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综艺节目《儿行千里》的创新性探索

2018-01-23 23:16文/舒
传媒 2018年7期
关键词:家风情感文化

文/舒 畅

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文化类综艺节目备受青睐。2017年8月27日晚上10点,一档全新的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儿行千里》正式登陆湖南卫视。据湖南卫视公布的数据显示,该节目首期全国网收视率0.36%,市场份额2.44%,播出以来好评不断。微博话题#儿行千里#的阅读量、相关话题的讨论量和网络播放量也在不断走高,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2分。节目以家风传承为主线,从传播内容、传播模式、传播对象、传播特效四个方面体现了节目的情感,实现了节目与受众的情感共鸣,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以家风为主题,创新传播内容

传播内容是综艺节目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要素,大多数综艺节目不仅需要为受众提供娱乐享受,满足受众狂欢的快感,还要传播正能量,因而传播内容的创新至关重要。在文化类综艺节目迅速崛起的大环境下,《儿行千里》并不止于娱乐,而是立足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以独特的文化气质、自主原创的风格,以家风传承为主题,通过温情的方式和接地气的家庭故事去传递那些能够深入人心的正能量,承担起了文化类综艺节目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

家是每一个离家远行的人共同的出发点,“儿行千里母担忧”道出了父母对子女最真实的思念与牵挂。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家风作为一个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具有特殊的文化和道德氛围,成为每个人成长的精神足印。因此,《儿行千里》在秉承内容为王、原创至上的基础上,以“儿行千里家风随行”为内容,以传承家风为切入点,以离家为情感表达,通过还原不同家庭震撼人心的家风故事,在向观众展现普通家庭家风传承与家国情怀的同时,也为广大观众解读出那些幸福家庭的密码。节目中既有父母言传身教对子女成长产生的重大影响,也有父母通过身体力行呈现的亲情关爱。例如,当观众看到22年义务照顾18位战友父母的半百老兵李彬对初心的坚守时;看到自愿接过父亲重任不辞辛苦奔赴大山深处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王婷时;看到700多个日夜为老年痴呆的母亲精心烹饪的李爱军对孝道的执着与坚持时,收获的不仅是感动,更多的是这些优秀的家风精神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温暖且震撼人心的力量。

可以说,《儿行千里》正是从“家风”这一独特的创作理念出发,以传统文化中最能触动人心的家风再次点燃起文化类综艺节目市场,在以真情实感打动人心的同时,也体现出该节目对家风文化的深刻探讨和对家风传承的深刻反思。立足于家风传承为主题的情感呈现,不仅能带领观众在感动中进行思考,继而带给更多的人以启迪和感悟,从而真正起到弘扬和传播时代正能量的作用。

情感讲述与互动,创新情感体验

《儿行千里》开创性地融合和采用了微纪实、现场人物访谈、现场观众参与、嘉宾朗读家书、专家学者解读等多种元素,并通过多个环节间的有机组合,创新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构建模式,实现了对情感进行多维度呈现的新尝试。

在节目中,不仅现场观众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标注着他们名字和离家距离的标牌,而且在节目中还专门有一部分时间是倾听他们畅谈自己的家庭故事。通过展现一个个平实而动人的小故事,既能有效地把现场观众吸引到节目中来,提高他们的互动感和参与感,也有助于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嘉宾正式出场前,节目多是先通过一个纪实短片让观众对嘉宾的身份、职业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通过嘉宾现场讲述向观众分享他们的家风故事,还会适时地插入家庭成员的采访视频。这不仅能够让观众对嘉宾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而且也能让观众在真挚的家庭情感氛围中真实地感受亲情。在整个访谈过程中,主持人与采访对象心贴心式的对话互动,既能让采访在欢笑与温暖中进行,也让观众轻松感受到美好亲情的力量。

除了还原每个普通家庭鲜活感人的家风故事外,节目还设置了朗读家书的环节。在嘉宾分享完父母传承的家风故事之后,每个人还会以各自的切身感受出发写一封给未来孩子的信,通过情感分享再次实现对家风文化的弘扬和家风亲情的体验。观众认真倾听嘉宾朗读家书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打通自己与未来的对话,而且也会带动其对节目中所传达出的浓浓的亲情进行细细回味与思考。此外,节目组还会在每期节目的最后特别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真诚点评,在让观众清晰地理解和明白何为家风的同时,也大大强化了节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

