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正春,袁昌齐,束成杰,张广伦,张卫明
(1. 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江苏 南京210042;2.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 南京210014)
非洲是一块古老的大陆,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全洲1/3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 mm,东南部、几内亚湾沿岸及山地的向风坡降水较多。因而许多地区的粮食比较短缺,自古人们就有利用一些野生可食植物的传统,其中对木本坚果油类植物资源利用十分重视,如阿甘树、曼杰提树、伯尔硬胡桃等,就各有特色,可鲜食或榨油食用,还有其他用途。
英文名:Argan tree,别名:摩洛哥坚果,刺阿甘树,山榄科植物。乔木,高8~10 m,全株长满长刺,单叶互生,很小,长2~4 cm,椭圆形,先端急尖。花很小,淡黄绿色,花萼5;花瓣5,一般在4月开花。果实为核果,长2~4 cm,宽1.5~3 cm,呈椭圆形,果肉里面包含非常坚硬的果核,果实需要一年才能成熟,一般在6—7月收获。
阿甘树原产于非洲的西北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自然生长于摩洛哥南部Sous山谷地区到阿尔及利亚的廷杜夫地区的石灰质的半干旱土壤上。阿甘树籽油(又叫摩洛哥坚果油)具有浓厚的黏性,摩洛哥南部柏柏尔人传统将它与蜂蜜混合作为早餐的一部分。阿甘树又有摩洛哥铁树之称,或称坚果树,它是一种多刺的常绿树,据称阿甘树的生命周期能达到125~450年之久。自种植起40~60年后才能结果。它在干旱季节会“休眠”,在雨季来临时来重新生长,在被砍伐之后也能再生。阿甘树是第三纪(距今6 500万~164万年)的一种孑遗物种。它被当地人称之为”生命之树”,因为在它的帮助下,可让许多其他生物种类在摩洛哥南部的次干旱地区生存。它的根系可以深入地底去寻找水源,并且帮助固着土壤;它的根系也能促进水的渗透和蓄水层补充水分。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阿甘树森林正面临严重的缩小,据报道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森林面积已经不复存在了。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宣布阿甘树森林被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暨文化组织世界遗产类别,并正在极力保护和恢复阿甘树森林的存在。
阿甘树坚果的种仁含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鞣质、矿物质等,脂肪油中主要成分为(%):油酸43.0~50.0、亚油酸29.3~37.0、棕榈酸10.0~15.0,叶含鞣质等。阿甘树籽油,是果实冷榨的油品。其含油率高达70%。它和橄榄油一样具有美妙的香气和非常珍贵的味道。籽油是受欢迎的烹饪油,如用于摩洛哥当地的特色菜couscous,或是放一些在沙拉里,煎好的油常用于沙拉酱。将它与蜂蜜混合,也柏柏尔人传统早餐不可少食品。摩洛哥坚果油含有很丰富的油酸和亚油酸,以及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摩洛哥坚果油已成为流行的化妆品成分和用于芳香疗法。而未经烘烤榨取的阿甘油传统上被用来对付皮肤疾病和美容护肤等。它还用作稀释珍贵精油的载体油,使其可以安全地直接应用于人体皮肤上。阿甘树坚果提取油脂后的饼粕还是牛羊的良好饲料。其老的树干是十分有用的暗色木材。
由于生长缓慢,生态条件特殊,以及生产、生活习惯等原因,阿甘树很少能在其他地区栽培,只有以色列的亚拉巴,内盖夫等地有少量栽培。据调查,仅在摩洛哥,阿甘树森林原有覆盖面积大约8 280平方公里(3 200平方英里),但在近100年中,森林已减少近一半的面积。至于非洲以外其他地区是否引种栽培阿甘树,尚未见报道[1-3]。
英文名:Manketti tree, mongongo, mongongo tree,别名:芒刚果树,大戟科植物。乔木,高15~20 m。树皮厚,木质轻,淡黄色,既轻巧又坚固。叶互生,为掌状复叶,有7个小叶,小叶椭圆状披针形,长约15 cm,两面深绿色,被细毛。伞房状花序生于枝顶,花椭圆状,长3.5 cm,宽2.5 cm,白色至黄色。果实为坚果,长椭圆形,长35 mm,直径25 mm;成熟时红棕色,种子富含油脂。花期初夏。
曼杰提树原产于非洲南部(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喜炎热、干燥气候。生于树木繁茂的小山或沙丘上,属喀拉里沙漠砂土壤类型的土壤。它广泛分布于整个南部非洲草原;是一种快速成长的树种,自1952年以来,纳米比亚已经将其指定为保护树种。
