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俄罗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生卒年跨越了19世纪后三分之一和20世纪前二分之一;而他的主要作品也跨越了两个世纪,其大部分成熟的作品诞生在20世纪之后。按照自然时间来看,他似乎应该是一个属于20世纪的作曲家,然而他的创作却蕴含着大量19世纪的特点,甚至显得远离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典音乐界的风云巨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音乐创作发生了现象级的变化:1905年,德彪西的钢琴曲《水中倒影》运用了五声音阶、全音阶和半音阶调式,采用了二度、三度、四度、五度音程叠置的和弦;1909年,勋伯格的一首无调性钢琴作品《钢琴曲三首》Op.11与第一首用无调性写成的管弦乐作品《五首管弦乐曲》见诸于世;次年,与拉赫玛尼诺夫同期的俄国作曲家斯科里亚宾在交响诗《普罗米修斯》中使用了神秘和弦作为调性中心,走向了无调性;而在民族主义的领域中,1913年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更是让西方音乐无可逆转的走入了新的阶段;而从民间音乐五声音阶和古老调式音阶出发的巴托克也使用了自然音阶混合而成的多调式半音体系,而在1923年,勋伯格第一首完全用十二音体系写成的作品《钢琴组曲》问世后,20世纪音乐进入现代性的脚步也坚定而不可逆转了。
将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与上述作品对比来看,不难发现,拉氏基本上保持着一个更属于19世纪风格的样貌。罗伯特·摩根这样评价这种现象:“拉赫玛尼诺夫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一个困扰着一大批二十世纪专业人才的问题:一种在他们的创作倾向和这个时代的要求之间的不一致。”笔者把拉赫玛尼诺夫这种虽然创作时间属于20世纪,但风格更倾向于19世纪的创作现象称作“逆时代现象”,即摩根所说的“创作倾向和这个时代的要求之间的不一致”之中太过传统的一类。
音乐史家要如何处理这种逆时代现象?将拉氏归结于19世纪还是20世纪?笔者选择了几部音乐通史和断代史著作为参考进行分析。其中通史著作包括: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格劳特《西方音乐史》第四版、第六版、保罗·亨利·朗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亚伯拉罕著:《简明牛津音乐史》、张洪岛:《欧洲音乐史》这6部,而断代史著作包括钟子林:《20世纪西方音乐》以及他的修订版《西方现代音乐概述》、列昂·普兰珽加:《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浪漫音乐·十九世纪欧洲音乐风格史》、罗伯特·摩根:《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史》这几部。
总体说来,通史著作对拉赫玛尼诺夫的断代代表了以下5种类型:
第一类,将拉氏归于浪漫主义,如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史》将拉氏和斯克里亚宾同放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音乐”一章“俄罗斯音乐文化”一节中,隶属于“第六编: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第二类归将拉赫玛尼诺夫归于19世纪,如格劳特版的《西方音乐史》,但第四、第六两版对于拉赫玛尼诺夫的评价及重视度有所同异。二者都将拉式放在19世纪俄国民族主义的部分里,不过第四版对拉氏的叙述只有几句:“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像柴科夫斯基,兼有民族特点和晚期浪漫主义乐汇。”而第六版显然增加了篇幅,但仍然没有给他一个独立的标题,而是被放在“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其他人”这个条目下。引起笔者关注的是,虽然作者将拉氏与俄罗斯民族主义领军人物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放在一起,但实际上对拉氏的评价则是“拉赫玛尼诺夫就像柴科夫斯基一样,发展了一种具有势不可挡的激情和优美旋律的乐汇。他对民族运动不感兴趣”,这是与第四版非常不同的评价。既然弱化了拉氏的民族属性,并且强调他对民族运动不感兴趣,那么为什么要放在“民族倾向”的部分并紧随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呢?笔者推测这可能存在某种疏漏。
第三类,将拉赫玛尼诺夫归于20世纪。张洪岛的《欧洲音乐史》第五章“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分为两节,第一节“十九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中有格拉祖诺夫和塔涅耶夫;第二节20世纪初则包括拉赫玛尼诺夫和斯克里亚宾。
第四类,几乎弱化了拉赫玛尼诺夫所有的气息,比如保罗·亨利·朗在《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几乎只提到拉赫一次,是在讲肖邦的时候提及肖邦的追随者中略提一笔。
第五类,在19世纪和20世纪皆有提到拉赫玛尼诺夫,如杰拉德·亚伯拉罕著《简明牛津音乐史》,但拉氏在这两个部分都没有作为历史书写的主要对象存在。
而在笔者选择的四本断代史书——包括钟子林、施图肯施密特分别著作的《二十世纪音乐》,以及诺顿版的《浪漫音乐》和《二十世纪音乐》中,拉赫玛尼诺夫的存在更是显得尴尬。在前两者书中几乎未提及他,而在诺顿《浪漫音乐》中也只是客串出现在介绍帕格尼尼和维尼亚夫斯基的部分,相反在诺顿的二十世纪音乐中给予他相对多一点的篇幅。作者明确指出:“他是一位几乎完全与旧的传统相联系的作曲家,并试图将诸如柴科夫斯基这些前辈们的那样一种浪漫主义创作推向一个新的时代。拉赫玛尼诺夫从未放弃十九世纪音乐的调性和曲式传统,并因此在其一生中都与二十世纪音乐发展主流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像他这样的一些作曲家的反现代主义观点,在现代音乐生活中还一直是一个持久和重要的因素。”作者明确说明了他与20世纪存在距离,但仍然把他放在20世纪的历史叙述中,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判定标准的进步。
