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秀莲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价值,“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价值作为哲学范畴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概括性。”①这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那么在经济学领域,价值则是“泛指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可视为是能够公正且适当反映商品、服务或金钱等值的总额。”②无论站在哲学角度还是经济学角度,价值首先强调的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未必与经济发生直接关系,但却一定与经济发展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依靠商品经济发展来维系和推动的。豫剧作为文化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自然也与经济发展拖不了干系,它作为客体的文化事像与受众主体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保持着怎样的关系值得一番讨论。
豫剧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被列为除京剧、评剧、越剧、黄梅戏之外的五大剧种之一,除了它具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沉淀之外,它的传播广度、受众数量、剧本质量以及在唱腔、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着实有着其它戏曲种类所不具有的优越性。
豫剧产生的具体时间已无可考,自清代乾隆朝以后开始大面积的衍生、发展。豫剧的产生与发展经历过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草台班社阶段。如果从乾隆时期开始算起,至少昆曲、秦腔乃至汉剧、徽剧等这些老的剧种已经为豫剧的形成做好了程式和样板,所以说,豫剧产生的起点是比较高的。第二个阶段为半职业到职业艺人的产生阶段。豫剧开始有了“书会”、“社会”③的构成,艺人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优秀的剧本不断产生,艺术形式不断翻新,唱腔被不断改良,影响力越来越大。第三个阶段为旧戏向新戏的转变,也就是戏曲改良阶段。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后,以樊粹庭、王镇南为代表的改革家将豫剧中的低俗成分逐渐摒弃,提高了剧种品质。
在豫剧产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与它的存在价值相伴相生。在前两个阶段上,豫剧的商品价值和娱乐价值更为突出。表演的都是邻里故事、插科打诨,内中夹杂着太多的男女“粗鄙”之事。在戏曲改良上,豫剧的故事性、文学性更强,三国、隋唐的文学经典在唱、念、做、打中被重新演绎,受众从这些剧目中感受的则是洞穿历史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在革命战争年代,豫剧重塑了《穆桂英挂帅》等传统经典剧目,为鼓舞革命斗争士气和宣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出了贡献。在现代剧中,豫剧又创编了《朝阳沟》、等,将农村小背景与中国土地改革的大浪潮结合起来,富有时代气息。上述案例都是古为今用的典型,虽然兼具商品性与娱乐性,但中华民族的同舟共济,舍小家、顾大家这些传统文化精神被适时的放大。可以说,豫剧文化价值的体现是其紧跟时代步伐的结果,这与我们讨论的豫剧在当前语境下的再生有着同样的意义。
“再生”实际上就已经意味着某种事物不能或难以获得持续性发展的空间。豫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体现着不同的价值,但在当前语境下之所以出现难以为继的发展境况,自然与大的社会环境有关系,也与豫剧这种艺术的本色有关联。在双重背景下,豫剧的经济价值、娱乐价值、传统文化价值的空间都被不同情形的挤压乃至消失殆尽。
经济价值层面。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虽然受到政治环境的负面影响,但整体上来看,豫剧在整个河南地区乃至整个北方都有广大的受众群体,大大小小的演艺群体创造了不少的经济财富。但随着世界末经济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不断迈进,原有的剧团存在体制已经不适应社会变革的环境,尖锐的矛盾凸显在以剧团为中心的演出群体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剧团开始自力更生,生存空间的逐渐萎缩又让这种自力更生变得举步维艰,豫剧的演出盛状不在,存在的经济价值走向下坡路。
娱乐价值层面。如前所述,豫剧原有的娱乐性是利用方言腔调演绎邻里琐事亦或历史文学,演出的整套程式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深入。但正是这种程式化的演唱,繁琐、冗长的剧情随着新消费时代快餐文化的到来而被完全肢解。面对着新生代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教育环境、成长环境早已脱离了文本、广播、剧院的约束,电视、网络、手机等数字媒体纷至沓来,承载娱乐的豫剧表演自然受到冲击,换句话说,豫剧在大众娱乐的消费中渐行渐远。
传统文化价值方面。豫剧的传统文化价值是承载历史,宣扬国粹,它是河南地域文化的一张名片。但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传统”,而“传统”是相对恒定的、封闭的,具有独立存在的生存空间。“现代”之于“传统”的最大区别在于现代的多元文化首先是在价值的相互碰撞和对比中成就自我,而地域性、民族性的问题还在于次之。传统文化价值具有不可逆性,但豫剧要继承和发展,要获得新生就要考虑如何同现代文化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如此,众多学者围绕着豫剧价值保护和再生的问题提出了不少的新观点,在此概况如下。
其一是政府层面须建立文化保护机制,借助旅游产业开发将豫剧推向市场。开封、洛阳、郑州、安阳都属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古迹保存完好,每年到河南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豫剧作为河南的名片,政府部门完全可以将豫剧纳入旅游产业,在旅游景区设置豫剧演出班体,建立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旅游开发模式。其二是对豫剧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外来资金扶持当地传统文化。其三是加强豫剧与教育的结合,让豫剧走进校门,从小学开始,夯实基础教育,在大学中开设专业豫剧表演课,保证传承人生态链条的完整性。