曼杰提树100 g去壳的坚果含脂肪57 g(多不饱和脂肪酸44%、单不饱和脂肪酸18%、饱和脂肪酸17%)、蛋白质24 g、维生素E 565 mg、钙193 mg、镁527 mg、锌4 mg、铜2.8 mg。有报道坚果的能量值为2 700 kJ/100 g (果肉1 406 kJ/100 g)。坚果的蛋白质含量为26%,脂肪含量为58%。坚果和果肉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B1,而维生素C含量在果肉中为27 mg/100 g。
曼杰提树利用部位为成熟果实的油性坚果果肉。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果壳,果肉(籽仁)可食用,也可用压榨方法提取仁油。坚果肉和其他蔬菜一样是人们喜欢的食物。烤坚果很好吃,常常作为主食,消耗量大。将它捣碎,与其他成分混合可做成各种各样的传统菜肴。
曼杰提树坚果油具有抗菌、抗氧化、促进皮肤血液循环、保湿等作用。仁油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皮肤有很好的再生、重建和保湿功能。传统上,用作身体揉搓剂,以清洁和滋润皮肤。在化妆品中多应用于婴儿护理品、眼周制剂、润肤霜;也用于干糙受损头发用的香波,以及唇膏。近些年人们还将曼杰提树坚果油酯化后,作为石油柴油的替代品。
曼杰提树喜炎热、干燥气候。常生长于喀拉里沙漠砂土壤类型的土壤上,并且在较为干旱的小山或沙丘上生长更为繁茂。因而它广泛分布于整个南部非洲草原,并能快速成长。正因为如此,当地政府虽然明文保护曼杰提树,迄今尚未近见栽培成功的报道,也未见其他干旱热带地区引种成功的报告[4-5]。
英文名:Marula, Marula tree;别名,马鲁拉树,硬果漆;漆树科植物,落叶乔木,高至18 m,树冠圆形,树皮灰褐色,斑驳。羽状复叶,互生,密集生于枝的上部,小叶9~17枚,卵圆形,近全缘。雌雄异株;雄花密集,雌花单生,较大,黄白色。果实近球形,成熟时淡黄色,果肉白色,可食,具独特风味。种子长方形,有一种微妙的坚果香味。
伯尔硬胡桃喜温暖气候,原产于南部非洲的森林中。西非的萨赫勒和马达加斯加也有。现广泛分布于非洲,从北部的埃塞俄比亚到南方的夸祖鲁纳塔尔都有分布。伯尔硬胡桃的拉丁属名Sclerocarya来源于古希腊语单词“skleros”和“carya”,意思分别是“硬实力”和“果实”,这里指硬的水果。伯尔硬胡桃作为重要的果树,自古以来已经被当地居民作为一种食物来源。马鲁拉油(marulaoil)是从伯尔硬胡桃种子中获得的,也是南部非洲居民的主要食用油之一。
伯尔硬胡桃果实富含维生素C(含量相当于橙子的8倍);还含糖、蛋白质、有机酸等。种子富含脂肪油、蛋白质等;仁油含有丰富的ω-9油酸,油中含有十八烯酸 70%~78%、亚油酸 4.0%~7.0%、α-亚麻酸0.1%~0.7%、棕榈酸9%~12%、硬脂酸5.0%~8.0%、花生四烯酸0.3%~0.7%。另外,仁油还含维生素E、甾醇、黄酮类化合物与抗氧化成分如原花青素,没食子酸鞣质和儿茶素等。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集,将果实洗净,干燥备用;或将种子取出,干燥备用。种子可用压榨方法提取脂肪油。果实味美,可鲜食,也可加工成美味的传统啤酒或葡萄酒(当地人称为mokhope或ubuganu),以及加工果冻、果酱、蜜饯、糖浆、糖和醋。果肉还可制成有硬果漆味道的奶油利口酒。
种子油和果实提取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润肤、抗皱、采集血液循环等作用。果实提取物富含维生素C;种子的萃取油富含抗氧化剂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重建皮肤自然屏障,深层保湿,能有效补充肌肤水分、滋养并更新肤质。可加强肌肤的抵抗力,高浓度的油酸及脂肪酸,能提升保湿效果,紧缩肌肤水分进而滋润肌肤,修护肌肤组织疤痕。因而提取物可用于护肤、抗衰化妆品,对于干性肌肤ω能够提供非常好的帮助;其优异的抗氧化能力,能够预防和减缓肌肤的水分流失,帮助重建损坏的肌肤。硬果漆油可以作为基础油单独使用,或以一定比例调与其他基础油来调制面油或者按摩油,用来制作乳霜乳霜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近年来,伯尔硬胡桃因其耐旱及抗盐碱,并具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现已被引种到澳大利亚、印度、以色列、毛里求斯、阿曼等国家。
