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田
近日随着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与互联网企业巨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的传统银行业开始向互联网金融转型。今年3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和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6月16日,工行和京东宣布签署金融业务合作框架协议,6月20日,农行和百度也宣布牵手,主要在金融科技、金融产品及渠道用户方面展开合作,此外还将组逮联合实验室、推出农行金融大脑,并在大数据风控、智能获客、智能客服、生物特征识别、区块链等方面展幵探索和合作。6月22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最后一家,中国银行宣布与腾讯合作成立“中国银行一一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这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与互联网巨头建立了合作。
过去,银行被认为是高薪行业和铁饭碗,是许多人羡慕和渴求进入的职业。但是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这种局面瞬间就改变了!现在,一种趋势很明显,那就是以现金和货币为支付方式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少,相反以电子化手段来支付的应用场景则越来越多,交易量占比也越来越大。许多人在存款、贷款、支付结算上都使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产品和渠道。他们将随时要用的钱存在余额宝之类的活期宝上,收益超过银行定期一年的水平,而将暂时不用的錢则存在P2P理财上,目前从南方财富网上公布的到6月22日为止余额宝类前20名的规模己经近2万亿水平,而P2P理财规模到16年底己达到2万亿水平。虽然和银行存款规模比还很小,但他们是快速增长。他们贷款也会用P2P网贷,方便快捷,包括支付宝钱包、京东金融和小米钱包等互联网巨头也提供小额消费贷款。而在支付结算上支付宝、微信等更是人人在用。许多人出门身上的现金往往很少带甚至没有,需要购物消费时直接用手机来扫码,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消费。毕马威会计事务所甚至在一份报告中预测,到2030年银行及其提供的服务可能“消失”,而类似于siri的人工助手来提供客户的生活与金融服务。
时代的变化就是这样快,过去银行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过去银行或许一度想要压制互联网金融。而面对现在的科技趋势,传统银行终于开始转变思路,打破僵局选择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联手互联网企业,预示着中国传统银行转型的号角己经吹响了!
其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自己也尝试用互联网的类似产品来改进自己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竞争力。在存款上推出类似余额宝随时存取的宝宝类产品,比如农行的快溢宝,存取灵活,收益也高于一年期定期水平。在贷款上推出类似P2P网贷快捷方便的信用贷,比如农行的网捷贷,随用随贷,随时可还,利率也不高。在支付结算上推出扫码支付,比如农行的掌银扫码支付功能,为推广此功能的应用还进行了优惠促销。
尽管传统银行针对互联网的发展作出了应对,开发了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但相较互联网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显得很滞后,今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己吹响中国传统银行业开始转型的号角,这预示着中国银行业的大洗牌正式开始,拉开了科技强国的新时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