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季陈翔
2011年,小成本电影《孤岛惊魂》的走红拉开了我国“粉丝电影”的时代序幕,并在粉丝经济的持续加持下,于2015年迎来发展高峰,在电影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粉丝电影”既不是纯粹的电影概念,也并非单纯的产业概念,某种意义上讲,它是粉丝经济时代,电影工业进行文化创意转型的产物,其诞生为电影产业的革新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从《孤岛惊魂》到《小时代》,再到《致青春》《后会无期》《煎饼侠》等,“粉丝电影”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忽视文化现象。本质上来讲,“粉丝电影”的诞生和崛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受众形态变迁、大众文化转型、电影细分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是媒介社会学意义上的典型现象。因此,剖析“粉丝电影”媒介社会学特性,对把握其形成脉络、作用机制和发展方向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粉丝电影”作为典型的媒介文本,在打造视觉奇景的同时,总会被粉丝进行生活化代入,并在不断的观看、展演中完成对明星的文化想象。换言之,在大众文化时代,粉丝对明星的消费更多的是形象消费,并借助电影这一媒介将相关人物或故事认同于现实生活,进而达到一种情感共鸣。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明星的价值不在于其塑造了多少经典荧幕形象,而在于其自身的隐性资本价值,主要取决于明星形象在粉丝中的吸引力,同时,这也是“粉丝电影”实现由媒介到生活延伸的关键。
邓超因出演多部经典影视剧而被受众熟知,多元的荧幕形象和生活形象使其成为拥有无数粉丝的明星偶像。其在微博上表现出的搞怪、认真等形象,以及与妻子温馨互动的形象,都充分满足了粉丝的窥私欲,丰富了粉丝的形象认知,有效确保了粉丝的稳定性。而在粉丝经济的作用下,电影生产者为迎合粉丝的个性趣味,会对粉丝文化进行商品化、工业化处理,以达到明星形象消费和电影文本消费的双赢局面。邓超导演的《分手大师》《恶棍天使》无疑是邓超“癫狂自我”的一种荧幕呈现,虽然遭到大量吐槽,但两部电影依然能够凭借邓超的号召力和吸引力赢得无数粉丝拥护。这些粉丝不仅在观影过程中得到一种来自偶像的情感满足,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多元的精神需求。可以说,“粉丝电影”充分满足了粉丝窥私欲驱使下的文化想象,能够有效引发粉丝的情感共鸣,进而推动“粉丝电影”由媒介向生活的“进化”。
不管是文化呈现还是思维方式,或是构思结构,电影生产者都在试图营造一种文化氛围,有效迎合粉丝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因此,“粉丝电影”中总是充斥着对美好事物的刻意呈现与修饰。而这显然助推了粉丝文化现象的生成,促使粉丝在观看“粉丝电影”过程中形成了集体无意识,即自己的现实生活充满不如意,但别人的生活却那般丰富多彩。实际上,这属于文化想象的一种极端膨胀,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真实性的欺诈,仅仅能够满足粉丝们追求完美的浪漫想象。
“粉丝电影”的粉丝在对相关明星的文化想象中,借助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加持,逐步完成了由以往个人虚构迷恋到社群现实迷恋的转变,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既定的消费仪式。在同一时空场域内,当个体思想和情感都开始转向相同的点时,一种完全不同于集群组织、具有较强黏性的社群就会快速形成。某种意义上讲,“粉丝电影”由媒介向生活的延展渗透,促使大众传媒成了粉丝投射自身欲望的媒介载体。具体来讲,“粉丝电影”不仅为粉丝提供了文化想象的生成契机,而且为粉丝提供了情感宣泄渠道,并从其他粉丝的回应中获得了认同感和成就感。“粉丝电影”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其利用内容驱动粉丝情感,然后通过广泛的情感共鸣促使粉丝产生消费行为,并通过社交分享、荧屏书写等方式推荐给其他人,让粉丝在现实行为中表达了对明星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强化了粉丝多维度的真实情感体验。
