钤当政时引进了德国槐之后的事情。那之前,除了皇家园林,四合院里也是讲究种树的。
老北京有民谚: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是老北京四合院里必不可少的硬件。
在北京的四合院里,枣树是种得最多的树种。我们大院的那三株老枣树,起码活了一百多年,后来住房改造砍掉了它们。如今,大院拆迁之后建起了崭新的院落,灰瓦红柱绿窗,很漂亮,不过,没有那三株老枣树,院子的沧桑历史感,怎么也找不到了。
记得写过北京四合院专著的邓云乡先生,有一章专门写“四合院的花木”。他格外注重四合院的花木,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说京都十分春色,四合院的树占去了五分。他还说:“如果没有一树盛开的海棠,榆叶梅,丁香……又如何能显示四合院中无边的春色呢?”
十多年过去了,曾经访过的那么多老树,说老实话,给我印象最深的,还都不是上述的那些树,而是一棵杜梨树。
那是十二年前的夏天,我是在紧靠着前门楼子的长巷上头条的湖北会馆里,看到的这棵杜梨树。枝叶参天,高出院墙好多,密密的叶子摇晃着天空浮起一片浓郁的绿云。春天的时候,它会开满满一树白白的花朵,煞是明亮照眼。虽然,在它的四周盖起了好多小厨房,本来轩豁的院子显得很狭窄,但人们还是给它留下了足够宽敞的空间。我知道,人口的膨胀,住房的困难,好多院子的那些好树和老树,都被无奈地砍掉,盖起了房子。前些年,刘恒的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被改成电影,英文的名字叫作《屋子里的树》,是讲没有舍得把院子的树砍掉,盖房子时把树盖进房子里面了。因此,可以看出湖北会馆里的人们没有把这棵杜梨树砍掉盖房子,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值得尊敬的事情。
那天,很巧,从杜梨树前的一间小屋里,走出来一位老太太,正是种这棵杜梨树的主人。她告诉我已经87岁,不到十岁搬进这院子来的时候,她种下了这棵杜梨树。也就是说,这棵杜梨树有将近80年的历史了。
那位老太太让我难忘,还在于她对我讲过这样一段话。是那天我对她说您就不盼着拆迁住进楼房里去?起码楼里有空调,这夏天住在这大杂院里,多热呀!她瞥瞥我,对我说:你没住过四合院?然后,她指指那棵杜梨树,又说,哪个四合院里没有树?一棵树有多少树叶?有多少树叶就有多少把扇子。只要有风,每一片树叶都把风给你扇过来了。老太太的这番话,我一直记得,我觉得她说得特别好。住在四合院里,晚上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乘凉,真的是每一片树叶都像是一把扇子,把小凉风给你吹了过来,自然风和空调里制造出来的风不一样。
日子过得飞快,十二年过去了。这十二年里,偶尔,我路过那里,每次都忍不住會想起那位老太太。那棵杜梨树已经不在了,我却希望老太太还能健在。如果在,她今年99岁,虚岁就整一百岁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