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宣蓉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在古典主义时期,海顿、莫扎特的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欧洲音乐的发展,音乐家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海顿和莫扎特都是音乐史上有名的钢琴家,虽然在年龄上,海顿比莫扎特大了二十四岁,但是积极的创作态度和共同的音乐理想使两位音乐大师成为了好朋友。由于两人生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人性格的不同,使得他们的创作风格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本文就针对海顿和莫扎特在协奏曲和宗教作品两个方面的音乐创作进行比较。
从协奏曲方面来看,海顿的《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是他早期的一部经典之作。这部协奏曲有着古典音乐的典雅风格,是大提琴协奏曲中的代表作,在管弦乐与独奏之间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部作品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了合奏曲式,并且从伴奏音型中可以看到巴洛克时期复现形式的特点;第二乐章是抒情的慢板乐章,旋律中贯穿了优雅的曲风,显示出海顿在创作上的独特技巧;第三乐章是快板,创作结构与第一乐章大致相同。这部作品的整体风格是轻快流畅而又不失优雅的,每一个音符都出现得恰到好处,特别是乐曲中每一个装饰音的添加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整部作品是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体现。
莫扎特在钢琴协奏曲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的协奏曲充分显示了十八世纪社交音乐中的特点和写作格式。其中,《C大调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具有代表性的钢琴协奏曲之一。这部协奏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庄严的快板,由于这一乐章是由流动的旋律构成的,所以,第一乐章的曲式非常丰富,变化无穷。第二乐章是安静而流畅的行板,开头是甜蜜的、抒情诗一般的导引,并没有直接揭示主题。在这一乐章中,莫扎特没有原封不动地重复主题,而是用装饰音将它产生变化,最后,在这一乐章结束前返回主调,这种写作手法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浪漫主义思想。第三乐章是一首非常活泼的快板,采用了回旋奏鸣曲式,整个乐章轻松愉快而且非常幽默。在这部协奏曲中,庄严的宫廷式风格、安静的行板以及轻快的快板也体现出古典乐派所追求的优雅之美。
对比海顿和莫扎特的协奏曲,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的协奏曲创作都有着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典雅之风,在他们的协奏曲创作中,都有着流畅而又不失优雅的风格特点。他们的不同点是,海顿的协奏曲采用了巴洛克时期复现的创作形式,而莫扎特的协奏曲中,并没有原封不动地重复主题;海顿的协奏曲在创作结构上非常严谨,而莫扎特的这部协奏曲则是有点接近浪漫主义的风格。
从宗教作品方面来看,《临终七言》是由海顿进行改编的弦乐四重奏,是海顿的宗教音乐作品之一,在海顿的音乐创作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地位。听这部作品的名字,“临终七言”指的就是耶稣临终前说过的最后七句话。这部作品对圣经中耶稣受难的场景进行了再现,通过这部音乐,使听众能够对耶稣当时的痛苦感同身受。由于这部作品是为了耶稣受难日的仪式所创作的,所以,这部作品的整体音乐风格都充满了悲伤、阴暗,但是当你听到这部音乐作品时,又会被它深深的触动。虽然这部作品的风格是阴霾的,但却富有极大的感染力,丰富了这部音乐作品的感情。
提到莫扎特的宗教作品,我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他临终前所创作的《安魂曲》,这也是他的绝笔之作。在这部宗教作品中,莫扎特把他一生的遭遇的所感所想融入到音乐中,乐曲题材的特殊性使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被染上了神秘的宿命色彩。莫扎特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正处于经济最困难、身体和精神最疲惫的时期,他的情绪极度沮丧,几近崩溃。随着没日没夜的创作,加上精神上的刺激,最后,莫扎特终于支撑不住油尽灯枯的身体,这部作品还没有全部完成,他就离开了人世,一代音乐天才就此陨落。在这部宗教作品中,充满了人道主义关怀和世俗的人性化色彩,表现出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和尖锐的戏剧冲突,音乐富有极强的感染力,令人感受到来自天国般的温暖和光辉。整部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在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
对比海顿和莫扎特的宗教音乐作品,他们的宗教音乐共同点是都肯定了上帝的存在,并且在创作风格上都有着悲伤的感情特点。他们的不同点是,他们的创作对象有所不同,海顿的这部宗教作品主要是对神的爱子耶稣进行的情感表达,而莫扎特的安魂曲主要是对已逝之人的灵魂进行超度的音乐作品。
高中甫在《乐海遗珠》一书中这样说道:“在一部世界史上,如果说在两位大师之间的友谊纯真、至诚,从没有过纠结和不和谐的话,那海顿和莫扎特就是一个范例。”由此可以看出两位大师之间真挚的感情,他们在音乐上也有很多交流。虽然海顿和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相互影响,但他们的音乐创作却各有特点,难较高下,他们的音乐在音乐史上都散发着自己独特的光芒。生命是短暂的,但音乐是永恒的,海顿和莫扎特两位大师将伴随着他们的音乐永恒地流传。■