目前,消费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表征,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开始步入以精神文化消费为主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将看电影视为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甚至将其视为仪式性的社会参与活动。从这一层面来讲,《爸爸去哪儿》这种典型的“粉丝电影”成为全家老少都愿意消费的作品,自有其合理性。
但客观来讲,“粉丝电影”的消费仪式也带来了“泛娱乐化”问题,为迎合粉丝趣味,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许多制作者选择利用内容低俗化、快餐化来向受众靠拢,长此以往,势必会制约“粉丝电影”的健康发展。实际上,当粉丝过分投入于包括明星形象在内的文化消费时,并不表示他们形成了强烈信仰,其只不过是一时迷恋于明星偶像所呈现的理想形象,并在崇拜追捧的心理作用下产生过度消费行为,甘愿沦陷在符号化偶像的消费漩涡中,可一旦明星偶像发生疏漏,将直接打破粉丝以往的文化想象状态,并停止相关的消费仪式,从柯震东因吸食毒品,微博粉丝一时间锐减近千万即可看出。
崇拜是粉丝追捧某一对象的一种极端表现,当粉丝对明星偶像心生崇拜后,他们不仅会下意识地对明星偶像的生活方式、衣着风格、饮食习惯等进行模仿,而且会通过相关的消费行为让自己尽量达到向偶像靠拢的“理想”状态。通常来讲,现实社会中的信任或多或少都掺杂有理性、感性成分,但粉丝的崇拜心理却更多带有非理性的狂热色彩,这也是粉丝文化的一大特质,源于粉丝对明星偶像类宗教的、仪式化的迷恋。
在崇拜文化的作用下,不管“粉丝电影”制作水平够不够高,故事情节是否合理,粉丝都会予以绝对支持,甘愿买单。据悉,2011年《孤岛惊魂》上映时,杨幂粉丝自发组团去影院观看,甚至有粉丝刷票式地进行了多达10遍的观看,这种狂热化的崇拜之情可见一斑。另据美国“粉丝电影”研究发现,好莱坞作为粉丝的“梦工厂”,粉丝对明星偶像的崇拜促使其不断向生产主体的角色转变,这也是好莱坞文化的重要特征。但是我国的“粉丝电影”主要是借助明星效应展开营销推广,进而实现崇拜文化下的效益变现。
实际上,粉丝并非单纯的群体性代称,更多代表的是一种文化象征。粉丝在网络话语空间内,自由游走于各大粉丝社群中,与其他不曾谋面但有着相同崇拜对象的同伴进行讨论与分享,同时进行充分的自我表达,最终从线上延伸到线下,完成对偶像全方位、现实化的支持。可以说,狂热是粉丝的代名词,痴迷与忠诚是粉丝群体的行为特点。在崇拜心理的支撑下,粉丝自然成为粉丝经济的消费主体,对包括“粉丝电影”在内的各类产品进行非理性消费,这也是为何粉丝会被称为“盲目”的追星族。以媒介社会学观点来讲,粉丝虽然能够在网络社群中获得集体认同,但也很容易造成自我的迷失和人格的异化。
当社会个体的欲望和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时,大多数人会选择进入其钟爱的物化符号世界中,这不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反应,也是消解自我焦虑的有效手段。粉丝通过“粉丝电影”消费来实现明星物化,通过存在感的建构和辨识度的获取来实现个性化心理需求的满足。而这种主动消费行为,其根本诉求并非局限于明星形象的实用价值,更多的是其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地位彰显和身份象征等指向性意义。这就是为何粉丝针对明确的物化偶像而选择具体的“粉丝电影”,而不会出于实用价值进行随机选择。
消费主义时代语境下,“粉丝电影”这种极具象征性的消费恰好是符号消费的一大代表,而出于符号价值的认同也有效强化了粉丝对明星偶像的崇拜。一方面,消费社会的同质化竞争,让电影的边界和个性变得愈加模糊,这就为物化偶像的批量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粉丝电影”生产者迫切需要赋予产品符号化内涵,就是要将文化印记注入“粉丝电影”创造的品牌中,增强其排他性商业属性,并借由大众媒体将“青春活力”“雍容华贵”“个性颠覆”“经典复古”等与明星形象相关的品牌信息传达给粉丝,以供粉丝通过观看“粉丝电影”完成身份认同和群体确认。电影《魔戒》借助明星形象和文本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圈粉无数,在符号消费的心理作用下,新西兰的电影拍摄地成为粉丝旅游消费的“朝拜圣地”。可以说,粉丝将虚拟代入生活的集体性倾向,表达了他们基于“粉丝电影”的精神诉求,并通过有效的补充方式达到预期的审美体验。
当然,粉丝的符号消费不仅局限于“粉丝电影”的线上范式,还包括近年来流行起来的电影众筹等开放式行为。但不管消费对象出现怎样的改变,“粉丝电影”传播的本质都是粉丝的一种符号价值占有结果,是实现粉丝身份认同和价值定位的必然选择。就社会价值来讲,“粉丝电影”的崛起将为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核心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