据报道,我国从南非和以色列引进伯尔硬胡桃果核,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进行育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伯尔硬胡桃果核经过机械方法打破休眠后,3月中旬播种,15~20天出苗,11月中旬,南非野生伯尔硬胡桃种平均苗高145.7 cm、茎粗2.0 cm;以色列栽培种平均苗高116.1 cm、茎粗1.6 cm;南非野生伯尔硬胡桃3年生平均树高250.2 cm、茎粗4.2 cm;以色列栽培种3年生平均树高213.6 cm、茎粗3.7 cm。苗期或者移栽后,南非野生种伯尔硬胡桃比以色列栽培种生长快,株高及茎粗差异极显著。伯尔硬胡桃引种到云南省文山州种植,在干热河谷地区,表现出生长迅速、抗病虫能力强、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6-8]。
摩洛哥坚果、曼杰提树、伯尔硬胡桃3种坚果植物,传统上是非洲人们的食物,拥有巨大的社会经济的重要性。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果仁榨油,都是很好的食用油和工业用油。如摩洛哥坚果油含有80%的不饱和脂肪酸,富含必需脂肪酸,比橄榄油更抗氧化,可用于食用和其他工业用途。曼杰提坚果也是一种高营养的坚果,果仁可以烤食,将其榨油,也是很好的食用油。伯尔硬胡桃坚果可以鲜食,用于制作果酱,还可以用来酿酒及制造酒精饮料;其果仁榨的油,俗称“马鲁拉油”,为非洲传统食用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且抗氧化能力强,具有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新宠。实际上,这3种非洲产坚果油植物已逐渐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一员。
上述3种非洲产的坚果植物,除漆树科的伯尔硬胡桃生态适应较广,在其他热带、亚热带地区有引种外,其他2种植物目前只产在非洲,在世界其他地区很少引种成功,有待相关专业的科技专家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LYBBERT T J, BARRETT C B,NAJISSE H. Market-based conservation and local benefits: The case of argan oil in Morocco[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2, 41(1): 125-144.
[2] MORTON J F, Voss G L. The argan tree (Argania sideroxylon, Sapotataceae), a desert source of edible oil[J].Economic Botany, 1987, 41 (2): 221-233.
[3] PRENDERGAST H D V, WALKER C C.The argan: multipurpose tree of Morocco[J].Kew Magazine, 1992, 9 (2): 76-85.
[4] KIVEVELE T, HUAN Z.Mungongo seeds oil (Schinziophyton rautanenii)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bio-diesel[J].Applied Mechanics& Materials , 2014 , 472 :780-784.
[5] WICKENS G E. Potential edible nuts[M].Rom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1995.
[6] STEVE M, HUMPHREYS D, REYNOLDS D. Myth, marula, and elephant: an assessment of voluntary ethanol intoxication of the African elephant (Loxodonta africana) following feeding on the fruit of the marula tree (Sclerocarya birrea)[J].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Zoology, 2006, 79 (2): 363-369.
[7] 孙佳, 胡彦, 丁友芳, 等. 马鲁拉油与6种植物油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营养物质比较[J].中国油脂, 2017, 42(2):38-41.
[8] 胡彦, 孙佳, MOKGOLODI N C, 等.伯尔硬胡桃的性状及其在云南文山的育苗试验[J].中国果树, 2015(3): 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