为什么关于拉赫玛尼诺夫的断代界定不是唯一答案?表面上看起来是作曲家坚持了浪漫主义的传统,而时代却走向了新纪元。但真如此简单?是否有其他原因造成了对拉氏标准化断代的困难?于此,笔者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断代”是按照某种规则或标准将某一段历史时间内的事件划归为时间上的统一体,这个规则有时是自然时间,比如19世纪、20世纪;有时是历史时间,比如古希腊、古罗马、唐朝、宋朝;还有时是人为时间,比如,中世纪、文艺复兴等。而在现行的西方音乐史断代的体例下,断代标准是自然时间、历史时间和人为时间是混合的,同时,这个分期还加以“风格史”痕迹。所以,首先明确的是,断代本身有标准,但标准不能恒久统一。
以拉赫玛尼诺夫断代界定的案例来看,断代的标准即使存在,但对于何为符合标准却还存在着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意大利的历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曾说:“每一种分期都有‘相对的价值’。但是我们必须说,像一切思想一样,‘它既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我们的理解是,分期对思想说来是内在的,是由思想的决定所决定的。”克罗齐把断代的本质归结为思想。而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主义史学便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历史分析的需求。“客观主义史学深信历史的任务是发现和陈述事实,而在对历史的发展规律的揭示方面却避而不谈,这种强调历史‘客观性’,并笃信历史只有‘客观’才是衡量某种知识与某门学科唯一的价值标准,以致成为了‘科学理性的胜利’,但同时又是‘人文精神的悲哀’。”因此,断代的标准取决于人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具有主观判断可能性存在的,也是对客观史学的背离。
风格分析或风格史不可避免的会以有机论的方法进行观察和研究。笔者暂且同克罗齐一样,把历史的分期看作思想的转变,“因为思想是机体、是辩证、是剧,作为机体、辩证和剧,它就有它的时期、有它的开始、有它的中间、有它的结尾、有剧所含有的和要求的其他理想段落。但那些段落是理论的,因而是与思想不可分割的,它们和思想是一件事,如同影子和身体、沉默和声音是一件事一样:它们和思想是等同的,是可以和它一同变化的。”在一个思想被另一个思想逐渐取代的过程中,两个有机体是交叠存在着,亦可能是自然时间、历史时间与人为时间的交叠。这便使现象变得复杂化。断代要求与有机体交叠现象的对立使得对拉氏的时代划分显得困难。
在拉赫玛尼诺夫身上,传记史学的困境也是明确的。从文学角度的传记来看,拉赫玛尼诺夫生平自19世纪中下叶至20世纪中叶,但是从作品构成的音乐传记来看,拉赫玛尼诺夫似乎与20世纪又相悖逆。这是拉赫身上的矛盾,也是历史编纂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难题。
19世纪后期以及20世纪的音乐历史划分之所以常困难,与西方音乐研究范围的不断膨胀有所关联。西方音乐史的开端从古希腊开始,向西欧、向中东欧、向北美、向南美步步扩张。这既是学科成长的验证,也是研究范围的膨胀的显现。这种膨胀与扩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全球化”过程中,愈发明显。这也造成学界所要厘清的思想与现象更加杂乱繁复。
拉氏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国别与断代的碰撞上。从大的时代来说,我们看到这是20世纪逐渐代替19世纪的过程,但是从研究对象所处的国家来看,从旧俄罗到苏联这种明确的兴衰更替也不应该被忽略。从国家更替层面来看,拉赫玛尼诺夫完全没有走入新的苏联中,而于旧的19世纪俄罗斯音乐来讲,到拉赫玛尼诺夫这里才似乎是一个终结。
“断代史研究‘范式’的形成起源于人们力图更有效地把握过去音乐现象的愿望。音乐历史本身是一条混杂着主流、支流及逆流的长河,环环相扣,从不间断。”在拉赫玛尼诺夫身上,其之于断代历史研究的明显意义则在于让人为的断代不能够将流淌的历史一刀两断。
[参考文献]
[1]保罗·亨利·朗 著,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 译,杨燕迪 校.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2]贝奈戴托·克罗齐 著,道格拉斯·安斯利,傅任敢 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商务印书馆,1982.
[3]杰拉德·亚伯拉罕 著,顾犇译,钱仁康,杨燕迪 校.简明牛津音乐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列昂·普兰珽加 著,刘丹霓 译.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浪漫音乐·十九世纪欧洲音乐风格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5]罗伯特·摩根 著,陈鸿铎,甘芳萌,金毅妮,梁晴 译,杨燕迪,陈鸿铎,刘丹霓校.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6]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 著,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西方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7]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 著,余志刚 译.西方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8]杨燕迪,孙国忠.西方音乐断代史研究导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02.
[9]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10]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11]钟子林.20世纪西方音乐[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2]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