以普通家庭为诉说者,增强节目共鸣度

明星能够增强节目的关注度,但《儿行千里》在嘉宾的选择上大胆启用普通人,虽然缺少了明星的神秘感,却能有效拉近节目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同时,作为普通人所经历的不普通的人生际遇,更能打动人心。因此,通过普通人对各自成长道路和家风故事的讲述与分享,节目在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自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无论是第一期中来自湖南宁乡且远赴美国求学的年轻人何江和来自陕西三代植树治沙家庭的治沙人张立强,第二期中的新华社中东战地记者陈序和从事中国海底天然气勘探工作的孟文波,还是第三期中曾在香港漂泊8年的电影制作人郑若行和22年义务照顾18位战士父母的退伍老兵李彬,第四期中乐观勇敢的96后独腿姑娘谢仁慈和三代出国又归国的爱国学者钱永刚,第五期中义务捡垃圾的重庆企业家钟丛荣和自愿接过父亲重任只身来到湖南薛家村的王婷等,这些嘉宾都是普通人。他们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文化、不同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有着不尽相同的成长足迹和家风故事。在节目中,嘉宾通过真实讲述来呈现他们各自在成长中与家风有关的故事,而观众则会在嘉宾讲述家风故事所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中,感受到家庭的力量和家风的美好,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例如,父母送别子女的场景几乎是每一个离家远行的人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当嘉宾何江在讲述临行美国前妈妈在送行的汽车站旁边的水渠里踩着泥巴为自己摘菱角的场景时,我们不仅看到了何江泛红的双眼,也看到了现场观众在抹眼泪。又如,当治沙人张立强在讲到父亲为了植树治沙导致家里一贫如洗,就连最基本的生活也难以维持时,我们不仅看到了张立强眼中闪烁的泪光,同时也听到了现场观众由衷地响起的掌声。

可以说,节目所呈现的一段段家风故事也都是极为日常化的,并没有多么惊天动地,但正是这些普通人在遇到一些不普通的人生际遇时所做出的那些看似平凡但并不简单的事,却最能触动每个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在节目中不仅有主持人和嘉宾的数次落泪和片刻沉默,更有现场观众多次无声的哽咽。通过普通人讲述那些打动人心的家庭故事,以满满的人情味带给观众以温暖与感动,进而引发群体共鸣,这也是节目的魅力之所在。

舞美设计营造情感呈现新效果

把新技术融入到综艺节目舞美设计中增强传播特效,已经成为趋势。与以往文化类节目相对严肃的舞台风格不同,《儿行千里》通过舞台的整体形状、现场的空间划分、大量的LED屏和暖黄色玻璃光柱等的巧妙设计与运用,不仅搭建出了一个充满温暖和亲切感的节目现场,而且也打造出了与节目极为契合的家路氛围。

节目伴随着主持人踏着由不同字体组成的“家路”向观众缓缓走来而拉开帷幕,舞台整体呈半圆形,这不仅能让现场的观众紧紧围绕在“家路”的两旁,而且也极大地突破了传统的台上与台下相对独立的空间划分。这既能体现出嘉宾为了实现理想和目标需要穿越茫茫人海这一深刻寓意,同时也便于“家路”两旁现场观众的认真倾听、陪伴和参与表达。

从节目的视觉效果来看,主持人出场时舞台中心通道上逐渐亮起的“家路”和天花板上依次闪烁出现的不同字体的“家”字呈现出温暖的黄色外,现场的无数盏环绕式暖黄色玻璃光柱也为节目增添了不少温暖的气氛。而当嘉宾出场时,舞台中心通道的地板上则又会根据嘉宾各自故事的特点而呈现出属于他(她)的“家路”。例如,治沙人张立强的登场是踏着被越来越多树木绿化的沙漠之路,从事海底天然气勘探工作的孟文波踏着的则是蓝色的海洋之路,上海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勇刚的登场是踏着由铁路轨道铺设而成的归国之路,而孝心男子李爱军的登场则是踏着由各种美食图片汇聚而成的美食之路。从舞台的天花板到舞台中心的通道地板都使用了大量的LED屏,而通过对LED屏的巧妙运用,不仅渲染和烘托出每个嘉宾不同的背景和故事,而且也有助于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结语

在新时代新思想新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促使文化类节目蓬勃发展。《儿行千里》之所以能够从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口碑与收视的双丰收,离不开其温暖走心的节目内容、对节目呈现方式的创新、对素人嘉宾的精心挑选以及创作团队对节目舞美的精心打造。

猜你喜欢
家风情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谁远谁近?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