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单成彪
许多国家发展进程中,绕不开“挨打、挨饿、挨骂”三个阶段。要想不挨打,就要解决存在感的问题,也就是当年邓小平同志讲的球籍问题;要想不挨饿,就要解决好温饱问题,让老百姓有满足感,有获得感;要想不挨骂,就要解决好国家和国民尊严的问题,要得到国际社会或组织的认可和肯定,这某种程度上就是仪式感的问题。
在我国现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前面两个问题,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特别是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可以说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中国政府和企业实实在在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和完成的实际效果,得到了世界上诸多国家政府和人民的认可。但中国的诸般行动和努力还是经常被误解、被歪曲、被丑化,甚至被妖魔化。目前,中国在国际上面临的主要是“挨骂”问题,这正是我们未来在国际传播领域需要集中发力的主要方向。
近年来,我国媒体在国际传播领域做了大量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人民日报》在海外社交媒体推广、外国媒体的定制推送,人民网在海外本土化发展、境外媒体合作传播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力图改变中国在国际舆论场相对被动的状况。自2013年起,人民网通过境外合作媒体对外传播中国声音,2015年9个语种频道新闻落地超过5万篇次,2016年超过8万篇次,2017年达10万篇次。截至2018年2月25日,《人民日报》Facebook粉丝量达到4276万,活跃度与日俱增;我国外宣旗舰CGTN正式上线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境外移动媒体和社交媒体上颇有斩获,Facebook关注数突破5742万;新华社在Twitter平台的粉丝数近1170万。国际主流媒体转引中国媒体的内容也非常可观,国际舆论场上中国声音也逐渐增加,影响力越来越显著。
当然,中国虽然一直努力加大对外传播力度,但质变还不明显,所起到的决定性变化远远不够,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报道落地率较低、观点影响力有限、粉丝互动率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要做好对外传播,必须想办法让海外受众从入耳到入脑,从入脑到入心。一是“入耳”,让海外受众能够听到、听懂中国的声音,已殊为不易。此前,中国依靠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议题设置进行宣传,逐步过渡到用外国受众听得懂、乐于接受的方式去传播;二是“入脑”,以《人民日报》官方Facebook账号、CGTN账号为例,发文内容的转发率、留言数量均很高。我们的评论性内容已经能够与海外社交媒体的终端受众有比较良好的互动;三是“入心”,让海外受众真正接受我们的观点很难,需要润物细无声。
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代中国形象应该是“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塑造好中国的四个形象。当前最大的机遇就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利用我国企业和机构优质项目出海相关的素材,及时依托各个全媒体平台推广出去,让海外受众通过影响他们生活的项目,切身感受到中国发展给他们带来的机遇。这是中国提升海外传播质量、掌握对外传播主导权的抓手,可做之处还有很多。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出席民心相通主题会议的一位缅甸普通农民吴通通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吴通通讲述了在缅甸莱比塘铜矿做项目专员后的心路历程。缅甸莱比塘铜矿项目是“一带一路”标志性示范项目之一,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生产周期约30年。铜矿项目因涉及村民搬迁而屡经波折。吴通通不仅因铜矿项目而迁入了新居,而且在中国援建的医院中迎来了他的第二个孩子。后来,吴通通还组建了自己的运输车队,保有车辆达45辆,由村民转变成了企业家,进而影响带动了身边许多人。吴通通的故事只是“一带一路”上民心相通中的一个缩影,经过媒体的广泛传播,这样的一个个故事就在未来心与心相通的大道上不断汇集成海,成为一股各国人民增进友好、拉近距离的暖流,达到入心的效果。
2017年年底,环球网带领国内网络大V走访俄罗斯和乌克兰,把中国央企在这两个国家的工程和突出进展,通过大V和优秀记者的文字传播出去,也是这方面的努力尝试。
要解决挨骂的问题,就要掌握对外传播主动权,这就需要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更进一步,就是要争夺国际舆论场的话语权,要逐渐和国际接轨,无论利用社交媒体、全媒体还是流行文化语境为传播载体,塑造何种国家形象和媒体形象非常重要。国际传播的关键是怎样做好跨文化传播。两个获奖案例非常突出:一是北京市旅游委员会的“皇城御史”,通过招募英国、法国等国家的人走京城,利用VR等技术拍摄的视频传播到海外社交媒体上;二是《中国日报》“变革中的中国”,通过西方人视角,把变革中的中国形象及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传播出去。
下一步,除了机制体制的改变,思路上可以借助对华理性或友好的各方面专业人士,用好他们的视角、语言、影响力,做好有“对象感”的国际传播。人民网有9个语种的外籍员工,比如葡文的康康,西文的湖长明、亚瑟夫,阿文的法伊萨等,他们不论在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厦门金砖会议、十九大等重要场景的报道中,还是在日常中国故事的讲述中,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卢新宁在2016年中日韩媒体研讨会上演讲,提出了三条:一是以媒体理性推动国家理性,二是以媒体态度引领公众态度,三是以媒体价值塑造区域价值。对外传播媒体可以从这三条着力。
一是以媒体理性彰显和推动国家理性。对外传播不能回避问题,但也不能激化问题。比如,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各参与国家诉求不尽相同,而尚未明确态度的某些国家则各怀鬼胎。我们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各种渠道,讲清“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一带一路”建设给对象国带来的机会和利益,以媒体的理性影响对象国的理性决策者,影响媒体人,进而影响对象国民众,以期超越一时一地、一城一池的纠葛,以舆论的力量助推国家间超越分歧、求得共识。这是真正的入脑。
二是以媒体态度引领和转化公众态度。当今世界,民粹主义思潮泛滥、逆全球化危险与日俱增,可能成为一种妨碍各国携手进行一带一路建设的障碍性力量。我们的对外传播应该以克制、客观、冷静和理性的视角去观察与思考,用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以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引领和转化对象国公众的态度,才能做到真正的“入心”。
三是以媒体价值弘扬和塑造人类文明价值。习近平主席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推动全球化治理进入2.0时代;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写入了联合国文件,得到了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我们应该尽可能联合各国媒体人,阐述清楚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也是21世纪人类文明价值之所在,人类未来命运之所依。“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结束后,出现了许多好作品,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都是赢家”“一带一路花开全世界 福满全人类”等,都受到好评和点赞。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也与西方哲人的追求高度契合。这个理念的传播,不仅要入脑入心,更是触动对象国民众情感、进而影响其价值观的精神追求。
入耳入脑入心,我们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