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孟月
菲律宾基础设施、电信服务方面相对薄弱,中国电信合资作为第三家电信运营商,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
近日,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信)与菲律宾合作伙伴Udenna Corp.及其子公司Chelsea Logistics Holdings Corp.建立的联合体(以下简称中国电信Udenna联合体),成菲律宾第三家电信公司。该联合体将试图打破菲律宾运营商Globe Telecom和PLDT的垄断局面。
据悉,在2017年6月,菲律宾信息通讯技术部公布了竞标第三家运营商的招标参考文件。文件显示,菲律宾方关注的主要是3个指标:5年内需达到以下市场覆盖度:全国人口覆盖率(40%权重)、最低频谱速度(20%权重)和年度资本和运营支出(40%权重)。文件强调,新运营商必须每年支出至少400亿披索(约合人民币52.35亿元),年度平均网速不低于5Mbit/s。今年11月,电信监管机构使用HCLoS系统确定中标者,在3个投标人中,只有中国电信Udenna联合体在完成所有要求后通过了详细评估。
近年来,国内移动通信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三大运营商迫切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拓展海外市场不失为一个好的出路。并且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也为国内运营商开拓海外市场带来无限商机。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曾表示,中国电信一直在积极寻求海外扩张。以2000年11月中国电信美国办事处成立为起点,其后十多年间,中国电信相继在境外成立了中国电信(香港)国际有限公司、中国电信(美洲)公司及中国电信(欧洲)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非洲中东)有限公司,并在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分支机构、拥有86个海外网络节点(含境外云节点3个)、13个数据中心、在39条国际海缆拥有容量,并与全球超过100家互联网运营商建立了网络互联。而此次中标更是迈出了海外拓展的重要一步。
就此次中标,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高级咨询顾问龙锐锋,他表示:“今天的成功是中国电信国际化战略中的重要一步,落子菲律宾也是中国电信稳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际举措。”至于为何选择菲律宾市场,龙锐锋点出3个缘由,一是菲律宾人口众多且年轻,超1亿规模,潜在市场大;二是菲律宾对于通信需求大,但目前其国内两大运营商垄断,加之服务质量较差,当地通信需求得不到满足;三是出于政治层面,菲律宾总统邀请、推动中国电信参与进来。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度认可了中国电信这次跃步进展,称其非常有发展前景。曾剑秋表示:“第一,中国电信选择菲律宾是符合国家走出去战略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需要的。第二,菲律宾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菲律宾与中国国际关系比较和谐,从客观看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合作条件。第三菲律宾基础设施、电信服务方面相对薄弱,故而中国电信合资作为第三家电信运营商,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
依托于中国电信丰富的通信及信息化经验,多样化的应用整合能力,中国电信确信可以造福菲律宾人民,完成投标承诺,并致力于与菲律宾的合作伙伴繁荣菲律宾的通信市场。至于具体怎么运营,龙锐锋表示,后续中国电信会提交运营方案。
曾剑秋认为,中国电信在商业模式方面的选择,应该会多样化、因地制宜,必然会适合国家和自身的发展需要。他指出,电信运营企业经过多年努力都已经国际化了,对国际情况比较了解。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内的运营企业在世界上已不是一个单纯的中国企业,更是一个国际企业。“在合作战略部分,我相信企业一定会按照国际相关要求去做,按照菲律宾合作发展的方式做。总之,在这方面中国电信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在坚守合作共赢上,中国电信也是在帮助菲律宾发展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曾剑秋强调,中国的电信企业在服务水平和能力方面是有目共睹的,甚至已经高于一些发达国家,故而中国也有必要把自身经过市场磨练的成功经验输送出去,这也是对全人类作出贡献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