现实是,这些做法虽都有落实过,但情况却没有得到改善。现如今,河南几个豫剧专业演出团体经常没有活动可参与,收入更朝不保夕。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这些学术上的理论成果并没有在现实中得到实现。譬如将豫剧纳入旅游产业,在旅游区演上一出连台大戏,旅游者是看文物呢还是看戏?快餐消费不可能让豫剧成为旅游者心目中的猎奇景观,当然也不会成为他们的旅游首选。再比如非遗中的传承人保护,老的传承人如常香玉等大多已不在,中老年传承人也以为数不多,如果没有后续接力,那么传承人一旦断链,豫剧这种古老艺术也就宣告消失。但我们也不能过于悲观,从目前来看,河南许多学校包括社会教育团体都开有豫剧课,并且还有诸多戏校在培养豫剧的专门人才,虽然他们的就业前景并不一定有多好,但人才储备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有了人才的蓄积,豫剧的价值再生就具备了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该转换一种思维,既然上述的一些学术观点不能产生有效作用,我们可以设想一些其它的方式,采取一些可行的手段,或许对豫剧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梅兰芳先生曾在京剧改革中有过“移步不换形”的说法,意思是鼓励戏曲改革,应该大胆推动传统戏向现代戏的转变,即是“移步”的意思。但戏曲改革不能动了戏曲的根本,你可以改良唱腔、动作甚至是程式,但演唱中“依字行腔”、“字正腔圆”不能变,念白、做打也是一样,不能失去了“剧”的精气神。依据这种说法,黄翔鹏先生提到:“传统音乐怎样移步?怎样引导、适应并培养新一代的青年听众?在一定意义上,这也是从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带等阵地中与某些艺术水平、趣味上低层次的流行音乐争夺听众的问题。”④本文有关豫剧与新媒体结合的话题少有论及,这里要借用的“移步”是空间转换的概念,与上述解读存还存在较大差距。
豫剧的发展是否可以进行空间转换,是否能够扩大它的生存土壤?蔡继洲先生将传统音乐在不同时期的生存环境分为三种: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工—自然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对应的是农业文明,人工环境对应工业文明,人工—自然环境对应信息文明。⑤毫无疑问,中国传统音乐包括豫剧在内都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它们都植根于农村这片土壤。但存在的问题是,中国进入工业文明的时间实在太短,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间应该有商业文明的立足,因为豫剧等一大批传统艺术在走向职业阶段中实际上已经迈入商业文明之中,它们已经从农业经济的圈子中“移步”到城市为中心的商业经济圈中。这就是说,豫剧的“移步”是自然形态的,它既然可以从农村走向城市,也可以从河南走出来迈向全国、走向世界。
既然要代言就需要“换形”发展,所谓不破不立,在当前形式下,过多考虑豫剧的程式问题、语言问题都会成为阻碍其发展的桎梏。这里的“换形”指的是将豫剧中的多中文化元素解体,与更多的音乐体裁相结合,这种做法并非没有先例,京剧就曾经融入到流行歌曲、交响乐、电影音乐当中。豫剧完全具有这样的条件,可以将豫剧中元素抽取出来重新糅合,改编为歌曲、舞蹈、交响乐甚至是歌剧,这不正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吗?我们甘愿自掏腰包去欣赏一部“晦涩难懂”的歌剧,相信外国人也不会吝啬,只有他们想了解中国,就有欣赏豫剧的可能。
当然,对豫剧的“换形”不能任由为之,不留后路。毕竟,一旦将豫剧中的元素过度分解、消费而忘了根本,将来再去重塑这种艺术恐怕就没有可能了。所以“馆藏式”的保护就有了必要。目前,豫剧的“馆藏式”保护已经获得了可喜成果,无论是在理论著述上,还是影音资料的保存上我们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得,在河南诸多博物馆乃至地方志中都可以窥见豫剧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及不同支系流派的艺术特征和演唱特色。这些资料是根本,也是以上豫剧“换形”发展的基础,有了根基,就会“万变不离其宗”。
除了“移步换形”和“馆藏”之外,豫剧与新媒体结合也是新的发展途径。如黄翔鹏先生所言,传统音乐要与时兴的音乐形式争夺受众,不可规避的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宣传。新媒体的多元形式已经成为今天文化消费群体赖以生存的主流,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为不同的受众群体提供不同的文化消费产品,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接受是一种习惯,新媒体亦应保持理性,不能在文化传播上陷入误区,认为喜闻乐见的就是观众喜欢的,传统的就是过时、守旧的。如果豫剧以新的多元的艺术形式通过媒体的多角度曝光,相信这种传统艺术会有回归的一天,其价值再生也不就不再是难题。
时过境迁,豫剧发展在当前语境下遭遇了发展的困难,那就要在当前语境中解决这些困难。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应该做的首先是胆子要大,形式要新,需要国际的宏观视野和不破不立的宽大胸怀。在这里,地域文化工作者和音乐创作者应敢于担当,要敢于冲破阻力创作出不同形式、题材的豫剧新曲目,借助政府的扶持和新媒体的宣传将豫剧进行不同方式的推广。只有这样,才会打破豫剧的原有价值观而产生出新的文化价值,才可能为今天传统文化大环境的改善提供帮助。■
注释:
① 网络:百度百科,价值(哲学概念)
② 网络:百度百科,价值(经济学术语)
③ 书会是专门编写戏曲脚本的行会组织,社会则是由戏曲职业艺人组成的行会组织。书会和社会组织的出现是戏曲商品化的典型体现。见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1993:118
④ 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J].中国音乐学,1987,04:16.
⑤ 蔡继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音乐,200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